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HYPERLINK 武汉市城市(chngsh)绿地系统规划分析(fnx)及介绍绿地(l d)规划背景(bijng)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p f)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2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开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开展目标。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
2、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2年?。?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2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2年?为根底、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规划策略和原那么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开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那么:1
3、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根底。2表达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平安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平安和可持续开展。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fngsh),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gunzh)制度,促进城市(c
4、hngsh)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规划(guhu)范围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主城区为重点,结合市域城镇体系(tx)规划和主城区功能布局,按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主城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安排。市域即武汉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主城区和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等六个远城区。在市域范围内结合市郊风景区、森林公园、林业用地、农田林网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大环境绿化。市域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主城区、外围城关镇、重点镇新城、风景区及其间的农业和生态用地。主要规划范围是城镇地区,即在主城区外围、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之间,控制绿化和生态空间,以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
5、生态系统框架和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形态。城市规划区面积为3086平方公里。主城区为七个中心城区含东湖风景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427.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本次绿地系统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底,规划期限分为:近期:2005年;中期:2022年;远期:2022年。总体规划目标规划目标通过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以市域森林和城区片林相结合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把武汉市建成为“两江穿城过、绿水青山满城廓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绿色江城。1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开展格局为依据,坚持可持续开展和大生态战略,坚持城乡绿化的有机融合
6、,在全市域范围内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框架。2结合武汉市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两江交汇城市格局,突出武汉市园林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创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色生态环境。3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和绿树成林、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适于市民居住的绿色人居环境。4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根底,用2-3年的时间,明确划定各类绿地的控制范围线即绿线,制定绿线控制法定图那么,逐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绿线管制制度。规划定位市域主要突出森林绿化的生态背景和根底作用,强调市域绿地的系统性和生态稳定性,以建立绿地的生态系统框架为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区作为市域与主城区之间的过渡区域,突出
7、绿地对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的效劳功能,确保城乡绿化空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主城区注重以人为本,重点展现城市绿化的滨江滨湖特色和山水相间的良好绿色人居环境。规划指标规划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6.12%提高到30%,其中集中成片的公共开放性森林面积到达森林总面积的50%以上。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从2000年的7.44平方米/人、27.54%、33.24%提高到16.8平方米/人含东湖风景区郭郑湖水面1304公顷、35%以上、45%,到达全国绿化先进水平。市域和城市(chngsh)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总体(zngt)框架以武汉市自然(zrn)人文资源和现
