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2、阶段目标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二)项目创新点(三)知识产权状况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六)项目实施计划论述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3、经济效益分析4、项目投资评价(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二
2、)单位转化能力论述(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四)单位管理情况(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nr,.=s:y. n-.ec?.请给我寄ArggkS.,-“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总 论(一)申请项目概述茶树是木本多年生、多次开花结果的植物,通常一株50公分以上的成龄茶树每年要生长2000多个叶芽、萌发3000到4000个花芽。 花芽生长消耗大量养份而影响茶叶产量,采摘茶树花避免了花芽与叶 芽争肥,而且茶树花是一种天然保健原料,具有无需栽种培育且可再 生、资源丰富的特点。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茶树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的矛盾,使茶叶产量达到最大化
3、,变废为宝,茶园的潜在资 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新的经济产业,而且茶树花进一步精加工开发 可作为功能性原料添加到食品、饮料、日用化妆品、妇女儿童卫生用 品等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试, 茶树花制品与茶叶的主要营养成份含量相近,且有的有益成份高于茶叶;其农残、重金属含量低于欧盟标准;“茶树花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其工艺按鲜花萎凋-快速蒸杀-高温脱水-分筛-烘焙-摊凉- 低温干燥等工序加工成有型干花饮料。 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kSop-咨询中心查新,茶树花的开发与深加工属国内首创。 该技术列入2003 年国家星火计划,拥有多个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科技成果,目前在产 业
4、发展中急需中试推广。本单位与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 中心有2年的技术合作背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开化乃至浙江茶 叶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它将带来良好的经 济、社会、生态效益。(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年加工能力达 1000吨的茶树花加工车间, 在全县8个茶叶重点乡镇建有加工车间,在 18个乡镇建有鲜花收购 点。培训采摘员工总人数约 2000人,培训加工技术人员100人,技 术覆盖全县26个乡镇的10万亩茶园。项目期生产茶树花800吨,实 现利润648万元。产品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 发展中心的的检测认证,达到茶树花Q/JM
5、CH-001-2005的企业标准。(1 )项目起止时间:2005年5月一2007年5月(2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额为370万元。到项目申报时止,已完成投资110 万元,需新增加投资260万元,其中申请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 金30万元,县农业科技转化配套资金 3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0万 丿元。(3 )项目执行结束时达到的成果转化程度kSop-按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要求,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以 下指标:茶树花干花的有效成份:蛋白质不低于16.7%,粗脂肪不低于0.126%,水浸出物43.4%,咖啡碱1.2%,茶多酚7.2%,氨基 酸1.9%,茶多醣不低于4.5%,总醣不低于29%水份
6、V 10%总灰 分V 9%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的指标符合欧盟要求,总体卫生指标符 合食品安全要求。根据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要求,结合开化龙顶名茶的 生产加工技术,开发茶树花茶“二合一”饮料新品种:龙顶茶树花(又 称作龙凤茶)及其包装生产。利用最新的分离纯化工艺为核心的技术研制茶树花浓缩汁、速 溶茶树花,生产与加工茶树花精粉;利用茶树花成份系统分离制备技 术,提取茶树花天然活性物质,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项目结束时,“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成果得到全面转 化应用。继而形成较为完好的开发模式和合作渠道,向全省进一步推 广。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茶树花属“变废为宝”的新开
7、发产品,具有应用范围广、适应强、 成本低、加工附加值高等特点,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订单生产 的茶树花干花每吨的销售价3万元。项目完成后,茶树花年产量达 800吨,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利润648万元。社会效益茶树花期在秋季,正是农民秋收后的冬闲时节,为此可以解决大kSop-量从农田中走出来的闲置劳动力,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项目。尤其,按专利技术操作采摘茶树花是一项易 培训、易操作、劳动强度低的工作,适合不方便外出打工、闲赋在家 的农村妇女和老年人,是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务工出路的理想选择。就消费者而言,由于茶树花的营养元素与茶叶一样,只是成份多 少不同而已,这对
