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ACM0092017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loneorcombinedwithAntibioticsforpatientswith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inchildren2017-06-07发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前言 引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及定义 4流行病学特点 5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8.3其他治疗方法 9并发症预防 11.1制订计划书、签署利益冲突说明和国际注册 11.2证据的检索、筛选、评价和汇编 11.3专家共识证据的实施情况 11.4采用的指南制订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 11.5指南的评议和咨询过程 11.6指南初稿AGREEII工具的评价 11.7指南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推动措施和困难分析 参考文献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指南》)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提出。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管理。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本《指南》的制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七项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ZZ10-018-02;Z0465)。课题负责人:谢雁鸣、张俊华、廖星。课题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抗生素的中医药替代研究冶项目,项目负责人:张伯礼。本《指南》总指导委员会专家:张伯礼、王永炎、晁恩祥、翁维良、肖承悰、谢雁鸣。本《指南》方法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刘建平、杨克虎、詹思延、李幼平、张俊华、陈耀龙。本《指南》首席专家:马融、张俊华。本《指南》工作组(按姓氏笔画排序):万力生、马融、王辉、王力宁、甘璐、戎萍、任献青、刘芳、刘全慧、闫慧敏、杜洪喆、李立、李新民、吴振起、谷晓玲、辛德莉、张莉、张俊华、张喜莲、郑文科、胡思源、徐保平、薛征。本《指南》执笔人:戎萍、李立。本《指南》秘书:李立、刘全慧。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病原以病毒为主,可合并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感染。由于小儿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对药物的反应性及敏感性与成人不同,故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耐药和不良反应事件,存在更大的复杂性和风险。纵观古代中医典籍及现代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免疫力,实现标本兼治,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缺乏规范性的用药指导。现针对上述情况,工作组组织中国小儿呼吸领域的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充分参考国际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方法和流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制订了《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实践。本《指南》由于受到地域、民族和种族的局限,应依照当地实际情况实施。芋1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本《指南》规定对于18周岁以下被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初期轻症可单用中医药治疗,混合感染时可采用中医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本《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医院儿科专业或小儿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卫生部令第93号)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3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EQ\*jc3\*hps20\o\al(\s\up6(小),冒)EQ\*jc3\*hps20\o\al(\s\up6(急),鼻)EQ\*jc3\*hps20\o\al(\s\up6(性),炎)EQ\*jc3\*hps20\o\al(\s\up6(吸道感染),急性鼻咽)EQ\*jc3\*hps20\o\al(\s\up6(10编码),性咽炎)EQ\*jc3\*hps20\o\al(\s\up6(6),急)EQ\*jc3\*hps20\o\al(\s\up6(903),性扁)EQ\*jc3\*hps20\o\al(\s\up6(是鼻腔),桃体炎)EQ\*jc3\*hps20\o\al(\s\up6(咽或喉部急),等名词诊断)EQ\*jc3\*hps20\o\al(\s\up6(性炎症的总称),统称为上呼吸)EQ\*jc3\*hps20\o\al(\s\up6(亦常用),道感染)简称“上感冶,是小儿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4流行病学特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门诊患病率约61%。在幼儿期发病最多,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7岁,男女之比约为3颐2,学龄儿童逐渐减少。本病通过飞沫及直接接触传播,偶尔通过肠道传播,可流行或散发。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感冒冶“伤风冶等范畴。据统计,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中医症状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常见的中医证候为风热证、风寒证和暑湿证。