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_第1页
2017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_第2页
2017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_第3页
2017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_第4页
2017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表格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反思课题分苹果学校茨园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2、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准备课件图片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笑笑和淘气正在讨论一些数学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投影出示主题图)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根据上图信息,你能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吗?(学生回答)(2)解决问题: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a、学生独立思考。(提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

2、法去做)b、小组内交流。c、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生1、通过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生2、6+6+6=18,可以放3盘;生3、18-6-6-6=0,可以放3盘。(3)体会除法竖式每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竖式除法的写法。理解每步的实际含义a、学生理解每步的含义。b、尝试理解母步的含义。c、教师提示。d、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生小结:18是被除数,表示有18个苹认真听,引起学习兴趣看图,找信息,汇报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理解独立完成汇报成果理解每步含义进步

3、认识理解思考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e、果;6疋除数,表小母盘分6个平果;3疋商,表示分3盘。)教授写法,学生试写A学生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a、学生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边B尝试理解竖式的每步板书写法边讲解。b、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需要注意什么。(注意:先与被除数18,然后写除式,3要与8对齐,然后写积18)c、为什么3与8对齐?含乂(4)填一填,说一说。(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说一说。)说题意,列算式,订正教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题是什么意思?独立完(1)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成,集体订正学(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强调“圈一圈”(2)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汇报,集

4、体订过(学生先独立圈一圈、填一填,再指名说一说。)正(3)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3题。程(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回忆本课内容,谈收获欢的题目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分苹果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书18一6=3(盘)3设6V1818计0课题搭一搭(一)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教学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

5、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wWw.Xkb1.cOm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0帀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搭正方形的画面。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搭正方形。二、引导探究:1、组织小组讨论: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搭3个,剩1根,不能再搭打下去,引出有余数除法。2、认一认,想一想13一4=3(个),1(根)34)1312XkB1.co1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余数。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激发本节课学习兴趣迅速进入情境

6、准备13个圆片或小棒每个同学用学具摆一摆,小组讨论怎样用竖式表Zjo进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结合具体操作活动,确定单位并相互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3、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当小棒根数为1420时,除数和余数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有什么关系?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数验证结论。三、巩固提高1、摆一摆,填一填。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2、做一做,填一填。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余数和除数关系的探究过程。3森林医生。帮助学生克服在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错误:余数比除数大,写错单位。四、

7、总结学生操作(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出除法竖式,完成搭一搭、填一填。发现:余数一会大一会小,余数要比除数小,并探究原因。右题可以用圆片代替果子摆一摆,也可以用圆圈代替果子画一画。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再列式计算结果。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板书设计搭一搭(一)13一4=3(个),1(根)34)13121答: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课题搭一搭(二)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余数含义,学会用竖式表2经历搭房子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3提咼学生分析观察和判断能力,养乞示有余数除法并体会余数定要比除数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壬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教学重难点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8、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步的含义。教学方法合作与探究教学准备学具小棒若干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出示书中情境图(出示课件)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二)探究新知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再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看,说说。出示书中图片异口同声回答学生动手搭一搭、填一填边搭边说小组内进行说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搭了。提13/5=2,3看看说说三、巩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1)平均每人分到()块积木,还剩()块。(2)结合分物过程,和同伴说一说竖式中每步的意

9、思?(3)分别写出除法算式(4)最大能填几?(5)想一个可以用“10/4=2,2”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举出实例板书设计搭一搭(二)16一6=2盘),,4(个)课题搭一搭(一)、(二)练习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2能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教学方法对话交流、玩中学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课时3教忘彳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舌动二次备课一、基本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你是

10、怎么想的?3X()V224X()V37()X2V11()X5V382用竖式计算除法.27一5=38一6=47一9=重点指导:检查余数的大小和别E横线上写余数.二、综合练习1、判断。(1)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2)在除法里,商一定比除数小。()15里面有几个4?列式为15一4=2,7()30一6=5,表示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2、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3、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学生独立试填,集体订正齐做并指名板演订正笔算除法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先手势判断,再指名说明理由。教师活动学生活