8、有绿化条件为根底(gnd),结合农田(nngtin)林网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以建立风景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农业生态区等市域大型生态绿地为重点,通过滨湖绿化、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河流绿化、农田林网绿化,与深入城区的楔形绿地相联系,形成“两轴一环、六片六楔、网络化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构筑武汉市绿地系统“环状放射式的网络结构体系。1两轴山水绿化景观轴在主城区内并延伸至市域的以“龟蛇锁大江为中心的东西连绵山系和南北纵贯的长江构成武汉市天然的山水轴线,作为城市主要的景观轴线和绿化骨架。2一环水体绿化环即绕城公路和主城中环线两侧绿化带及其间的广阔地带,利用环城众多的湖泊和山体,建设六处绿化功
9、能集中区,构成武汉市城镇地区范围内分隔重点镇新城、联系主城区和以水环境为特色的环状绿地,形成主城区外围的一道绿色屏障。六处绿化功能集中区主要包括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金银湖休闲度假区、金银潭盘龙城后湖绿化区、武湖生态农业观光区、严西湖九峰森林公园绿化区和汤逊湖黄家湖环湖绿化区。3六片大型生态绿地在市域范围内,依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市域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分蓄洪区的分布特点,规划控制六处对城市生态影响和生态敏感性较大的大型绿化生态空间。它是一种广义、复合型的生态控制区,除绿地、林地外还包括城镇、居民点、度假区、文化遗址保护区以及生态农业区域。主要包括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片、涨渡湖道观河风
10、景旅游区片、东西湖生态旅游区片、九真山索河风景旅游区片、汉南鲁湖湿地生态农业区片和梁子湖龙泉山文化旅游区片等六个区片。4六楔放射型绿地即以市域大型绿化生态空间为根底,通过联系水体绿化环上的绿化功能区,并延伸至主城区内部而形成放射型楔形生态廊道,包括木兰山-后湖-盘龙城-金银潭-塔子湖、道观河-涨渡湖-武湖-长江、东西湖巨龙湖-径河-金银湖-汉西、九真山-索河-南湖-后官湖-龙阳湖-墨水湖、汉南-鲁湖-斧头湖-青菱湖-通顺河-长江、梁子湖-龙泉山-汤逊湖-南湖等六条廊道,成为主城区与外围绿化空间的联系通道。5网络化普遍绿化在全市域范围内,利用长江、汉江、滠水、举水等滨江滨河带状绿化和对外公路、铁
11、路等交通干线绿化,以及市域林地、农田林网、湖泊水体、道路绿化和其它绿化空间构成绿色联通道和绿色网络,形成绿地分布的网络化形态。市域绿地系统布局1总体目标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依据武汉市由“主城区、重点镇新城和区城关镇、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结构和轴射状圈层式分布格局,在保障城市化开展空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山水和众多的人文资源,积极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将生态林、防护林和商品林、经济林结合起来,通过市域森林和大型绿地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将旅游产品与市域绿地建设相结合,使市域绿地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各远城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
12、特点,发挥广阔群众的积极性,在保护、拓展林地和风景资源的前提下,与各区旅游体系相协调,加强各区绿化体系建设;同时以城镇为重点,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开展。2主要(zhyo)指标规划(guhu)到2022年,全市森林(snln)覆盖率从2000年的16.12%提高(t go)到30%,人均(rn jn)占有森林面积从107平方米提高到120平方米以上。各级城镇绿地建设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进行分级控制,各区城关镇至少建设1-2个中心公园,面积各不少于10公顷;各中心镇建设中心公园1个,面积不少于5公顷。具体控制指标如下:市域城镇绿地规划指标一览表20
13、22年城 镇 体 系人均公园绿地平方米/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主 城 区16.835以上45重点镇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个城关镇纱帽、吴家山、黄陂、新洲等4个123545中心镇乌龙泉、仓埠、新沟等33个83540一般镇大集、潘塘等52个630353市域绿地建设的重点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片位于武汉市域北部,包括木兰生态旅游区和祁家湾古文化遗址保护区,是武汉市北部绿色生态屏障。木兰生态旅游区:充分利用黄陂北部山区、湖泊水库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条件,建设以“自然生态和“木兰文化为特色、以“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导,集休闲、度假、会议、休疗养、体育、生态农业旅游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
14、型城郊型生态旅游区。规划总面积947平方公里。祁家湾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在祁家湾镇周边地区,以省级文物古迹作京城、中分卫湾遗址和市级文物古迹铁门坎、半河桥等为代表的文物遗址相对集中的区域,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林业生产,在妥善保护文物古迹的根底上,适度开发,建设祁家湾古文化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区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涨渡湖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片充分利用涨渡湖分蓄洪区湖泊地貌条件,在长江下游建立湿地生态农业区,并向东北延伸至道观河风景区,形成城市东北部的生态基地。涨渡湖湿地生态农业区:涨渡湖地区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分蓄洪区,规划结合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建立湿地型生态农业区。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道观河风
15、景区:是以新洲区东部山区和道观河水库为根底建立的风景旅游区,以水上活动和佛教文化旅游为主题。规划面积约250平方公里。仓埠甘棠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在仓埠和甘棠镇附近地区,以省级文物古迹面前畈遗址和市级文物古迹神墩岗、凤凰潭遗址、徐源泉住宅等文物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仓埠甘棠古文化遗址保护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东西湖生态旅游区片从东西湖分洪区西北部、绕城公路两侧的巨龙湖、径河到府河边的农业区域,规划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和园林苗木生产等为主要内容。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九真山索河风景旅游区片包括九真山森林公园、索河风景区、嵩阳森林公园和野生动物园等景区,规划以山水风光游览、郊野观光、