研究显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EQ\*jc3\*hps20\o\al(\s\up6(阳性率),规正常)EQ\*jc3\*hps20\o\al(\s\up6(5),淋)EQ\*jc3\*hps20\o\al(\s\up6(05%),巴细)EQ\*jc3\*hps20\o\al(\s\up6(肺),百)EQ\*jc3\*hps20\o\al(\s\up6(炎),分)EQ\*jc3\*hps20\o\al(\s\up6(支),率)EQ\*jc3\*hps20\o\al(\s\up6(原体),升高)EQ\*jc3\*hps20\o\al(\s\up6(阳),者)EQ\*jc3\*hps20\o\al(\s\up6(性),辨)EQ\*jc3\*hps20\o\al(\s\up6(率),证)EQ\*jc3\*hps20\o\al(\s\up6(为6),以风)EQ\*jc3\*hps20\o\al(\s\up6(06%),寒束)EQ\*jc3\*hps20\o\al(\s\up6(不同病),证为主)EQ\*jc3\*hps20\o\al(\s\up6(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EQ\*jc3\*hps20\o\al(\s\up6(中),感)EQ\*jc3\*hps20\o\al(\s\up6(医),染)EQ\*jc3\*hps20\o\al(\s\up6(型),细)EQ\*jc3\*hps20\o\al(\s\up6(可),菌)EQ\*jc3\*hps20\o\al(\s\up6(能存在相关性),感染等中性粒)EQ\*jc3\*hps20\o\al(\s\up6(血),胞)EQ\*jc3\*hps20\o\al(\s\up6(常),百)分率升高者以风热犯表证为主。5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兼夹寒、热、暑、湿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腠理,正邪交争,肺卫失宣而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基本病机为卫表失和、肺气失宣。临床分为风寒、风热、表里俱热、暑湿等证型。小儿因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异,其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胆怯,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此外,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冶的病理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会出现并发症。2中医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众多相关基础实验及临床试验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诸多优势。中医药有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抑菌的作用。有研究采用试管法及小鼠腹腔感染体内体外两种方法,检测中药对12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影响,发现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A、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本病初期,尚不能明确病原体时,运用中医药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者主要体现为缩短病程,缩短退热时间,改善鼻塞、流涕、咳嗽、咽红肿痛、头痛、便秘、多汗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能调节患儿的整体免疫功能,从而实现标本兼治。另外,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也在于其远期疗效好,总体费用较抗生素低廉。6.1诊断要点仅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可伴有发热、咽痛;婴幼儿可见呕吐、腹泻等症。高热,可伴畏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可出现咽部疱疹、溃疡,咽部扁桃体充血、出现白色分泌物;婴幼儿还可出现热性惊厥。6.2鉴别诊断6.2.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多发生于冬春季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鼻塞、流涕等症状较轻。6.2.2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以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和鼻痒为特征,有一定的变应原。6.2.3急性传染病早期多种急性传染病早期都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百日咳、水痘、幼儿急疹等,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情变化加以鉴别。6.2.4急性喉炎常表现为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7中医辨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清涕,喷嚏,咳嗽,痰稀色白易咯,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口渴,咽红肿痛,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咽红肿痛,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吐,泄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滞。7.1.4表里俱热证发热,鼻塞,浊涕,咳嗽,咽红肿痛或溃烂,口渴,纳呆,烦躁,大便秘结,小便偏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脉浮滑数,指纹紫。3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痰多,舌苔厚腻,脉滑。7.2.2夹滞证兼见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口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大便不调,夹不消化物,舌苔垢腻,脉滑。7.2.3夹惊证兼见惊惕哭叫,烦躁不宁,甚至惊厥,舌质红,脉弦。8.1基本治疗原则8.1.1《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以下简称“《抗生素指南》冶)中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可用中医药补充感染性疾病中的有效治疗方案。8.1.2《抗生素指南》中推荐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可用中医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旨在缩短病程,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8.1.3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介入时机:本病早期轻症推荐单用中医药治疗,若病情有进展或合并并发症,则可联用西医相关指南中推荐的抗生素治疗。若发病即为中重症,则可联用西医相关指南中推荐的抗生素治疗。若确为中医药治疗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则停用相关中医药治疗。8.2分型论治8.2.1主证-风寒证疏风解表散寒。8.2.1.2.1荆防败毒散(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药物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甘草。随症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白芷;恶寒无汗者,加麻黄、桂枝;咳声重浊者,加白前、紫菀;呕吐者,加姜半夏、生姜、竹茹。分3次温服。