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单元综合测试_第1页
浮力单元综合测试_第2页
浮力单元综合测试_第3页
浮力单元综合测试_第4页
浮力单元综合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浮力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在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 测得其所受重力为 9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 1 乙所示,当弹簧 测力计示数为 6N 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D上下无法判断100 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A.一定小于 100 牛 B一定大于 100 牛C 一定等于 100 牛 D可以大于 100 牛3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 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

2、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 比拟前后两种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C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4为了支援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将陆续运抵我国。假设一艘满载 赈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5.如下图,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局部截去,那么剩下的局部将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C下沉一些 D无法确定6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实验中,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后下沉入水底。为了使

3、鸡蛋 上浮,可采用的措施是向杯中参加适量的A热水 B. 酒精 C. 食盐 D. 冰水7如下图,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将物体 a 和小玻璃杯漂 浮在水面上。设甲、乙两图中物体 a 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和 F ,水对容器甲 乙底的压强分别为 P 和 P ,那么 甲 乙AF F P =P 甲 乙 甲 乙BF =F P F甲 乙P甲P8如下图,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只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 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那么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 是 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b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4、 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升高 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A B C D9.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拟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 是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 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下图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无法判断题号答案1 2 3 45 6 7 8 9

5、10二、填空题11一条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m3,油轮受到的浮力为_N在码头卸下了100m3的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为_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_m3(燃油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12将一恰能在水中悬浮的实心小物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那么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假设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l0dm3的 实心物体,那么物体质量为 kg13星期天小星帮妈妈包馄饨拌馅时闻到了阵阵香味,这是_现象,使用圆柱 形的擀面杖是为了增大_;煮一段时间后,馄饨渐渐浮起,在浮起过程中馄饨受到的 浮力_重力,同时水面上漂着油花,这是因为油的_比水小

6、。14如下图,两 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 力分别为F 和F ,那么,F _F ,测得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和 ,那么 _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填“、“=和“)乙15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A和B,如图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 地面产生的压强PA PB。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那么它 们受到水的浮力FA F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实验计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测: 可能跟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 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

7、积有关;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测,李明做了如下图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 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 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 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测 是正确的,猜测 是不正确的 填上面猜测的序号。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 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四、计算题及其他题形26 分17如下图,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长方体木块A,容器侧

8、面的底 部 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 时,木块A有1/2的体积浸在水中, 此 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求木块A的密度 (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 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此时弹簧对木块A 的作用力为F1, 在原图上画 出此时水面的大致 位置(4)翻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离开水面时,立即关 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F2之比18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 、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 图, 总重为4N , A

9、底部与浮子B 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 下降;水位下降时, 浮子B 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 浸人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 ,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 ,浮子 B 重0.5N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19. 如下图,一个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该木块有 g=10N/kg 1木块下外表受到水的压强;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受到的重力。15露出水面。求: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7 小题单项选择、每题 3 分,8-10 小题多项选择、每题 4 分,共 34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A C C C A A B二、填空题共 5 小

10、题、每空 3 分、共 24 分113106 8104 220 12。不变 10 13。扩散 压强 大于 密度 14。 15。 三、实验计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161减小 变大 不变 不变 2 eq oac(,4) eq oac(, ) eq oac(,1) eq oac(, )3把鸡蛋放入水中下沉,往 水中不断加盐并搅拌,会看到鸡蛋会慢慢浮起来。四、计算题及其他题形26 分1712103 pa 20.5103 kg/m3 3略41:118.1500 pa 21.510-4m3 1第 3 节 声的利用教学目标从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从搜集的信息

11、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超声和次声的概念,知道超声的应用。难点:声呐定位问题。教学准备:教师: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教学设计:进行新课1、超声与次声2、学生阅读第一段,答复什么是超声、次声。超声的应用1、引入竞赛方式,探究超声的应用。宣布竞赛的规那么和赛题。2、教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3、宣布进行分类。待学生分类完,然后启发学生问:以上分类是不是唯一的?还有没 有更科学的分类?4、关于声呐,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定位的原理。次声的危害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次声一栏中的内容,答复次声的危害性。师生共同进行评估。2、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稳固和小结1、回忆本节所学知识及学习本节知识的方法。2、在欢乐、优美的蓝色多瑙河的交响乐中下课。布置作业竞赛成绩,归纳声利用的实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举手答复:超声和次声的概念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参与,举手答复。其他学生可进行评估。按照声音在日常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