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1)从选文

2、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树多B.桉树多C.亚热带树木多(2)选文中提到“小城的公园更美”,还提到“小城的街道也美”。你能仿照这两句话来给第1自然段加一个这样的句子吗?(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作用。()首尾呼应B.承上启下C.总结概括(4)读了选文之后,你能感受到作者对这座海滨小城充满了什么样的情感吗?【答案】(1)A(2)小城的庭院很美。(3)C(4)作者对小城充满了热爱和赞美之情。【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2)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第1自然段,梳理段落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3

3、)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故答案为:(1)A(2)小城的庭院很美。(3)C(4)作者对小城充满了热爱和赞美之情。【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小标题的能力。(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

4、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狗跑啊,跑啊.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说明“百发百中”的句子。“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竟然”可以用(居然果然突然)来代替,让人有一种的感觉。理所当然B.不出所料C.出乎意料课文为小狗设汁了三种结局,这三种结局分别会带来的后果是: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过于平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迷失了自我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这只不会叫的狗是的狗。()愚蠢、不求上进B.聪明、勤奋C.好吃懒做【答案】

5、(1)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2)居然;C(3)B;A;C(4)B【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判断。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也就是故事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解答时结合选项判断。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哪

6、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2)居然、C(3)BAC(4)B【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课内阅读。手术台就是阵地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7、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

8、员做手术。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1)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白求恩是如何抢救伤员的。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白求恩如何在硝烟中帮助撤退伤员的经过。(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白求恩大夫。()(多选)临危不惧B.不考虑个人安危C.白求恩医术高明(3)从文中划线部分可以读出()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

9、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白求恩很是生气。白求恩觉得阵地上没有什么危险。【答案】(1)B(2)A,B,C(3)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B;(2)ABC;(3)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课内阅读。父亲、树林和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

10、立的父亲。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鸟也有气味?”“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歌唱了。”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父亲说

11、:“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此时”指的是()群鸟齐鸣的时候B.鸟儿快活的时候。C.鸟儿起飞的时候(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鸟儿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候,防范意识也非常弱了。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鸟儿飞翔时速度很慢,容易被打中。(4)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因为父亲知道鸟的弱点,但他爱鸟,不可能去打鸟。因为父亲太了解鸟了。如果

12、父亲是猎人,就不可能这么了解和熟悉鸟儿了。【答案】(1)ATOC o 1-5 h z(2)C(3)B(4)A【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2)、(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A;(2)C;(3)B;(4)A【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5阅读短

13、文,完成练习。(甲)花的学校(节选)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乙)花钟夏天,天亮得早,我起得也早。大约五点钟,我去湖边跑步,做早操。我看见牵牛花已经开放了。每天都是这样。我听见虫儿在草丛里高声(呜鸣)叫。露水很重。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把那些牵牛花比作(彩采)色的小喇叭。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我想,那绿色的蔓条儿,该是电线了。当我绕湖一周,又爬上那座小

14、山坡,大约六点钟,我看见蒲公英也展开了它金黄的花冠。远远望去,好像满山坡都是点点阳光在闪烁。每天都是这样。我(提题)醒自己,该回家了,吃过早饭,就去上学。我知道,当牵牛花开放的时候,我去锻(炼链);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就该回家吃早饭了。我从没有迟到过。我知道许许多多的花都(按安)时开放着。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1)选择(乙)文括号中不恰当的字。(呜鸣)叫(彩采)色(提题)醒锻(炼链)(按安)时(尊遵)守(2)用横线画出(甲)文中和(乙)文“在花的学校里,花是(尊遵)守时间的孩子,它们和我们一样”意思相近的语句。(3)读句子,做练习。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

15、的牵牛花每天清晨朝着东方开放。那些紫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小喇叭,它们每天清晨,朝着东方,播放着第一场昆虫音乐会。I上面两句话,第句比第句好在哪里?II仿照第句话的写法,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得形象、有趣。玉米在秋天成熟了。(4)(甲)文中,“花的学校”是指。(乙)文中,“花钟”是指(5)都是描写花,(甲)、(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答案】(1)明;彩;提;炼;按;遵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I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II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

16、们的收割。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相同点: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不同点: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故答案为:(1)明、彩、提、炼

17、、按、遵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I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牵牛花比作小喇叭,使文章形象、生动。II秋天到了,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仰起了圆圆的脑袋。我想,它们一定是在等待人们的收割。地下;各种花的开放时间相同点:都把花说成了孩子,写出了花的不同颜龟。不同点:片段(甲)是一首童话风格的散文诗,片段(乙)不是。【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方法赏析课文能力。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变色龙的尾巴变色龙待在一

18、棵树下,它看见一条乌梢蛇正在追逐一只壁虎。只见壁虎从容不迫地抛下了自己的尾巴,乌梢蛇张开大口把正在扭动的壁虎尾巴吞下去,壁虎就趁机从容不迫地逃走了。第二天,变色龙见到壁虎,问道:“壁虎兄弟,你把尾巴扔给了乌梢蛇,还会长出新的尾巴来吗?”会的变色龙大哥要不了几天我就能长出新的尾巴来用这种方法逃避敌人可灵啦你也有断尾巴的本领怎么不学学我呢变色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一天,变色龙在树干上休息,乌梢蛇偷偷地朝它爬来。变色龙毫不在意,它按照壁虎的方法把尾巴扔给乌梢蛇吃。谁知变色龙的尾巴是紧紧缠绕在树干上的,它只有依靠这种方法才能在树上生活。失掉了尾巴的变色龙再也抓不住树干,“扑通”一声从树上摔了下来。它临