11、动二次备课4、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齐练,指三名学生板演,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并说明算理,集体订正。三、拓展训练1练一练:24一735一671一817一2余数是3的算式根据得数的余数把算式分类,可以计算,也可以教o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余数是5诵算式正。学o余数是厂的算式过C)2、练一丿1、一=3,2,除数最小是(),当商是3时,被除数是()。2、一5=4,,余数可能是几?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程(把算式写完整。(能写几道写几道)3、一O=8,6,O最小是)。4、一7=6,O,O最大是指名说出理由。()。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谈收获获?板搭一搭(一)、(二)练习书余数是3的

12、算式余数是5的算式余数是1的算式设C_DG计课题一分草莓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叶强华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3、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教学重难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练一练:10一516一518一520一533一5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课件

13、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列算式:55一8(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4)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8X7=56比55大;8X6=48比55小。所有商6。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看课件找出信息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小组讨论。学生在情境图中圈一圈,交流体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吗?如果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5)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6)计算有

14、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8“每7个草莓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三、巩固练习:P9“练一练”的第15题。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1题结合情境列出除法算式。2题先让学生想想方框里能填几,再想想方框里最大能填几,最后独立完成。3题让学生交流竖式各部分意思。5个草4板书设计分草莓呈平均放进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55一8=6(个)7(个)68V55487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课题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

15、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3、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回顾、反思、整理、应用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二、探究新知1、说一说,想一想。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3)列式

16、:22一4=5(条),2(人)答:至少要租6条船。先独立思考,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或花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2、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教学过程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3、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想一想,说一说。你能列式解决吗?三、练一练完成练一练的1、2题。完成练一练的3、4题。先默读题目,独立思考

17、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条件:每时租金9元。问题:30元钱最多划几时?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1)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设计租船22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22一4=5(条),2(人)5+1=6(条)答:至少要租6条船。课题练习一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2、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教学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基本

18、练习1、课本第13页第1小题“()里最大能填几?”2、课本第13页第2、3小题。“列除法竖式”二、综合练习1、课本第14页第4小题2、课本第14页第5小题A、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如何做题。B、学生自主完成题目。C、班内汇报交流。先找一位学生详细汇报自己解题的全过程,然后再找学生简要汇报其它题目的答案。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反馈。首先找一位学生在班内汇报自己的试商方法,全班学生共同判断正误。其余题目同位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A、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B、同座俩人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C、班内汇报找一位学生在班内说说答案,全体师生共同判断。A、

19、学生独立审题。B、学生独立列式完成题目。(要求学生列竖式解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C、班内汇报总结,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做出题目来的。全体师生共同判断。教3、课本第11页第6题A、让学生独立思考全体师生共同研究,如果学生说解决问题。B、班内汇报学过的不到位,师做补充。总结。C、第3个小题有些困难,估计小部分学生也能说出答案,让他们详细得表达自己的思考全过程。程三、总结说说试商时要注意什说说在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么?板书设练习一计课题二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1在熟悉的环境中正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指定一个方向的条件教学下辨

20、认其他三个方向。目标2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四个方向。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体会物体监督位置关系,增强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重难点难点:应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教学观察法、小组探究方法教学课时1准备教科书附页1中的记录纸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课题活动一观察体验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组织学生到操场上教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指名回答起吗?1、说说、扌曰扌曰太阳升起的方学生一边说一边指学向。2、说一说、指一指其他三个的学生面向东方尝试说出其他三个方向方向。指名让他一

21、边说一边做给大家看。过同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活动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程小组活动:1、观察并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上东小组观察说一说南西北各有什么。2、各自在记录纸上记下来操场上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并标明四个方写在记录纸上向。3、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回教室把记录纸贴在黑必要性。板上讨论: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组织讨论交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二想一想填一填一一有“现实”到“图纸”再到“现实”,认识地图,发展空间观念。1、教师介绍地图的绘制2、联系记录纸和操场上四个方向上的景物想一想说一说。活动四说一说一一辨别相对的位置关系面向不同方向,说出其他三个方向。三、巩固提高

22、1、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2、我说你做。3、完成书第16页练习题3.四、回顾总结:1、生活中怎样辨认东南西北?2、在地图上怎样标识东南西北?为什么在地图上要规定方向?学生吧自己的记录纸转动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交流。学生放下记录纸想一想说一说再把记录纸竖起来再想一想说一说。同座互相说一说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说其他方向。一个学生说方向,另一个学生做动作。完成练习3回顾总结板书设计二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学反思课题二辨认方向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能运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

