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眼的解剖及生理_第1页
眼科眼的解剖及生理_第2页
眼科眼的解剖及生理_第3页
眼科眼的解剖及生理_第4页
眼科眼的解剖及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眼科学绪论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黄振平1眼科学的研究范围眼科学(ophthalmology):研究视觉器官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眼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眼是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人通过眼获得大约90%的外界信息人的视觉敏锐程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影响绝大。防盲工作意义重大。3眼科疾病的重要性WHO资料显示,眼病应包括屈光不正,根据此概念,眼科疾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1.6亿人视力障碍盲人4000万人,60%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4眼科学的地位1.眼科学的研究范围 2.视器的功能3.眼病的防治意义5眼科学与现代

2、医学眼部病变与全身各系统生理病理状况相互影响眼科学与基础学科关系极其密切6国际眼科学发展简史巴比伦古埃及和印度的眼科学兴起古希腊与罗马的眼科学发展中世纪阿拉伯眼科学的发展与欧洲眼科学的衰落欧洲文艺复兴与19世纪欧洲眼科学的复兴20世纪现代眼科学与近代眼科学的蓬勃发展7中国眼科学发展简史萌芽期-公元前14世纪殷武丁时期发展期-公元4至19世纪的中医眼科学我国现代眼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近代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8基础学研究 - 先进技术产生的源泉与助推器临床研究与新技术应用 现代高级眼科人才的素质要求 防盲治盲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计划实施 9我国眼科基础学研究进展建立RB细胞系,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基因治疗定

3、位青光眼TIGR基因,并研究其功能视网膜移植与视网膜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免疫诱导致葡萄膜炎动物建模研究取得突破角膜移植与眼表重建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弱视与近视眼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干细胞与组织细胞工程研究获进展10我国眼科临床教育与研究大规模开展白内障手术及其发展方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广泛应用角膜移植与生物工程以及眼表重建研究抗青光眼药物增加以及视神经保护与再生屈光不正的治疗进展视光系的建立与视光学的独立发展11我国眼科领域的先进诊断技术1.影像学诊断技术:CT、MRI、D超、DSA FFA、ICG、UBM、全自动视野计、角膜内皮镜、角膜地形图、角膜共焦生物显微镜、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4、术)等2.电生理诊断技术:多焦视网膜电图、VEP、ERG、EOG与多导VEP技术3.激光诊断技术:共焦扫描眼底镜、激光扫描偏振仪等12我国眼科领域的先进治疗技术1.小切口超声或激光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2.新型光动力学疗法治疗AMD3.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技术进行屈光性角膜手术4.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5.眼内激光显微内窥镜系统与治疗性激光技术相结合治疗青光眼与眼底病6.生物材料与生物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13眼的解剖及生理14视觉器官(visual organ)眼球视路眼附属器15视 器 的 组 成16眼球的解剖及生理前极:角膜表面的中点后极:后巩膜表面的中心点子午线:沿着眼球表面连接

5、前后极间的弧线赤道:各子午线中央所连成的弧线几个数据:眼球前后直径:24mm 眼球水平直径:23.5mm 眼球垂直直径:23mm 眼球突出度(外侧眶缘):1214mm1718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19眼 球 壁 的 组 成 纤维膜 葡萄膜 视网膜20纤维膜:角膜(cornea)大体解剖: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 厚度:中央0.5-0.57mm,周边1mm 曲率半径:前面 7.8mm 后面 6.8mm 总屈光力:+43D 屈光指数:1.3771 21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前弹力层(Bowman膜):无再生能力实质层:占角膜总厚度的9

6、0%,不能再生后弹力层(Descemet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2223角膜的透明性角膜上皮和内皮的结构完整角膜上皮的屏障功能 角膜内皮的屏障功能 角膜内皮的泵的功能无色素,无血管胶原排列整齐,含水恒定24角膜的营养泪膜:上皮细胞的氧气房水:内皮细胞的氧气角膜缘血管网25角膜的氧代谢80%来自空气15%来自角膜缘血管网5%来自房水26角膜的神经角膜知觉特别敏感主要由三叉神经的眼支径睫状神经到达角膜27纤维膜: (二)巩膜占纤维膜的后5/6质地坚韧,不透明,呈瓷白色,由致密相互交错的纤维组织前接角膜,后连视神经厚度:肌肉附着处:0.3mm 后部:1mm 巩膜筛板:是纤维层最薄弱的部分,视

