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行政体制史复习1、制度的概念狭义上, 制度是一种模式化的规那么体系, 具有正式性和合法性的特点; 广义上,随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革命的兴起, 开场把非正式制度也纳入制度范畴,尤其是引入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2、制度的评价 1标准意义:好的制度应该具有合法性 2工具性角度:好的制度应当是有效地,能够达成和环境的均衡状态,实现特定秩序的政治目标。 3制度化: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力。3、行政的根本概念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统治阶级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执行性活动。4、行政制度行政制度就是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制度,
2、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政府制度。5、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 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灯各种关系的总和。 其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行政组织设置, 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6、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政治体制是一个关于整个国家权利体系和制度的范畴, 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局部。 政治体制是比行政体制更为根本的制度设计, 是行政体制的母制度。7、为什么秦汉成为中国专制国家的开端 1君主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君主独揽大权,君主地位至高无上。秦汉以前国家大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2秦时期,郡县制在全国普遍确立起来,汉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体制。形成官僚金字塔
3、 3剧烈的社会变动,普通民众突破了贵族身份等级制度的限制,产生了大量的自由流动的资源, 同时建立户籍制度, 催生了专制国家的出现; 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构造即社会编组方式由按血缘关系向编户齐民、 履亩而税开展;社会的评价机制有身份取向向功绩能力转变。 4统治技术上实现了实质性的控制。8、中国专制制度的典型特征 1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中国的专制制度为何如此的稳定?相对独立封闭的自然环境; 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2集权程度高强势的王权,行政权利包揽一切,英法等国实行法律对王权 的制约。文化霸政,儒家文化统治社会民众的精神世界。 3伦理政治。差序格局,以个体为中心、本位决定关系的亲近,如血缘
4、、地缘、经济地位、文化程度等。4兴旺早熟的官僚制度成熟完备的官僚选拔制度实现了官僚体系内部的 权利制衡,如三省六部制。 5国家时机主义,没有固定的原那么,根据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6 宗法农业社会, 以家族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乡村共同体,王权止于郡县。9、身体政治我们的身体传达着对现实政治的看法, 面对权力所有的人都是它而非他, 即是被权力所操纵、谋划的物品,简言之,每个人的身体是权力的作品和符号。10、宦官干政的原因 1宦官是传递宫内外消息的媒介,易染指,窃取权利。 2在宗法社会中,宦官的卑贱、又没有子嗣,减少了帝王对他们窃权盗柄的顾虑,又便于随时更换,使其成为专制制度所
5、需要的人。 3宦官在君主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构成皇帝日常生活的组成局部。宦官接近皇帝,能揣度皇帝意图,贯彻皇帝旨意。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皇帝要实行专权,无非以近臣、内侍钳制外朝大臣, 以内朝官侵夺外朝官实权, 因此作为黄泉的延长物, 宦官就成为较适宜的力量。 5宦官长期伺候皇太子,与他们朝夕相处,取得了亲近感信任感,皇太子日后登基即位,宦官自然成为亲信。 6从心理上分析,宦官因是刑余之人,生理上有缺陷,受社会歧视,有压力感,自卑感,处于等级森严社会最底层的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一旦的权,就充分施展权术。11、后妃干政的条件 1后妃在君主制政体中的角色定位:后、小君
6、 2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善事父母为孝 3帝制中国家天下的政治属性,后妃作为一家之主的妻子,参与家事又在情理之中。 4君主政体中的制度缺陷,皇帝突然驾崩,新帝年幼,往往又需要后妃进展辅政。有时后妃能力突出,可能成为君主专制的幕后替补力量。12、宰相制度的特征 1相权分工更加明确,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三司制。2君权不断扩X,相权不断被削弱。 3机构的膨胀导致相权的不断虚化,分权实质上是对相权的削弱 4宰相由私官到正式的官僚,最初宰相是皇帝的家臣,主持祭祀 5 当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便产生新的机构, 如明朝废宰相那么设内阁。13、中枢机构的演变特征 1以皇权为中心,波浪式的循环发生 2组
