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_第1页
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_第2页
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_第3页
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_第4页
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众的狂欢: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摘要:伯明翰学派开始研究青年亚文化之后,许多学者加入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国在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也越发重视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青年群体通过媒介向不同受众宣传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并与传统主流文化形成对抗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如何对待媒介的发展以及青年亚文化在中国当代的走向。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狂欢化;国产动漫电影;青年群体;媒介The Carnival of the Little People: The Domestic Animated Fil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th SubcultureAbstract: A

2、fter the Birmingham School began to study youth subculture, many scholars joined the study of youth sub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development, China also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youth subculture. How will we de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and the direction of

3、 youth sub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given that the youth groups communicate their unique cultural idea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through the media and form a confrontation with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ulture?Keywords: Youth subculture; Carnival; Domestic animation movies; Youth groups; medium伯明翰学

4、派注重亚文化研究,中国学者也日益重视亚文化的研究,他们在伯明翰学派的基础上对亚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矛盾,中国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青年亚文化日益从主流文化中分裂出来,并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媒介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革,在当代中国,媒介已经成为了青年一代与自己、与社会、与群体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一、青年亚文化在中国当代具体表现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提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统治思想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同时也是思想意识的支配力量,掌握着物质资料生产手段的阶级,同时也控制着人们精神生产的手段;因

5、此,一般来说,缺乏精神生产手段的那些思想必然要处于从属地位。”马克思的理论揭示了文化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一)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代表着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主体的利益,亚文化代表着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利益。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中的一种,青年亚文化就是指各个时期处于边缘群体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企图解决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矛盾而采取的方案措施,这些措施下的产物具体表现在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青年亚文化一般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三个特征。它是边缘群体针对主流文化进行的批判,颠覆受众对于已经建立的知

6、识建构的认知。亚文化区别于主导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类型的主要标志,就是有着一套风格鲜明、内涵丰富的符号系统。青年亚文化一方面拥有由边缘地位的青少年创立的特有的符号系统作为自己的话语方式,以此表明自己不同于成人世界或父辈社会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群体刻意构建的符号系统是青年群体之间约定俗成或共同创造的,这套独特的符号系统强化了青年群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与此同时,青年群体通过符号系统与其他的亚文化群体形成巨大区别。(二)青年亚文化的狂欢现象“狂欢化”是巴赫金提出的,是指一切狂欢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青年亚文化在当代有着较大的变化,在青年亚文化被研究之初,它是表

7、现为一种充满愤怒的激进昂扬的形式,现在的青年亚文化将这种充满愤怒的对抗意识逐渐弱化,而用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在当代资本主义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在文化市场上,资本主义力量几乎是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提出没有消费就不会有生产,文化消费属于消费的一种,没有文化消费又何来的文化生产呢?青年人用文化消费的方式在对主流文化进行形式上的抵抗,但这并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抵抗方式,也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进行的抵抗方式。青年人将目光聚集在文化创造上,试图从根源解决问题,许多青年亚文化作品应运而生,在狭小空间内获得一席之地。青年亚文化作品的狂欢体现在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和世界。不可否认的是同一时间爆发出大量非主流

8、文化的作品,导致了非主流文化作品的良莠不齐。但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青年亚文化正在不断壮大。青年亚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呈现狂欢化状态。青年亚文化目前在我国具体表现为由青年团体制造的一种文化,与80年代的青年亚文化相比,近年来许多青年群体在文化制造方面不再激进,并且很少去创造一些新的意象。近年来许多青年团体在文化制造方面会借鉴中国古代神话、传奇,给一些原本存在的意象赋予新的内涵,将自己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改编传达给受众。这些文化作品一般有着宏大的框架结构,它的场景展现尽可能还原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它的音乐也尽可能用古典乐器演奏,尽量还原古典唱腔。将中国民间故事进行拆分、整合,通过各种媒介将

9、青年亚文化传播开来,这是它狂欢的形式。二、媒介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化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上的反抗,而是通过媒介进行实质性的反抗,这同时也是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原因。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力量是完全不对等的,在大众传媒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有一个基本特征,即受到资本和权力的控制。这个特征决定了拥有大量资本的主流文化能够对大众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控制。媒介传播是双向的,大众需要对文化进行反馈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大众的反馈来源于其内心或亚群体内部,是碎片化的,但是它并不能改变由资本力量控制的主流文化的传播内容和过程。电影就是其中的