16、休疗养为主,同时也作为动植物知识教育和青少年活动基地。规划总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汉南鲁湖湿地生态农业区片以长江上游地段两大低地汉南沉湖和鲁湖周边农业地区为主要范围,按照湿地农业的良性生态链关系,建立生态农业区,并作为保护鸟类的重要区域和城市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和修养地。沉湖湿地生态农业区:充分利用沉湖现有的良好湿地生态条件,重点保护沉湖地区鸟类生长繁衍的栖息环境,在沉湖周边建立(jinl)无公害的绿色生态农业区,同时保护城市上游水源免受污染。规划总面积350平方公里(pn fn n l)。鲁湖湿地(sh d)生态农业区:利用鲁湖、斧头湖成片的水面,开展(kizhn)水生养殖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
17、产方式,形成(xngchng)湿地生态控制区。规划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梁子湖龙泉山文化旅游区片以水域广阔的梁子湖为主体,结合周边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以大面积水体为特色的市域生态和文化旅游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在梁子湖西侧湖滨地带,结合沿湖低地的湿地特征,以湿地保护、鸟类欣赏、水上娱乐和旅游度假为主要内容,建立以梁子湖大片水面为主体的梁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龙泉山风景旅游区:加强龙泉山特色山体和植被保护,以明王陵的保护开发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规划总面积290平方公里。湖泗窑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在梁子湖南部,以省级文物古迹五谷城、湖泗窑、南桥遗址和市级文物古迹郭郑
18、城墓、城上、三二局遗址等文物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湖泗窑古文化遗址保护区,作为城市远郊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4市域其它绿地控制要求滨河滨湖绿化利用市域范围内长江、汉江、府河、滠水、倒水、举水、金水和通顺河等八条主要河流的滩地资源,建设防浪林,同时结合堤防绿化,在保障堤防平安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沿堤防建设绿化带宽度在30米以上。加强市域湖泊保护,加大滨湖绿化建设力度,在市域162个湖泊周围,结合地形建立30米以上防护绿带。其中主要风景区和绿化功能区内的湖泊,绿化带宽度控制在50-100米以上,确保沿湖绿地的公共性和开敞性。干线绿化在武汉市主要对外公路和铁路干线两侧建
19、设绿化带,主要包括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机场快速路、武黄高速公路、一七国道、三一八国道、省道岱黄公路、汉施公路、李纸线、汉沙线及京广铁路、汉丹铁路、京九铁路沿线绿化,与主城区快速道路系统相联系,构成网状绿色通道。参照国家建设绿色通道的要求,国道主干线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00-500米以上,国道、省道绿化带宽度一般控制在30-50米以上;铁路两侧绿化带在城区段以栽植5-10行花木林带为宜,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上,在城镇建成区以外控制在50米以上。农田林网利用武汉市域农业生产区内河湖众多、沟渠纵横和地势低平的特点,结合排水沟渠和田间道路走向,按500-1000米间距,因地制宜布局农田林网,形
20、成特有的农田生态景观和郊区绿化格局。规划在市域农业生产区,按国家要求建设农田生态林网,逐步使农田林网控制率到达100%。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重点是由主城区外围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个重点镇新城构成的城镇地区即都市圈范围,是武汉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战略转移、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空间。规划在主城区和外围重点镇新城之间,利用山体湖泊等自然资源,建设城郊型公园绿地,既能够起到分隔城镇的作用,又能为城镇地区尤其是主城区人口提供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配套效劳功能。在城市规划区,重点建设绕城公路和中环线两侧绿带,以此为根底,在主城区外围环城湖泊周边建设
21、宽度在30米以上的环湖绿地,利用景观条件较好的湖泊和山体,建设六处由郊野公园、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等构成的绿化功能集中区,形成“环城串珠状的绿地形态,并与主城区和重点镇新城内的绿地系统有机联系,构成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格局。城市规划区绿地建设(jinsh)的重点是:绕城公路(gngl)林带绕城公路是串联主城外围(wiwi)重要城镇重点(zhngdin)镇和城关镇的交通环线,规划(guhu)在绕城公路两侧各500米左右的范围内,建设100米左右的生态公益林带和400米左右的生产性经济林带;在绿化带局部地段结合城镇居民需要,建设对公众开放的游览性绿地。中环线绿带中环线绿带是环绕主城建成区的一条集生产绿
22、地、农业生态用地和城市外围公园绿地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绿化景观带,主要集中在中环线两侧。绿带全长约90.5公里,绿化带宽度控制在50-200米左右。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南湖、后官湖良好的水域条件和现有的旅游度假设施,增加绿化及旅游景点,形成联接九真山索河风景区和主城区的重要生态区域。规划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金银湖休闲度假区:以金银湖周边旅游、绿化用地和低密度别墅区为主体,结合金银湖高尔夫球场、跑马场等体育休闲设施,建设金银湖休闲度假区。规划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金银潭盘龙城后湖绿化区:包括金银潭绿化控制区、盘龙城风景区和黄陂后湖绿化区。其中盘龙城风景区是依托国家级文物遗址盘龙城而建立的风景区
