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_第1页
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_第2页
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_第3页
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_第4页
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试题被误读的八大山人山水画朱聋在画史上一直是以强烈的个性、隐晦的暗喻、简怪的造型和凝练的笔墨而 著称,以花鸟画而名世。在清代初期,人们对朱聋也是以花、鸟画家视之。但从画 史演进的角度看,朱聋的山水画却有其花鸟画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美学价值。朱聋 山水画所以不为世人所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因为他画山水起步较晚。朱聋花 鸟画异军突起,享誉很早,盛名之下,他的山水画成就反而被人忽略了。70岁以后是八大山人山水画创作的旺盛期。他在学习董其昌的基础上,又上溯董源、米 芾、黄公望、倪瓒,他把董源的平淡天真、黄公望的萧散简远、米芾的水墨淋漓、 倪瓒的干笔淡墨,提炼取舍,取精用宏,形成了

2、自家风貌。树石用笔柔中带刚,笔 墨滋润明洁又苍莽生辣,有一种豪迈冷逸之气。很多学者误读朱聋是50岁前后才开始作山水画,理由是他的山水画为其早期花鸟画早已有之的盛誉所掩也是自然的。其实,朱耷的花鸟画成就与山水画成是相辅相成的。甚至说,以笔墨表现的深度看,胜过其花鸟画。朱耷是花鸟画成就在前还是山水画成就在前,不能仅仅靠推断去定论的。他的许多花鸟笔法中有时直接以花鸟笔法作山水,从而两者的绘画风貌和精神内涵十分一致。朱耷的山水画艺术无论章法、构图、笔墨、意境,均精妙异常,令人拍案叫绝。在山水画创作中,他宗法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米芾,融黄一峰之“痴”、倪云林之“迂”和米元章之“颠”于一炉,山水多取

3、材荒山剩水,渺无人烟 ; 树木歪斜,枯枝败叶,意境荒索冷寂,但又于苍远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内心世界和倔强的个性。朱耷的山水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在于斤斤计较,而着眼于置陈布势。朱耷用墨极为得法,深有体会,干擦而能滋润明洁这绝对是一个创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把倪云林的简约疏宕,王蒙的清润华滋,推向一个更纯净更酣畅的高度。在疏密安排方面,在大疏中有小密,大密中有小疏,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求以画,虚实之间,相生相发。而他的严谨,则不只体现画面总的气势和分章布白中,一点一画旨在摅其心意,惨淡经营,均可畅其

4、意而达其形,极淡之墨处见深厚和韵致,极浓之墨处见浓情和灵动,达到生命状态以笔墨迹化的佳境。朱耷的构图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异,基本不顾法度,信笔狂涂,已形成了他的一大特色。在构图上,朱耷的不少作品均取较低的“平远”章法,却又一反“平远”的习惯,把前景乃至中景的树木画得十分高大,且让远景之山同样耸立画中,使前、中、远景之山水、树木搅在一起,远近形象的叠合而使空间感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同时,朱耷在笔墨浓淡上也并不因为远近阴阳之变化而变化,或者远近浓淡相似,或者近淡而远浓; 或者近、远浓而中景反淡,从而混淆了视觉空间感。当代许多研究者认为他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后才开始作山水画,实际上, 他在

5、1669年前,山水画技法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朱聋为吴伟业六十寿辰画 的纸本山水,就是一个重要的佐证。此件作品被陈夔麟收藏,并著录于宝迂 阁藏画。这也是朱章现存作品中最奇特的作品之一。翻阅荣宝斋出版的八大山 人画集,几乎所有编录的朱聋山水画作品创作年代均没有详细记录。比如:北京故宫收藏的仿董源山水图、仿倪云林山水图、仿郭忠恕山水图、纯 金塔远眺图,上海博物院收藏疏林欲雪图、淡墨秘山图、乾坤一草 目,四川博物院收藏仙州双鹤图,重庆博物院崇山耸翠图等等均标明年 代不祥。但是,从签名题款上看,基本和八大中年时期所用题款笔迹极其相似。荣 宝斋出版的八大山人画集还可以观察到一个惊奇的现象,选入画集的最