7、织形态开展越日益完备,掌握的实权越小 3由皇帝的近臣组成 4当君权与中枢机构权利矛盾不可调和时,新的中枢机构产生代替以前的中枢机构。14、历代宰辅权力体制的特点 1近侍政治。用私人为宰辅使权利不断地由内向外转移,标志着皇权对相权控制的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2制衡机制。 3多元体制。宰辅权利的构造形式从独任制向群任制、兼任制开展,呈现出权利散变和多元的特点。 秦汉为独任制, 汉武帝时期形成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主的中朝体系,唐朝设三省六部。15、君主专制条件下官僚制度自主性的原因 1官僚制度的一般特点:非人格化。行事没有标准的规那么约束 2中国官僚制度的政治文化根底: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里的利民
8、保民思想,民贵君轻等思想与君主专制的冲突 3君主专制制度的内部矛盾。君主掌握的权利与其才能不均衡,需要官僚进展辅政。 4祖宗之法的支持。先皇去世往往为新帝选太傅,对其进展监视辅助。一个王朝的开创者所解立的各项制度和法规即“祖宗之法, 也为官僚制度的自主性提供了类似于宪法性的支持。16、君主专制制度对官僚组织的两难需求及其冲突 1目标取向的现实性与利益追求的狭隘自私性。君主希望的是家天下,中央集权,而官僚希望的是天下为公 2君臣关系的潜在对立与脆弱性,君权与相权的波浪形运动及其矛盾 3官僚组织的依附性与灵活性,一方面官僚组织需要依附皇权而存在,另一方面,又有其灵活性 4专制制度反组织性、排斥社会
9、联系性的倾向,而官僚组织具有高度的组织性。17、官僚组织自主性的表现和原因 1官僚组织一旦开展形成,会具备相对独立稳定的运行规那么程序和方式表现出对君主个人意志的 X 力和排斥倾向 2官僚组织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和所持有的根本治国原那么与专制君主之间存在差异和错位 3官僚组织因层次不同,时期不同而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主性18、君权相权冲突的影响与实质直接后果, 导致君权与官僚组织的不断摩擦尤其是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机构的不断繁衍与变迁表现为启用近臣亲信, 分割牵制外廷的正式官僚组织的权利君主绕过官僚组织的正式决策与执行程序或渠道,直接向有关部门发号施令。深远影响, 使专制皇权获得了某种体制内的自我约束
10、和自我调节机制, 造成中国专制制度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实质是体制内的冲突与不协调,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差异和冲突。19、科举制的可取之处和局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任人唯贤经营治国的理念贯穿始终, 科举考试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 但是比起以前按照门第取士的标准要先进的多人才选拔范围扩大, 科举制的实行颇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特点, 通过考试很多出身贫寒的人能够成为官僚体系中的一员追求公平公开公正的考试选拔程序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加强了封建智力的有效性科举制的功能: 1 政治功能, 变现在政治体系的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体制化和日常生活化现代性资源,为当今国家选拔公务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 2文化教育功能,
11、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3社会功能,促进了各地人员的区域流动和人才的交流,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消极影响和局限: 考试内容单调, 形式僵化, 儒家思想学说一直处于科举考试的中心地位, 派出了其它学派的开展和其它各种思想流派的成长和竞争。 科举 制对古代学校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科举制将考试和做官连在一起, 是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制的要求, 学校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 阻碍了社会思想的进步, 考试内容以经文为主, 无视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开展, 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僵化。 埋没了大量科技人才和女性人才。 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 社会上皆
12、以科举及第为中心, 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 不仅造成社会风气的畸形开展, 还造成了官场腐败。 行政办事效率的低下和行政本钱的增加, 科举制导致政治官僚机构的不断臃肿膨胀。20、专制国家地方政治的问题和特点特点: 大一统。 专制国家对地方的控制有以下方式: 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在地方政权机构的设置上, 有意虚化行政首长负责制, 御史逐渐成为地方权力的核心。纵横交织的监察网络,御史监察制度。控制财权兵权。地方的税收,导致地方积贫。 地方层级, 行政划分, 距离中央越近, 变动就越频繁, 越不稳定。问题: 自上而下的控制体制权力配置积轻积重胥吏专政问题, 流品的出现,世代沿袭的特征。2
