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_第1页
地铁车站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_第2页
地铁车站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_第3页
地铁车站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_第4页
地铁车站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669790901编制依据及原则 PAGEREF _Toc466979090 h 2HYPERLINK l _Toc4669790911.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66979091 h 2HYPERLINK l _Toc4669790921.2 适用围 PAGEREF _Toc466979092 h 2HYPERLINK l _Toc4669790932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66979093 h 2HYPERLINK l _Toc4669790942.1 站体位置 PAGEREF _

2、Toc466979094 h 2HYPERLINK l _Toc4669790952.2 地面交通状况 PAGEREF _Toc466979095 h 3HYPERLINK l _Toc4669790962.3工程水文地质 PAGEREF _Toc466979096 h 3HYPERLINK l _Toc4669790972.4设计概况 PAGEREF _Toc466979097 h 4HYPERLINK l _Toc4669790983 桩基侵限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466979098 h 7HYPERLINK l _Toc4669790993.1 现场测量情况 PAGEREF

3、_Toc466979099 h 7HYPERLINK l _Toc4669791003.2 侵限原因分析 PAGEREF _Toc466979100 h 8HYPERLINK l _Toc4669791014 处理方案 PAGEREF _Toc466979101 h 9HYPERLINK l _Toc4669791025、资源配置及主要工程量 PAGEREF _Toc466979102 h 9HYPERLINK l _Toc4669791036、工期计划 PAGEREF _Toc466979103 h 13HYPERLINK l _Toc4669791047、安全应急措施 PAGEREF _T

4、oc466979104 h 13HYPERLINK l _Toc4669791057.1应急小组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 PAGEREF _Toc466979105 h 13HYPERLINK l _Toc4669791067.2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PAGEREF _Toc466979106 h 13HYPERLINK l _Toc4669791077.3应急准备与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07 h 14HYPERLINK l _Toc466979108物质准备 PAGEREF _Toc466979108 h 14HYPERLINK l _Toc466979109围护桩剔凿过程中可能

5、出现的险情及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09 h 14HYPERLINK l _Toc4669791107.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PAGEREF _Toc466979110 h 14HYPERLINK l _Toc4669791118、信息化施工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11 h 15HYPERLINK l _Toc4669791128.1监测流程 PAGEREF _Toc466979112 h 15HYPERLINK l _Toc4669791138.2基坑监测要求 PAGEREF _Toc466979113 h 16HYPERLINK l _Toc4

6、669791149、安全环保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14 h 17HYPERLINK l _Toc4669791159.1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15 h 17HYPERLINK l _Toc4669791169.2 环保措施 PAGEREF _Toc466979116 h 17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SG-10标四方坪站主体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四方坪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2、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四方坪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3、与省重工设计研究院关于四方坪站桩基侵限处理

7、”的工作联系单;4、现场实际掌握的测量资料;5、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6、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1.2适用围本方案用于指导四方坪站南段约82m主体结构围护桩侵限处理施工。2工程概况2.1 站体位置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四方坪站位于开福区车站北路与三一大道交叉路口正下方,车站沿车站北路呈南北向布置,车站站位西北象限为市开福区国税局宿舍楼,以及天都国际大酒店,离基坑最近距离约为32.88m;东北象限为黑石渡变电站,离基坑距离约33.08m;西南象限为中国南航与办公大楼,离基坑最近距离约为31.1m;东南象限为兴嘉名苑和国立金海大酒店,离基坑最近距离约38.38m

8、。四方坪站站位见图2-1 四方坪站总平面图。图2-1 四方坪站总平面图2.2 地面交通状况四方坪站位于车站北路与三一大道交叉路口,车站北路与三一大道均为城市主干道路,交通流量大,现状拥堵严重。施工围挡前需进行交通疏解,详见四方坪站交通疏解方案”。2.3工程水文地质车站结构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卵石,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水位标高位于结构顶板位置。顶板位于杂填土中,中板位于粉质粘土及卵石层中,底板位于强中风化砾岩层中。本站场地无地表水,地下水类型分为填土中的上层滞水、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正处旱季,根据现场钻探揭露情况,填土层富水性整体较差;孔隙水主要分布

9、在全新统与上更新统含水层中,孔隙水富水性中等,属弱承压水;基岩裂隙水赋存量较小,迳流条件较差。上层滞水赋存于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沟管渗水、人工排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流渗排泄,水量动态变化大,分布不连续。勘察期间场地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埋深为,相应标高为。孔隙水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及河水补给,其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升,具承压性,枯水期水位下降,为弱承压水,分布不连续。孔隙水稳定水位埋深为,相应标高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中元古界板岩裂隙中。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调查,基岩节理裂隙多为密闭或微,迳流条件较差,水量甚微,未能形成稳定水位。场地地下水位呈周期性