6、早作品 是1659年创作的(34岁),从这个年代开始至1666年七年间不仅再也没有作品传 世,就连在朱聋年谱中也是空白;1677年至1681(56岁)年中间三年又是断 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史实至今仍然是个谜。我在一家拍卖公司看到的这件山水作品是朱耷写赠给吴伟业的主要理由是,吴伟业(1609,1672) 一生之中,曾与众多佛教徒有交往,其中见于诗篇的就有愿云和尚、檗庵和尚、继起和尚、鹤如上人、苍雪和尚、照如禅师、无生上人、道开和尚、雪坡和尚、剖石和尚、则公、若镜和尚、古如和尚、巨冶和尚,计十四位僧人,他的诗歌中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僧人。他与董其昌、李流芳、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

7、文瑜、邵弥、王鉴、王时敏等均是好友。这好友名单中虽然没有朱耷(约 1626年约 1705年)只能说明那时的八大还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的传世作品就有一幅疏林山寺图扇面,藏上海博物馆; 而上海博物院收藏朱耷的疏林欲雪图不应该是巧合,应该有很大的关联这件山水是八大山人艺术成熟期的作品。图作补景简之又简,顽石之外仅些许残枝败叶,注明秋去冬来的寒与冷。画面主体的树,它作为一个生命机体,顽强、苍劲 ; 一只承载生命小舟寓意苍凉大地上的希望和生机,反映出朱耷那个时期的“国破心未碎”的心情。画面以淡墨干笔为主,用篆笔秃毫简扼地皴出山体、树木,然后,稍泽以清淡水墨于峰峦坡壑,最后以焦墨秃笔施皴,或作点苔,用笔

8、古拙滞重,犹如交响乐般高亢与清幽,节奏明快而苍莽。此画由一系列对外观、情绪和传统风格之山水的冥思所组成。他以诗人之笔来探索山水的外貌和个人对山水的记忆。它的迅疾干墨的笔触,恣意狂写,点、线交融,树、石界限难以辨认。在此,朱耷不作明确的交代,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似乎是一种对色调、组织、空间的纯粹实验。在构图上作了一番尝试,前景之山树石与中远景之山体浑然一气,直接天边,有意识地消融空间透视的错觉; 远近用笔、用墨打破常规,浓淡相似,墨气淋漓。朱耷惯用的手法,干笔皴擦,浓墨提醒,树木中锋勾勒,硬而折,颇为颀长,与元代李郭派山水章法甚为相似。远景是朱耷的创造,他以干笔缓慢地磨擦纸面,并随意挥洒极淡的水

9、墨,然后在浅墨上略加稍许深的干墨,以成树景,营造了一种明显的对比效果。远山以淡墨涂抹,烟雾朦胧,似幻似真; 而近景山坡上的最大的一棵树,枝条先以淡墨勾形,后以浓墨 疾笔勾线,特别醒目,几枝枯木、分布在前景,神采飞扬,章法十分奇险,墨的浓、淡虽然有别,而其干枯程度并无不同,均造成强烈的飞白效果。画面聚散开合,富有节奏韵律。 朱耷用了树和山之强有力的收敛性构图,以极简的笔墨创造出一种朦胧的山水形象: 大树秀而长,远山稍事皴擦、点画,虚幻缥缈 ; 右上方一片空白,融入天际,形成一片混沌的世界。表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远景和空间意识。朱耷的艺术格调是前无古人的,他的绘画以不能再少的笔墨、不同凡响的构图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恐怕是绘画的最高境界。有人说, 1693-1699 年之间,在他生命结束前的一段时间里,朱耷完成了不少最受推崇的山水作品,都是他山水画艺术大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