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_第1页
《水调歌头》教案_第2页
《水调歌头》教案_第3页
《水调歌头》教案_第4页
《水调歌头》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调歌头 教案一、导入新课: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 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 月光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太多美好 的理想和憧憬,寄托了太多的感情与思念。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两句咏月的诗词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秦时明月汉时

2、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二、文体知识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大体 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柔婉,像柳永的“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 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乐的天

3、地里 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感怀、报国壮志, 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 读者的情趣来看,比如“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三、作者简介提到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关于苏轼,我们已经学过苏轼的很多作品,题 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记承天寺夜游读过赤壁赋 和后赤壁赋中的句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 咱们再来回忆一下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

4、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 散文四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与黄庭 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四、文章背景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台词说“真有才”,可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苏轼,在政 治上却屡屡失意。我们学过记承天寺夜游,文章提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有职无权的闲官已经四年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的苏轼的情绪,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自我排遣的旷 达。我们今天学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公元 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 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

5、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中秋”丙辰年的中秋节,“欢饮达旦”旦,是早晨,欢畅饮酒到天明、“大 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大醉,写下这首词,兼以怀念弟弟子由,即苏辙。苏 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 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 1074 年(熙宁 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当太守两年了。中秋之夜,他约几个客人在超然台 上饮酒赏月,席上听人说他将调官到别地,不免感叹自己的生活动荡不定,好象 夜里常被惊起的鸟鹊不能安然入睡一样。此刻,明月高挂在东山上,光华普照大地。在这

6、家家户户 团圆之夜,苏轼自 然而然地想起了弟弟苏辙,跟他分别已经有七年时间了。那时苏辙在济南当小官。 两地都在现今山东省,相隔不远,但是,“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他和弟 弟各自在异乡为异客,不能像过去那样亲密无间地话家常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丙辰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五、朗读1.朗读要求词人满怀的思绪无人可说,只能对月倾诉。这样的苏轼又会在词中流露出怎样的 感情呢?下面我们跟随视频来读这首词,朗读时注音读音,节奏,以及词人的感 情。2. 正音在读词作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读准确。3. 再读听视频的朗诵,我们听出

7、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我听出了初始苏轼内心是犹豫惆怅的,是孤寂愤懑的,后来他渐渐放开了心胸, 变得乐观豁达,同时还有对弟弟的深切思念。请同学带着这种孤寂、愤懑、惆怅、乐观豁达以及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再读词作。 六、品味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把,握,持。青天,苍天,上天。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我端起酒杯遥问上天。词人起笔陡然发问,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 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 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 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

8、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 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宫阙:宫殿。不知道神话中的月宫,今夜是什么好日子。“今夕是何年”紧承“明月几时有”再次设疑,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 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 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欲:想要,希望。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 玉砌成的楼宇。不胜:经受不住。胜:经得住。我想要乘长风回到天上去

9、,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上,经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 冷。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 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 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 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 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 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 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 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

10、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 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 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 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弄:玩赏。清影: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何似:哪里比得上。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 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 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 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上阙主要写了什么?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 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上阙: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色的楼阁。转朱阁: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绘着花纹 的窗户

12、。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无眠: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转”和“低”这两个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以深沉, 词人依然无法入睡,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同时也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 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 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恨:怨恨。何事:为什么。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 不能团聚时圆呢?这里用了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把月亮拟人化,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看似是词人 在无理地埋怨明月在故意捉弄人,实则相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里埋怨明月故 意与人为难,抒发了词人怀念

13、亲人的感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全:周全,齐全。人总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总有阴晴圆缺之时,这样的事自 古以来就难以周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 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 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表面上看是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 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词人开阔的心胸和旷达的情怀。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只。愿:希望。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只希望人们能各自珍重,

14、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 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 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 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 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 共此时。”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 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 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 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表达作者 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中心:这首词着眼于中秋之月,以月抒怀,其中既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 有对人们的美好祝愿,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词人豁达洒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