8、于不习惯饮茶的女性最为适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 了新的保健饮品,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就茶产业而言,成龄茶园摘除茶树花后,可使茶叶增产25%以上, 按目前开化县10万亩茶园平均产值(销售收入)计算,每亩通过茶 叶增加收入300-500元。开发茶树花可大幅度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使茶园附加值提高,由此会进一步激发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茶叶 生产,壮大茶产业,这对于进一步打造“中国龙顶名茶之乡”、尽快把开化建设成为浙江省的茶叶强县有现实的社会意义。生态效益茶叶是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生态立县”发展战略 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成片的茶园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而且同样具有植物所
9、有的制造氧气、净化空气等功能。开化是全国生 态示范区,发展茶园有利于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茶树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水体、大气环境没有污染。同时,茶产业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农民,由于生产茶树花大幅提高 了茶园产出,帮助农民尽快致富,从而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 在燃柴等方面减少对森林的依赖,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05年5月一2005年12月kSop-(1)完成项目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工车间、摊放场地、 鲜花收购点的选址等;(2)在张湾乡、苏庄镇、长虹乡、池淮镇等 4个重点产茶区建 立技术培训点和加工车间;(3)完成采摘加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是以张湾乡及苏庄镇、
10、长虹乡、池淮镇茶园所在村的采摘人员,计 600人,加工技术50人;(4)加工车间厂房的配套建设、机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附属 设备(含仓库)的准备,每车间配套 1台传动式汽热蒸花机,1台立 式风选机,2台烘干机,共计4台传动式汽热蒸花机、4台立式风选 机、8台烘干机;(5)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印制等工作;(6)在技术方的培训指导下,加工产品。年生产茶树花200吨, 创产值600万元,实现利润180万元。第二阶段:2006年1月一2007年3月(1)继续扩大技术转化成果,完成以开化金茂茶场所属张湾乡 茶园为中心逐步向全县各乡镇的技术辐射和产品回收;(2)在城关镇、华埠镇、杨林镇、桐村镇等 4个重点产茶
11、区建 立技术培训点和加工车间;配套机器设备:4台传动式汽热蒸花机、4 台立式风选机、8台烘干机;(3)在音坑乡、中村乡、林山乡、金村乡、菖蒲乡、马金镇、 何田乡、齐溪镇、霞山乡、塘坞乡、村头镇、芳林乡、大溪边乡、黄 谷乡、底本乡、星口乡、青阳乡、封家镇等18个乡镇建立鲜花回收站;(4)项目完成后,年生产、回收茶树花 600吨,创产值1800多万元,实现利润540万元kSop- 第三阶段:2007年4月一2007年5月(1)规划新建5个乡镇的加工车间;(2)完善茶树花采摘、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3)项目课题总结、验收;(4)项目验收鉴定。3、资金投入计划项目计划总投资370万元。目前已完
12、成投资110万元,需追加投 资260万元,其中申请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30万元,地方 配套3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0万元。表1 :企业自筹资金投入计划及到位渠道时间金额(万元)到位渠道2005年5月一2005年8月602003-200年企业积累2005年9月一2005年12月502005年企业积累2006年1月一2006年8月502006年企业积累2007年1月一2007年3月402007年企业积累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目前国外还没有茶树花方面的研发,国内对茶树花开发利用工作 非常重视,最近回良玉副总理还专门批示,指示举办全国性的研讨活动,以使茶树花的研发朝深度、广度
13、领域迈进。茶树花鲜花含有少量的毒素和有害微生物,但通过技术加工后各项质量指标完全符合食品要求。主要的技术质量指标如下表:k“茶树花干花的技术质量指标对比指标类别项目现有技术质量指标项目兀成时计划技术质量指标有效成份蛋白质不低于13.3%,粗脂肪不 低于0.126%,水浸出物39.4%, 咖啡碱1.2%,茶多酚7.2%, 氨基酸1.6%,茶多醣不低于4.4%,总醣不低于29%水份V12%总灰分V 9%蛋白质不低于16.7%,粗脂肪 不低于0.126%,水浸出物43.4%,咖啡碱1.2%,茶多 酚7.2%,氨基酸1.9%, 茶 多醣不低于4.5%,总醣不低于 29%水份V 10%总灰分V 9%农药
14、残留符合食品要求符合欧盟要求重金属符合食品要求符合欧盟要求应用安全应用在饮料等食品行业应用在医药等行业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技术质量层面,而且还反映在产业以及社会、历史等更深的层面。我国是茶叶的发祥地,是茶叶的故乡。千百年来,世代产茶、饮 茶、事茶,孕育了巨大的茶产业,蕴藏着丰富的茶文化,特别是近年 以来通过科学技术对茶叶的研究,发现茶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尤 其是有抗氧化功能,在防癌抗癌等前沿有巨大的前景,这为茶产业的 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千百年来茶叶生产品种 单一,生产领域注重茶叶加工,忽视了茶树其他成份的利用。实施”茶树花加工工艺技术”推广及其产
