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_第1页
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_第2页
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_第3页
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_第4页
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味自然教育“自然行旅”班本课程的行与思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致 力于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设有丰富体验的活动情境, 以发展儿童的综合素养。引领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自然行旅”,是班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我立足班级,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时 空上,沟通校园内外;在内容上,坚持基于教材,又超乎教 材之外;在体验方式上,联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儿 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知季节的脚步、生命的消长,感悟 草木之情、天地大美,进而在内心播下亲近自然、物我两谐 的种子,培育生态文明,舒展健康人性。游园探春:感知自然的丰富与生命的饱满学校所在地是

2、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珠媚园旧址,翻建新 校园的时候,布置了一个小小的院落,名为“珠媚园”。花草树木、假山石刻、卵石溪流校园里处处有景,师生也 渐渐把“珠媚园”当作学校的别称。我和孩子们的自然之旅,就从这“珠媚园”起步。 “珠 媚园”连同它背后的情韵,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雅致。珠媚园在我们眼里如同鲁迅先生眼中的百草园,百草园 曾经给鲁迅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让他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 童年时光。我们班的“自然行旅”围绕着珠媚园一草一木的 变化展开,彻底扭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偏见,因为 时时的在场、深度的凝眸、有意为之的实践,让儿童与自然 贴得更加紧密,自然不是外在于儿童的他者,而是儿童生命 成长的源

3、泉。东风吹拂,我和孩子们寻春珠媚园。为有效引导儿童开 展语文活动,我精心设计指导课程,收集关于春天的经典文 学作品编成专题读本,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亲切富有童趣的 引导性语言,引导儿童走近自然万物一一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姑娘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她一迈动脚步,她一扭动腰肢,大自然就迸发生勃勃的生机: 在和风中摇曳的小草、毛茸茸的嫩芽、娇滴滴的花骨朵、竟 相开放的鲜花、蠢蠢欲动的种子、吐由新绿的枯枝一不 留神,花儿会开得更艳,草儿会长得更高,嫩芽会舒展开身 姿它们是怎么悄悄发生变化的呢?低年级的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引导儿童观察时, 我充分尊重这份好奇心,通过观察源的优选,不断点燃他们

4、的观察激情,使整个观察体验活动充满自由、浪漫和幻想。 学校镜心楼的墙壁上,有一丛繁茂的蔷薇,足有三层楼高。 春来满树银花,站在蓬勃摇曳的蔷薇树下,我通过即兴创作 诗歌,引发学生的诗情。师者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捕捉,用精准语言的忘情表达, 深深感染着学生,也激发了他们观察与表达的热情。珠媚园 的寻常景物在亲切的注视中展现由迷人的色彩,他们从四月 的校园里读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动鲜活的文字也从笔底 流泻由来:“那棵矮小的银杏的枝丫上都爆满了嫩绿色的小 芽,个个充满了活力,使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气蓬勃与美好 的气息。这绿在阳光映衬下似繁星点点,缀满枝头。看!银 杏树旁的梧桐树却还和三月差不多,一片嫩芽都

5、看不见,仿 佛春天还未把它唤醒。它如同一个没睡饱的孩子,久久不愿 醒来,仿佛体内还是浓浓的冬意。(曹煜仁)除了银杏和梧桐,那些小花小草的变化也唤起他们内心 细腻的情愫:“走过小石桥,来到一棵不知名的小树下,上 面冒生了一些红中泛黄、黄中泛紫、紫中泛青、青中泛灰的 嫩叶儿,用手抚一抚,柔柔的,嫩嫩的,薄薄的,叶边儿是 锯齿形的,尖尖的。趴在石头上往下方看,三月的蒲公英的 小黄花不见了,换成了垂头的喇叭花朵,像一个弯着腰驼着 背的老爷爷。”置身大自然,凝眸中,时光的脚步在植物身 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孩子们敏锐地感知岁月与时令的模 样:“幼儿园隔壁的山墙上,爬山虎的样子,已经明显地变 了。三月时,

6、爬山虎的枝蔓还是褐色的,光秃秃的,像一幅 大大的简笔画。而四月里,爬山虎的枝蔓,虽然还是深红色 的,但这深红色里,却是透着绿意;爬山虎的叶子,正迎着 春风,从枝蔓上探由头来,嫩嫩的黄绿色,仿佛正在给简笔画涂色呢。风一吹,已经长大的叶子晃动了起来,就像一群 身着绿衣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吴祁)近距离的观察,持续的凝视,让孩子们不仅感知万物的 生长模样,识其名、察其实,还在万物的变化中识四时、 明? 气,感受时间的脚步。身与心一同走近万物,融入自然的每 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滴露珠、每一缕阳光,生命因此更 加丰富与饱满。人间草木,岁岁荣枯,生命消长,万物有情。 在一个人成长的早期,我们应该引导他