10、变化,有明显的丰枯季。图2-2 四方坪站工程水文地质剖面图2.4设计概况四方坪站为地下单柱两跨局部双柱三跨的框架结构,车站主体结构长203.1m,标准段宽20.7m,标准段外包总宽20.7m,车站起点里程Y(Z)DK27+517.700,终点里程Y(Z)DK27+720.800。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埋深17.721.8m,顶板覆土厚约2.63.8m。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区间,车站为盾构区间提供站过站条件。车站附属结构包括2个风亭、4个出入口、1个紧急出入口及两个人防预留通道口。附属结构除4号出入口暗挖段外均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1150mm钻孔灌注桩405根,北段桩间采用

11、800mm600mm双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注浆;冠梁为1400*1000混凝土冠梁兼做压顶梁;支撑系统标准段第一道为700*10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间距一般为8米;第二、三道支撑为609,t=16钢管支撑,不设置临时立柱。车站中心里程南北两侧设有横跨基坑的钢便桥结构,为加快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在车站中间增设一排1000mm1150mm临时隔离桩,共计17根,新增隔离桩的设计参数同主体结构围护桩,嵌固深度为6m。新增隔离桩桩顶设置1000*1000的冠梁,冠梁两端各设置一道800*1000的斜撑与主体围护桩顶冠梁连接。新增隔离桩后可以保证南端场地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提前转入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

12、工阶段,新增隔离桩的位置如图2-3所示。中间隔离桩钢便桥*围图2-3 四方坪站主体隔离桩平面位置示意图车站主体中间隔离桩在纵断面中的位置,见附图。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4所示。图2-4 四方坪站主体隔围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图2-5 四方坪站围护结构横剖面图3桩基侵限基本情况3.1 现场测量情况项目部测量班针对已开挖的南侧基坑第一至第四流水段DK27+517.7DK27+599.7,轴线1轴至11轴约82m围的围护桩的净空进行了测量。四方坪站南北端头盾构井侧墙设计厚度800mm,其余侧墙设计厚度700mm,最大处侵入侧墙结构设计限界20cm。具体测量情况见表3-1,侵限桩的平面位置如附图3

13、-1所示。表3-1四方坪站南侧82m围桩基侵限情况汇总表序号钻孔桩编号侵入侧墙结构线/cm序号钻孔桩编号侵入侧墙结构线/cm1B891131B78不侵限2B90632B79不侵限3B91不侵限33B8074B92不侵限34B81105B93335B82106B941336B356不侵限7B951037B357不侵限8B96638B358不侵限9B97不侵限39B359不侵限10B98不侵限40B46511B99不侵限41B50612B335不侵限42B53513B336不侵限43B59314B337不侵限44B60不侵限15B338不侵限45B388616B339不侵限46B383717B34

14、0不侵限47B380518B341不侵限48B376519B342不侵限49A26620B343不侵限50A30521B3441151A32422B345752A36不侵限23B346153B40不侵限24B347不侵限54B45不侵限25B72不侵限55A3不侵限26B73不侵限56B405不侵限27B74257B403不侵限28B751158B400不侵限29B762059B397不侵限30B77860B396不侵限3.2侵限原因分析四方坪站主体围护桩由于扩孔、偏孔、钻孔垂直度偏差、浇筑时躲避现场管线等原因,部分围护桩侵入主体结构侧墙限界。4 处理方案四方坪站主体围护桩侵限采取以下方案:(

15、1)对于侵限部分70mm:由于围护桩保护层厚度为70mm,侵限部分70mm的围护桩,凿除侵限部分混凝土后,不影响围护桩受力主筋,所以直接凿除侵限部分混凝土,及时绑扎侧墙钢筋浇筑侧墙混凝土。(2)对于侵限部分70mm:1)在侧墙厚度不足部位,侧墙中间增加一排25受力主筋,主筋间距同侧墙竖向受力钢筋,间距为150mm,补强加固围为侵限围两侧各1m。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图 4-1 桩基侵限处理施工流程图5、资源配置及主要工程量(1)人员投入桩基侵限处理拟投入风镐工6人,负责侵线桩的破除;投入工班长1人,全面负责现场侵限处理工作;投入杂工8人,负责混凝土垃圾清理,桩基表面水泥砂浆重新找平。另外,项