15、业化项目,就是要利用茶树花与茶 ii 叶一样的保健功能,开发茶饮料业中的新品种,这无论是对于发展我 国的茶产业,还是引领茶叶故国的先进性,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 深远的历史意义。k“1、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丰 富饮料品种,满足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地球上 1/2的人们在饮茶,而 所有这些仅茶而已。是近年来以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 心徐纪英等一批专家首先发现了茶树不仅芽叶可用,花也可用,而且 花与叶的利用价值一样。研究表明,作为茶树的胎盘一一茶树花具有 二大利用价值,一是茶树花的营养保健价值与茶叶一样,经国家权威 部门多次化验、鉴
16、定:茶树花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和活性物质,如:茶 多糖、茶多酚、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这些成份对人体具有:解毒、抑菌、降脂、 降糖、延缓衰老、抗癌抑癌、滋补、壮体、养容养颜等功效。据测定,茶树花中的茶花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蛋 白质含量为29.18%,脂肪含量为2.34%,还原糖含量为27.72%;维生 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具有人体“清道 夫”之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高, 分别为203.80u/g和321.90u/g ;茶花粉中必需氨基酸配比均接近或 超过1997年FAO/WH颁布的
17、标准模式值,证明其蛋白质质量很高, 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营养源;其氨基酸种类齐全,脯氨酸含量很咼, 水解必需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均高于其他天然花粉,是天然氨基酸的优质来源;其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锰、钾、钠8种kSop-元素的含量都比较高。尤其是黄酮类含量高,鉴于黄酮类物质对氧自 由基致红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这是茶树花抗氧化功能的主要物 质,因此茶树花有抗衰老、保护机体免受外源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机理。以上是茶树花特有的成份和作用,茶树花与茶叶比较同样具有的有效成份为:茶多酚13.02%、氨基酸2.84%、咖啡碱2.59% 蛋白 质27.46%、儿茶素总量63.42mg/g、总糖38.
18、47%。除糖比茶叶偏高之 外,其他成份相近。二是茶树花应用安全指标符合国内及欧盟国家的标准。经农业 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检测, 茶树花不含六六六、滴滴涕、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脂、氯氰菊脂、联苯菊脂、溴氰菊脂、乙酰甲胺 磷、甲胺磷、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喹硫磷等农药残留物。这是 因为茶树为了保持生殖生长不受影响而具有的特性,所以说茶树花是最为生态的农产品。茶树花应用安全指标符合国内及欧盟国家的标 准,决定了茶树花比现在流行在市场上的玫瑰花茶等花茶更安全、更 有效,更可广泛应用在要求极高的医药行业。开发茶树花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饮料品种, 又为我们提供了现代 生活所需要的保健品。一方面由
19、茶树花的功效价值决定了她的保健作 用,尤其解毒、降脂、降糖功效,有减肥、减脂作用,适宜于女士养 容美容,因此茶树花二合一饮料即“龙凤茶”方便适用,丰富了茶族 新品种。在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中,自古以来茶树花都是让其自生自 灭的,本项目将废弃在茶园里自生自灭的原料为人们所用,这就是变废为宝。随着新技术的推广,茶树花还可进入医药保健行业、食品饮料kSop-行业、日用化工行业、妇女儿童卫生用品行业、纺织化工行业、洗浴 用品行业,市场需求量大面广,开发前景诱人。2、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提 高茶叶产量的需要。实施本项目可提高茶叶产量是由茶树自身生长的机理决定的。任何植物都有二
20、种生长方式,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茶树从根系吸 收水分与营养,从叶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都是供长叶、长枝(营 养生长)和开花结果(生殖生长)为目的的。对单株茶树来说,一定 的营养成份既要分配给叶、枝,又要分配给花、果,无疑营养生长与 生殖生长都要争夺营养成份,据用同位素标记试验,茶树内光合产物 有46.8%供给花、果,如果我们开发茶树花,将茶树花采下来停止茶 树的生殖生长,那么营养生长的营养多了,多长叶了,茶叶产量就高 了。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茶产业是利好,利好因素是能促进茶叶的 生产,对增加名茶的产量有促进作用。这就是 趋利避害。据试验,成龄茶园当年摘除茶树花后,可使茶叶增产25%以上。
