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教育简史:1.1“成均”: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1.2虞庠之学”:虞舜时代便有“痒”这种教育机构。痒”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2.1校: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2.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3.1文士: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3.2五伦: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2、,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3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3.4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4.1书同文:秦朝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为了消除战国以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将“大篆”和古文加以改造,形成“小篆”秦朝新的文字,为推行朝廷政令扫除了文字、语言障碍,同时为文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4.2行同伦:秦朝为达到“黔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匡饬异俗”这一目的而采取的。4.3颁挟书令:秦代
3、禁止私人藏书、议书的一项法令。4.4黄老之学:依托黄帝而本于老子的一种学说,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先秦诸子百家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儒法两家思想而形成的。其实质是刑律与道德并用。4.5焚书坑儒:秦代在文教领域内推行专制主义的产物,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抨击秦不师古。李斯予以驳斥。公元前211年,460余名儒生被集体坑杀于咸阳,并告天下,史称“焚书坑儒”。4.6玄学:魏晋时期的主要学术思想,以老庄思想注释周易,经何宴和王弼的研习,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加以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玄学”。其具有高度抽象的思想色彩,对后期唐宋教育思想有重要影响。4.7汉代“太学”:汉代创立的中央官学,公元前
4、124年建立太学,它属于大学性质,主要传授儒家六经。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官学制度的建立。4.8汉代“宫邸学”:汉代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内容以孝经为主,兼及尚书等儒学,也叫“四姓小侯学”。它的出现促进了社会尊教重学之风的兴起。4.9鸿都门学:汉灵帝光和元年创置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名,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4.10国子学:晋代门阀世族为保持他们优越的门第族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在太学之外设立的国子学。4.11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管理机构,源于国子
5、学。西晋国子学创立后北齐改称国子寺。4.12隋朝监属五学:隋朝设立国子监,下辖五种中央官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始。”4.13六学二馆:唐承隋制,设立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是唐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六学之外,东宫设有弘文馆,门下省设有崇文馆,同为中央官学性质,通称“二馆。这就是唐代中央官学的基本制度,即为“六学二馆”。4.14学田制:古代官府拨给或由民间捐赠给官学、学塾或书院田产以赡学的制度,南唐时期的东佳学堂已有庄田20顷,以后各代多采用此法,用以解决学校经费。4.15三舍法: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所采取的
6、一种措施,即将太学分成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者入外舍,经考试升入内舍和上舍,上舍生名列上等的,不再参加考试而直接授以官职。4.16升斋积分:元代太学分作上中下共六斋,每月考其所习,按成绩可以依次递升,升至上两斋后,只要两年未曾犯过,则允许参加“私试”,每月考试,采用积分制,一年内积满八分以上可升充高等生员,与举人有同等资格,这就是“升斋积分”法。4.17社学:元代设在乡村的一种地方学校,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5.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者所主张的道德观念。“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5.2“必仁且智”:董仲舒提出的一种道德教
7、育的原则方法。他提出“莫近乎仁,莫急乎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5.4进学解:反映韩愈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文中提出丰富的治学方法:“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述其学、言、文、行,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5.5三经新义: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政,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而于熙宁六年特置经义局,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谓之周官新义。诗、书由其子王雯和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5.6朱子读书法:因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对于怎样读书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5.7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朱熹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院,讲学其中,并自
8、订教条,规定书院教学的方向、方法、程序和方针。5.8八股文:又称“制艺”、“制义”、“时文”。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6.1马礼逊学堂: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在澳门开办的用中英文教学的学堂。课程除宗教外,有中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化学、历史、地理等。这是我国本土出现的第一所教会学校。6.2宁波女塾:1844年英国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的学校,课程有圣经、中文、英文、算术、缝纫、刺绣等。该校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学。6.3魏源: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思想家。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观点,主张学习西方近代先进科技文化,“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9、”。6.4洋务教育:洋务派所进行的活动称为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选派学生到西方留学,开办留学教育,史称“洋务教育”。6.5劝学篇:晚清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的代表性教育著作,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文教指导思想。6.6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晚清时期的一种文化教育思潮。6.7癸卯学制:1903年由管学大臣荣庆与张之洞、张百熙共同修订的“学堂章程”。6.8严复: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培养德、智、体三者俱备人才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6.9粱启超:广东新会人,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维新
10、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与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人。6.10维新教育:主张将教育作为变法的根本,积极倡导新学,培养变法人才,在文教领域形成了“维新教育”运动。教育史上称之为“维新教育”。7.1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7.2壬子一癸卯学制:1912年7月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筹划主持下,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问题,9月教育部颁布了学校系统令。1913年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使之逐步成为一个更加完备的新学制系统,因1912191