23、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情境导入小组探究小黑板方向板课时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淘气要带我们区他的学校看看,你们愿意吗?(出示情境图)动物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出示课题辨认方向)二、探究新知1、确定方向图中还有乃些建筑物没有说过?这些建筑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教师说明:西南、西北、东南、东北表示方向的词语)刚才我们又认识了四个方向,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淘气学校都有什么?2、画方向板现在你知道几个方向了?请你试着在纸上画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空白的方向板)学生认真

24、观察,获得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八,、亠、亠学生试试回答: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小组学生探究,交流。小组同学互说,汇报交流学生在空白方向板上标出方向组织学生展示画出的方向板汇报交流,大家评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二、巩固致使,实践运用1、换角色做淘气,根据手中的方向板介绍自己的各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组内互说互评2、每个同学都来当淘气,向组内同学说说自己各个方向都有谁?学生认真倾听,回答。3、淘气看到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表现的具棒,特想出道题考考人家。我的家乡是首都,那你能猜出我的家乡是哪吗?根据这幅图找出我家乡的位置?学生观察我国行政区域图。完成其他问题,交流汇报。教(出示练一练的第一题)

25、4、出示练一练的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学四、课堂总结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学生汇报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学校设计张未来的规划图,校园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简单的画下来,下一节课我们来比比谁的更有创意。板辨认方向方向板教学反思课题二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教学目标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大数,允分感受大数。2、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个

26、、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教学自主、合作、交流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课时1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我们以前只学了100以内的数,今天看来,用这点点知识来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对小朋友们来说已经远远不够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大数,今天我们就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2、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找找生活中的大数,与冋桌交流一下。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1、初步感知(1)出示小堆方块(10块)谈话:你能估计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2、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我们还可以怎么数?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2)出示堆方块(100)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

27、有多少块吗?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明确学习内容。2、找大数,交流。1、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2、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3、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请学生随着课件十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下子说出是100块呢?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引4、学生再次进行估计。(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5、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一百的数一数:100、

28、200、教板。300,900、1000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6、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呢?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位,能更方便地数数。一百是1000。学(4)进步感知1000这个数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呢?的过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1,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到1000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程2,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认识了比百理解升华谈感受。大的数千以内的数,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身边的数学,认识千以内的数。

29、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数一数(一)书设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计10个百是1000课题数一数(一)练习课学校设计者教学目标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大数,充分感受大数。2、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教学自主、合作、交流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认识计数器上的“千”。提问:同学们

30、,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二、活动体验。千到底有多少呢?(1)出示本演草本。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演草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2)出示袋花生米。提问:这袋花生米有200粒,多少袋花生米是1000粒呢?教师呈现1000粒的花生米,让学生进步感知1000这个数。1、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尝试拨数。小组中交流2,学生利用

31、迁移规律认识千位。学生想象,做手势,比划1000张纸的厚度。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花生米是1000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3)出示一本书。学生再次进行估计。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提问: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请你估计一下。一页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4)生活中感知:提问: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我们班同学5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三、学习写数: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练习写数。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

32、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四、让学生试着说出读数和写数应注意的问题。学习总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板数一数(一)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数一数(二)学校设计者1、结合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经历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3、学习运用万以内的数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性。4、在多样化的

33、活动中感受数数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1、认识计数单位“万”。2、理解并掌握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自主、合作、交流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课时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体会生活中的大数。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谁愿意介绍给大家。(点击电脑出示图片)在这些图片中都藏有数字,你能找出来吗?2、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大数,课本中也介绍了一些,我们来读一读。你还知道有哪些?现在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与你的同伴说一说。3、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他收集的大数资料。二、感受一万有多大|1、我们班大约有50名同学,如果是10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如果是20个班大约又有多少人呢?一

34、千个人聚在一起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点击电脑出示千人图)2、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1、学生利用旧知找出图片中隐藏的数字。2、小组中交流。选举有代表性的在全班交流。学生互说收集的资料并找出其中的大数,对千、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利用电脑图感受万的大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万个人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点击电脑出示万人图)3、(点击电脑在同一副画面中同时出现千人图和万人图)看了这两副图,你有什么感受?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三、认识计数单位“万”。1、(出示计数器)在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当中,谁的计数单位最小,谁的计数单位最大