21、本项目无论是对茶叶生产者还是茶树花消费者都有好处。3、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市 场的需要。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著名专家王郁昭先生称: “茶树花资源开 发利用是茶叶产业的一项新的重大发现。”茶树花的开发是近年来引 起重视的,目前全国的产量仅 300多吨,市场呈供不应求态势。4、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发 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需要。kSop- 浙江省是区域块状经济的“摇篮”,全省产值超亿元的各类块状 经济有500多处,经济总量达5990亿元以上(2003年统计)。开化县 是龙顶名茶的故乡,所产的开化龙顶茶享誉国内外,开化龙顶茶产业 也是开化县最大的
22、特色经济产业,而茶树花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目前在浙江省内乃至全国仍没有成为特色经济产业。但是把茶树花做成开化县乃至浙江省的区域特色经济产业是有基础条件的。一是资源丰富。凡成龄茶树都有茶树花。现在全国各地的茶园基 本上都是成龄茶园,这是因为全国的茶叶生产自80年代以来都在大面积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由于无性系茶树是通过扦插方式进行无性 系繁育而来的,对无性系繁育来说,扦插的插穗都是成龄茶树的枝条, 其所繁育的小苗那怕再小其生理年龄也都是成龄,都要开花结果。而 80年代以前靠播种等有性繁育的茶树如今已都成龄, 应当说现在的茶 园都是成龄茶园,都有茶树花,即使小茶苗也开花,因此资源相当丰据资料,全
23、国茶园可采茶树花的面积为1600万亩,茶树花鲜花理论产量达224万吨,可加工成品干花原料32万吨,按照目前每吨3 万元的订单收购价格计算,全国茶园茶树花的年产值可达96亿元,与全国名优绿茶91.45亿元的产值相近,8000万茶农人均100元。浙江省茶园面积近230万亩,茶树花鲜花理论产量达 32万吨, 可加工成品干花原料4.5万吨,按照目前每吨3万元的订单收购价格 计算,全省茶园茶树花的年产值可达 13.5亿元。开化县茶园面积近10万亩,茶树花鲜花理论产量达1.4万吨, 可加工成品干花原料2000吨,实际可产干花1000吨,按照目前每吨kSop-3万元的订单收购价格计算,全县茶园茶树花的年产值
24、可达 0.3亿元, 占名茶产业总值的17.2%。以上三组数据可说明,茶树花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二是经济效益好。茶树花开发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 经济效益二大部分。直接经济效益为茶树花的直接销售收入(如上三 组数据),间接经济效益为通过采摘茶树花促进茶叶增产的效益。据 测定,成龄茶园采摘茶树花后能使茶园第二年茶叶增产提质 25%以上。 这对于巩固以开化龙顶茶为主的区域特色经济和打造茶树花产业都 有好处。5、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转 变茶叶经济乃至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开发茶树花有助于转变茶叶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得茶叶经济呈多 成份、多种类协调增长。具体的增
25、长率,就开化县来测算,每年茶树 花的直接销售收入是0.3亿元,加上间接经济效益产生的 0.3亿元, 理论上可增加0.6亿元,占2004年全县茶产业总值的21.9%,即通过 开发茶树花可使茶叶产业总值增加21.9%,也就是说对增加茶叶经济的贡献率近1/3。这对一个以茶为主导产业的相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不小的增长点。开化县全县辖10个镇、16个乡,449个行政村,全 县总人口 34.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0.10万人。2004年,全县农村 经济总收入31亿,其中农业总产值4.3385亿元,外出打工净收入为 3.9516亿元,分别占14唏口 12.7%,人均可支配收入2913元。因此开 化的县情是
26、以农业为主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开发茶树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实现农村经济的平稳增长。kSop-6、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山 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开化县县域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区,素有“九山 半水半分田”之称,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剩余劳力多, 粮食安全系数低,2004年外出务工人口达8万人。开发茶树花对人多 地少的开化来说有二大好处:一是增加收入。以 0.3亿元茶树花销售 收入计算,30.10万农民人均可增收100元,而3万茶农则可人均增 收1000元。这对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农民的收入来说是不小的数 字。二是解决剩余劳力,尤其是秋后劳动
27、力。茶树花的采摘是在秋冬 季节,秋冬时节大量的劳动力从田地中闲置出来,特别是广大妇女能 够在冬闲中既能照顾家务又能挣钱,采摘茶树花是最好的选择。另一 方面,大量闲置劳动力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力保障。7、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实 施“生态立县”的需要。开化县地处浙江人民母亲河一一钱塘江的源头,山林总面积28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5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1%居全国前 列,是天然的“氧吧”。全县地表水水质达一类水标准,被国家环保 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并于2002年3月命名为全 国生态示范区。2000年初,开化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 “生态立
