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02章劳动力供给_第1页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02章劳动力供给_第2页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02章劳动力供给_第3页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02章劳动力供给_第4页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02章劳动力供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力供给2.1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3 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4 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1.1 劳动力概述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之内的,是活的人体中的一种能力,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劳动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劳动力和劳动不同。含义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就业人员受雇人员有职业但暂时没有工作的人员业主或家庭帮工失业人员非经济活动人口图2-1人口与劳动力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6周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员失业人员新进入、重新进入中途退出、退休辞职、

2、被解雇重新被雇佣、 重新被召回图2-2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口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总劳动年龄人口100%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1.2 劳动参与率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如教育年限、教育的机会成本、就业起点与市场工资率等。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完善程度。性别对劳动力参与率有重要影响。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周期中的繁荣与衰退的交替对劳动参与决策的种种影响。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考察,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劳动力参与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1.3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3、图2-3劳动力供给曲线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1.3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则:劳动力供给弹性值一般分布在0到无穷大()之间,但是也存在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弹性值为负的情况。(2-3)种类取值经济含义劳动力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劳动力供给有无限弹性Es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零劳动力供给单位弹性Es=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

4、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0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负弹性Es0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力供给量减少表2-2劳动力供给弹性2.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2.1.4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图2-4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图2-5劳动力供给的变动2.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2.1 效用与无差异曲线效用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其大小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消费等量的某种物品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效用的大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但其与使用价值并不是同一概念。使用价值是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一种不以人

5、们的主观评价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效用的大小是不能准确地度量的。效用2.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具以下特征:(1)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不同。(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4)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的不同比率。图2-6无差异曲线2.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无差异曲线图2-7边际替代率(2-4)(2-5)(2-4)2.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2.2预算约束线图2-8预算约束

6、线(一)图2-9预算约束线(二)(2-4)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2.3主体均衡:在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图2-10主体均衡所谓主体均衡,就是指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W=MRS(2-8)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2.4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1.纯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3.个人劳动供给曲线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1.纯收入效应图2-11纯收入效应图2-12存在非劳动收入条件下的工作决策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替代效应图2-13替代效应2.2 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3.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图2

7、-1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图2-15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2.3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3.1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就业与非就业选择图2-16就业-非就业选择模型图2-17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密度分布2.3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2.3.2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力供给1.收入效应2.家务劳动的影响3.制度劳动时间长度的影响4.教育、培训对劳动参与的影响2.3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图2-18收入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图2-19家务劳动对就业选择的影响2.3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图2-20劳动时间长度与劳动力参与率图2-21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参与率2.4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2.4.1劳动力参

8、与率的周期变动1.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2.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的特点3.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比较2.4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图2-22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曲线2.4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图2-23中国城乡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曲线2.4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2.4.2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首先,1519周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2555周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2.4劳动力供给的实证分析2.4.3 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力参与假说所谓经济周期,

9、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一、简答题1.请结合实际理解劳动力、劳动力供给的含义。2.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必定增加吗?为什么?3.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如何对劳动力参与率产生影响?4.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具有哪些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是什么?5.试用恰当的模型说明何谓最低劳动力供给价格。6.制度劳动时间缩短对劳动力供给有何影响?二、案例分析题各国分性别劳动力参与率以及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演变 劳动力参与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劳动力参与率过低时,人们对从事经济活动兴

10、致不高,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会逐步走向停滞。当劳动力参与率过高时,又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如果劳动力市场无法消化高水平的劳动力供给,则失业率将不断攀升,进而可能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和社会的剧烈动荡。 如图2-24所示,中国男女性都保持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使得中国总劳动力参与率高达76%,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劳动力参与率,欧洲只有58%,美国为64%,印度仅56%。中国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约为80%,高于美国(约72%)、德国(约66%)、法国(约63%)、日本(约71%)。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更是遥遥领先,高达68%,这一数值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美国约59%,德国约52%,法国约51%,日本约48%,印度约29%)。图2-242010年各国分性别劳动力参与率但同时需要注意到,我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