10、一个例子,许多商业大片层出不穷,它们拥有着高成品、高技术、高票房却往往被大众指责。许多低成本制作精良的影片却无法获得商业大片同等的排片量,甚至无法在各个影院同步上映。这是资本力量对文化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亚文化只能偏居一隅,在自己有限的时空内对主流文化进行形式上的反抗。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正是如此。(一)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狂欢现象形成原因现在中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哈贝马斯的观点,认为群体之间总是存在张力,孤立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文化与亚文化关系时要尽量全面地从世界格局和地缘政治及文化关系来考虑。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表现在对主流文化的反抗上,在80年代,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的兴起

11、,就是青年亚文化在80年代的体现。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反抗并不如西方青年亚文化的反抗那么激烈,笔者认为有以下的三个原因。一是中国青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历经几千年的变化发展,早已成为炎黄子孙血液中的独特印记,青年群体不能以强烈的叛逆的形式去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只能用自己较为儒雅随和的方式进行抗争。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特征是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分离,这种影响至今都存在,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文化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性,简单地来说,就是将文化保留在一定的群体中,并不能传播开来。三是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对本国的主流文化以及亚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打击,并且这些外来文化由于强大资本力量支持,甚至有取代本国主流文

12、化的趋势。在面对本国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我国的青年亚文化在矛盾中不断成长。在以上的三种原因影响下,中国青年群体将目光放回中国传统文化,试图从中发掘新内容使得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抗衡。中国青年群体将目光投回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一方面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并刺激他们消费,另一方面用自己的理解重塑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完成一种“仪式上的抵抗”。(二)以白蛇:缘起为例分析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化在以上形式与内容下的我国青年群体的代表作品不一而足,国产动画电影仅是冰山一角,随着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青年群体成立工作室,共同研究并发行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大圣归

13、来、白蛇:缘起等国产动画电影应运而生且广受好评。这些国产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取材皆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化,电影画面也多运用了中国水墨画晕染特点,影片主题是将青年一代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不一样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以白蛇:缘起为例,它重塑了白蛇传的故事,时间定位在白蛇传故事发生前。以发簪为引子,以插叙方式讲述白蛇与许仙前世的故事,最后回归到西湖初见的场景。插叙的主要部分是失忆少女小白在一次刺杀行动失败后,被捕蛇人阿宣所救,为了解开自己的身份谜团,找寻自己丢失的记忆,小白在阿宣的帮助下开始寻找线索。两人历经艰难险阻,年少男女在一路冒险中萌生爱慕之情。小白的蛇妖身份在一场场冒险中也逐渐揭开

14、,一场人与妖的对立之战也随之紧绷。电影白蛇缘起中采用了“奇异化”的策略,它在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重建。“奇异化“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是通过情节构思、叙述方式等特殊的手段,给予受众新鲜审美感受的创作方式,“奇异化”也是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所提出的“间离”效果,人物形象的“奇异化”就是指人物形象在原本形态上产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种不是原来形象却是沿用了原来人物形象中某些重要要素的效果。这种“奇异化”处理打破了受众对影片的审美预期,带来了狂欢化,打破了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精神以新的内涵。男主人公阿宣是许仙的前生,他身上有着许仙的温柔与善良,但是

15、他摆脱了传统故事中许仙的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形象,而成为了一个乐观向上、有勇有谋、刚毅果断的男子汉形象。他生活的乡村偏远而又贫瘠,他是一个孤儿,在乡邻帮助下成长起来,但他对未来生活依旧充满美好希望。在得知少女小白是一只蛇妖之后,他没有过多的犹豫,依然坚持和小白在一起,甚至不惜代价将自己也变成一只最普通的妖怪。从这里可以看出许仙形象的颠覆。白蛇形象在这部电影中是以民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的,但是它又不同于白蛇传中的白蛇形象,传说中的白蛇是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形象,影片中的白蛇却是个懵懂的少女。影片还白蛇形象的妖化面放大,在传统故事中白蛇都是以女性形象示人,在这部影片中却用大量画面显示她是一条巨蟒。清