11、3年为农历壬子一癸丑年,教育史上称之为“壬子一癸丑学制”。7.3大学院制: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6月根据蔡元培等人的提议设立大学院案的建议,而颁布大学院组织法决定以大学院制取代教育部制,10月正式成立。7.4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前身为陈鹤琴创立于1940年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抗战胜利后迁到上海,升格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7.5庚款兴学:1924年,又决定全部退还庚款“用以发展中国之教育及文化事业”,英、法、比、荷诸国相继仿效,从而形成了西方列强利用庚款在中国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和留学热潮,史称“庚款
12、兴学。”7.6留法勤工俭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协约国劳力紧张,中国贫寒学子走上了出国打工留学的道路,形成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开出国半工半读留学的先河。7.7国立中学: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所创设的一种中学,用以收容沦陷区流亡师生,到1944年,共建立了34所,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青海、宁夏、绥远、安徽、湖北等省区。7.8抗日军政大学:前身为瑞金红军大学,1936年6月成立时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高等学校。7.9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
13、学校,1924年5月创立于广州黄埔,是一所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7.10陈鹤琴: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先后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上海幼稚师范学校,他提出“活教育”的思想,是“活教育”实验活动的重要代表人物。1-1智者:又称诡辩家,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主要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1-2“七艺”:古希腊重要教育内容,由“三艺”和“四艺”组成,“三艺”由智者派创立,指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四艺”由柏拉图创立,指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七艺”就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的总称。1-3“苏
14、格拉底法”: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苏格拉底法”又被称作“产婆术”(或助产术)。“1-4十二铜表法”:古罗马早期重要的法律和法律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罗马最重要的民法法典,因刻于12块铜表之上而得名。1-6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一大批学生,一生写作了大量著作,其中理想国、法律篇是他的代表作。1-7西塞罗:罗马共和后期的政治家,拉丁散文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罗马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以“人道”为教育理想的主张。1-8昆体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他的教育思想
15、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2-1教会学校:西欧中世纪教会教育的主要形式,由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组成,修道院学校成为最重要的学校。2-2修道院学校:设在修道院内的一种教会教育机构,是基督教修行制度的产物。2-3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所在地,学校设备和条件较好,学科内容较完备,由于自有地产或接受捐赠而不收费。2-4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规模较小,设备较差,只教授一些初步知识和宗教赞美歌等。2-5宫廷学校: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创办者是阿尔瑟,学生主要是法兰克王国的皇室成员及其贵族子弟
16、,开设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神学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问答法”。2-6骑士教育: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之一,1114世纪骑士制度盛行一时,骑士地位逐步提高,以骑士训练和培养为宗旨的骑士教育应运而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3-1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柱的基督教统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实际上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3-2“快乐之家”: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的称呼,该校环境优美,重视对学生多方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3伊拉斯谟
17、: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致力于人文主义的宣传,推动了人文主义在英国的传播。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是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论正确的教育等。3-4巨人传: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的著名小说,这部小说辛辣地讽刺了经院主义教育,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巨人传是一部了解和认识人文主义教育的宝贵史料。3-5蒙田: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出发点是对经院主义旧教育的抨击,他认为正确的教育应当以培养“新人”为目的。主张把古典学科作为知识教育的核心。
18、他的教育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主要著作是散文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中的论学究气、论儿童的教育等篇中。3-8耶稣会: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天主教组织,创建于1534年,创始人为西班牙贵族罗耀拉,直到1540年才得到罗马教皇的认可。4-1文法学校:英国早期的教育形式之一,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主要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中世纪后期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4-2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教育形式之一。教学以古典语言和文法为主要内容,面向贵族,是贵族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4-3“学园”:英国近代教育中出现的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由非国教派人士创办。最早的学园创办于
19、1662年,与文法学校相比,已有较高的水平,近代的一些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为英国教育制度提供了新的模式。4-4“星期日学校”: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旨在解决工人子弟受教育问题而设的具有初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是1781年由格勒斯特郡报馆经理R雷克斯首先出资兴办的,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为工人子弟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因而称之为“星期日学校”。4-5“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是由英国牧师贝尔和兰开斯特创立的,在导生制学校里,大教室中放置一排长桌,每排约10个学生,由一个年长并学习好的作导生,由导生把从教师那里刚学到的教学内容,教给其他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