28、县”发展战略。2003年6月,在全国率先通过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国 家级论证。尽管开化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成效初显,但全县上下始终把kSop-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一句话:实施“生态立县”战略首先要 依靠发展生态产业。之所以“生态立县”战略取得成效,是由于开化 县已经发展了一大批如名茶、食用菌、根雕等生态农业、旅游业以及 对环境要求很高的硅产业、药产业等生态工业。为了更好的巩固战略 的成果,全县上下正以“生态立县”的要求找寻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的 新出路,而茶树花符合了“生态立县”战略的要求,既没有污染,其 本身就是不含农药残留的生态产品。所以说实施本项目是实施“生态 立县”的需要,更值得一提
29、的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之后环境得 到进一步优化,更有利于茶树花生产不受污染的影响。8、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丰 富茶文化的需要。自古开化盛产名茶。有记载的在明朝开化茶叶已列为贡品, 据崇 祯四年(公元1631年)开化县志记载“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 下”,“进贡芽茶四斤”。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茶叶开始出口。”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开化县志记载,芽茶进贡时“黄 绢袋袱旗号篓”限时进贡。自道光至光绪年间(公元 1821 1911年) 为国内眉茶主要产区,但也生产小量名为“白毛尖”的名茶。又据民 国三十八年(1949)开化县志稿记载“茶四乡多产之
30、,西北乡产 者佳,其在谷雨以前采摘者曰雨前,俗名白毛尖”。由于盛产名茶,开化具有浙江西部特色的茶文化底蕴尤为深厚。 在开化,用茶行礼是司空见惯的。比如以茶待客、以茶言商,有趣的kSop-是,谈婚论嫁也用茶,未来女婿首次上门的“认亲茶”,女儿出嫁的“出门茶”,媳妇娶进门的“敬亲茶”等等。但是由于自古以来盛产名茶,没有发现茶树花也可饮用,茶文化 中没有了茶树花的影子。如今,我们把茶树花称为“凤茶”,把开化龙顶茶称为“龙茶”,使得浙西茶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现代花茶盛行, 深受市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青睐,可以相信的是,有哪一天女儿出嫁 的“出门茶”、媳妇娶进门的“敬亲茶”都改喝茶树花了,随着茶树 花文化在
31、民间的扎根,一定会深化出新的茶文化。9、实施“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中试及推广项目是延 长茶叶产业链的需要。虽然,开化龙顶茶产业已经成为开化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4年全县以开化龙顶茶为主的名优茶产量达 1025吨,实现销售收 入1.74亿元,占农业产业增加值的1/5,但产品单一、产业链条不长 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茶产业多年来停留在茶叶 的初加工上。开发茶树花可以丰富茶产业的品种,同时更为我们开辟 一条新的方向,形成新的产业,拉长开化茶产业链。综上所述,“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项 目是一举多得、很有前景的项目。为此,我们在中林绿源(北京)茶
32、树花研究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对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予以推 广及产业化立项。(二)项目创新点kSop-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茶树花的开发与深加工属国内首创。“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点:1、首次发现了一种无需栽种培育且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天然保 健原料一一茶树花。2、茶树花鲜花中茶皂素含量较高,有毒性,但经过该技术加工 后其内含成份与茶叶基本类同,没有毒性,而且有的有益成份高于茶 叶。茶树花不含农残,重金属含量低于欧盟标准;3、首次将茶树的优质朵花与绿茶相配,形成了“质好形美”的 新型茶饮料,茶树花粉、茶树花浓缩汁、速溶茶树花等都是新型保健 饮料。4、首次将茶树花绞
33、磨、粉碎制成各种不同目度的原浆或原粉, 作为食品、饮料、日用化妆品、妇女儿童卫生用品等的功能性原料。5、在中国、欧洲和加拿大申请了同族专利,其专利申请号分别为:CN2001000123633 EP2001000982067 CA2001002457070 专利 号分别为:ZL01123633.7, EP1425974A1 CA2457070AA主要查新结论:经检索,除本成果之外,未见有关下列方面的国际文献报道:1、首次发现一种无需栽培、资源丰富且可再生的天然保健原料 茶树花;2、茶树花分体加工、成份系统分离制备技术等加工技术;3、新型保健饮料:茶树花粉、茶树花浓缩汁、速溶茶树花。kSop-(三
34、)知识产权状况1、项目的技术来源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技术是中林绿源 (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 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徐纪英博士发明,经国际、国内注册专利而享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该技术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 奖。徐纪英主任为此被美国世界名人科学院授予发明创造博士,在第 二届中国自然医学健康大会上获得杰出人才奖。 该技术的知识产权归 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徐纪英博士 所有。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与本单位合作对“茶树花 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成果进行转化,本单位目前是该中心在浙江 地区唯一的合作伙伴。1、合作单位情况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