16、代乾隆年间蕉窗居士的雷峰塔传奇已经将白蛇身上的妖化面减少到最低,这部影片却又将妖化面放大,原因为何?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给受众带来视觉、听觉上的狂欢,另一方面是在原先温柔善良的白蛇形象上又突显了她果敢、爱憎分明的女侠精神。在这部影片中,民间故事中的调皮小青形象也被颠覆,民间故事中的小青是从开始就赞同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的,影片中的小青却是一个冷面女侠,她一开始是与人类对立的,是不同意失忆的小白与阿宣在一起的。无论是白蛇、青蛇还是阿宣他们都表现出了一种侠义精神,他们的这种侠义精神也是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国产动漫影视作品都是围绕“侠义”二字展开,如侠岚。这种侠义精神是一种自我意识觉

17、醒的展现,无论是邪恶还是正义,起初每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阵营,在叙述故事中他们经历了重重磨难,颠覆原先认识,在矛盾的对立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白蛇:缘起电影取材并不仅仅是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还借鉴了唐朝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部分内容。阿宣所生活的村子是在苛政重税下才开始以捕蛇为生的,这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捕蛇者的背景相似。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主题得到了升华,影片所反映的主体从白蛇与阿宣的缠绵悱恻的人妖之恋,变成了家国背景下,百姓为了生存开始逐渐觉醒的过程。影片是根据民间故事进行重塑的,但它并未完全脱离民间故事,也没有对民间故事进行强烈冲击。影片是以白娘子和许仙的西湖初遇结尾的,因此整个影片是缘起

18、,即缘分开始之时,后面的故事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影片将民间传说故事中受封建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内敛含蓄的人物形象变成热情活泼的人物形象,这是青年亚文化运用新媒介向受众传达的颠覆性的内容之一。此外这部影片还颠覆了以往国产动漫电影中的纯情场景,在影片中大胆展示了了关于“性”的场景,这与60年代美国青年亚文化兴起时的元素相类似。青年亚文化的颠覆性在这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民间故事的认知,给我们带来了狂欢化的体验。从魁拔系列电影到大护法、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再到白蛇:缘起,青年亚文化的狂欢化体现在故事建构的颠覆、人物形象的颠覆、画面场景的颠覆之中,这些颠覆性体现在了国

19、产动漫电影中,并且以愈演愈烈的形式开始发展。(三)狂欢现象对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文化发展的影响新媒介给我们带来的青年亚文化的冲击是更大力度的,狂欢现象也由此达到近乎巅峰的状态。在纸媒时代,“朦胧诗派”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只能在知识分子的圈中造成重大影响。现在的融媒体时代,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大,新的文化产物的出现必定会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一定程度的骚动,甚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效仿。狂欢现象给中国当下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更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正是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多,信息更新速度也是斗转星移,狂欢现象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实际上也是有其局限性的,青年亚文化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0、甚至会朝着十分冷僻不能为人接受的方向发展。影视文学中的青年亚文化狂欢现象一方面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框架,另一方面也是使更多青年人受到了启发性的作用。我认为这个启发性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推动青年亚文化向纵深发展,在更多受众中立稳根基;但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创造者的水平良莠不齐,这就导致了它也有可能使青年亚文化向低俗化、粗鄙化发展。三、正确看待并运用新媒介媒介是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历史车轮滚滚前行,我们不能因为媒介的发展可能导致文化的粗鄙化就违背事物发展规律,阻拦其发展。青年群体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是因为青年群体面临与社会结构、社会期待之间的矛

21、盾冲突,他们希望解决这样的矛盾冲突。青年群体就通过媒介向受众展示青年群体的文化系统,并通过媒介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前喻文化时期、互喻文化时期、后喻文化时期。前喻文化时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的社会时期,即后一代人的只是,全部或主要通过继承来获得,因为社会变化很小,这些知识就足够了。当一个社会开始向现代化转化,产生剧烈变革时,文化创造就开始向互喻文化时期转化,这是指老一代的知识和观念已经过时,一代人必须向同代人学习新的东西。而当一个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高速发展时,就进入了后喻文化时期,即新的只是只能从下一代人那里获得。“在千余年的后喻文化和互喻文化之后在此期间,人类向父母学习旧事物,向同辈学习新事物我们己达到了人类文化演变的一个新阶段”。米德所谓的新阶段就是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媒介迅速发展的90年代之后,后喻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青年亚文化对于长辈文化或者说是主流文化的影响更宏大。在高新技术和高速信息的支持下,青年亚文化不仅仅影响了群体对于流行文化的看法,也对群体的传统消费习惯和大众主流文化的固定行为模式产生冲击。青年群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