7、神经穿出眼球的部位。28巩膜的组织学表层巩膜:含血管,色素细胞,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巩膜实质层:由胶原纤维束,纤维细胞 及基质组成棕黑层:胶原纤维束更为细小。含较多 色素细胞及载有色素的巨噬细 胞。29巩膜的血管巩膜组织中血管很少。全分布于巩膜上层。巩膜前部近角膜缘的巩膜上层中有毛细血管网巩膜后部视神经径周围有Zinn-Haller氏动脉环。30巩膜的神经睫状神经睫状长神经:支配前部睫状短神经:支配后部31角巩膜缘(Limbus)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前界起于角膜前弹力层止端 后界止于后弹力层止端宽约1.5-2.5mm为内眼手术常用的切口部位含重要结构:小梁网,Schlemm管3233前房角的组

8、成前壁:角巩膜交界处后壁:虹膜房角隐窝:介于前壁与后壁之间,为睫 状体底部。34前房角的功能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途径。35中层: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含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个部分主要功能:遮光,营养眼内组织36虹膜(iris)是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为一园盘状膜,中央有一孔。瞳孔:直径2.5-4.0mm虹膜卷缩轮把虹膜分成瞳孔区和睫状区虹膜根部薄弱37虹膜组织学内皮细胞层:扁平细胞前界膜:含较多色素细胞基质层: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色素上皮层: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内界膜:与睫状体,视网膜的内界膜相连。38虹膜的功能通过瞳孔,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 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虹膜血管丰富,炎

9、症时渗出反应明显。39睫状体(Ciliary body)是葡萄膜的中间部分,宽6mm前1/3肥厚部分称睫状冠,包含70-80个睫状突后2/3薄而平称睫状体平坦部。是内眼手术另一个常见进入眼内的部位。与脉络膜联结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40睫状体组织学睫状肌:纵行、放射状,环形三种纤维血管层玻璃膜上皮细胞层:外层含色素,内层无色素内界膜41睫状体的神经支配 睫状长神经 形成神经丛 睫状短神经 副交感神经 调节作用 42睫状体的作用产生房水,维持眼压调节作用43脉络膜(choroid)为血管膜的后部在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富含血管的棕色薄膜营养视网膜外层44脉络膜的组织学脉络膜上组织(构成脉络膜上腔)大血管

10、层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玻璃层(Bruchs膜)45Bruchs膜的组织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基底膜内胶原层弹力层外胶原层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基底膜 46脉络膜的血供动脉系统:睫状后短动脉,睫状后长动 脉的返回枝。睫状前动脉的分 支。静脉回流:涡状静脉。47脉络膜的特点眼球“血库”:血容量占全眼球的65%。含丰富的色素:眼球“暗房”。含多种细胞:色素细胞,纤维细胞,巨 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 胞,淋巴细胞48内层:视网膜(Retina) 由神经外胚层形成的视杯发生而来,是大脑的一部分。内层:感光层 两层间有潜在间隙外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盲部:衬在虹膜和睫状体部的部分。无感光细胞视网膜本部:衬在脉络膜的后面

11、49视网膜的组织学分十层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50视网膜大体解剖的几个名词黄斑(macula):视网膜后部有一直径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富含叶黄素。黄斑中心凹 (fovea):黄斑中心有一小凹,视网膜薄,视力最敏锐。视盘(视乳头)(optic disc):黄斑鼻侧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51视盘的特点生理凹陷中央动静脉通道无感光细胞,表现为生理盲点为神经纤维聚合组成视神经的始端52色素上皮(RPE)排列整齐的单层六角形细胞每眼有4.2-6.1百万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无再生能力具有多种

