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_第1页
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_第2页
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_第3页
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_第4页
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秦墓中的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因素(一)戈春秋晚期凤翔高庄M10出土一件铜戈,瘦长柳叶形援,尖锋,援本上端有一圆穿,援上刃近阑出有一翘起的鸟翅形扉棱,中长胡三穿,长内略上翘,内后部饰一涡纹,秦墓出土铜戈及传世秦戈均未见与之类似的铜戈,可见这件铜戈并非秦人所铸。陈平先生通过对比相关考古资料,如安徽淮南赵家孤堆东周墓、江苏六合程桥一、二号东周墓、六合和仁东周墓,发现了不少与之形制相同的铜戈,通过对这些出土铜戈铭文的辨别,这类铜戈应属越国,因此,陈先生认为该戈是从东南地区的越国流入秦的。春秋晚期秦国与越国素无往来,越国铜兵怎样流入秦国的呢?陈先生认为秦虽然与越国没有来往,但却与楚国保持着一般性的修盟

2、与联姻,这件铜戈可能是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会战时,秦哀公出兵援助楚国,秦、吴两军于楚地程、沂交兵,秦国大胜吴军,吴军铜戈成为了秦军的战利品,而吴兵又于此前得之于越卒者。(二)剑本文C型剑有首、空心圆茎、无箍、窄格;D型剑与C型除了柄茎带箍外形制基本相同。与C型剑、D型剑形制大体相同的铜剑多出土于吴、越两国境内,依据李伯谦先生说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器物流行的地区也往往是其起源的地区,或与其起源地区领近的地区。”由此断定本文的C型剑、D型剑主要流行于南方尤其是吴越地区。田伟先生认为C型剑、D型剑有共同的特征,即圆茎、有格,将其称为“吴越式剑”。D型剑的祖型在西周早期存在于浙江贩海、长兴两地,如长兴

3、短剑,在往后的演变中整体不断加长,颈由粗变细,茎饰单箍向双箍发展;如春秋早期屯溪土墩墓M8出土的剑、战国早期客省庄、战国中期西安南郊茅坡光华胶鞋厂等。因早期D型剑多为空茎、茎饰一箍或无箍,田伟先生认为C型剑来源于D型剑,在发展的过程中吴人进行了技术改造。而西周中期C型剑在江苏、浙江等地出现,如西周中期高淳下大路短剑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剑身逐渐加长。如战国中期任家咀、战国晚期西安南郊潘家庄世家星M180出土的铜剑。春秋中期,吴越式短剑开始见于河南、湖北等地,数量有限。至春秋晚期,分布地区有所扩展,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均有出土。战国早期秦墓洋西客省庄M202中出土了一件吴越式短剑。D类短剑应该是战

4、国早期传入秦国的。(三)矛战国早期凤翔高庄M18出土一件矛,骸口呈燕尾内凹,称为“燕尾式矛”,西周早期这类矛就存在于吴越两国,梁管较短且多为椭圆骸,骸口端制成特殊的燕尾双尖叉状,起到固柄的作用。其作为刺兵的主体长兵器贯穿两国整个历史时期。此外,矛身饰菱形、米字形几何暗花纹,这是吴越兵器制造的特有绝技。陈平先生在其文试论春秋型秦兵年代及有关问题中提到:“这件铜矛造型与制造工艺复杂、精进,其梁孔作椭圆形仅到矛身中部,一侧有缨环,矛身中脊后部两侧带有血槽,槽面光滑明亮,中有精美的写暗格花纹,与越往勾践剑上的极为相似,认为这件矛是从楚越等地直接流入的。”春秋早期偏晚的陇县边家庄秦墓Ml便有B型铜剑的身

5、影,B型戈三角尖锋膨大,似蛇头,援中收束,近锋处上扬。这类蛇状援戈多见于春秋早中期的楚墓,如“黄季佗父”戈、“鄂子妆”戈。秦墓出土的B类铜戈应该是在吸收楚戈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本地区的因素制造而成。除B型铜戈外,战国晚期华县东阳M34出土了一件楚戈,该件铜戈援部残断,长胡三穿,长条形内,内部饰以云纹为底的凤鸟纹,羽冠后卷,钩状,用双线勾绘而成。而双线勾边的凤鸟纹装饰风格属于楚文化铜戈的典型特征,这件未阳阴间巷M3:2出土铜戈内部纹饰类似,是楚戈无疑。带有斑纹的铜兵最早见于楚地。这种斑纹一般呈不规则多边形,形状不固定。而华县东阳秦墓M17出土了一件剑身通体带有这种斑纹的铜剑,足见其也是受了楚文化的