13、1、古代地方政治体制对当今社会处理地方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借鉴意义 1减少行政层级。目前,我国地方行政层级实行的是省、地市、县市、乡镇四级架构, 同时在各级之间存在着副省级城市、 副地级开发区和副县级管委会等准地方行政层级, 还设立了享有省际经济管理权限的方案单列市, 无论是从治国的信息传递和保真程度角度看, 还是从行政的本钱和效率角度看, 都存在着很多弊端,需要减少层级,标准政区。 2稳固基层。基层作为整个国家政权的根底,是最能反映民意的政权组织,按照分类管理的原那么,落实好惠农政策。 3调整高层。由于市县级政区的合并问题会涉及到当地居民的切实利益而面临巨大阻力, 不具有大幅调整的可能性。 因
14、此, 降低管理幅度的主要操作方向在划小省区上。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责权。 4财政改革,均衡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力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中央集财,地方积贫的现象。降低国税比率,改革分配政策,预算政策等。22、传统社会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二元构造模式,城乡分治,城乡并立,官民明显区分,国家职能有限乡村自治,王权止于郡县,但并未改变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国家与社会相互建构,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到地方。23、乡村治理的主要形态宫崎市定: 汉代以后, 中国才形成城乡二元构造, 中国的乡村最初是围绕着城堡都市而建,在都市周边向外辐射费孝通:乡村通过长老权威,宗法力量维持共同体的秩序,协调内外关系杜赞奇:乡村依
15、靠文化网络权力维持社会的运转24、乡村治理构造的功能乡村社会可抑制国家权力的扩X,它构成了对抗专制皇权的第二道屏障乡村的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重要土壤自救的功能:义田、族田、义仓、义社的存在对政府功能的替代和转移,治安,救化,纠纷等对中国人意义世界的支撑作用,落叶归根的思想24、 一戏剧互动理论:进入合法性信仰世界的理论路径1、舞台演员按照剧本、同时也是按照他所理解的观众欣赏需求进展互动性演出。2、后台人员导演、剧作家按照观众的欣赏需求或心理预期创作剧本3、观众导演和剧作家的谋划对象, 被演员表演所调动; 同时观众与演员互动, 同时也在 塑造演员和剧本。二 “合法性叙事与帝制中国
16、的政治合法性信仰1、戏剧互动理论的引入以戏剧互动理论分析合法性问题,解释合法性信仰生成的过程: 1演员:君主、统治者2观众:人民群众3导演、剧本:文化传统研究统治者的表演行为-再现被统治者的合法性信仰的世界-重构整个文化 传统中的合法性信仰。2、帝制中国的合法性叙事历史上所有与君权合法性相关的制度、行为、政策、思想、神话、仪式、名号等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 “合法性叙事,它是在整个文化传统中通过言论的明示或行动、 制度、 象征符号、 仪式等暗示, 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有关君权合法性看法、信念的过程。 1统治者对自身合法性的正式表白2大臣、儒家士大夫和正统史家们对君主的褒贬议论3历代君主的尊号和死后的
17、谥号4通俗小说5围绕帝王生活世界所发生的一些象征系统25、帝制中国合法性信仰的层次1、君主制政体合法性的信仰根底人们将整个君主制政体视为天经地义的信念。 按照这种信念, 皇帝为代表的君主制被视为宇宙秩序的核心及其在现实中的表达,是人类普遍、惟一的政治形式。2、政权王朝合法性的信仰根底 1统治的建立者、开创者的身份不能是篡位、异族夷狄 、女主 2统治的功业:空间一统、时间持久、绩效突出空间:“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时间:“长久之御统治的绩效:人民安居乐业,统治政策得人心3、君权君主个人权力合法性的信仰根底 1天命:神授的合法性;天与人归,祥瑞征兆 2君德:“有德者有位 3功业:外显之功,如江山一
18、统、四海澄清 4手段之“明受:“取位以正26、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冲突皇权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就儒家自身而言,儒家思想想要实践其高明之道,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器,势,作为工具,折旧不能不依赖于现实的政治权威2对汉以后的君主来说,儒家有其可假借利用之处。儒家思想特别重视社会秩序, 礼乐制度的设计, 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和守成的思想, 而非革命和破坏的思想, 因而适应了统治者建立和稳固统治秩序的需要儒家思想可以被用来为专制制度提供文化上的包装和润饰, 假仁借义, 以行其私, 使其具有神圣性和权威合法性。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冲突 1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制度所奉行的根本理念,根本目标取向有很大差异,家天下
19、和公天下的差异 2道和势两种权威上的冲突 3双方在具体政治过程中的冲突,儒家学者有为帝王之师的心态,学古、师古、法古的心结容易与专制君主产生冲突和摩擦。27.儒家政治智慧的现代价值与局限儒家文化与XX 政治的深层冲突一XX 政治的“深层构造1、人性论假定:平等的肯定&平等的否认2、知识论假定:分散多变的知识与“无知哲学3、政治思维方式:责任伦理和“工具理性精神1、乐观、自信的人性论及其政治逻辑1性善论人治、德治2道德实践上的 差序格局-人治和专制2、乐观、自信的知识论及其政治逻辑 1儒家知识论的特点知识存在着固定的总量,可以被穷尽和全知;求知的路径是 “发自内心而 “不假外求;知识内容上的道德