8.2.1.3推荐中成药8.2.1.3.1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简称“2017年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规格:颗粒剂,每袋装4g。口服液,每支装10mL。用法用量:颗粒剂,开水冲服。1岁以内,一次2g;1~3岁,一次4g;4~6岁,一次6g;7~14岁,一次8g;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口服液,口服。1岁以内,一次5mL;1~3岁,一次8.2.1.3.2感冒清热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4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2g;1~3岁,一次4g;4~6岁,一次6g;7岁以上,一次12g;一日2次。8.2.2主证-风热证疏风解表清热。8.2.2.2推荐方剂8.2.2.2.1银翘散(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牛蒡子、淡豆豉、荆芥穗、桔梗、淡竹叶、生甘草。随症加减:高热者,加栀子、黄芩;咽红肿痛者,加蝉蜕、蒲公英、玄参;大便秘结者,加枳实、大黄。煎煮法:水煎服。先用砂锅冷水泡30min,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煎煮15min,放入薄荷后再煎煮8.2.2.3推荐中成药8.2.2.3.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B)处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简称“2015年版《药典》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2一次4mL;4~6岁,一次6mL;7岁以上,一次10mL;一日3次。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不良反应:少见腹泻症状,可经用药[蒙脱石散(思密达)]治愈或自愈;有数例出现尿少、脉搏增快。8.2.2.3.2双黄连颗粒/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2015年版《药典》、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口服液仅见于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用法用量: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2次,或遵医嘱。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2mL;1~3岁,一次4mL;3~6岁,一次6mL;7岁以上,一次10mL;一日3次。不良反应:少见腹泻症状。8.2.2.3.3小儿退热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解毒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口服。5岁以下,一次10mL;5~58.2.3主证-暑湿证清暑解表化湿。8.2.3.2推荐方剂8.2.3.2.1新加香薷饮(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药物组成: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白扁豆。随症加减: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偏湿重者,加佩兰、广藿香;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泄泻者,加葛根、黄芩、黄连、苍术。分3次温服。8.2.3.3推荐中成药8.2.3.3.1藿香正气口服液(专家共识推荐)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8.2.4主证-表里俱热证解表清里。8.2.4.2推荐方剂8.2.4.2.1凉膈散(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处方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大黄、栀子、芒硝、连翘、黄芩、薄荷(后下)、竹叶、炙甘草。随症加减:咽肿痛甚者,加射干、山豆根、牡丹皮;渴甚者,加石膏、芦根;扁桃体化脓者,加马勃、皂角刺、天花粉。分3次温服。8.2.4.3推荐中成药8.2.4.3.1小儿双清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表里双解。用于小儿外感属表里俱热证,症见发热、流涕、咽红、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岁以上,一次4~5g;一日3次;重症者于服药后2小时加服1次。8.2.4.3.2蓝芩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B)处方来源:CFDA药品数据库。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之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等症。6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4mL;1~3岁,一次7mL;3~6岁,一次10mL;7岁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不良反应:少见腹泻症状,停药或减量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8.2.4.3.3黄栀花口服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处方来源:CFDA药品数据库。功能主治:清肺泻热。用于小儿外感热证,症见发热、头痛、咽赤肿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疗程3天,或遵医嘱。8.2.5兼证-夹痰证8.2.5.1风寒夹痰证辛温解表,宣肺化痰。8.2.5.1.2.1在疏风的基础上加二陈汤合三拗汤加减(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二陈汤、三拗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麻黄、杏仁、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分3次温服。8.2.5.2风热夹痰证辛凉解表,清肺化痰。8.2.5.2.2推荐方剂8.2.5.2.2.1在疏风的基础上加桑菊饮(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桑菊饮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药物组成: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后下)、芦根。煎煮法:水煎服。先用砂锅冷水泡30min,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煎煮15min,放入薄荷后再煎煮8.2.5.2.3推荐中成药8.2.5.2.3.1清宣止咳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咳嗽,症见咳嗽、咯痰、发热或鼻塞、流涕、微恶风寒、咽红或痛、苔薄黄等。8.2.5.2.3.2安儿宁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咳嗽有痰、发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7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岁以内,一次1.5g;1~5岁,一次3g;5岁以上,一次6g;一日3次。