20、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4-6“新大学运动”:英国19世纪20年代出现的具有近代性质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标志是1825年建立的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在此运动期间,英国的一些工商业、文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学院,这些新学院的产生,促进了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4-7国家教育论:法国教育家拉夏洛泰的重要教育著作,于1763年出版。书中极力主张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国家应积极兴办学校,他还在书中批判了耶稣会的教育,主张国家要培养善于从事实际事务,使国家强盛的人才国家教育论对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8费里教育法:19世纪法国
21、发展初等教育的重要法案之一。是18811882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次颁布的有关初等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该法的颁布体现了法国初等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9巴西多:18世纪德国著名的泛爱主义教育者,在法国卢梭思想感召下,创办泛爱主义学校,1774年他在德骚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在巴西多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4-10柏林大学:19世纪洪堡德教育改革时期创建的。于1810年创立,它与一般大学不同,不仅重视教学,更重视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该校设立“讲座制”并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局面,推动了法国高等教育的
22、发展。4-11贺拉斯曼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领导者,被称为是“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4-12毛雷尔拨地法: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法案。它的颁布,对美国的学院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13“昆西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帕克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反映了美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14福泽谕吉:日本19世纪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兰学塾”重视数学、物理的研究,以及对人才的培养。积极从事翻译和著述工作,其主要著作有劝学篇、文明论之概略、文明教育论等。4-15学制令: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制定的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于1
23、872年颁布,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它的颁布,是日本教育开始近代化的标志,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学制令的改革计划未能全部实现。5-1大教学论: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该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提出了“泛智教育”和“教育适应自然”的主张和重要思想。该书的完成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对西方近代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5-2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国家应为每个人设立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为实现这一思想,他先后到达英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宣传“泛
24、智教育”,对各国教育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3教育漫话: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发表于1693年,书中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最为关心的绅士教育和培养问题,提出许多重要主张。5-4“白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他从反对“天赋观念论”的基础出发,认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是通过人的感官和经验获得的。5-5爱弥尔:法国教育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的教育小说。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并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谴责。5-6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重要的教育代表作,该书从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出
25、发,提出了人类进步的根源在于通过教育发展人的内在力量,通过立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5-7普通教育学:德国近代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分管理、教学、训练三部分,认为管理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作为一种经验和交际的补充,训练既有助于教学,又可以形成学生的性格。5-8人的教育:德国近代教育家福禄培尔的教育代表作,书中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强调教育应遵循自然,以及要促进儿童个性自然和自由的发展,并要促进儿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5-9“恩物”: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对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恩物”是上帝恩赐物的简称,意味着成人送给儿童的玩具。6-1现代教育制度:20世纪以来,
26、各国政府根据国家的性质而制定的教育目的、政策、方针、设施和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教育机构体制的总称。6-2现代学制:现代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制度反映现代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相互关系,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关系,一般由国家政府机关统一制定。6-3现代教育行政体制: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有关现代国家对教育事业管理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体制和制度的总称。6-4教育系统: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总称。6-5综合中学:20世纪中期兴起,以后得到迅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共有的一种中等教育形式。是把文法中
27、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综合在一起的中等学校。6-6双轨制:西方一些国家中实行的一种阶级选择性教育制度,它把不同出身的学生分成两条轨道进行培养而造就两类不同的社会成员。7-4新传统派教育: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从美国发展起来,以反对不注重系统知识的进步教育为起点,要求重新把知识教育和精神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培养有知识和有能力的有用的青年一代。7-5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建立于结构主义哲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本质上都是一种结构。7-6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前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主义教育中应该遵循的条件原则。指以集体教育为主,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
28、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这样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又是教育的“主体”。7-7帕夫雷什中学:一所前苏联的农村中学,苏霍姆林斯基长期担任校长和开展教育实践的地方。在帕夫雷什中学,他创造了杰出的普通学校校长的全新形象,取得很大的成就,此校因而成为著名的学校。7-8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世界著名的教育学者,他一生辛勤工作,硕果累累,共写出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近1200篇童话和儿童故事。他的多篇论著流传于世界各地,被称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实际经验和许多有益的理论观点,对现代教育起到一定促进作用。1.1简述成均的内容。答:“成均”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