35、?2、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万位吗?3、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万位?4、让学生把课本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四、巩固练习1、提问:(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10个一千是();(2)千位的左边是()位;千位的右边是()位。2、出示第23页说一说中的第(2)小题的正方体木块图。提问: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你是怎样数的?五、全课总结,不断升华学生想象,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利用学具,在计数器上找到万位。填完整后让学生说一说: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把学生的答案在幻灯上出示进行反馈对照)谈本节课收获。数一数(一)10个一千是一万课题拨一拨学校设计者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

36、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目标3、通过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教学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尤其是中间有0的数怎么读。重难点教学探究法、实践法。方法教学计数器、算盘课时1课时准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计数器,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回忆计数器上面的计数在个位上拨个珠子,表示什么?十单位,从右向左分别是位匕拨个珠子,又表示什么?百位个、十、百、千等。.然上呢?老师拨几个数,你们试着读一后试着读数。读。2、今天我们学习拨更大的数进入新课学习情境教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填填,认认学

37、生自己试着填一填。出示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学展示学生填的数位顺序表数位顺序表2、拨拨,说说,读读动手拨*拨教师说数同桌互相检查,读出数过重点指导有零数的读法3、亠口口看看,写写学生试着写出第一个数出示“三百二十七、八千零五十二、程千五百零-”等数独立写出其他数程强调:(1)要从高位开始写集体订正(2)借助数位顺序表写4、认认,拨拨出示算盘,引导学生认识算盘指导学生在算盘上拨数读书上文字说明,了解算盘在算盘上练习拨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5、引导学生总结读数和写数的方法(1)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适时补充(2)与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适时补充或总结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第(

38、1)题老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投影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第(2)题投影出示题目,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图,让学生发现这里面有100块糖袋的,有10块糖袋的,还有粒粒的。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扑克游戏:用1到9的扑克,请三人抽三张扑克,用3张扑克上的数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三位数是几?并读出来。四。、全课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交流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1)其中第二小组的人民币要让学生懂得2张50元是一百元,要向百位进一。第三小组中除了要向百位进一外,伍圆加伍圆是拾圆,要向十位进。(2)观察后,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道

39、题。(3)这道题要求学生从大到小数,学生先用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再在书中写一写。分小组做抽扑克牌读数的游戏。说说本节课收获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读写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298读作:二百九十八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301读作:三百零一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2800读作:两千八百每一位是几就写几。二百九十九写作:299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四千一百零五写作:4105课题拨一拨(练习课)学校设计者1、通过读数写数等活动,使学生进步巩固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学2、学生经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进步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目标的兴趣。3、扩

40、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中国古代记数法。教学重难点巩固学习万以内数的顺序及读写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计数器课时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一:有趣的数字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学生观察计数器上面的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些数字王国的数字,在练习本上写出朋友,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欢迎吗?来。让几名同学把写出来这些数字就藏在计数器里,看你的数写在黑板上。在集体能不能找到它,并把它写下来。订正的过程中,让全班同教教师用计数器拨出,1100、2500、学读出这些数。960、1900。活动二:小小电器售货员学商店里有许多种家电,谁来做售现在小组内进行,组员轮货员把商品的价钱介绍给大家?流做售

41、货员练习读数,只要求把数读出来,不要求写出来。过我们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总结。活动三:四大发明早知道全班同学练习写数。同时程教材25页练一练第2题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写出横线上的数明。自己读懂了什么?活动四:数学万花筒中国古代记数法。自主阅读教材26页下,汇报了解了哪些信息?全班交流。教材25页练一练第1题想一想,连一连出示教材26页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活教学过程动二次备课活动五:火眼金睛教材第25页看看,说说2128=2000+你能再找个数说一说吗?=+活动八:小小测验台100里面有()个十,1000里面有()个百,10000里面有()个千。活动七:谁得第一?教材第26页数学游戏笑

42、笑、淘气和机灵狗各投5次,分别算出自己得的总分,然后再比较得出,谁得第一?学生仔细观察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练习数的组成。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独立完成,同桌互批。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先看懂第一幅图的意思,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机灵狗得了221分时怎样算出来的,然后再看看笑笑和淘气各得多少分。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读写(练习课)A、火药:距今约一千一百年写作:1100四大发明:B、指南针:距今约两千五百年写作:2500C、印刷术:距今约九百六十年写作:960D:诰纸术:距今约一千九百年写作:1900课题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校设计者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