6、影响。巴蜀文化因素柳叶形剑是巴蜀铜剑的一大特色,这类剑通常是前锋尖锐狭长,剑柄扁平,有两个穿孔,无剑格,剑身自本部缓慢斜收至剑锋,剑体整体呈柳叶状。“厉共公二年,蜀人来赂”,可见,秦国与蜀地在战国初年就存在往来,凤翔高庄M18中出土一柄柳叶形剑,其年代为战国早期,该剑整体形制与四川巴县冬笋坝出土的柳叶形剑形制类似,是受了巴蜀柳叶形剑的影响。综上可知,关陇地区东周秦墓出土铜兵含多种文化因素。结合分期,我们可以看出秦国的青铜兵包含的文化因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期及第二期前半段携带的周文化因素、北方文化因素较为浓厚,之后更多的呈现出三晋文化因素、楚文化因素、吴越文化因素以及巴蜀文化因素。笔者认

7、为秦国兵器呈现这一特征与秦国对外的军事活动存在必然联系,秦国早期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赢秦与西戎的斗争史,从非子开始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秦人的军事活动主要是针对西戎,至秦惠公五年(公元前395年)“伐绵诸”之后,陇山以西的戎狄才算基本上被扫清,此时的秦国版图己经扩张到渭水上游。战国中期开始,秦国经商靴变法国富民强,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开始将矛头指向山东六国及巴蜀之地,而与之交战的过程中自觉的吸收了他们的文化,使得战国中晚期秦墓出土的青铜兵器在形制上更多的呈现出这些地区兵器风格。其次,秦国兵器的风格呈现出多样性。秦人作为华夏民族中的后进族群,在西周灭亡的特殊时期,因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得

8、到周平王的认可晋升为诸侯,其与山东六国不同,没有礼乐文化的传统,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自然不受宗法礼制的束缚。再加上受生存环境的影响,秦人逐渐形成了“轻伦理,重功利”的价值观,在这种“功利主义”观念的驱使下使得秦人面对优于自身的外来文化时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借鉴、模仿。再者,通过对东周秦墓出土青铜兵器文化因素的分析发现,战国中期开始,关陇地区的秦墓中并未出土窄长援、锐锋、中长胡三穿、内部开利刃的战国型秦戈,而出土的多为带有别国文化因素的铜戈。这可能与战国中期秦国的兵器管理制度改变有关。早期秦人服兵役武器是自备,如诗经秦风无衣曰:王放舆师,修我矛戟,舆子偕作;王放舆师,修我甲兵,

9、舆子偕行。无衣是秦哀公时期的诗歌,可见春秋晚期秦国武士仍需自备武器上阵杀敌。自商靴变法开始,军队开始吸收庶民,而庶民不具备自备武器的能力。兵器管理制度可能在此时发生改变,由自备变为政府发放。由秦律十八种中的工律可以看出武器是由官方供给的。除外,百姓的武器都是从官府借用的。严苛的武器管理制度可能是造成战国中晚期秦墓未出土战国型秦戈的主要原因。东周时期,列国纷争,秦国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这绝非偶然,回顾秦国五百多年的奋斗史,可以看出雄厚的军事实力是秦国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其中青铜兵器是军事力量强大与否最为直接的体现。以关陇地区东周秦墓出土的青铜兵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青铜兵器型式演变、摆放位置

10、、组合关系、文化因素等的具体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各类兵器进行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关陇地区秦墓出土青铜兵器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模仿期”,从兵器形制来看,模仿了西周晚期兵器的风格,第二期为“转型期”,此时的秦兵一改往日风格,不管是在形制上,还是在类型上均发生突变,出现了之前尚未出现过的新类型。第三期为“全盛期”,即在第二期的基础上,种类更为丰富,尤其是铜锨、铜剑。第二,兵器作为随葬品与墓主一同埋入墓葬,摆放在不同位置,如棺撑之间,棺内,棺盖板上,棺底板下。虽然摆放位置有别,但都起到了防护、守卫墓主的功能,摆放位置越多元,起到的防卫作用就越大,防卫程度的高低由墓葬级别而定。除此之外,依据铜剑的佩戴方式,笔者认为棺内出土的青铜兵器应为墓主身前常用之物,其中铜剑具有象征墓主生前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功能。再者,B类墓、C类墓棺撑之间的兵器存在一定摆放规则,多置于棺撑之间西侧或西北角,依据头向朝西、屈肢葬式推断这两类墓的墓主人为戎人后裔,崇尚武力的戎人后裔将兵器这样摆放可能是对本族文化中尚武习俗的继承与认同。第三,未遭盗扰的墓葬作为一个完整的埋葬环境,其随葬品往往是成套出现,如青铜礼容器。成套的礼容器多为墓主身前饮食器具搭配及使用情况的直接反映。同样青铜兵器也不例外,兵器的组合状况可以表明兵种构成及作战方式。通过对关陇地区东周秦墓出土青铜兵器组合的分析,秦国的作战方式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