29、学校。“成均”的本义是指平坦、宽阔的场地,并且是经过人工加工的,很可能是指原始部落居住区内的广场。这类广场在收获季节用于堆积收获物,同时,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首领教令及决定的场所。“成均”的教育以乐教为主。1.2简述大房子的内容。答:“大房子”指原始人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据考古学家推测,这种大房子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氏族会议、节日和宗教性的活动,包括祭祀在内的活动以及接受风俗习惯和原始礼仪教育的各种活动均在这里举行。1.3简述教育起源的原因。答:人类社会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要求人类必须具有并不断发展进行多方面活动的能
30、力。因此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和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原始人类在极其艰苦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人类最初的教育,教育的产生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需要。社会要求其成员能够继承并传授一代又一代人所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使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提高,这些都是中国教育起源的原因。1.4简述中国学校教育萌芽的时期及学校形式。答:(1)“成均”指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2)“庠”指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内容十分
31、简单。(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2.1简述瞽宗的内容。答:这是商代一种新的学校名称,附设于宗庙之侧,是宗庙的组成部分,主要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特别强化人们要顺从天命和先祖意旨的观念行为。2.2简述西周“学在官府”教育体制的特征。答:(1)西周时期,社会分工尚不明确,社会管理专门化尚不明显,(2)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民间无学术,庶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官师一体。(3)地方行政长官大司徒、乡大夫、州长等兼管地方教育事务,地方教化与地方政治密不可分,地方教育行政的政教合一。”2.3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答:六艺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课程。六艺之中有“大艺、“小艺”
32、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目的在于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课程体系。3.1简述二次学术下移的原因及其局限性。答:学术下移发生在春秋中后期,较大的有两次,均是由王室内部斗争引起的。第一次发生在周惠王与周襄王之间,因发生争夺王位的内讧、掌管周史的司马氏离开王室,投靠晋国,带去大量文化典籍。第二次发生在周景王与周敬王之间,景王死,敬王立,王子朝起兵争夺王位失败后,携带大量王室所藏文献典籍逃到楚国。从此楚国代替了东周王室的文化地位,与宋、鲁并列三大文教中心。这两
33、次学术下移的范围有限,只不过使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学术的地位,但尚未摆脱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3.2简述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答:(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2)贵族统治力量衰落。(3)动乱阶段,战争频繁。3.3简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答:有教无类是孔子创办私学后所实施的招生原则。他主张实施教育应不分等级、种类、国别,这与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相一致。孔子招收学生时,只要主动送给他十条干牛肉作见面礼,就能做他的学生。3.4简述举一反三。答:原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主张。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
34、但未得,可以去启发他;经思考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来表达,可以去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做到闻一知二,既能主动获得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3.5简述因材施教的内容。答: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实施因材施教,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他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个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及需要不同给予不同的回答,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正因如此,孔子的学生中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对后
35、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3.6简述明人伦。答:“明人伦”是孟子关于教学目的的论述,原文为:“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具体地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后世所称的“五伦”。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在“五伦”之中,孟子尤重父子孝、兄弟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仁、义、礼、智四德教育。这种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之义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3.7简述儒家的反求诸己。答:反求诸己是孟子关于道德教育原则的主张。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
36、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当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超过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样应该反躬自问。凡事应严于律己,时时反思。这是对孔子“自省”“克己”道德修养方法思想的继承,也对中华民族内向性格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3.8简述荀子虚壹而静的内容。答:虚壹而静是荀子对学习态度的主张。荀子说:心何以知?日:虚壹而静。”所谓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人为主,“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即“不以夫一害此一”,就是不以一种知识或见解排斥另一种知
37、识,要专一研究某一问题,不一心二用。所谓“静”,即“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感情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3.9什么是三纲领八条目?答:三纲领八条目是大学中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目的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止于至善”,侧重于治人。其中齐家是一个中间环节,既是个人修身的一种结果,又是“成教于国”的基础。如果家家都做到了孝
38、、悌、慈,也就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了。“三纲领八条目”对后世封建道德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10教学相长的内容是什么?答:所谓“教学相长”,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是指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3.11尊师重道的内容是什么?答:学记明确提出了“师