20、一元论,各类知识之间存在优劣、主从关系;人皆有 “知的潜能,但知识的占有和分配事实上是不平等的。2儒家知识论的政治逻辑:难以开出 XX政治的 新外王拒斥 多数决定的XX理念,导致权力的专断;堵塞向外开展、寻求外在法律制度的解决之道;政治上的泛道德主义可供XX 政治借鉴吸收的儒家思想资源1、 “仁、 “恕思想中的公共伦理精神2、以 “民本为核心的政治合法性思想3、 “常道治国的理念4、中庸平和的智慧5、戒慎恐惧、慎重执政的思想6、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28、嫡长子继承制根本精神: 它是要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 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将王子区分出嫡子和庶子,以确立王位继承人的资格,并依照先嫡后庶、先长
21、后幼的顺序,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 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 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弊端无论是 “立嫡,还是 “立长,都公开放弃了才德方面的要求。它是一种典型的非智能型的皇位继承方式,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积极评价 1标志着君主制度较高的制度化水平 2发挥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 3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较高理性成分29、差序格局由费孝通提出,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为本位根据一定的衡量标准,如血缘、地缘、业缘、 经济地位, 知识水平等, 决定关系的亲疏远近, 形成差序的人际关系网络。30、察举制就是由皇帝下诏书公开征求人才,由三公
22、、九卿、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等将本人发现或乡闾评议的出众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授予官职。主要有四种形式:察孝廉、举茂才、特科特举、太学博士弟子。31、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政府挑选各地有名望,品行端正的官员做中正,由中正们负责推荐人才,加品评分成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个等级。其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授品授官。庙号:帝王在死后在宗庙里祭祀时追尊的称号,始于殷代,一般为什么宗、祖。尊号:始于唐代,生前给皇帝的美称,又称徽号,多为褒义词。国号、年号 :国号是一个王朝立国后的标志,年号为国家或王朝的纪年,始于汉武帝。三省
23、六部制 : 所谓三省六部制, 三省特指中书省、 门下省和尚书省,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开展形成的制度,至隋朝正式确立, 唐代进一步完善。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实现了机构与部门权力的分散和相互牵制,以此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的历史沿革 : 1 、春秋战国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开场有正式的宰相机构 2 、秦汉、正式确立宰相制度。、汉武帝:政务中心转至内朝、光武帝: “内朝蜕变为尚书台 3 、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由宫内走到宫外,成为正式的官僚机构尚书省 。4) 、唐代1、汉唐相权之比拟汉:领袖制唐:委员会制2、三省职权的分配中书省:主发令 “定旨出命门下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3年有机废水沼气系统投资申请报告
- 第七章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课件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体育运动教练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 2024年城市道路施工合作协议
- 产品代理权2024年度专享协议
- 2024专业纪实摄影师服务协议
- 血液净化科医院感染管理-胡瑞霞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复习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三)(含答案+详细解析)
- 初中英语-Unit4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SectionA3a-3c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平均数》(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 《相学集存》优秀课件
- 送别怀人诗鉴赏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完整版)新概念青少版1a1-10测试卷
- 秋冬季安全检查表
-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2022-2023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
- 土力学(二)-课件清华大学-张丙印
- 小区日常清洁服务项目投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