12、复杂的生化功能有色素屏障作用对视网膜外层传递来自脉络膜的营养作用外节膜盘,代谢产物的吞噬作用封闭小带:视网膜脉络膜屏障作用53视信息在视网膜内的传导光感受器: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沿视路传到视中枢54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rod and cone)视杆110百万-125百万个,视锥6.3-6.8百万个视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司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在黄斑以外分布,司暗视觉55视紫红质化学循环56眼球内容物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玻璃体腔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57房水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产生 后房 瞳孔 前房 小梁网 Schlemm管、房水静脉

13、巩膜表层静脉网虹膜隐窝吸收脉络膜上腔58房水的作用房水的成分:与血浆相似。但蛋白质含 量少,维生素C含量高,总 量0.15-0.3ml,水占98.75%, PH7.3-7.5,屈光指数1.3336房水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 维持眼内压59晶状体是“双凸透镜”富弹性由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固定晶状体直径9mm,厚4-5mm,前曲率半径10mm,后曲率半径6mm60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包围整个晶体的囊:是基底膜位于前囊下的上皮细胞:位于前囊及赤道部囊下晶体细胞(晶体纤维)晶体悬韧带61晶状体的作用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屈光指数1.44可滤过部分紫外线眼的调节作用62玻璃体为透明胶质体,水占98.

14、5-99.7%在视盘周围及锯齿缘部与视网膜粘连较紧对眼球壁,视网膜起支持作用无血管,代谢缓慢63视路的组成视网膜光感受器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中枢64视神经眼内段:1mm眶内段:30mm管内段:6-10mm颅内段:10mm65瞳孔光反射(Light reflex)传入路径:光线 视神经 视交叉(交叉和不交叉) 视束 经四叠体上丘臂 中脑顶盖前区 顶盖前核传出路径:顶盖前核换元 E-W核(交叉和不交叉) 动眼神经 睫状体神经节 睫状短神经 瞳孔括约肌66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67眼睑(eye Lids)几个名词:睑缘、睑裂、内眦、外眦、泪阜、灰线眼睑的腺体:毛囊周围的皮

15、脂腺:Zeis腺 变态汗腺:Moll腺 睑板腺:Meibom腺68眼睑的组织学皮肤层:人体最薄弱的皮肤皮下组织层:疏松肌层:眼轮匝肌(动眼神经支配)和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Mller氏肌(交感神经支配)睑板层:分泌脂质睑结膜层69结膜(Conjunctiva)睑结膜:不能推动,浅沟是异物存留处球结膜:疏松可推动穹窿结膜:疏松,多皱70结膜组织学上皮层:含大量杯状细胞固有层:胶原纤维,弹力纤维71结膜分泌腺杯状细胞:分粘粘液副泪腺(Krause腺,Wolfring腺):分泌泪液72结膜血供眼睑动脉 结膜后动脉 结膜充血睫状前动脉,眼动脉肌支 角膜缘血管网 结膜前动脉 睫状充血73泪器的组成泪腺

16、(Lacrimal gland)泪道(Lacrimal passages)74泪腺位于泪腺窝内泪腺排出管开头于外上穹窿结膜泪腺神经为混合神经分泌泪液75泪道的组成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76泪液 98.2%是水含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溶素,乳铁蛋白。正常清醒时分泌0.5-0.6ml/16小时。每分钟0.9-2.2ul。结膜囊可储存泪液20-30ul77眼外肌(extraocalar muscles)直肌:内、外、上、下4条斜肌:上、下2条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 其他均受动眼神经支配78眼眶(orbit)四边形的锥形骨窝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组成外侧壁容易受伤7980眼眶骨壁上的主要孔道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眶上裂:、第一支等通过眶下裂:第二支,眶下神经,动脉、静脉通过眶上切迹眶下孔81眼球的血液供应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人体唯一能直接看到的血管睫状动脉系统:睫状后短动脉 睫状后长动脉 睫状前动脉82 动脉:供应眼的A及其分支有 视网膜中央A,睫状后长、短A,肌A 泪腺A,眶上A,额A,鼻梁A,面A83 动脉:供应眼的 A及其分支有 视网膜中央A,睫状后长、短A,肌A 泪腺A,眶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