23、,规划在妥善保护盘龙城、磨元城等文物遗址的根底上,适当进行文化和度假旅游景点的开发。风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武湖生态农业观光区:在武湖周边,以表达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开展现代高科技农业为主,包括林果基地等经济林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同时开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区域。规划面积152平方公里。严西湖九峰森林公园绿化区:包括严西湖风景区和九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主城区东部的生态通道,通过与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联系,使城市内外的绿化空间相互渗透。严西湖风景区以水体游览、郊游度假、休疗养为主要内容,重点加强植被建设,防止水体污染。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以山体森林植被景观为主,是城市东西向山轴向东
24、延伸局部。规划以旅游度假、体育健身、野营探险、植被欣赏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以森林登高为特色的森林公园。公园的建设要防止墓园的过度开发。汤逊湖黄家湖环湖绿化区:围绕汤逊湖和黄家湖沿岸建设环湖绿带,形成以湖泊为主体的开敞绿化空间,共同构成武汉市南部的绿化区域。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和绿化分区1、规划结构主城区绿地系统重点突出滨江滨湖绿化空间和绿色人居环境,以主城区内长江、汉水和东西向山系为纵横山水绿化景观轴线,以汉口中部鲩子湖等湖泊公园、墨水湖风景区、东湖风景区、南湖风景区等大型市级公园绿地作为汉口、汉阳、武昌北部、武昌南部的生态绿心,以二环路附近的低密度区构成主城区绿化生态内环,以水面、城市
25、各类绿地和低密度区构成后湖、汉西、龙阳湖、东湖、南湖、巡司河等生态走廊,联通城市规划区和市域的大型生态绿地,构成主城区“环状-放射型绿地系统结构。2、规划(guhu)布局主城区绿地布局依托(ytu)城市山水空间构架,强化滨江滨湖绿化空间,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化建设标准;综合(zngh)考虑绿地布局的均衡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缩小城区之间、旧城和新区之间的差距,共同提高绿化水平;相对集中大型绿地,配套完善各级公园体系,特别注重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通过各类绿地的合理安排,形成主城区点、线、面相结合、层次清楚(qng chu)、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分布(fnb)格局。1进一步绿化
26、、美化主城区内东西向山系米粮山马鞍山,以突出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结合白云黄鹤、辛亥首义、琴台知音以及佛教、道教、三国等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建设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性公园轴。在完善月湖风景区、龟山公园、黄鹤楼公园、首义公园、洪山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绿化及其相关配套的根底上,结合琴台、长春观、红楼、宝通禅寺等历史文物,加强山体绿化和林相改造,建设一系列文化主题公园,形成武汉市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2在长江和汉水“两江四岸地段,结合沿江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江滩、堤防改造,利用其临水开敞空间,建设滨江绿带景观,开辟观江平台,加强堤防绿化,形成开放式的观光绿地景观轴。规划在汉口长江江
27、滩绿化工程、武昌临江大道改造工程之后,逐步营造汉江两岸绿化景观,并向城市中环线延伸,努力塑造武汉滨江城市特色,形成武汉市特色旅游观光线路。3重点加强市区内湖泊公园的建设,形成武汉市滨湖绿化特色。加快完善国家级东湖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在东湖环湖整治的根底上,进一步完善听涛、磨山、吹笛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并完成落雁景区建设,以浓郁的楚风楚韵形成风景区总体特色;新建南湖风景区、墨水湖风景区和龙阳湖旅游度假公园,加强沿湖风景林带的建设和对周边建筑的高度控制;继续完善汉口中部由鲩子湖、西北湖、后襄河、机器荡子、菱角湖等构成的“五湖公园绿地;分别形成以湖泊为主体的城市“绿心格局。4结合城市空间景观和
28、人文资源,构筑由洪山广场南岸咀中山公园、王家墩四新沌口的主城区绿地系统辅助景观轴线;构建并保护月湖龟山蛇山长春观和首义文化区从蛇山红楼紫阳公园起义门两条精品历史人文轴线,进一步增强城市绿化的人文内涵。5在妥善保护主城区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根底上,合理规划绿地,如农讲所纪念公园、辛亥首义广场、月湖风景区、归元广场等,改善周边绿化环境。6在中心城区内环线为界内,充分利用龟山、沙湖和长江、汉水等山水空间,建设大型绿地;在旧城密集区,通过旧城改造或拆迁,建设街旁绿地、带状绿地、绿化小广场和社区游园等较小规模绿地,以片林为主要绿化形式,形成良好的临街绿化景观,并有效解决旧城区绿地缺乏的矛盾。7严格控制二
29、环线和内环线附近的低密度区内的绿地率。结合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各居住区绿化水平;在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医院、部队、社会团体等单位内,按规定的较高绿地率指标30-35%控制其单位附属绿地。8在城市外围如中环线附近和重要的交通性干道如京广高速铁路、黄浦路延长线等两侧,控制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在工厂与住宅区之间,根据污染源产生污染的种类、程度和范围,按国家要求建设不同宽度和间距的卫生隔离防护绿化带。在长江、汉水及其它河流、渠港如通顺河、东湖港等局部地段,结合地形规划防护林地。9在中环线汉阳和武昌南部区段规划主城区生产绿地。同时结合郊区农业、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市域范围内建立为主城区绿化建设效劳
30、的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化用地。如东西湖柏泉苗圃等。3、主城区绿地规划指标规划到2022年,主城区绿地总量将到达1496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7204.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8平方米含东湖郭郑湖水面1304公顷。中心(zhngxn)城区内环线以内、城市(chngsh)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pn fn n l)内,绿地(l d)总量将到达(dod)62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482公顷不含沙湖水面约30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03平方米。主城区绿地规划指标汇总表2022年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G1公
