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人的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值最接近A7000NB700NC70ND7N2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的是ABCD3在如下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拦河大坝C洗手间下水管D船闸4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C始终不变B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不变5所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航行在海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C航空母舰

2、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7104t6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楼层1234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55.35.766.3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升高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3、7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6楼的楼顶移到地面后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8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别用到以下四句话。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

4、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ABCD9把一密封的袋装食品从地面带到高山上,食品袋内气体变小的物理量有质量气压密度体积A与B与C与D与10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A: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物块A的密度为1.2103kg/m3;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6000Pa;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

5、切去A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二、实验题11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2)乙图中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N。(3)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_。12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在图A、B操作中,观察_可知: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

6、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下列实例没有应用该结论的是_;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2)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3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1)金属块在图D中受到的浮力为_N。(2)分析B、C两图知道: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

7、(3)小冬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图A和E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_。(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和_有关。1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1)先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2)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水银柱的高度h750mm。此时外界压强_(选填“”“”或“”)标准大气压强。(3)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_。玻璃管换粗

8、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若将实验由地面移到一口深井底(低于海平面)去进行,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15在物理课上,小明正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活动,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_;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请根据图片和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将小明的操作过程中的

9、不完整部分填充完整。(2)指出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3)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纠正后,C、D步骤重新测量。(4)实验结论,橡皮受到的浮力_排开的液体重力(选填“等于、大于、小于”)。(5)小华组用的是铁块,两组交流后,小华提出两组实验仍然不具有代表性,应该在换用一种物体,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最好_(填序号)不规则的石头小铁柱塑料块(密度小于水)换用后,不需要哪一步测量_。1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_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2)为了探究液体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

10、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乙、丙中_点进行比较1.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16cm。水=1.0103kg/m3)三、计算题17海峡西岸,英雄东塑。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380周年,在泉州市区大坪山顶修建了郑成功塑像,它的总质量是5105,底坐由长,宽都为5m的花岗岩制成。请问:塑像所受的总重力是多少?塑像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多少?地面受到塑像对它的压强是多少?(g10N/)18有一渔民驾驶一艘动力木船在湖中打渔,发现离水面0.6m处的船板漏了一个面积是8cm2的漏洞,湖水从漏洞喷入船中,渔民紧急处理补好漏洞了,避免了危险求:(g=10N/kg,湖水密度为1.0103k

11、g/m3)(1)漏洞处湖水的压强是多少?(2)补好漏洞至少需要多大的压力?19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求:(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3)装满水后电热水壶对桌面的压强;20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度为h。现用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粗细和重力均不考虑)均匀用力将该物体从水中竖直向上拉,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其中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水=1103kg/m3)求:(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所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N?(2)物体在露出水面

12、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N?(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4)物体在水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Pa?21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490g,浸没在水中称时,王冠重4.5N,求:(1)这顶王冠所受的重力是多少牛顿?(g取10N/kg)(2)这顶王冠浸没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3)这顶王冠浸没时排开水的重力是多少牛?(4)这顶王冠浸没到水中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g取10N/kg)参考答案1B【解析】一个标准大气压,而人的手掌面积估测在0.007m2,故压力,故B正确。.2A【解析】在A图中,物体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向下弯曲,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比上方路

13、程长,所以,下方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故A符合题意;在B图中,物体上下表面凸起程度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两面的路程相同,速度相同,上下压强相同,即P1=P2,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C知道,当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纸内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但外侧压强相同,即P1=P2,故C不符合题意;如D图,用漏斗从乒乓球上方吹气,则乒乓球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所以,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即P1P2,故D不符合题意。3B【解析】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即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合题意;拦河大坝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

14、连通的特点,不属于连通器,所以拦河大坝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4D【解析】把漂在水面上的小球压入0.5米深水下的过程中,刚开始时V排一直增大,当完全浸没时V排F不变,故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浮=液gV排,可知,F浮先增大后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5C【解析】A.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力与重力相等,故A错误;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误;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所以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故C正确;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t,表示它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15、约为7104t,故D错误。6B【解析】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体增多,所以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A正确;B.从一楼到五楼的过程中水柱高度h增大,是因为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而瓶内气压大小不变,所以说明外界大气压降低了,故B错误;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这样可以避免瓶子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可以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D.瓶内气压一定,水柱高度h越大,外界气压越小。所以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故D正确。7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瓶内封闭气体压强p等于大气压p0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即p=p0+gh(h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所以,瓶内气