8.2.6兼证-夹滞证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8.2.6.2推荐方剂8.2.6.2.1在疏风的基础上加保和丸(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药物组成:焦六神曲、焦山楂、陈皮、半夏、茯苓、连翘、莱菔子。煎煮法:汤剂,水煎服。先用砂锅冷水泡30min,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煎煮20min,弃渣取汁80~8.2.6.3推荐中成药8.2.6.3.1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B)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夹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8.2.6.3.2健儿清解液(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用于口腔糜烂,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婴儿一次4mL,5岁以内一次8mL,6岁以上酌加,一日8.2.6.3.3午时茶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胸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8.2.7兼证-夹惊证解表兼以清热镇惊。8.2.7.2推荐方剂8.2.7.2.1在疏风的基础上加镇惊丸加减(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明·王肯堂《政治准绳》。药物组成:胆南星、枳壳、茯苓、全蝎、僵蚕、甘草等。煎煮法:作汤剂,水煎服。先用砂锅冷水泡3088.2.7.3推荐中成药8.2.7.3.1紫雪散(专家共识推荐)功能主治: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1岁以内,一次0.3g;5岁以内,每增1岁递增0.3g;一日1次。5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8.2.7.3.2儿童回春颗粒(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D)处方来源:CFDA药品数据库。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透表豁痰。用于急性惊风,伤寒发热,临夜发烧,小便带血,麻疹隐现不出引起的身热咳嗽,赤痢,水泻,食积,腹痛。8.2.7.3.3清开灵口服液/颗粒(专家共识推荐)处方来源:2015年版《药典》、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口服液仅见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见上述证候者。规格:口服液,每支装10mL。颗粒剂,每袋装3g(含黄芩苷20mg,橙香型)。用法用量:口服液,口服,一次20~30mL,一日2次。建议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3mL;1~3岁,一次5mL;4~6岁,一次7mL;7岁以上,一次10mL;一日2次。颗粒剂,口服,一次3g;7岁以上,一次6g;一日2~3次。8.3其他治疗方法8.3.1推拿(专家共识推荐)适应证:适用于风寒、风热、暑湿证。操作方法:基本处方为患儿取仰卧位,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大肠;患儿取俯卧位,先用摩法轻摩患儿脊柱,继而推脊柱穴。风寒证: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操作法。如揉迎香,揉耳后高骨;拿风池,拿肩井,拿合谷;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二扇门;揉乳根及乳旁,揉擦膻中,以热为度。风热证:将基本处方中的揉太阳改为运太阳,再加上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操作法。如运耳后高骨;分推迎香,揉风池;按风门,分推肺俞;分推膻中,揉丰隆。暑湿证: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具有健脾益气、清暑解表作用的操作法。如补脾经,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膻中,推下中脘,揉脐及天枢;捏脊,按揉风门、肺俞、脾俞、胃俞。注意事项: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注意患儿的体位适当、舒适、力求自然;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禁忌证: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患有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患有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患有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98.3.2药浴疗法(推荐强度:弱推荐使用;证据级别:C)适应证:适用于风寒、风热、暑湿证。操作方法:淤风寒证:羌活、独活、细辛、防风、苏叶、白芷、桂枝、葱白、淡豆豉。于风热证:金银花、连翘、柴胡、桑叶、大青叶、薄荷、蝉蜕、栀子。盂暑湿证:香薷、金银花、连翘、柴胡、防风、淡豆豉、扁豆花、生石膏、鸡苏散、板蓝根。煎水3000mL,候温沐浴,一日注意事项:药浴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既要避免烫伤,也应适度加热。药浴前须洗澡或洗脚,清除皮肤的汗液、污垢后,再进行药浴。谨防浴后受寒。禁忌证:饭前、饭后1小时,或过饥、过饱,或极度疲劳后均不宜药浴。9并发症预防EQ\*jc3\*hps20\o\al(\s\up7(38),使)EQ\*jc3\*hps20\o\al(\s\up7(2益),用对EQ\*jc3\*hps20\o\al(\s\up7(38),使)EQ\*jc3\*hps20\o\al(\s\up7(2益),用对)EQ\*jc3\*hps20\o\al(\s\up7(或因发热出现了不),酰氨基酚或布洛芬)EQ\*jc3\*hps20\o\al(\s\up7(舒适和情绪低落),但应避免退热药)EQ\*jc3\*hps20\o\al(\s\up7(的),用)EQ\*jc3\*hps20\o\al(\s\up7(儿),量)EQ\*jc3\*hps20\o\al(\s\up7(童),过)EQ\*jc3\*hps20\o\al(\s\up7(荐),导)EQ\*jc3\*hps20\o\al(\s\up7(口服对乙酰),致体温骤降)EQ\*jc3\*hps20\o\al(\s\up7(基酚),多汗)EQ\*jc3\*hps20\o\al(\s\up7(逸6月龄),甚至虚脱)EQ\*jc3\*hps20\o\al(\s\up7(童),对)EQ\*jc3\*hps20\o\al(\s\up7(推),既)EQ\*jc3\*hps20\o\al(\s\up7(荐),往)有热性惊厥史,而且年龄在3岁以下的患儿,给予羚羊角颗粒、紫雪散等,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对于鼻塞患者可局部外用滴鼻药,但对于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10康复调摄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加强锻炼。