31、园绿地7204.6216.8514.27假设含东湖郭郑湖水面1304公顷,那么人均公园绿地为16.82G2生产绿地908.232.121.803G3防护绿地3015.377.055.97小 计 =SUM(ABOVE) 11128.2226.0322.044G4附属绿地3834.288.977.59中 计14962.535.029.635G5其它绿地2564.76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合 计17527.26注:规划到2022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450万人,实际居住人口505万人。4、绿化分区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按照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将主城区划分为2个核心区汉口、武
32、昌、10个中心区片二七、三阳、新华、宝丰、晴川、首义、晒湖、中南、徐东、杨园和10个综合组团后湖、常青、古田、十升、四新、沌口、白沙、南湖、关山、青山,形成圈层式城市结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结构相适应,对不同类型的绿地按“核心区、中心区片和综合组团实行不同的绿地建设控制指标要求,实行绿化分区控制,以便于绿化建设管理。由于在?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中采用的是依据城市现状建设情况划分成的密度分区范围,进行绿地相关指标的控制。因此在上述绿化分区与绿化条例规定的指标不一致时,取高限值进行控制。主城区绿地分类规划1、公园绿地G1充分利用武汉市现有山水景观资源,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突
33、出山水园林特色,在确保主城区内27个湖泊和58座山体全面绿化的根底上,以均衡布局为原那么,按照效劳半径的要求,分别布局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和各种专类公园、带状绿地和街旁绿地,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能够到达公园绿地,方便市民生活。公园绿地建设与武汉市地理和气候特点相适应,以乔木为主要绿化形式,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带状绿地、街旁绿地等小游园建设“城区片林,以到达改善城区小环境、调节城区小气候的良好效果。主城区公园绿地的主要指标如下表:武汉市规划公园绿地分类汇总表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占公园绿地比例%备注1G11综合公园4150.6157.6其中G111
34、全市性公园3109.7943.2G112区域性公园1040.8214.42G12社区公园490.046.8其中G121居住区公园373.605.2G122小区游园公园116.441.63G13专类公园1630.8222.64G14带状公园632.198.85G15街旁绿地300.964.2合计 =SUM(ABOVE) 7204.62不含东湖郭郑湖水面面积1304公顷主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为:1综合(zngh)公园G11规划(guhu)全市性公园G11132个,总面积3109.79公顷(n qn)其中(qzhng)水面159.19公顷(n qn),其中汉口地区9个,面积686.07公顷;汉
35、阳地区10个,面积1194.94公顷;武昌地区13个,面积1228.78公顷。效劳半径23公里。规划区域性公园G11250个,总面积1040.82公顷其中水面136.32公顷,其中汉口地区15个,面积233.96公顷;汉阳地区13个,面积309.19公顷;武昌地区22个,面积497.67公顷。效劳半径12公里。武汉市全市性公园规划一览表序号公园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其中水面公顷区域位置绿地分类备 注1后湖公园38.56江岸区G111游憩2塔子湖公园68.5631.11江岸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3解放公园47.14江岸区G111游憩、生态已建成4汉口江滩公园66.21江岸区G111游憩、生态、防灾
36、局部建成5中山公园32.76江汉区G111游憩已建成6常青公园24.19江汉区G111游憩已建成7长丰公园135.61硚口区G111游憩、生态8汉水公园71.59硚口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防灾9竹叶海公园201.4553.20硚口区G111游憩、生态局部建成10龟山公园35.35汉阳区G111欣赏、游憩已建成11米粮山(游乐)公园101.03汉阳区G111游憩12龙阳湖旅游度假公园356.23汉阳区G111游憩、生态、欣赏13四新公园59.64汉阳区G111游憩、欣赏14墨水湖风景区301.86汉阳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15梅子公园四新31.86汉阳区G111游憩、欣赏、16北太子湖
37、公园48.6832.73汉阳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17四新江滩公园93.96汉阳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防灾18三角湖公园94.80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19汤湖郊野公园71.5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11游憩、观光、度假20紫阳湖公园31.3713.00武昌区G111游憩、欣赏、文化已建成21沙湖公园105.97武昌区G111游憩、生态、科教22临江(江滩)公园38.03武昌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23罗家港公园45.91武昌区G111游憩、生态24和平公园70.20青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局部建成25青山公园80.39青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局部建
38、成26武青公园53.72洪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27马鞍山森林公园274.59洪山区G111生态、旅游、欣赏局部建成28关东公园33.78洪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29南湖风景区245.98洪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30野芷湖公园78.86洪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31巡司河(风情)公园109.1529.15洪山区G111游憩、观光、生态32白沙洲江滩公园60.83洪山区G111游憩、欣赏、生态、防灾合计 =SUM(ABOVE) 3109.79159.19注:规划面积中未含龙阳湖(173.94)、墨水湖(305.46)、三角湖(235.94)、南湖(842.56)、野芷湖(1