7、在孩提时代就经历这 种与自然的亲昵,养育生命,润泽灵性。赏秋寻味:全线的由发,更深的抵达秋天,我们踏上“静美秋思”的专题课程之旅,先充分 汲取间接经验,以美的语言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强化 对名家笔下之秋的体验。我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微信 的视频、语音功能,指导孩子选择最喜爱的名家笔下的秋, 配乐朗诵并手机录制,然后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共 同参与点评和讨论,以此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感知作家在自 然中与秋如何相遇。随后,结合学校生活,通过各种契机引 导儿童深化对秋的直接体验:放学的时候,路过满墙的爬山 虎,我和他们驻足凝视,侧耳谛听;文体课,我带他们走近 爬山虎,去触摸、去对话。我和他

8、们这样分享自己的文心一一大家都知道,在抗震加固校安工程中,校园里的蔷薇没 有了,但是幼儿园的爬山虎还在!夏天的时候还那么繁茂,呼之欲生的绿叶,转眼间,变脸似的,黄了,淡了,稀了, 微风吹过的时候,满墙的枝叶悄悄浮动,真美呀!夕阳西下 的时候,夜色朦胧的时候,无数次途经这道色彩斑斓的爬山 虎屏障,我都似乎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我似乎听见了 爬山虎的窃窃私语声,听见了爬山虎的呢喃软语我爱这 面爬山虎,也爱童话楼旁那棵年轻而又挺拔的梧桐!我愿意 和你们一起摇落满地落叶,一起聆听自然的呢喃私语!涵盖“看、闻、听”等诸多内容的赏秋实践活动就此展 开,我们的观察对象从爬山虎拓展到梧桐树、银杏树。为了 多

9、角度感受秋的意蕴,我带领孩子们先后数次走近它们,完 成了系列观察与凝视, 时间与内容安排入下:11月2日第一 次相约于爬山虎下,11月20日第一次携手于梧桐树前,11 月24日于风雨之后再次齐聚于爬山虎和梧桐树前感受特殊 时节大自然的变幻与瑰丽,12月2日流连于古银杏旁。靠近并用心去体会,大自然便会拨动儿童灵动的心弦,那是 自然之美的弹奏。美能启智,美能发辞,孩子对美的发现、 探究和感悟似乎是天生的,只要你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并适当导引,他们对美的顿悟便会瞬间绽放光彩。驻足迷人 的爬山虎前,奔跑于疏影摇曳的梧桐树下,你会触摸到孩子 语言的全部密码 “来到梧桐树下,顿时感到一阵凉爽, 倚靠

10、在梧桐树的树干上,感到特别惬意。抬起头来,透过梧 桐树的缝隙,隐隐约约能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阳光照在叶 子上,有的叶子被照得发亮,而有的叶子则暗淡无比。被阳 光照着的叶子颜色很淡,叶子上的茎脉看得一清二楚,似乎 是透明的。没有被阳光照到的叶子则暗淡无光,都低垂着, 好似一个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风吹来了,一片片叶子在风中 摇摆着,发生悉悉索索的声音,好似一曲悦耳的歌。梧 桐树的叶子很大,好似一个个小巴掌,正在热烈地豉着掌。(王煜)除了看,我还努力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秋 的韵致,引导他们在秋风中由发,在秋声中追寻,邂逅不同 寻常的秋天。那天下班已是晚上六点多钟,黑漆漆的校园寂 静无声,巨人

11、般的大楼只有几扇窗透由光亮。还未步入操场,我已经被空气中弥漫的浓郁的桂花香所包围,而这浓烈的香 味白天几乎闻不到。这香味在风的裹挟下,四处游荡。止步, 深吸一口气,感觉这香气远比白天浓烈许多,醇厚许多,我 想一定是人少的缘故,也一定是桂花开得旺盛的缘故。于是 我想,如果白天让孩子在阳光下追寻那若有若无的花香,并 循着这香味去认识这棵树,该是怎样令人激动又新奇的情景 呢? “闻香识校园”的创意就这样诞生了。第二天,我和孩 子们走近桂树。桂花在孩子眼里写满神奇:“一粒粒小小的如同金子一般的黄花,镶嵌在绿叶之间。定睛一瞧,呵,这 不就是桂花么?我高兴极了,不由得跳了起来,我凑在桂花 前面使劲地嗅嗅,