19、死前才懊悔道:“我有着变色躲避敌人的本领,却要去学什么断尾术,真是自讨苦吃啊!”(1)根据所给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2)给文中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会的变色龙大哥要不了几天我就能长出新的尾巴来用这种方法逃避敌人可灵啦你也有断尾巴的本领怎么不学学我呢(3)用”把短文分成三段。(4)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变色龙为什么又认为学断尾术是自讨苦吃呢?(5)你从变色龙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借鉴过来为自己所用。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更要善于模仿别人的长处。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氏处。【答案】(1)从

20、容不追;懊悔(2)“;,;,;,;。;!;,;?”(3)第1自然段;第2至第4自然段;第5至第6自然段。(4)壁虎的尾巴是用来逃生的。因为变色龙认识到自己的尾巴是生存工具,断尾之后就只能被吃。(5)C【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1、,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从容不追、懊悔(2)“,。!,?”(3)第1自然段;第2至第4自然段;第5至第6自然段。(4)壁虎的尾巴是用来逃生的。因为变色龙认识到自己的尾巴是生存工具,断尾之后就只能被吃。(5)C【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给短文划分段落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什么是

22、爱一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有必要给这个问题一个言简意赅(gaihai)且生动形象的回答。由于快到放学时间了,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要求每一位学生第二天带一样能够表达自己爱的东西到学校来。第二天,老师说:“请同学们展示你们带来的东西。”第一位学生说:“我带来了这朵花,你们不觉得它漂亮吗?”第二位学生说:“我带来了这只蝴蝶。瞧,它的翅膀五颜六色,多美呀!我非常喜欢它,我要将它制成标本收藏(cangzang)起来。”第三位学生说:“我带来了这只小鸟,它是从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的。你们看,它多可爱呀!”在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带来的东西时,老师注意到有一个小女孩始终一声不

23、吭(kngkn)地坐在座位上。原来她什么也没有带来。于是,老师走到她的面前,有点生气地问:你为什么没有带东西来呢?”小女孩说:“对不起,老师,我看到了花,嗅到了它的香味。我想摘它,可是我更喜欢它留在那儿,这样花香会持续更长时间,嗅到花香的人也会更多;我也看到了蝴蝶,拍着漂亮的翅膀,飞来飞去,看上去非常快乐,我不愿意打搅(ji启ojue)它;我还看到了小鸟,它跌落在草丛里,但是当我抬起头看到鸟妈妈注视着我的神情,我决定将小鸟放回鸟窝里。所以,我只能带来花的香味、蝴蝶自由飞舞的感觉和鸟妈妈的感激。可是,这些我怎么展示给大家看呢?”老师眨了眨眼睛,给小女孩记下了一个满分,因为在这么多学生当中,只有这

24、个小女孩意识到:爱不是占有,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呵护。(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言简意赅(gaihai)收藏(cangzang)一声不吭(kengkn)打搅(jiaojue)(2)老师为什么只给小女孩打了个满分?()因为老师最喜欢小女孩的答案。因为小女孩说得比其他孩子多。因为只有小女孩意识到:爱不是占有,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呵护。(3)读了短文,我知道“争先恐后”的意思是。我也会用“争先恐后”写一句话:。(4)用波浪线画出小女孩带来的东西。小女孩这样做的原因是她找不到表示爱的东西。她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她知道爱不是占有,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呵护。(5)想一想:你会带来什么表达自己爱

25、的东西呢?我会带来。【答案】(1)gai;cdng;kng;jiao(2)C(3)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向操场(4)我只能带来花的香味、蝴蝶自由飞舞的感觉和鸟妈妈的感激。;C(5)一幅画。画上是我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有美丽的花朵、绿油油的小草、嫩绿的枝条,还有小伙伴们在一起放风筝【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

26、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5)谈自己的想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gai、cdng、kng、jiao(2)C(3)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向操场(4)我只能带来花的香味、蝴蝶自由飞舞的感觉和鸟妈妈的感激;C(5)一幅画。画上是我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有美丽的花朵、绿油油的小草、嫩绿的枝条,还有小伙伴们在一起放风筝【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

27、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8课外阅读。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

28、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刺猬的头,眼睛和耳朵,牙齿,门牙。它的四肢,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它浑身长满了。(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出来,这句话把比作(4)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答案】(1)尖尖的;很小;锋利;特别长;很短;锐利;有力;硬刺

29、(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3)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刺猬身上的硬刺;钢针(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4)要抓住动物的

30、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动物写生动,写形象;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故答案为:(1)尖尖的、很小、锋利、特别长、很短、锐利、有力、硬刺(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3)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刺猬身上的硬刺;钢针(4)略【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类可真有办法。人看见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就发明了雷达。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海豚(tdn)是游泳能手,潜水艇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鸽子的眼睛能分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飞机和导弹。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A.蝙蝠能在夜间飞行B.人类真有办法C.海豚是游泳能手D.狗鼻子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