39、65.08)、沙湖(304.05)、汤湖郊野公园水面(93.14),共计2120.17公顷。武汉市区域性公园规划一览表序号公园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其中水面公顷区域位置绿地分类备 注1堤角公园19.25江岸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2宝岛公园13.419.88江岸区G112游憩、生态已建成3喷泉公园13.1210.64江岸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4小南湖公园6.763.94江岸区G112游憩、生态已建成5长江二桥公园28.29江岸区G112游憩、欣赏、体育局部建成6西北湖广场7.834.98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7北湖公园14.349.42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8
40、菱角湖公园18.4410.48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9后襄河公园9.894.65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10王家墩公园18.59江汉区G112游憩、景观11新华公园11.33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12江汉公园2.46江汉区G112游憩、欣赏已建成13硚口公园4.03硚口区G112游憩已建成14堤南公园22.1317.58硚口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15陈家墩滨水公园44.09硚口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16莲花湖公园18.747.57汉阳区G112游憩、生态已建成17汉阳公园4.10汉阳区G112游憩已建成18琴台广场8.21汉阳区G112游憩、景观、防灾局部建成19
41、汉阳江滩公园38.85汉阳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防灾20汉钢公园5.69汉阳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21汉水二桥江滩公园84.62汉阳区G112游憩、生态、防灾局部建成22琴断口江滩公园29.40汉阳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23小磨山公园15.33汉阳区G112游憩24场直公园24.97汉阳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25四新中心广场12.13汉阳区G112游憩、景观26泰合公园9.46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12游憩、欣赏27汤湖公园39.8513.55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28望江公园17.84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29矶头山公园17.4
42、9青山区G112游憩、欣赏局部建成30青山临江公园50.96青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局部建成31青山港公园16.34青山区G112游憩、生态32南干渠公园20.59青山区G112游憩、生态局部建成33武钢公园17.25青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34白玉山公园13.94青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已建成35月亮湾公园15.33武昌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36大堤口江滩公园8.19武昌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37晒湖公园27.4813.38武昌区G112游憩38水果湖公园13.2312.33武昌区G112欣赏、生态39中北路公园10.05武昌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40东亭公园8
43、.15武昌区G112游憩、欣赏41沙湖港公园26.16武昌区G112游憩、生态42四美塘公园21.59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已建成43洪山公园49.01洪山区G112游憩、文化、生态局部建成44白沙洲公园21.08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45鲁巷公园9.01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46雄楚公园41.5012.97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47关南广场7.744.95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48民政公园9.15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49东湖港公园72.30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50庙山公园21.13洪山区G112游憩、欣赏、生态合计 =SUM(ABOVE) 10
44、40.82136.322社区(sh q)公园G12在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居住区公园、小区(xio q)游园等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以25公顷(n qn)左右为宜,小区游园按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且集中(jzhng)绿地总面积不低于4000平方米设置(shzh)。在主城区范围内,结合居住(jzh)人口的分布特点,要求在每个城区至少建设一块2公顷以上(yshng)的开放式公园绿地,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块0.20.4公顷以上的公园绿地(l d),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块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gngyun)绿地,确保市民出门500米范围内能够(nnggu)有一处公园绿地。社区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90.04公顷。3专
45、类公园G13规划专类公园44个,其中汉口地区4个,汉阳地区10个,武昌地区30个。规划总面积约1630.82公顷。规划儿童公园G1312个,位于武昌区;动物园G1321个,位于汉阳区;植物园G1333个,位于东湖风景区;风景名胜公园G13517个,其中汉阳地区3个,武昌地区14个;游乐公园2个,分别位于汉阳地区和武昌地区;其他专类公园19个,包括盆景园、墓园、体育公园、绿化广场、鸟类欣赏园等,其中汉口地区4个,汉阳地区5个,武昌地区10个。武汉市专类公园规划一览表序号公园名称规划面积公顷其中水面公顷区域位置绿地分类备 注1水族公园5.71江岸区G137鱼类欣赏公园已建成2后湖中心广场9.30江
46、岸区G137绿化广场3珍珠广场4.91江岸区G137绿化广场4青少年宫20.26江岸区G137游憩、文化公园5二桥文化区广场8.49汉阳区G137文化广场6月湖文化区130.5365.96汉阳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7二桥游乐公园6.09汉阳区G136游乐公园8归元广场2.58汉阳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9武汉动物园67.2929.12汉阳区G132动物园已建成10武汉盆景园0.52汉阳区G137盆景公园11扁担山墓园61.00汉阳区G137墓园12南太子湖体育公园186.45汉阳区G137体育公园13后官湖(游乐)公园109.05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14沌口西北湖公园96.95