35、是一家集茶树花研究开发 利用于一体的专业科研单位。中心下设茶树花产品开发实验室、理化 检测室和小试车间。发明人徐纪英主任是中心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 支学历高、技术攻关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在突破茶树 花开发加工基础技术的基础上,正在着力研究茶树花产品加工过程中 的化学变化机理以及茶树花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应用等关键技术课题。 目标是通过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开发茶树花名牌产品,支撑全国茶树 花产业的快速发展。kSop-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1、项目的转化内容茶树花生产从鲜花至产品,按其工艺可分为鲜花采摘、分级、摊 放萎凋、快速蒸杀、高温脱水、分筛、摊凉、低温干燥、粉
36、碎、精加 工等,本项目可转化的内容为:茶树花的选择与采摘技术。鲜花质量选择有机茶园、无公 害茶园,依据茶叶品种、茶芽生理和形态分化期的特点,适时分批次 按标准在授粉前的23天至授粉后的23天米摘,米摘时用竹制或 塑料制空心花篮盛放,勿挤压,及时摊放。加工前的处理技术。采摘的茶树花要求立即分级后摊放在 竹席上,厚度在2 5公分,每隔1小时轻翻1次,摊放时间不超过 10小时,最佳摊放时间为6小时;初加工技术。初加工工艺流程为:鲜花摊放萎凋 -快速蒸杀-高温脱水-分筛-烘焙-摊凉-低温干燥-包 装。萎凋后直接进行汽热蒸杀,控制花受热温度为80100C ;干燥分为多次进行,最佳分为34次干燥,干燥时温
37、度控制在 6080C 度之间,干燥机烘花板上花的厚度分别在23公分,每次干燥后需下机摊凉,摊凉时间逐渐延长,直到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V 10%K初加工后的处理技术。干燥后在零下 2040C环境中速冻 20分钟。kSop- (5)精加工:将初加工分得工序中的不同得出碎片、粉花,进 行再加工,拼配。(6)制成茶树花茶“二合一”等相关产品。(7)包装贮藏运输规程。(8)制订产品标准,企业生产管理规程。1、技术路线生态茶园无污染无虫害选择与采摘技术提高鲜花质量无花柄成熟花摊放、拣剔、萎凋精加工(茶树花系列产品)加工前处理1F初加工-1r*包装贮藏-F运输销售快速蒸杀咼温脱水热风烘焙摊凉低温干燥消费4市
38、 场加工成下一代产品无污染环境操作k“(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论述1、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是本单位及所在的张湾乡为中心向苏庄镇、长虹 乡、池淮镇、城关镇、华埠镇、杨林镇、桐村镇等重点产茶区辐射, 配套建设8个加工车间和技术培训点。在音坑乡、中村乡、林山乡、金村乡、菖蒲乡、马金镇、何田乡、 齐溪镇、霞山乡、塘坞乡、村头镇、芳林乡、大溪边乡、黄谷乡、底 本乡、星口乡、青阳乡、封家镇等 18个乡镇建设鲜花回收站。回收 站配备鲜花摊放场,按就近原则运往加工车间加工。在全县26个乡镇10万亩茶园配有8个加工车间,年回收、生产、 加工茶树花800吨,创产值2400万元。2、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
39、本单位将充分利用茶园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和加工能力强的优 势,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和经营管理机制,在全县范 围内完成茶树花采摘、加工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负责厂房建设及 设备安装与调试,并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扩展市场网络,完成项目指 定的生产经营目标。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是本项目实施的技术负责 单位,承担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的指导、精加工和产品的市 场开发,组织专家现场考察指导、课题评估及配合项目验收工作。3、开展本项目的相关事宜本项目是与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签订的协议框架内实施的,在本单位承担设备、资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中林绿源(北京)茶
40、树花研究发展中心应按协议价承担部分产品的销kSop-售,以便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除本茶场的加工车间外所涉及的加工车间宜以租用现有茶 叶加工厂(一般为村集体所有)为主,附属建设用地报请县政府审批, 要求给予优惠政策。4、“三废”情况及处理措施本项目涉及的所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无废水、 废物产生,机械加 工中的燃煤所产生的废气极其有限,对环境没有污染。(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力预测1、项目用途及市场分析本项目前景良好,这是由三个决定性的因素所决定的: 一是茶树 花产品应用范围广适应强。就其干花来说,与茶叶的营养价值相当, 既有花之香,又有花之甜,口感极好,尤其适合不习惯饮茶的消费群 体,如
41、妇女、儿童或不习惯饮茶者,这些群体只要饮用了茶树花,也 就摄入了茶叶的营养,达到了茶的功能和饮茶的目的,所以消费群体 多,消费面广。再者,茶树花的后代产品既广泛应用在饮料行业,又 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美容美体产品行业,可开发许多新产品。二是 生产成本低。茶树花的利用是变废为宝,本项目不需要茶园的种植、 管理成本,生产成本仅限在采摘加工运输成本,一斤茶树花的成本只 占一斤名茶的成本的610%三是附加值高,效益可观。由于茶树花 市场好,价格相对高,利润空间大,茶农生产茶树花的积极性易于调 动,实施项目的群众基础很好。在推行“茶为国饮”的时代背景中,茶叶的消费将迎来新的机遇, 浙江茶叶产销尤其是名茶
