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光曲教学实录师:孩子们,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月亮是咱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它给人以清醒而又朦胧的感觉,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总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写下了许多关于月亮的千古佳句,此时此刻,谁能来吟诵几句吗?生:。师:真不错,孩子们的积累挺丰富,看来美丽、朦胧的月光不仅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也能激发你们的学习激情,其实,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与月光有关的美丽传说,那就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和他享誉世界的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一起读!(齐读课题)师:关于贝多芬先生,咱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师相机解读课件)贝多芬先生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做到了这一

2、点,该是多么幸福。”关于月光曲的谱成,传说就与一对穷兄妹有关。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孩子们翻开课本,带着以下两个任务,把课文快速默读一遍,开始吧。(课件出示)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师: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这让我很感动,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生: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在旅行演出时的一个夜晚遇到一对穷兄妹俩,他为穷兄妹俩弹琴并即兴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师:那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呢?请孩子们一起读(课件出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师

3、:幽静是什么意思?(板书:幽静)生:指清幽寂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散步,贝多芬一定感到很(孤单 愉快)忽然,他听到有人在弹他的曲子,还弹得断断续续的,他感到很(惊讶 吃惊 好奇),于是,带着惊讶好奇,他来到了茅屋外边。站在茅屋门口,他听到屋里有人说话,一个姑娘说,谁来读?(抽一女生读)师:从姑娘的这句话当中,你听出了什么?生:她弹的这个曲子很难弹,她想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师:到底有多想呢?谁来读出她心底的愿望?(抽生读划线句)师:你听出了什么?生:她特别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弹琴。师:是的,她知道贝多芬在这个小镇上,她特别渴望能到贝多芬的音乐会现场去听一听贝多芬弹琴,可是,现实却往往很残忍

4、,一个男的说(课件出示,抽男生读)师:现实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而他家又太穷。那他家的穷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看课文第四自然段)生:屋里只有一支蜡烛,没有电灯,钢琴很旧,姑娘眼睛还看不见,肯定钱都用来治眼睛了。师:这样穷的家庭,听音乐会简直就是奢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哥哥,你会有何感受?生:伤心、难过、内疚师:妹妹似乎也感觉到了,于是她说(课件出示,抽生读),妹妹是真的随便说说的吗?生:不是师:那她什么意思?生: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难过。师:由此看出,这个姑娘怎么样?生:她很体贴,很懂事,很善解人意。师:此时此刻的贝多芬,被善良体贴、懂事的姑娘感动了,被兄妹俩的手足情深感动了,他对穷

5、兄妹俩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他推开房门,坐到那架旧钢琴前,弹起了盲姑娘刚刚弹的那首曲子,注意,贝多芬现在弹的是哪首曲子?(板书:弹)生:盲姑娘刚刚弹的那一首。师:贝多芬弹的时候,盲姑娘有什么表现?生:她听得入了神师:什么叫入神?生:全部的精神都集中了,把一切都忘了。师:一曲弹完,盲姑娘心情怎么样?生:她很激动师:她激动地说抽生读: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课件出示)师:纯熟就是技术高超而又熟练!盲姑娘真不简单啦,眼睛看不见,光用耳朵听就能听出来弹琴这个人技术高超。不但技术高超,而且怎么样?生:“感情多深哪!”(引导学生深情地读)(如果孩子读得不好,就说:我没感觉

6、到感情有多深呀,引导孩子读出感情)师:盲姑娘听到曲子,不但能听出弹琴的技术,还能体会其中的感情,这说明什么呀?生:说明这个盲姑娘非常爱好音乐,也很懂音乐。师:要是不爱音乐,她就听不出音乐中的技术,要是不懂音乐,她就听不出音乐中的感情。能把琴弹得这么熟练又有感情的人,盲姑娘已经猜到了,他一定是生:贝多芬师:所以这里的第一个“您”表示猜测,声音稍微延长,而第二个“您”就已经很肯定了,要读得短一些。(师范读)生跟读。师:而此时此刻的贝多芬,也一定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小镇上,这样的一间茅屋里,这样的一位盲人姑娘,贫穷和残疾也没能阻挡她追求艺术的脚步,她居然能听懂自己的音乐。正所谓“黄金万两容易得,知

7、心一个也难求”,贝多芬仿佛找到了知音,找到了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他对盲姑娘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再弹一首,下面弹哪个曲子啦?生:月光曲师: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诗人写诗,作家写文章,还是作曲家创作乐曲,都是因为某一个特定的场景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那月光曲是在怎样的场景中被贝多芬创作出来的呢?它又为什么叫月光曲呢?请孩子们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师: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蜡烛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显得格外生:清幽。师:“清幽”是什么意思?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秀丽、幽静)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

8、、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受感动的贝多芬创作的灵感油然而生,(板书:创)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师:孩子们,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课件出示:合作探究)月光曲描绘了哪几幅画面?用“ ” 和“”分别画出本段联想和写实的句子。师:现在谁来说一说,月光曲一共描绘了几个画面?生:三个画面师:第一个画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洒满银光。(课件出示)师:什么是水天相接?生:站在海边看得很远很远,水和天连在一起。师:这就是水天相接(出示图片),月亮正从这个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

9、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什么叫“微波粼粼?生:细小的波浪,被月光一照,闪闪发光。师: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生:洒满了银光。师:此时你听到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生:舒缓平静悠扬师:这么平静的海面,这么美丽的月光,这么舒缓悠扬的音乐,老师忍不住想用一句诗来展现这幅画面(板书:海上升明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生读。师:那第二个画面呢?谁来说?生:月亮越升越高。微云(课件出示)师: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什么样的微云?生:轻纱似的微云师:轻纱似的微云给我们一种静谧的美,朦胧的美,所有的女生读。师:那你觉得此时的音乐会不会有变化?生:逐渐变强师:这么美丽的情景,我又想吟诵一句?(板书:

10、月亮穿微云)全班一起再读。生读师:还有没有第三个画面?是怎样的?生:突然。涌过来师: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视频波涛汹涌)师:此时的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变得高昂激越师:平静的海面随着激昂的音乐变得波涛汹涌。变得-生:波浪滔天生:汹涌澎湃生:惊涛骇浪。师:所有的男生:一起读(出示文字忽然-涌过来,男生读)这景象真的是(板书:月下巨浪涌)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可不可以通过月亮的变化,海面的变化来猜测出贝多芬先生心情的变化呢?他在见到盲姑娘之前心情是(平静的),通过兄妹俩的对话,他变得(感动、同情起穷人),最后,想到盲姑娘的遭遇,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他(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师:贝多芬的月光曲是那么美,那么富于变化,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用音乐表现出来了。现在咱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体会一下这三幅画面。(生读)师:真好,我仿佛也来到了海边,看到了月亮升起,海面变幻的景象,这些画面的变化是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生?不是,这是兄妹俩的想象。师:那现在哪一组的孩子愿意来说一说,在这一段中,哪些句子是写实的?哪些句子是兄妹俩想象的?生汇报。课件出示师:你从哪个词语知道这些是兄妹俩想象的?生:仿佛师:那现在我们也来试一试吧。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首曲子,请你们一边听,一边想象,以“我静静地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