47、37.7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G137其他15农讲所纪念公园0.46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16武昌儿童公园2.00武昌区G131儿童公园17黄鹤楼公园10.26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18首义公园15.48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19首义广场2.46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20辛亥纪念广场15.16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21音乐文化公园2.66武昌区G137音乐文化公园22长春观文化公园8.52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23紫阳广场0.78武昌区G137绿化广场24白沙绿化广场4.01武昌区G137绿化广场25洪山广场4.56武昌区G137纪念集会绿化广场26水果湖儿童公园1.98
48、武昌区G131儿童公园27洪山体育公园28.18武昌区G137体育公园28临江中心广场3.83武昌区G137绿化广场29沙湖绿化广场15.19武昌区G137绿化广场30东湖听涛景区78.94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31东湖楚风园3.32武昌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32东湖鸟语林1.50武昌区G137鸟类欣赏公园33科普公园14.48青山区G137科普公园34东湖落雁景区213.46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35湖心亭沙滩浴场1.54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36东湖磨山景区104.83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37磨山植物园118.45洪山区G133植物园38中科院植物园47.81洪山区G13
49、3植物园39东湖梅园26.00洪山区G133植物园40丰都山公园63.06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41长江主题公园94.73洪山区G136游乐公园42卓刀泉公园35.95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43土公山纪念公园1.30洪山区G135风景名胜公园44光谷步行广场0.79洪山区G137绿化广场合 计 =SUM(ABOVE) 1630.82132.814带状公园(gngyun)G14和街旁绿地(l d)G15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主要沿城市街道、河流、堤防等设置,特别在旧城区,绿地少,拆迁(chi qin)难度大,因地制宜布局占地相对较小、布局灵活分散的带状和街旁绿地,既能够形成良好的街道绿化景观
50、,又可为市民提供方便的日常活动空间。规划(guhu)带状公园G14面积(min j)632.19公顷,街旁绿地G15面积300.96公顷。2、生产绿地G2生产绿地主要布局在汉阳白沙洲大桥桥头以南地区和东湖风景区内,以及城市中环线马鞍山段、西南段局部地区。规划生产绿地总面积约908.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2.12%。3、防护绿地G3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和用地功能安排,依托主城区环状放射型的道路网体系,结合城市高压走廊、铁路、江滩、湖滨、堤岸、排水港渠等,因地制宜,构筑城市防护绿地系统。城市道路防护绿带依据现有条件予以控制,绿带宽度一般为:一环线8米,二环线1520米,中环线50200米;
51、城市景观路、窗口路20米;城市主干道约10米;新区主干道约20米。铁路防护绿带在城区控制在30米以上,在城镇建成区以外控制在50米以上。湖滨、堤岸、江滩绿带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控制在50-100米以上。在工厂与住宅区之间,规划控制20-50米以上的卫生隔离防护带,以确保居民生活不受污染影响。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3015.37公顷。4、附属绿地G4规划至2022年,主城区附属绿地规模将达3834.28公顷。附属绿地按照城市绿化分区即核心区、中心区片和综合组团三类,实行分区控制。1对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市政设施和特殊用地内的附属绿地G42、G43、G44、G45、G47、
52、G48,在核心区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上,中心区片绿地率控制在25%30%以上,综合组团绿地率控制在35%以上。2居住绿地G41按照居住用地在主城区内的不同区位条件,对居住用地内不含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实行不同的控制要求:核心区内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中心区片属旧城改造的居住用地,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综合组团内拆迁改造的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新建居住区控制在35%以上。对于城市外围其它地段,一类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40%以上,二类居住区绿地率控制在35%以上。规划至2022年居住绿地规模将到达2202.51公顷。结合住宅区推行物业管理和小区综合整治,积极
53、开展园林式居住区的达标活动,提高现已建成住宅区的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挖掘潜力,扩大绿化面积,积极推行垂直绿化,改善住宅区的绿化环境。3道路(dol)绿地G46按国家有关道路(dol)绿地的标准(biozhn)要求,结合各级道路红线(hn xin)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景观路,其绿地率要求大于40%。红线(hn xin)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要求大于30%。红线宽度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大于要求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要求大于20%。对于主城区内已经形成的道路绿化要进行植被充实、调整和更新,补齐行道树,更换老化植被,形成良好整洁的道路绿化景观。城市街道