42、产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4年全省茶叶总产量达13.9万吨,产值40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4.5%、23.1%,kSop-茶叶产值年年创新高,茶产业、茶经济、茶科技、茶文化都呈现良好 发展的态势,因此在浙江省开发茶树花最大的优势还可以凭借茶叶的 平台,快速将茶树花的市场、文化、经济搭上茶叶的快速“列车”前 行,在茶叶占据“全国前列”的同时,抢先把茶树花也挤入“全国前 列”,这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浙江省走在“全国前列”的具体 行动。2、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茶树花开发利用加工工艺技术属独此一家的专利技术,其产品产 量受专利授权产量的调控,本项目按订单生产。一般来说,茶树花干花或花粉等产品都容
43、易贮藏,销售季节很长, 但是由于目前的市场缺口很大,按有关方面的估计至少缺口在上万 吨,如果全部的医药、美容美体产品行业运用茶树花产品作原料,这 个缺口更为惊人。除此之外,茶树花的市场竞争力还反映在与茶叶的竞争上。这是 由于在茶叶与茶树花中都可提取茶多酚、茶色素等,提取物广泛用在 众多行业,比如利用茶多酚的天然抗氧化功能而广泛在医药产品领域 受青睐,如制造抗癌药物等,还用在生物保鲜领域,利用茶多酚防腐、 灭菌抑菌的功能用在食品保鲜,等等。每年市场需要茶多酚约3000吨,但是由于用茶叶提取茶多酚的成本极高,而用茶树花提取茶多酚 的成本相对很低,所以茶树花比茶叶更具有竞争优势。有专家说,开发茶树花
44、将带来茶叶行业新格局。 我国有茶农8000 多万人,茶园面积1780多万亩,茶农占全国农民的9鸠上。茶产业 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国茶叶总产量为 78万吨。但由于茶园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茶农人均年收入仅kSop- 为300多元人民币,茶叶的技术含量与经济效益都相对较低,致使茶 产业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不强。开发茶树花对于提高我国茶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有积极的意义。国家科技部已把茶树花项目列为“中国星火计划”国科发计字(2003) 98号,其产品列入“中国星火计划名优产品”。(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预算根据本项目需要转化的内容与目标,估计本项目在资金资助期内 计
45、划投资额370万元,至项目申报时至,已完成投资额 110万元。已 到位的投资部分主要用于本茶场所需厂房车间及设备的建设。新增投资资金260万元,其中申请省、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万元,企业自筹200万元。2、资金筹措表2 :新增资金筹措计划k“金额:万元资金来源金额到位时间金额说明企业自筹2002005年12月前110企业积累2006年8月前502007年3月前40农业科技成602005年12月前30省拔款果转化资金2006年2月前30县配套合计260万元 u-;表3:新增项目投资估算表k “投资项目计划金额具体用途加工车间及设备8个加工车间修建100包括摊放场地8个加工车间配套设备120
46、每一车间添置配套 的生产设备见附表1仓储及设施10项目管理等技术指导费15米摘加工技术指导管理费、会议费、差旅费15 合计260附表3-1 :每一车间添臵生产配套设备投资明细表金额:万元表4 :转化资金使用明细表k“设备名称数量金额规&长宽高备注传动式汽热蒸青机1套5.006zs型烘干机2台6.0016平方米立式风选机1台0.8219DX55X27)粉粹机1台0.6085X2X220中型烘焙提香机1台0.6388X/2X220热收缩机1台0.295)X30X80有色封口机1台0.218X3X40台式台式捆扎机1台0.2355)X40X40晒垫等附属设备0.30合计15.093 元金额:万元技术
47、转让聘请专家技术培训材料费管理费资料印制验收评审581023113、资金使用计划表5:资金使用计划表金额:万元资金使用时间使用金额使用来源用途2005年12月前110企业积累110万元修建4个加工车间及 设备安装、仓储场所、 营销等。2005年12月前30省成果转化资金30万元技术转让费、培训费、聘请专家等。2006.1-2007 .390自筹资金90元,修建4个加工车间及 设备安装、营销费用 等。2006年2月前30县成果转化配套资金30丿J元管理费、培训费、验 收鉴定费、资料印刷 费等。(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技术风险本项目的核心技术为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徐纪英博士多年
48、来在茶树花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由徐纪英博k“士主持的中国茶树花产业综合开发建议书于 2004年12月在中国 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的组织下通过专家评审。这次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国务院发展中心原副主任王郁昭,国际茶叶基金会副会长吴 甲选,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农业司专家组总顾问、农业 部农业司副司长高麟溢,副院长金旻等专家学者的鉴定,认为“茶树 花的开发利用是茶叶产业的一项新的重大发现,它既能变废为宝,又 是能提高茶叶品质;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茶树花的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度高,实施成果转 化没有技术风险。2、人员风险开化金茂茶场是多年来从事茶