43、小比较方教学法,:进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乂。目标2.借助猜数游戏活动,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比较大小的方法重难点教学讨论法,发现法方法教学准备投影片课件课时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山吗?你爬过哪自主交流些名山?2、课件出示主题图说出山的名字和高度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谁最矮(比较数位不同的数)指名说一说教(1)引导学生说说那座山最矮小组探究,总结比较方法说出你的判断方法。(2)反馈练习(打手势,左手中指和食扌曰表示V,右手中扌曰和食扌曰表示踊跃发言,并说说如何比学):较的。79(55

44、0245610010993)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互相说说比较方法。过2.谁最高(比较数位相同的数)(1)让学生说出四座山中最高的山同桌互相说一说是哪座?。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四人一组讨论,说说比较方法指名说。(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先全班交流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代表发言。大。)3.黄山和泰山谁咼?谁矮?指名说一说说出谁咼?谁矮?组内说一说比较方法引导学生说说比较方法全班交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4.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有困难学生教师给予指导同座说说比较方法。三、巩固练习1、哪辆车最便宜?标一标,比一比组内合作

45、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集中交流。教2、完成课本28页的想一想。说说比较方法3、数学游戏(29页)师先和一名学生做好示范,讲清,讲先独立思考,说出答案。学透,讲明游戏的规则和要点。4、估一估(1)完成课本28页练一练的第1题。独立做,全班核对。过在有困难的情况下,再组织交流。(2)完成课本28页练一练的第2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程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哪些比较方法,能不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回答后师可适当加以补充。自由回答。板比一比书1、位数不同:位数越多,数就越大。2、位数相同:最咼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咼位上的数相同,就比最高位设的下一位,要按顺序一位一位比。计课题比一比(练习课

46、)学校设计者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步掌握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及有关数的知识,进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通过“估估”的活动,结合现实,进步感受大数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教学准备投影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大数,学会了很多有关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共同上一节练习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看看哪个同学今天最出色。二、学中做1、数位顺序表出示不完整数位顺序表2、数的读法出示组大数引导学生交流读数方法3、数的写法老师读数引导学生总结数的

47、读法4、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说说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出示几组数字:1907和8797286和91033406和3198明确学习目标进入新课情景填写顺位顺序表读出这些数组内交流读数方法写出相关数字汇报交流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位数相同时看取咼位,取高位上数大就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独立完成比较大小集体订正学生活动二次备课5、指导完成29页3、4、5题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第4题只要位置比较靠近4000即可,不必要求过高三、拓展提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1、里可以填几?班交流。45口24546教6546口4前后座对照,说说自己填123口1236写的理由。(答案

48、不唯一)学2、用4、0、6、8组成的四位数共有()个,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先自由讨论,找出答案,(),最小的一个是()。再代表汇报,最后全班核对。过3、实践活动:先让学生估计50片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允许多种方法表示,及时给予肯在小组内交流。程定和表扬。四、全课总结练习课板书读数:末尾有零写数:数位没有数填零占位设其他数位有零计课题有多少个字学校设计者教学发展数目标1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的经验,并在估计过程中感。2、结合具体情境开展估计活动,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经历估计的过程,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的经验,教学方法探究合作交流教

49、学准备课件、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引入:出示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二、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1、读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估一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字呢?要求:快速地给出答案,不要数、不要细想,就凭直觉给出答案。2、小组合作,估一估,说一说快速地估计的结果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到底哪个结果更合适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怎样才能估出这段文字的字数,并再次估一估。指名说出估算方法(依靠策略)比较两次估计结果,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学生读故事,感受数学家的魅力。学生快速给出答案,估算的结果不能改,可能出现估得过咼或过少。小组合作,估一估,说一说说出自己的估算

50、方法体会别人都是怎么估的。依靠策略体会估计策略的价值。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估一估,填一填。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三、解释应用。1、组织学生完成P31第1题。估一估,说一说,大约有多少字2、P31第2题比一比,估一估。3、P31第3题估一估有多少颗糖豆4、P31第4题组织学生小组内说说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交流方法,只要思路清晰,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估计的范围可以放宽松止匕二O根据高度估算小组合作,交流方法有多少个字估计策略先估计“部分”量,在估计“整体”量课题练习二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叶强华教学1、通过大小比较进步体会数位,体会数的构