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感冒高发季节少去公共场所。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冷饮、肥甘厚味。注意观察病情变化。11指南制订方法11.1制订计划书、签署利益冲突说明和国际注册主要包含如下方面:指南制订的背景,基本原理,适用人群,目的和目标,指南项目组成立及管理流程,利益冲突和资助来源,构建关键问题,系统评价实施步骤,证据评价和推荐体系,撰写人员和指南成文体例要求,外部评审流程,后期实施和评估计划,更新计划,其他(注册、预算、时间进度表)等。11.1.2资金来源和利益冲突声明本《指南》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10-018-02;Z0465)资助,主要用于本《指南》制订过程中的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及差旅费、文献检索等相关费用。本《指南》所有成员均已签署利益冲突声明,申明不涉及与本《指南》主题相关的任何商业的、专业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不涉及所有可能被本《指南》成果影响的利益。签署利益冲突声明后,由秘书处收集提交至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监督并评价利益冲突声明,以确定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若存在利益冲突,指南指导委员会确定其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最终处理方式。在计划书制订完成后,本《指南》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有关本疾病指南的立项通知,并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网冶进行了双语注册,获得注册号:IPGRP-2017CN006。11.2证据的检索、筛选、评价和汇编检索策略为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涵盖了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其中中noMe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临床指南文库,英文数据库为MEDLINE、文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noMe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临床指南文库,英文数据库为MEDLINE、等。检索的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3月。手工检索主要检索诊疗指南、标准、规范、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以及相关中西医儿科教材、专著,同时注意搜集未公开发表的科研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灰色文献。确定临床问题,进行上述检索。按照检索结果,制作专家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及专家建议,再进行一次补充检索,以防止漏检。中文检索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发热、高热、外感、中医、中药、草药、汤剂、丸、散、胶囊、颗粒、口服液、小儿、儿童、婴儿、11.2.2证据的筛选制订一套明确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阅读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文献以各类规范及治疗性研究为主,主要选择:已发布的指南、规范、标准、诊疗方案及教材,最新现代医学诊断,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半随机对照研究等。排除文献为不足以影响临床的理论探讨,设计不好及写作较差的临床报道,非名老中医的、未取得广泛共识的自拟方的临床报道,结局指标单一及中成药为对照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11.2.3证据的评价本《指南》主要基于RCT进行了重点评价,并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冶工具进行评价:淤随机分配方法;于分配方案隐藏;盂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采用盲法;榆对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虞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愚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最终对文献做出“偏倚风险低冶“偏倚风险高冶“偏倚风险不确定冶的判断。另外,了评价。11.2.4证据的汇编11.2.1—11.2.3所属内容是对本《指南》在证据检索、筛选、评价过程整体情况的概述,对具体的操作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本底资料均进行了汇编,并留存。作为本《指南》的配套资料,详见本《指南》的“编制说明冶,原始材料均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进行存档。11.3专家共识证据的实施情况11.3.1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重要性的调研本临床实践指南隶属“治疗冶领域,且围绕中医药能否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来撰写。在研制之初,本制作团队对25名临床一线医生进行调研及4名专家进行访谈,凝练出本《指南》拟将解决的临床问题,再对所有评价的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判,并对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进行了重点分析。11.3.2指南框架和推荐意见的共识实施共识的原则为: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强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的75%,则强推荐使用该治疗措施;如果不推荐使用人数比例逸50%,则为不推荐;其他情况为弱推荐。经典名方且有古籍(1911年以前)记载,现代研究证据级别偏低的情况下,有75%以上的专家达成强推荐共识,则为强推荐。本《指南》通过改良的三轮德尔菲法共识问卷调研结合面对面共识会议法达成《指南》的共识内容。遴选的共识成员为:淤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临床一线专家,中西医师均有,以中医师为主;于方法学专家,如循证医学方面的专家;盂患者3名;榆医疗管理人员1名;虞护理人员1名。在共识过程中,凡是对某项治疗措施强推荐人数超过总人数的75%,则强推荐使用该治疗措施;如果不推荐使用人数比例逸50%,则为不推荐;其他情况为弱推荐。最终进行了70余人次的调研(第一轮33人,第二轮20人,第三轮25人),第一轮问卷主要针对指南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第二轮主要对基于证据评价的所有治疗措施进行了评价,第三轮主要对中成药进行了评价。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之后,本《指南》所有的内容基本达成了共识。