49、叶生产管理、加工、经营的企业, 不仅拥有茶园1200亩,建有1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而且有一支 茶园生产管理、加工和营销队伍,技术力量强,技术推广面大,在大 中城市建有一批茶叶连锁店,市场流通网络健全,更重要的是本项目 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科技、生产管理部门领导 和有关专家在政策与技术上将给予鼎力协助,实施本项目会在政策、 技术和资金上得到保障。技术合作单位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是国内外 茶树花研究开发的权威机构,拥有茶树花加工工艺技术和众多的产品 的配方,徐纪英博士对与开化金茂茶场的合作充满热情,在合作协议 框架内将给予技术上的全面支持,并负责产品销售。3
50、、市场风险本项目的产品实行订单生产,没有市场风险。与徐纪英博士合作,kSop-不仅让我们享有其专利技术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通过专利能掌控产量 调节市场,实现市场与生产的良性互动,确保价格的稳定。再者,茶 树花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市场行情好,只要在技术开发上不断向 深领域突破,只要在品牌建设上不断加强产品的宣传,市场就不断壮 大。(六)项目实施计划论述任务1:项目准备及加工车间、摊放场地、仓储的修建,机械安装与调试,采摘加工技术人员培训任务2 :年生产茶树花200吨任务3 :加工车间、鲜花回收站的修建,机械安装与调试,采摘加工人员培训任务4:年生产、回收茶树花600吨任务5:完善茶树花质量标准
51、,采摘、加工技术操作规程;结题、k“验收、鉴定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1、茶树花是新开发的产品,针对本地区茶园丰富的优势,推 广应用茶树花开发技术,在开化县26个乡镇年生产800吨茶树花。2、根据市场需要,推广应用茶树花精加工技术,将茶树花精 加工,生产茶树花粉等新产品。3、结合开化龙顶名茶品牌响、市场覆盖率高的情况和浙西茶 文化的特点,开发生产“龙凤茶”等保健茶。4、通过合作单位和本单位的市场销售网络,建立以茶树花行销通路为主辐射全国的茶树花企业商业化动作体系,培植茶树花产业,并逐步向全省各产茶区渗透、铺开,条件一旦成熟后组建中林 绿源茶树花(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推动茶
52、树花在浙江省范围 内的发展。(二)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成本分析茶树花直接的经济成本:每生产1公斤茶树花干茶,需要茶树 花原料(鲜花)7公斤,按目前采摘成本每公斤 2元计算,原料成 本为14元,原料耗损2元,加工人工费2元,煤电0.4元,折旧 费0.2元,仓贮0.4元,运输费1元。合计每公斤茶树花的生产成 本为20元。年生产800吨茶树花的总成本估算:生产成本 1600万元,管kSop-理费用10万元,销售费用50万元,总成本合计为1660万元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表6:项目的现金流量金额:万元名称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投资额200190000产量(吨)
53、200600600600600年销售收入6001800180018001800年生产成本4001200120012001200年销售费用1550505050年管理费用510101010利润总额180540540540540税收1854545454净利润162486486486486折旧额44444净现金流量-42292292292292累积现金量-4225054283411263、经济效益分析k“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两年生产茶树花 800吨,每公斤销售价30 元,生产成本价20元,800吨茶树花销售收入总额为2400万元,扣 除生产成本160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80万元,税收约72万元, 预计净利润为648万元。4、项目投资评估投资回收期=2+250/(542+250) =2.32 年(三)社会、生态效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能为市场提供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功 能的新饮料,为医药、美容美体产品制造行业提供天然原料,极大地 提高茶园的茶叶产量,为丰富茶饮料市场,加快壮大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合同新定义:知识产权焦点
- 20 狼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14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 老师教学教育心得范文
- 艺校入股合同范本
-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商场合同范本6
- js32-34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pdf格式 八年级上学期 体育与健康 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资料第2套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六章第一节《 认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 入厂合同范本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花盆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退市新规解读-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同证券
- 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治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研究
- 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工作
- 护理工作十四五规划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研究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