39、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3.12什么是藏息相辅?答:学记认为正课练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云: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等。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40、也。”课外学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3.13豫时孙摩的内容是什么?答:豫时孙摩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它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施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其效果适得其反;“摩”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
41、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在学习中要防止“燕朋”、“燕辟”,即不要结交不正派的朋友,朋友间也不要迷恋于不正当的行为。”3.14什么是启发诱导?答:启发诱导指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3.15长善救失的内容有哪些?答:长善救失是指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42、,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缩不前四种缺点。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原因也各异,教师要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教法得当,则缺点可转化为优点。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3.16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墨家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二是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三是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教育,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总之,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
43、,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17简述孔子对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答: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教育所作的主要贡献有:(1)他指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2)他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创造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6)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孑L子的教育思
44、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3.18简述墨家的“巨子相承”制度的内容。答: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门徒有义务绝对服从,巨子由上代巨子指定产生,代代相传。巨子类似于宗教领袖,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巨子相承制的理论基础是墨子的尚贤思想。墨家巨子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献身救世的精神直接继承了墨子所称道的沐雨栉风、为民操劳的夏禹作风。墨子用巨子相承制度、墨家教义、严格的组织纪律等方式,将墨家私学凝集成一个相当稳定的行动集团。”3.19简述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答:孔子在教学中
45、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讲,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两者不宜偏废。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思并重,是孔子教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3.20简述孔子“身体力行”的含义。答:身体力行,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孑L子提倡“力行”,要求言行一致,作为一般有人格的人,应当是“言必行,行必果”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对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表明人的道德水平。4.1简述“独尊儒术”的内容和意义。答:西汉为巩固
46、其封建制度推行新的文教政策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武帝继位后,立志把无为政治变成一种具有进取精神的有为政治,遂采纳博士董仲舒的建议,使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本者皆绝其道,不使并进。建元五年(前136年)专置五经博士,从而结束了延设百家博士的局面,于是诸子百家被黜,肯定了儒家经学唯一的官方正统地位。“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2简述苏湖教法。答:苏湖教法”指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办学,改变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而注重经义和时务。他在校中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
47、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范仲淹当政时,曾取其法,著书令于太学”,这就是“苏湖教法”。它对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3什么是监生历事制?答:指明朝国子监实行的监生“历事”的做法,就是将监生派到政府各部门,历练事务三个月,勤谨的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才力不及的送还国子监读书;奸懒的发充下吏。这是挂职实习的雏形。4.4四书集注的内容是什么?答:宋朱熹编著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四书之合称。朱熹从34岁开始为“四书”集注,历40余年。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始合刊四书。其注释特点是训
48、诂简略,而重在义理之发挥,皆在阐述其理学思想。又集二程及其门徒的言论。南宋以后四书集注被奉为经典,成为官学的重要教材。4.5简述“文翁兴学”的内容。答:汉景帝时,蜀郡郡守文翁重视教化,在成都设立学官,招下县子弟为学官弟子。汉武帝对于文翁设学之举大为赞许,于是下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教官。文翁兴学之举于是推广全国,也是西汉及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最早开始创立的雏形。直到东汉时期,郡国学校得以普遍设立,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4.6如何理解文教政策这一概念?答:文教政策是指国家统治阶级制定、颁行的关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政策或总方针。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的指导
49、思想,目标要求及基本目的,因不同国家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5.1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的内容。答:董仲舒认为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主要有四点:(1)“以仁安人,以正义我”。他强调“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认为道德教育中,要养成宽于待人和严于责己的德行。(2)“必仁且智”。(3)“明道”重志”。(4)“强勉行道”、“进善诛恶”。董仲舒的“明道”。5.2简述颜之推关于学习方面的四种见解。答:(1)学习的目的在于修身利行。“(2)主张早教与晚学。(3)虚心和勤勉。(4)眼学和切磋。、5.3简述韩愈“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答:韩愈认为“明先王之教”就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
50、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由此可见,他所说的“先王之教”,概而言之为“仁义道德”四字,扩而言之指儒家的经典,儒家宣扬的道德思想,封建社会的政治措施等。他认为,把以上内容学好了,便可以运用无穷,只有读古代圣人之书,遵先王之法,明乎人伦,本乎人性,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5.4简述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答: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五条:(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2)整顿地方学校。(3)颁定三经新义。使其作为必读教材,亦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4)设置专门学校。(5)改革科举制度。5.