11.4采用的指南制订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荐原则为推荐文献研究质量最高、评价级别最高者;若同一证据体中研究文献同质性较强,则推荐有代表性的文献;若不同的证据体所对应的中医证型一致,而两者难以分别时,紧密结合专家共识及各类权威教科书及现有的指南进行推荐。在经过层层筛查后,最终获得3篇系统评价,37篇RCT。11.5指南的评议和咨询过程指南草案经指南制订小组讨论修改形成指南征求意见稿后,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疗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于2017年5月4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开展为期2周的公开征求意见。对送审稿组织了3次面对面的专家审查会,广泛征求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一线医生及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中医药学会审批发布。11.6指南初稿AGREEII工具的评价在指南初稿完成后,本《指南》工作组还邀请了四名研究人员,其中有临床医生和方法学专家进行了AGREEII工具的评价,四名研究人员均推荐使用本《指南》。根据评价表格,六个领域(实72郾92%和93郾75%。除第二领域及第五领域评分偏低外,其他领域得分比例均超过80%。虽然本72郾92%和93郾75%。除第二领域及第五领域评分偏低外,其他领域得分比例均超过80%。虽然本《指南》的证据与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相结合《指南》的证据与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相结合,但仍需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临床的疗效性评价及适应性评价。针对专家打分较低的条目,工作组进行了对应的整改,并撰写整改说明,详见本《指南》的“编制说明冶,原始材料均会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进行存档。11.7指南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推动措施和困难分析在未来两年里,本《指南》将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培训,拟对30家以上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相关者进行培训,并通过网站或微信平台、期刊、学术活动及媒体、书籍等形式推广。通过在临床医院、科研院所的培训,以使相关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本《指南》。本《指南》相关的培训资料将放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网站上,以方便阅读者的使用和参考并在实施后进行适用性和疗效评价。另外,考虑到西医医生或社区医院医生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等理论的不熟悉会导致其对本《指南》使用时的困难,因此会重点针对这两类人群进行宣教。本《指南》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拟2~3年更新。更新的内容取决于:指南发布后是否有新的相关证据出现,证据变化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影响,指南推荐意见的强度是否发[1]胡亚美,江载芳,申昆玲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时艳,许惠琴,俞晶华郾小儿金宁口服液抗菌抗病毒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艾军,汪受传,韩新民[6]吴赛君郾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J][6]吴赛君郾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J].河南中医,2015,35(5):1165[7]管志河,丘文佳郾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8]甘雨新[8]甘雨新,张怡郾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J].中药与临床,2011,2[9]邸金红郾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感冒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3):277-278郾[10]卞丽玲,杨丰文,王媛,等郾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12]孙丽郾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钢琴基础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皖西学院《康复沟通与交流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看花识草认中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药品质量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学院《新媒体平台运营实战企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科技学院《艺术批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学院通选课传统文化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3C认证基础知识课件
- 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Unit 4 Part A 第二课时
- 《骑鹅旅行记》名著阅读读课件
- 2025上海烟草机械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3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02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外科护理学》课件-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
- 2025年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含听力9英一模】合肥市蜀山区2024年中考一模英语
- 2025至2031年中国蝴蝶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房地产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中汇税务师事务所》课件
- 2025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专题03辨析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课件)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题型解题技巧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