16、压大于外界气压;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6楼的楼顶移到地面后,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减小而增加,此时瓶内气体压强p不变,而大气压p0变大,所以h应变小,即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下降,故B符合题意。8B【解析】根据题中“吸盘大气压”可知,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利用。根据真空吸盘原理进行分析推断。真空吸盘使用时先用力将吸盘内空气挤出,松手后吸盘要恢复原状,但空气不能流进吸盘,导致吸盘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吸盘压在墙面上,从而墙面对吸盘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挂住重物。综上分析,排序应为,故选择B。本题要求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利用大气压的例子要熟悉,难度不大。9D【解析】同一密封的袋装食品无论处在什么地方,其质量与物体的

17、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食品袋中的气体只是位置不同,质量没有变化;从地面带到高山上,外面大气压强是减小的,所以食品袋中的气体体积膨胀,袋内气体压强减小;外面大气压强是减小的,所以食品袋中的气体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因为周围气压变小,食品袋中气体的体积膨胀,即体积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10A【解析】物块A的底面积:SA=LA2=(20cm)2=400cm2=0.04m2,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F=pSA=5100Pa0.04m2=204N,故正确;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中物块A、B的总重力G总=F=204N,由G=mg=Vg=L3g可得:GA+GB=

18、ALA3g+BLB3g=204N,因为A:B=3:1,所以有:A(0.2m)310N/kg+A(0.3m)310N/kg=204N,解得:A=1.2103kg/m3,故正确;物块A的重力:GA=ALA3g=1.2103kg/m3(0.2m)310N/kg=96N,物块B的重力:GB=G-GA=204N-96N=108N,图乙中,B对A的压强:,故错误;图丙中,沿竖直方向切去物块B后,设剩余部分占物块B体积的比例为x,则物块B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为SBx,物块B剩余部分的重为GBx,解得,即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故正确。综上可知,正确,错误。11甲丁乙丙0.5N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解析】(1

19、)合理的实验顺序是: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甲、丁、乙、丙。(2)由图中数据可知,合金块受到的浮力:F浮=2.0N-1.5N=0.5N,(3)合金块没入水中后排开水的重力:G排水=G桶和水-G空桶=1.0N-0.5N=0.5N,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12海绵的凹陷程度C相同【解析】(1)根据图A、B操作知道,应用转换法,通过观察图海绵的凹陷程度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

20、果与受力面积有关;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通过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力作用效果,即应用了该结论;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作用效果,即应用了该结论;汽车限重,通过减小压力减小压力作用效果,即没有应用该结论;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通过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力作用效果,即应用了该结论。(2)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图D与A比较,由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所以,根据p=知道,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强相同,即压力作用效果相同。131无关不能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解析】(1)由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4N;由图C或B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

21、C为2N,则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C=4N3N=1N;因为浸没在液体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所处的深度无关,所以D中受到的浮力也为1N;(2)B.C两图中,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在不同的深度,测力计的示数是相同的,即金属块所受的浮力相同,所以分析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无关;(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时,应控制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图A和图E两图中液体的密度不同,由于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故不能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由图AB可知,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小,浮力就越大;由图CD

22、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小,浮力就越大;所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4空气下降不变不变不变上升【解析】(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才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2)水银柱的高度为h=750mm,小于760mm水银柱,说明此时外界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强;(3)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则会产生气体压强p气,因大气压强p大气=p气+p水银,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变小;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会大于大气压,故水银柱会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即高度不变;在做托里

23、拆利实验时,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同时测大气压,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即两水银柱高度是相同的;玻璃管口不离开槽内水银面,将玻璃管倾斜一些,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但玻璃管内水银的长度会变大一些;若将实验由地面移到一口深井底去进行,深井底的大气压较高,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就会上升。15重力G1弹簧测力计示数F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2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口等于不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塑料块漂浮时的浮力【解析】根据题中“探究浮力排开液体重力”可知,本题考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实验操作进行分析推断。(1)该实验的思路为:测出橡皮

24、的重力G1测出空小桶重力G2将橡皮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1测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总计算G1-F1=F浮,G总-G2=G排最后比较F浮跟G排是否相等。(2)该实验漏掉了测空小桶重力的步骤。(3)B步骤中溢水杯的水没有到达溢水口,这样会导致物体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流入小桶中,最终导致G排测量错误。(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排。(5)石头和铁块密度都大于水,会沉底,这种情况小华组已经做了实验,所以应选择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再次实验,证明不管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何种状态,浮都等于排;因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不需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所以用塑料块实验时不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塑料块漂浮时的浮力。本实验着重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思路,难度一般。16深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越深,U型管液面高度差越大b、c【解析】(1)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b的位置要比a的位置深,故b的压强大,则会看到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大;(2)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时应控制深度相同,故应将橡皮膜放在图乙、丙中b、c位置处。17(1)5N(2)5N(3)2【解析】(1)塑像所受的总重力:G=mg=5105k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