12、已经不知道是香还是甜了。大家在地上捡起桂花来,小小的桂花在我的手心里是那么的娇弱、细小, 但是它仿佛代表着一个诗篇, 一个秋的诗篇!”自然美境里, 就连孩童的恶作剧也变得富有诗意了,“一个调皮的同学爬上石头,满脸坏笑,用力摇着桂花树的主干,下雨了!下雨了!同学们开心极了, 一边叫,一边捡着落下来的雨点。 真的,桂花真的像一场大雨,落满了我的头发,塞满了我的 衣襟、口袋我迅速地捡着桂花雨,直到双手已经捧满了。(张馨月)最为动人的还在于自然之美激发起儿童的情愫之 美,许多孩子“轻手轻脚地回到教室,一口气儿把桂花倒在 桌子上,装在一个小袋儿里”,送给我收藏,她们坚信,我 想念她们的时候,看着这一瓶满

13、满的桂花,一定会想到她们 天真可爱的笑脸。是的,那瓶已经泛起深黄的桂花,如今还 静静地搁在我的书架上,每一粒花里,都是她们的笑脸。“静夜听秋声”是我带孩子们感受了数篇秋声的文章后, 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以此 把学校学习向家庭、向野外延伸。那种迥异于看的感官体验 是微妙而丰富的,学生肖粲然的秋虫 ?秋韵记录了她静 夜听秋声的美妙感觉。“又是一声悠长的颤音,萦绕在没有 月亮与星星点缀的夜空,被徐徐晚风捎得很远很远,变得若 有若无。我忍不住驻足在窗旁,静静聆听着来自大自然的秋 天的声音。秋天的虫鸣已然没有夏天那么响亮、热烈,但令 人怦然心动,我陶醉地闭上了眼睛。茫茫夜空下

14、似乎只有这一只虫儿在鸣唱,显得十分小心翼翼,欲唱又止,断断续续。 但这正是秋的韵味,挟裹着凄凉与苦涩,我仿佛来到了一望 无际的大草原,耳畔传来瑟瑟的草叶声, 还有那悠悠的虫鸣。 这声音仿佛来自天的尽头,又好似从心底传生,这真是传说 中的天籁之音!”于是,她决定寻找这美妙声音的源头,她 倾听着声音,小心翼翼地走进草丛。她在文章里这样叙述:“也许是听到草叶发生的微弱的沙沙声吧,这只虫儿不唱了,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我的呼吸声。我打开手电,一点点仔细 地找,可一无所获。我并不灰心,干脆蹲下来,用手指轻轻 拨开草丛,悄悄地窥探着。虫鸣声再一次响起,似乎是从前 面那一片枯叶里传由来的。我悄无声息地走过去,

15、把手电的 灯灭掉了,用一小节树枝拨开树叶,不再大声呼吸,生怕把 它惊跑了。但敏感的虫儿还是觉察到了动静,它立即停止歌 唱,敏捷地一跳,逃得无影无踪。”虽然没有找到那鸣唱的 虫儿,但她从中听到了秋的韵味。全线的由发,更深的抵达。看、听、闻等多维度的靠近, 每一种方式都获得独特的体验,那丝丝缕缕的体验宛如千万 条溪流,又汇成深挚的一泓湖水,自然万物此时不再是孤立 的存在,而是息息相关、脉脉相通的浑然天成,在这浑然一 体中,人是须臾未曾分离的整体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得乎此间。卧看云起:涵养文化,安顿心灵学校教学楼西部有一个空中平台,多年以前,我曾经带 学生到那里看过牛奶似的雾,赏过皑皑的雪。站在学

16、校的最 高处环顾四周,俯瞰校园,那样的感觉是非同一般的。秋空爽朗,云卷云舒,那变幻的云,往往能引发儿童无 尽的想象。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望云、观瀑、泛舟、听 松都是文化人的赏心乐事,他们置身自然,返璞归真, 寻找到内心的安适,精神的畅达,情感的沉潜。因此,我决 定带孩子们到平台看云,我坚信因为角度的变化、方式的移 易,我们是可以看由新意、读生不同、写生情怀的。文随心 动,身动了,心自然就动了,心动了,思想就会泛起涟漪了。 我带着孩子们直奔五楼平台。来到那里,只见平台上早已被 人工草坪覆盖,欣喜至极灵感顿发,何不卧看云起? 一声建 议,应者如云,许多孩子四仰八叉横躺在地,有的双手拢在 脑后作枕