51、成和数的意义。目标2、结合计数器进行数的读写,并结合规律写数。3、根据倍数关系进行数的估计。教学进步体会数位,会正确读与,比较大小。重难点教学方法自主练习,交流教学准备投影课时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读一读,连一连,说说每个数:先读一读,然后连一连,再说中的7表示多少。一说3077543717593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问:可以填哪些数学生自己独立填写5()7V523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教706()0132()325先说说2436的组成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看看,填填2436疋怎么组成的填一填学出示图片,说说图中表示的数是多少,还缺多少?同座互相练习数,指名数,集过四一百一百地数,从8

52、800数到体数。10000,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观察,独立写,汇报交流说一程工壬.口.口.:审:审说是怎么想的五看看,与与,读读出示计数器图片八找规律填一填。先观察找出规律,再填一(1)388,389,(),(),填。392,393.汇报交流自己是怎么发(2)现规律的。3260,3270,(),3290,()3310.(3)5725,5825,(),(),612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七想一想,说一说。383494885718991004读一读这几个数,再回哪些数在300和500之间答。哪些数比500大?哪个数与1000最接近?集体交流八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691米,先独立标

53、出来,再交流标出大致位置。数数有几格,一格代表多少数,再教估计下大致位置。学九估一估有多少粒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过出示二幅图,估计下数量。程十数学游戏先读一读游戏规则再同座进行游同座游戏戏回答问题,集体交流获胜的方法。练习二板书设计课题铅笔有多长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叶强华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教学操作能力。目标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教学合作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练习法方法教学每组学具1组,教师准备

54、米尺每组一把,学生每人自备一把课时1课时准备透明直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多媒体课件一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铺垫,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根据小卡通的形式,逐渐1、(课件情景导入)小红:一年级我清晰一年前学的知识,激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米、1厘米有多长吗?可以用什么字rn.nEL9母表示吗?2、猜猜这支铅笔的长度。猜这支铅笔的长度。3、学生说一说猜测的原因。说猜测的原因。二、加强感知,自主探究,理解进率,教形成表象活动一:认识“分米”。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先让学生估计长度,再分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并记录下组量长度。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学2、教

55、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学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隙比匕一比1分米的长度。米也就是1分米。”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过3、教师引导学生想想,1分米是几厘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米?板书:1分米=10厘米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lm=100cm1m=10dm)-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程5、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见过什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么东西的长度大约1分米?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活动二:认识“毫米”。是1分米等。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学生先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学生会疑问,

56、纸条厘米的黄色纸条,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2、过渡:从量线段怎样量的多媒体学生用手指比一比1毫演示,可以知道用已经学的单位不能米的长度。准确表示6厘米3毫米,需要个更小的单位毫米。3、引入单位毫米。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通过多媒体模拟放大镜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把尺子放大,学生数1厘教毫米?(10毫米)米中有10小格。再缩小。学生能非常清楚的看到:4、/感矢口1毫米长丿。学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数一数中间的小格有几个。找大约1毫米的物品。光盘的厚度,比一比,再量1角硬币的厚度。1厘米

57、=10毫米。过程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践,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6、梳理长度知识:我们现在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相机板书如下:米1m分米1dm厘米1cm毫米1mm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学生归纳。按故事情节填空(把本课知识把习题放到一个动画故溶入到一个小红请爸爸买文具,爸爸事里练习,学生会非常有考小红的动画里进行练习。见课兴趣,解答的愿望会很强件)四、课堂总结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dm、1mm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能和大家介绍你怎样指名回答。掌握今天的知识吗?板书铅笔有多长设1分米=10厘米ldm=10cm1米=100厘米lm=1

58、00cm计1米=10分米1m=10dm教学反思课题1千米有多长学校大坊小学设计者叶强华教学目标1、通过“手拉手”、“想想”、“走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让学生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祭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米尺、表、记录单、课件课时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活动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走步有多长吗?请位同学量量。教二、玩中学1、走走。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走走,数数10米、

59、100长时间。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学回到教室里,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步测结果,再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2、估一估。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过考1千米的长度。(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程(2)估一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走圈疋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我们沿操场走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3、想一想。进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观看课件,感受1千米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马路走走,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距离。4、读

60、一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板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冋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6、估一估。(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