16、目投入施工员1名,质检员1名负责现场施工和质量管理工作。(2)机械设备投入拟投入机械设备见表6-1。表5-1 桩基侵限处理劳动力安排设备名称数 量备注风镐6 把侵线桩表层破除空压机2台铁锹6把垃圾清理门式脚手架2套操作支架脚手板10m2操作平台塑料桶/5L10把平抹5把桩基表面找平(3)主要工程数量根据统计,本次侵限处理面积约1290m2,具体侵限情况如左右线纵断面图所示。-. z.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10cm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基本不侵限,满足设计要求负一层桩基基本不侵限,满足设计要求负一层桩基侵限不严重,侵限小于7cm负二层桩基侵

17、限不严重,侵限小于10cm 图5-1 四方坪站南端4个流水段左线桩基侵限情况统计示意图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侵基本不侵限,符合要求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侵限小于7cm负一层桩基基本不侵限,满足设计要求负一层桩基基本不侵限,满足设计要求负二层桩基有侵限情况,最大20cm负一层桩基侵限有侵限情况,最大11cm图5-2 四方坪站南端4个流水段右线桩基侵限情况统计示意图-. z.6、工期计划根据目前施工进度,四方坪站南侧场地桩基侵限处理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南端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工期2016年9月23日2016年12月30日。7、安全应急措施建立建设单位

18、、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相关施工单位等多方联络机制,围护桩剔凿期间各方负责人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有情况及时协商处理。7.1应急小组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表7-1 应急小组人员及任务分工表职务联系方式任务分工令航组长总管全局,全面负责本工程突发事件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工作。朱传刚副组长全面负责本工程突发事件及环境风险事件的技术工作,对安全度过风险工程提供技术支持。黄小雷副组长负责日常安全风险检查工作,出现险情时,负责现场救援和人员转移。存洪组员负责协助安全副经理做好日常的安全风险检查和发生险情的抢险救援工作友永组员负责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出现险情时,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和发放。胜佳组员负

19、责安全风险宣传教育工作,出现险情时,负责人员安置,对外联络等外协工作。薛清涛组员负责协助总工做好预防突发事件及环境风险事件的技术工作,对安全度过风险工程提供技术支持。金文花组员负责资金保障及遇险人员转移、安置及医疗。7.2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观测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项目经理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同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协商后确定处理方案,施工单位按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流程如下:图7-1 应急救援流程示意图7.3应急准备与措施7.3.1物质准备为防止剔凿过程中突发事件影响围护桩结构,准备609,t=16mm的钢管支撑及围檩等阻止桩身倾斜滑移。7.3.2围护桩剔凿过

20、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及应急措施在围护桩剔凿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剔凿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篡改方案容。在过程中,当环境监测数值,当日有一项或多项突变发生时,可能会遇到围护桩倒塌险情,原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或桩身完整性有缺陷,在剔凿过程中,强力震动导致桩身倒塌。现场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必须增加围护监测次数,若桩位开始出现变形超出规值必须现场停止施工,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研究、对围护桩侵限处理方案进行论证,严格按照专家提出的方案重新进行本工程的施工组织。7.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封锁现场,制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现场和围观,并派专人在大门值班,引导上级和外部救援

21、人员,同时组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离开事故区域,防止再次发生人员伤亡。清理现场材料,保证现场道路畅通,方便救护车辆出入。现场应急处理必须遵循救人为先”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先抢救受伤人员,并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作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在抢救伤亡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破坏事故现场时必须作好标示并拍照,以利事故分析和调查。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报告,具体报告程序如下:图7-2 事故报告流程图事故报告要尽量说清楚以下情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及程度、人员伤亡情况,已经采取的措施。外部救援时必须说明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报救者单位、(或事故地)及人员伤亡情况,

22、如对方无疑问后才能挂断。通完后,应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同时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8、信息化施工措施本工程受到一些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因此全过程都必须将基坑周边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主要的位置,必须按信息化施工的原则组织施工。支护系统变形监测是信息化施工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其安全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同建设单位委托的专业监测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监测工作。8.1监测流程图8-1 监测流程示意图8.2基坑监测要求8.2.1 监测容桩基处理期间主要监测围护桩顶、邻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8.2.2监测要求按建筑基坑技术规(JGJ120-2012)的要求

23、,对下述项目进行监测:(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2)周围建筑物变形;(3)地表开裂状态(位置、裂宽)的观察;在围护桩处理期间,增加监测强度,做到一日两测。在结构施工期间,可视测得的位移及力变化情况加密或减少。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及业主。各监测项目的报警值,见表8-2。表8-2 相应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项目速率(mm/d)累计值(mm)钻孔灌注桩顶位移2322.5邻居建筑物变形1.5沉降8mm;倾斜2%地表沉降2322.5若监测值达到上述界限须及时报警,以引起各有关方面重视,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一起进行分析,并考虑采取相应的控制位移及沉降的措施。8.2.3监测点的布置对支护位移的量测,测点位置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