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模拟试题答案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6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PAGEREF _Toc6 h 2 HYPERLINK l _Toc7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PAGEREF _Toc7 h 3 HYPERLINK l _Toc8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PAGEREF _Toc8 h 4 HYPERLINK l _Toc9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PAGEREF _Toc9 h 6 HYPERLINK l _Toc0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PAGEREF _Toc0 h 9 HYPERLINK l

2、_Toc1 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PAGEREF _Toc1 h 11 HYPERLINK l _Toc2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PAGEREF _Toc2 h 12 HYPERLINK l _Toc3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PAGEREF _Toc3 h 14 HYPERLINK l _Toc4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PAGEREF _Toc4 h 15 HYPERLINK l _Toc5 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 PAGEREF _Toc5 h 17 HYPERLINK l _Toc6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PAGEREF _Toc6 h 18 H

3、YPERLINK l _Toc7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PAGEREF _Toc7 h 20 HYPERLINK l _Toc8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PAGEREF _Toc8 h 22 HYPERLINK l _Toc9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PAGEREF _Toc9 h 25 HYPERLINK l _Toc0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PAGEREF _Toc0 h 26 HYPERLINK l _Toc1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PAGEREF _Toc1 h 29 HYPERLINK l _Toc2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PAGEREF _Toc2

4、h 31 HYPERLINK l _Toc3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PAGEREF _Toc3 h 33 HYPERLINK l _Toc4 第十九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PAGEREF _Toc4 h 35 HYPERLINK l _Toc5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PAGEREF _Toc5 h 36 HYPERLINK l _Toc6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PAGEREF _Toc6 h 38 HYPERLINK l _Toc7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PAGEREF _Toc7 h 40 HYPERLINK l _Toc8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PAGEREF

5、 _Toc8 h 41 HYPERLINK l _Toc9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PAGEREF _Toc9 h 43 HYPERLINK l _Toc0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PAGEREF _Toc0 h 44 HYPERLINK l _Toc1 第二十六章 会计概论 PAGEREF _Toc1 h 46 HYPERLINK l _Toc2 第二十七章 财务会计报告 PAGEREF _Toc2 h 48 HYPERLINK l _Toc3 第二十八章 财务报表分析 PAGEREF _Toc3 h 50 HYPERLINK l _Toc4 第二十九章 物权法律制度 PAGEREF

6、 _Toc4 h 53 HYPERLINK l _Toc5 第三十章 合同法律制度 PAGEREF _Toc5 h 54 HYPERLINK l _Toc6 第三十一章 公司法律制度 PAGEREF _Toc6 h 58 HYPERLINK l _Toc7 第三十二章 其他法律制度 PAGEREF _Toc7 h 60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化,即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参见教材P12答案:C解析: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见教材P23答

7、案:A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价格上升,供给将增加。参见教材P24答案:B解析: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参见教材P45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参见教材P66答案:B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增加。参见教材P87答案:B解析:两种商品为替代品,Eij0,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参见教材P8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系数的概念。参见教材P8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需求收入弹性的掌握。收入弹性小于1,则称为“必需品”。参见教材P910答案:B解析:决定供给

8、弹性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参见教材P9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C解析: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参见教材P12答案:ADE解析: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选项BC则属于互补品。参见教材P13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参见教材P14答案:BCE解析:本题是对最低限价的全面考查。实施最低限价,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生产过剩。选项A说法有误。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而最高限价才低于均衡价格,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5答案:CDE解析: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

9、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参见教材P8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22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的数值无法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加总。参见教材P123答案:A解析: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4答案:B解析: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参见教材P165答案:C解析: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或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选项C说法错误。参见教材P166答案:

10、A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参见教材P187答案:A解析: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19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C解析: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参见教材P122答案:ABC解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性、可传递性和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参见教材P133答案:ACD解析: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如下(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任

11、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参见教材P14154答案:BC解析: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参见教材P165答案:BE解析: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所以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参见教材P166答案:AC解析: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见教材P19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个人企业的特点。参见教材P212答案:A解析:公司制企业

12、是依照公司法所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参见教材P213答案:B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参见教材P224答案:D解析: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参见教材P225答案:A解析: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参见教材P226答案:B解析: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参见教材P23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边际产量的概念。参见教材P24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机会成本的概念。参见教材P269答案:A解析: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参见教材P2710答案:D解析:固定成

13、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711答案:D解析: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1400+800)/4=550元。参见教材P2712答案:A解析:总可变成本是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只有A正确。参见教材P2813答案:B解析: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可变成本处于最低点。参见教材P29的图1-1814答案:D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

14、线。参见教材P2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公司制企业的特点,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选项AC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12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合伙制企业的特点。参见教材P213答案:ABCE解析:选项D属于产出。参见教材P234答案:ACE解析:参见教材P25的图1-165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查规模报酬的分类。参见教材P266答案:ABD解析: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选项C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77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总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