51、5简述王守仁“训蒙教约”的内容。答:王守仁的“训蒙教约”的内容是:训练标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目。所设科目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歌诗可以“精神宣畅”“心气和平”;习礼可以“礼貌习熟”“德性坚定”;读书可以“义礼浃洽“聪明日开”。每日课程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类,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5.6简述王夫之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答: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学要博学而思则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架所拘
52、牵。学习的知识面越广,思考就越深远,越贯通。深入思考遇到困难或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学习才会有进步。为学教人都要重视学与恩的结合。他的这一观点,发展了先秦儒家学思结合的论述,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5.7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主要内容。答: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他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1)“毁坏人才”是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不学无术,宋儒成天讲学,教人读书、静坐,受了这种教育的人,其实是:“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2)“灭绝圣学”是指训诂、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问便日渐衰竭。
53、(3)“败坏社会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乾坤全坏于无用老学究”。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相当深刻,同时反映了颜元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观点。6.1太平天国文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太平天国文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权利。(2)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3)改革教育制度,表现为放宽考生资格、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录取名额。6.2简述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的类别。答: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大致分为三类:(1)第一类是方言学堂,即外国语学堂。(2)第二类是军事学堂。(3)第三类是技术学堂。6.3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内
54、容是什么?答: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1)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2)育婴院:婴儿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任务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3)小学院:学习期限为610岁,任务是“以育德为先”,“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4)中学院:学习期限为1115岁,“一生之学根本于是”,任务以育德为主。(5)大学院:学习期限为1620岁,任务“专以开智为主”接受专门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6.4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有哪些措施?答: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有以下五点:(1)废除八股文,改革科举制度。(2)设立京师大学堂。(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
55、门学堂。(4)派人出国游学。(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6.5康有为、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康有为、梁启超论述了“开民智”、“养人才”、“育新民”的教育目的,把发展教育作为开启民众智慧、培养变法人才,培育新型国民的主要途径。(2)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3)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建立新式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4)康、梁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5)梁启超重视师范教育,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设立师范学校的人。6.6简述严复教育思想的四个方面。答:严复的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废科举、兴学校、建立新式教育制度。(2)
56、智、德、力体诸方面发展的教育目的。(3)讲求实用、中西皆学的教育内容。(4)注重实证的教育方法论,充分肯定实践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6.7简述早期教会学校的性质、特点及意义。答:教会学校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培养为他们服务的人才和麻痹中国人民的工具,起着文化侵略的作用。但从客观上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加速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崩溃和瓦解;而且作为一种与近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教制度,充满勃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反衬出传统教育的腐朽和落后,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系。在某种程序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6.8简述张之
57、洞关于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1)发展师范教育为当务之急。“办理教育,首重师范”。(2)师范学堂独立设置。三级师范自成体系。、(3)师范教育必须突出以下特点:重视教育类和教师技能类课程,突出师范性;附设小学堂,以利师范生实习;规定师范生享受待遇,以使人羡慕;规定师范生毕业后最低从教年限6年。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近代师范体系的确立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7.3简述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答:1929年4月26日,国民政府通令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规定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
58、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由于蒋介石实行一党专政,尽管其教育宗旨和实施方针及其原则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其实质是“党化教育”的代名词,是蒋介石以党治国思想在教育上的表现。7.4简述壬戌学制及指导思想。答:1922年9月(壬戌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的学制系统草案加以审订修改,并在11月以大总统名义颁布施行。此学制一般称为“壬戌学制”或“新学制”,也称“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综合民初以来改革成果的产物,侧重反映了“五四”以后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对新中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壬戌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适
59、应社会进行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中小学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分段的根据。7.5简述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中最有影响的教育改革实验。答: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教育改革实验最有影响的是:(1)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职业教育实验。(2)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和山海工学团的乡村教育实验。(3)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村平民教育实验。(4)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和河南辉县“河南村治学校”的农村乡农教育实验。(5)江西“沪西农村念二社”和四川“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7.
60、6简述瑞金时期的文教建设总方针和总任务。答:瑞金时期的文教建设的总方针是: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总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盲,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7.7简述延安时期的文教方针和政策。答:延安时期的文教方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教政策:。(1)坚持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文教大军。(2)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3)注重生产劳动教育,使教育同根据地的生产建设联系起来。(4)国民教育实行民办公助,发动群众自己办教育。7.8简述抗大的教育方针、校训和主要任务。答: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化工危险品仓库租赁及消防设施配备协议3篇
- 2024校车司机服务满意度调查聘用合同3篇
- 专业墙面刷涂料分包合作合同一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栏杆设计与安装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特色街区摊位租赁经营协议2篇
- 2025宾馆客房租赁及酒店旅游咨询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机器人OEM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影视作品众筹投资与分成合同3篇
- 2024版工程设计协议终止协议范本版B版
-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药物临床前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健康中国产业园规划方案
- (2024年)二年级上册音乐
-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读后续写脱险类续写讲义
- ISO13485内部审核检查表+内审记录
- 2024年《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网络培训题库
- 新华健康体检报告查询
-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 公司SWOT分析表模板
- 小学预防流行性感冒应急预案
- 生物医药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第1篇
- 美术家协会会员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