54、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树种规划1、规划原那么武汉市树种规划以生态优先、遵循自然、丰富景观、突显特色为根本原那么。2、规划目标依托武汉市丰富的树种资源,以研究、推广为主,引种为辅,力争到2022年城市绿化树种到达500种以上,其中本地乡土树种占到80%以上。3、树种开展规划1推广应用适应性强、欣赏价值高的本地乡土树种。如:梓树、楸树、黄金树、朴树、珊瑚朴、马尾松、紫玉兰、山胡椒、紫薇、柞木、乌桕、棣棠、算盘子、豆梨、绣线菊、胡枝子、中华胡枝子、紫藤、枫香、旱柳、苦槠、青冈栎、珊瑚朴、构树、枸骨、冬青、胡颓子、蛇葡萄、野花椒、无患子、三角枫、清风藤、盐肤木、化香、满山红
55、、映山红、女贞、络石、荚莲、臭牡丹、牡荆、弥猴桃等。2在生态平安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国内外相同或相近地理、气候条件下的新优树种。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海拨在600米以下区系的植物品种。3从生物习性互补、美观和防护功能配合、群落均衡等方面来安排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植物配置。速生与慢生:搭配比例根据绿地性质确定,以保证城市绿化的近远期效果。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控制在4:6。乔木与灌木:乔木与灌木搭配比例控制在1:8。地被植物要求全覆盖。4明确园林基调树种,形成武汉市园林植物的统一基调和特色。常绿基调树种:樟树、广玉兰、桂花、大叶女贞、石楠。落叶基调树种:二球悬
56、铃木、枫香、栾树、水杉、池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展规划1、规划目标立足于武汉市现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在保障生态平安的前提下,促进植物多样性开展。在保护现有2040种植物物种的根底上,近期开展到2500种,中期开展到3000种,远期开展到4000种以上的植物物种,实现我市植物物种的多样化。2、 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展规划1创立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丰富多样的植物生态群落,保护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依托武汉市自然资源和立地条件,按外乡植物群落模式营造大面积的植物生态群落,并通过绿化廊道相互联通,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以利于保护重要的物种、生物群落及自然环境特征。2建立(jinl)多级综合保育体系,加强(ji
57、qing)珍稀物种迁地保护。借助城市中植物园、科研院所、公园、风景区等现有条件及技术优势,以创造植物专类园等特殊生境条件移地保护和优势物种驯化为重点,采取物种层次多样性保护措施,通过科学繁育手段,加快珍稀、孑遗(jiy)物种数量增殖。3建设武汉特色(ts)物种的活体基因库。充分利用和保护武汉市特色植物如荷花、梅花、月季、菊花等物种资源(zyun),重点保护荷花与梅花,建立相关活体基因库。用3-5年的时间,使武汉市荷花属植物保存物种数从400个品种到达450个品种;在现有的梅园根底上,加强梅花种质资源圃建设,使梅花保存物种数到达250个品种左右。4加强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工作。从植物多样性的角度,重
58、点培育、开展有生态和欣赏价值的野生乡土树种,并适当引进欣赏价值高的外来树种,通过适应性驯化等措施,促进园林植物的多样化。5科学编制物种应用规划,指导育苗生产。苗圃育苗生产以植物多样性开展要求为指导,控制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地被与花卉等各项比例,使育苗生产既能满足市场要求,又能按方案生产,确保植物多样性开展。6加强植保工作,搞好植物多样性保护。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下,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以园林技术措施为根底,以生物防治为主体,优先选用无公害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有机地协调好其它防治措施,平安、经济、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7重视生态平安,遏制有害植物的传
59、播和蔓延。进一步提高对生态平安的认识,建立和完善生态平安法规体系,建立区域生态平安预警机制,加强对引进物种的管理,有效遏制有害植物对生态的破坏。8加强植物多样性科研工作。加强科研,注重多途径培养人才,有方案地培养园林专业多方面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通过科技进步来促进绿化水平和植物多样性质量的提高。古树名木保护规划1、古树名木的数量和种类武汉市现存古树名木总计169株,分别属21科29属32种。古树名木的年龄以200年以下的为主,占总数75.1,200300年的占16.6%,绝大多数为清代保存下来的,近千年的仅占1.8,十分稀有。古树名木的优势树种主要为珊瑚朴、樟树和银杏,占总数的46.2。2、古树
60、名木分布 武汉市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江南,立地环境呈现多样性,以公园、风景区和古迹寺庙为主。古树名木数量和种类一览表编号树种数量株比例编号树种数量株比例1珊瑚朴3721.917棠梨31.82朴树105.918桂花10.63小叶朴42.419柞树84.74枫杨63.620满园春10.65枫香105.921丝棉木10.66樟树2615.422三角枫53.07国槐42.423酸枣10.68乌桕21.224皂荚74.19法桐10.625马尾松10.610英桐31.826麻栎10.611黑松42.427刺柏10.612黄连木10.628桧柏42.413广玉兰21.229重阳木21.214银杏158.9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柴油发电机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 机械臂运动变频软启方案
- 数据中心建设施工方案
- 山东省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天然气管道穿越施工风险监测方案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工程总承包中的勘察合同(2篇)
- 襄阳2024年01版小学6年级英语第六单元真题试卷
- 实习生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
- 智能制造EPC总承包采购方案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课件(完美版)
- 医院检验外包服务项目招标文件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
- 画法几何 (210)标高投影
- 脚本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 水墨风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课程PPT专题课件
- 步兵班战术教案(全)
- 机场跑道和停机坪施工工艺工法
- 注塑件生产成型质量控制计划
- 枸杞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