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的关系 一、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演变 二、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规范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演变 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规范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 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演变 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规范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 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演变 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规范第五节 地方
2、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 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关系演变 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是指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党委、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地方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地方人民政府是在处理相应的政治关系中产生和运行的,并受政治关系规范的制约。第九章 地方人民政府的政治关系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演变总体来看,1949年以来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党政相对分离时期(19491953年)(二)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时期(19531978年)(
3、三)党政分开的改革探索时期(19781989年)(四)党政关系的调整完善时期(1990年至今)(一)党政关系规范的原则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规范(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原则(3)依法规范和依法实施的原则(4)保障政府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2)遵循组织和管理规律的原则第一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中共地方党委关系规范(二)党政关系规范的内容规范地方党政关系内容的实质就是明确通过何种程序、方式和方法来保障党委对地方政府的领导。(1)地方党委推荐和管理重要政府干部“党管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2)地方党
4、委决定本行政区内重大事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地方党委在政府各部门中设立党组。在地方政府部门中设立党组是实现党对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要形式。(4)地方党委对政府工作进行对口管理。地方党委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口负责、对口管理。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演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一)创立发展时期(19491957年)1. 地方各级人
5、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产生、职责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关系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演变第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民委员会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地方人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一时期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为非常设机构,而地方人民委员会行使同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的职权。从实质上来看,处于创立发展期的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分工存在一定的重合和冲突,国家权力和行政权
6、力存在混淆。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演变(二)中断和混乱时期(19581978年)(三)恢复完善时期(1979年至今)这一时期的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具有几方面的新发展:第一,县级及以上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第三,地方人民政府仅作为执行机构依法行使行政权。第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规范(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的实质(3)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决定与执行的关系(1)产生与
7、负责的关系地方政府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由于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的关系是产生与负责的关系,由此又确定两者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第二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规范(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关系规范的内容01明确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与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02落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地方政府组成人员的权力。03保障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出台地方性法规的权力。04落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地方政府工作的权力。05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地方政府工作的权
8、力。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演变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包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时期(19491954年)1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发展时期(19541966年)2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演变经过三个主要阶段。33政治协商会议恢复和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规范两者关系的规范即明确如何使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能更好地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功能
9、,行使其协商权;如何使地方人民政府更好地行使行政权力,搞好政治协商。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地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规范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关系,需要从两个组织的职能和权力进行分析。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规范(一)规范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地方人民政府的内容(1)政治协商(3)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
10、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2)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第三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系规范(二)促进地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地方人民政府关系的制度化(1)健全政协参与地方政府民主协商制度。(2)丰富政协参与地方政府民主协商形式。(3)规范政协参与地方政府民主协商内容。(4)完善政协参与地方政府民主协商规程。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演变人
11、民团体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团体,主要指一些具有较高政治地位,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一定的政治任务,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工商联、侨联、台联、科协等。 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演变新中国成立后,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政府控制与管理滞后时期 (19781987年)二是政府规范管理时期(198820
12、00年)三是政府培育与引导时期 (2001年至今)(一)政府保障与管制增强阶段(19491978年)(二)政府管制放松与规范管理阶段(1978年以后)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规范(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的关系实质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协同关系,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1)桥梁和纽带的关系(2)助手与辅助的关系(2)助手与辅助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之际,即自上而下在全国建立起人民团体的组织系统。人民团体承担着协助政府联系、组织、协调各自类别的群众的任务,承担着统一战线整合力量、协调关系的功能
13、。地方人民团体与地方人民政府相互合作与协作,参与地方政府的工作。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规范(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社会组织的关系实质具体来看,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社会组织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补位与承接的关系。(2)协作与参与的关系。地方社会组织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承接者,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进行补位,承接地方政府的部分职能。地方人民政府在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管理过程中,发挥地方社会组织的优势,倾听和了解地方民意,对地方事务进行科学决策和执行。第四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
14、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规范(3)丰富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地方政府管理的方式和渠道。(1)合理界定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架构。(2)明确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功能。(4)在法治框架下完善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关系。(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关系的内容第五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一、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关系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中国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经历了从动员型公民参与到自主型公民参与的历史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较短时间内,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15、义民主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起来。从1966年开始,“阶级斗争”逐渐取代“经济建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由动员而起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成为这一时期地方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公民权利,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国家事务。这一时期,地方治理中公民的参与领域不断扩张,参与方式日益多样。(一)群众运动式公民参与时期(19491978年)(二)规范有序式公民参与时期(1978年至今)第五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是指规范两者关系的制度、原则和内容的总和。通过明确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确保地
16、方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实现公民广泛有序参与地方事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第五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一)规范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关系的原则3 有序参与原则具体来说,规范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需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1人民民主原则4良性互动原则2依法依规原则第五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二)规范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关系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为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公民参与关系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第五节 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二、地方人民政府与地方公民参与的关系规范1. 保障公民对地方政府活动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指公民对地方政府掌握的信息依法享有知悉的权利。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前提和基础。2. 保障公民对地方政府活动的参与权公民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地方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3. 保障公民对地方政府活动的表达权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溺水安全演讲稿15篇
- 小班家长会发言稿模板(范文10篇)
- 离婚应诉答辩状
- 社会公德演讲稿
- 银行竞聘演讲稿5分钟左右(7篇范文)
-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14篇
-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集锦15篇
- 2024年不锈钢、镍纤维及纤维毡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阀门和龙头资金需求报告
- 二年级英语电子教案下册
- 甲骨文专题‖精选课件
- 小学综合实践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神奇的影子》教材分析
- 金坛区苏科版二年级上册劳动《06树叶书签》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用水计量时间》学习任务单
- 2022-2033年度秋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 法国近代教育史课件
- 船舶管理教案
- 化工石油工程项目管道安装技术教材(33张幻灯片)课件
- 路基标准化施工要点
- “宁轩”中式茶馆设计(毕业设计作品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