17、,有的翘起二郎腿,惬意之至,极为放松。一阵叽 叽喳喳的兴奋之后,所有乌溜溜的小眼睛全都望向了湛蓝的 天空,目光流连在那飘忽不定的白云上。有的还不时滚上几 圈,有的则静默不动,此情此境,与古人仰卧舟中,随波逐 流优游望云,或置身坡上坐看云起,是各有各的妙趣的,当 然,也有一脉的承袭与亘古不变的情致一一那就是,在大自 然中享受“身体的放松与内心的闲适”。大自然,让我们的身体完全打开,心灵也随之舒展。当 孩子们置身平台的时候,他们是自由的,“许多同学迫不及 待地躺了下来,晒起了太阳,那样子,别提多舒服了。还有 几个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这时,我不禁觉 得,草坪就像天空,我们就像天空上的云

18、彩。 在天空中飘着, 变化着”钱嘉欣同学和伙伴们享受着这份自由与快意, 他们的思绪飞向高远的天空,天地大美而不言,但孩子们却 因为深刻的体验,诉?丁于笔端,再造着一个深邃悠远的精神 世界一一“我也忍不住躺了下来,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蓝色。哦!头顶的天空是碧蓝无云的。云朵像是害羞的新娘,谁也 不愿意站在舞台的中间。往边上望去,云就多得多了。那边 几片,薄薄的跟棉花糖似的,令人不禁要流口水。我暗自想 着,口中仿佛生生了一丝甜味,心中更是甜滋滋的,令人难 忘。再瞧那儿,那一只奔跑的小狗,尾巴摇得可欢了,也许 是瞒着主人偷偷地溜由来溜达呢!等我回过头来,再想尝尝 那令人心生甜蜜的棉花糖时,却吓了一跳,它竟

19、变成了一颗 爱心!我不觉拉起一个同伴的手说:哇,一颗爱心呢!是 啊,真美!我心想:也许这是天空的心脏呢!再看看那只小狗吧,才一会儿的功夫,它已不知溜到哪里去了。我的目 光四处搜寻着,唉!找不到,也许,它也变成了那爱心的一 部分了吧!突然,我看见了两只眼睛,兴许,那也是天空的 眼睛吧,那双眼睛飘着,越飘越远哦!天空大概是在用 它自己的方式欣赏大地吧!正如我们欣赏天空一样。 ” 平台望云之后,个性迥异、诗意盎然的佳作高天上流云 纷至沓来,也让我对以何种方式亲近自然多了一份体认。那 就是以全身心的自在方式浸润于自然之中,用一种文化的情 致,接续优秀文化传统,重演那些安顿心灵的方式,与自然 晤对,神游

20、八极,妙悟山川。精神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坦坦荡荡,养正守拙,而后乃可以临大事而不惧,视凌厉若 春风。课程哲思:与天地相和,与万物共适人在自然中生长,又创造由与自然有别的文化,形成多 彩的文明。没有自然的养育和启发,就没有人类精神疆域的 广大与深邃。因此,我所践行的“自然之旅”班本课程,有 着明晰的价值取向一一在自然中,并通过与自然的深度接触 获得深切的体认,进而丰厚生命,涵养文化。对儿童而言, 采取的策略就是“亲近自然,引导体验,发现生活之美” C 成效的表征之一就是,孩子们历经学校自然教育经常性的熏 陶与滋养,逐渐学会主动关注并关怀生存的环境,在大自然 里,美美地赏,美美地想,美美地表达

21、与创造。为了达成这 样的目标,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时,我注意把握以下原则:凸显价值,接续中华文化传统。班本课程以文化为内核, 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自然行旅”的班本课程,其根本在于引导儿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 系,重点以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及当今时代的生态文明为价值追求。它不是卢梭的“自然教育”,也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300页“大自然的书”,而是浸润中国文化精神的 “与 天地相和,与万物共适”。引领儿童在亲近自然中增进对自 然的认识和理解,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培育人与自然万物相亲相通的情感认同,形成生态文

22、明的现 代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 传承与创造中丰赡“物我两谐、天人合一”的内涵。系统设计,持续强化课程体验。引领儿童投身自然、观 察自然、体验自然,促进他们在自然、社会中生存得更具品 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应贯穿教育的始终。为此, 儿童的自然教育需要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我 把引导儿童持续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感知花开花落,草长 莺飞,秋空爽朗,寒叶飘零等自然现象,追寻季节的脚步, 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班级自然课 程努力做到春夏秋冬,四时接续,岁岁年年,螺旋上升。如 自然教育的“春天”专题,我就做了六年的整体设计:一年 级,开展“春种”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