15、可变成本。参见教材P278答案:AB解析: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参见教材P279答案:BD解析: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一样都是U型曲线。参见教材P28-29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本行业内产品的差别程度。参见教材P322答案:B解析:某些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的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3答案:A解析: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参见教材P324答案:A

16、解析: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参见教材P335答案:A解析: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6答案:C解析:垄断竞争市场又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7答案:D解析: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参见教材P338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参见教材P349答案:D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就是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个别企

17、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参见教材P3410答案:D解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参见教材P3611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也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记忆。参见教材P3712答案:A解析: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参见教材P3813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价格歧视的含义。参见教材P3814答案:B解析:企业实现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参见教材P3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DE解析:划分市场类型的主要依据(1)本行

18、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进入障碍的大小。参见教材P322答案:ACDE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参见教材P323答案:ABDE解析: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1)政府垄断(2)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3)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参见教材P334答案:ABE解析: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选项C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35答案:ABCE解析:寡头垄断市场上,进

19、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参见教材P336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寡头垄断的市场。在美国,汽车工业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在其他国家,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可划入寡头垄断市场。选项AE属于垄断竞争市场,选项C属于完全垄断市场。参见教材P347答案:ABD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参见教材P358答案:AB解析: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既可称作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也可称作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参见教材P359答案:ADE解析: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选项BC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36第五章 市场失

20、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所有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参见教材P402答案:D解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换言之,社会已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社会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参见教材P403答案:C解析:一般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

21、,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参见教材P414答案:C解析: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参见教材P4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纯公共物品的理解。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参见教材P426答案:D解析: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这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参见教材P427答案:B解析:国防属于纯公共物品。参见教材P42-438答案:D解析: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参见教材P44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逆向选择

22、的概念。逆向选择就是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参见教材P44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道德风险的有关内容。购买汽车保险后不认真驾驶汽车,购买财产险后不注意防盗,这属于道德风险问题,即“败德行为”。参见教材P4411答案:B解析:选项ACD属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只有选项B正确。参见教材P4412答案:B解析: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参见教材P45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个

23、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参见教材P402答案:ABCD解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参见教材P403答案:AB解析:公共物品具有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参见教材P424答案:AB解析:纯公共物品就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参见教材P425答案:ABE解析: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得到的。选项C说法有误。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

24、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436答案:ABE解析: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是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足,优化资源配置。参见教材P447答案:BD解析:选项ACE属于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参见教材P448答案:BCD解析:选项AE属于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的措施。参见教材P44第六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参见教材P472答案:D解析: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是支出法和收入法。参见教材P47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对

25、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参见教材P474答案:C解析: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参见教材P475答案:D解析:S代表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IS(TG)也就是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参见教材P496答案:D解析: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参见教材P50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参见教材P518答案:A解析:边际储蓄倾向的取值范围是大于0小于1。参见教材P5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投资乘数的公式,投资乘数K是

26、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10答案:B解析:k=1/(1-)=1/(1-0.6)=2.5。参见教材P5311答案:A解析:投资乘数K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参见教材P52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E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参见教材P472答案:ABE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参见教材P473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核算GDP的主要方法。参见教材P474答案:ABCE解析:选项D属于收入法中的非生产要素收入。参见教材P475答案:AC解析: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涉及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参见教材P486答案:AC解析:家庭储蓄

27、和企业储蓄通称为私人储蓄。参见教材P497答案:AC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X-M)=C+S+T两边同时消去C,通过简化变为:I=S+(T-G)+(M-X),就代表了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参见教材P498答案:ABC解析: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参见教材P49-50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索罗余值=10%-4%=6%。参见教材P57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增长型周期的概念。参见教材P57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典型周期的概念

28、。参见教材P574答案:B解析:扩张阶段可以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参见教材P575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征的考查。通货膨胀是在经济周期的复苏和繁荣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参见教材P576答案:D解析:价格指数有很多种类,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参见教材P587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588答案:A解析: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成反比。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参见教材P599答案:D解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29、名义利率不变,而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利率为正。参见教材P5910答案:C解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参见教材P5911答案:A解析: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的称为没有工作。参见教材P6012答案:C解析: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参见教材P6113答案:D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引起的失业。参见教材P6114答案:A解析:资本的效率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参见教材P5615答案:A解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参见教材P61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

30、:ABCE解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效率。参见教材P552答案:ABC解析: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类型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参见教材P573答案:ABCE解析: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正比,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84答案:BDE解析:就业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就业者条件、时间条件和收入条件。参见教材P605答案:ABCD解析: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特征就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参见教材P62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31、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参见教材P67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政府各职能含义的掌握情况。市场监管职能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参见教材P653答案:A解析: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参见教材P664答案:D解析:实行双紧政策,会抑制总需求,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并引致失业率的上升。参见教材P665答案:B解析: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参见教材P666答案:D解析

32、:税收属于财政政策措施。参见教材P67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DE解析:参见教材P652答案:AE解析:经济调节运用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参见教材P653答案:BCDE解析: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654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原则,(1)不能只追求单一目标,顾此失彼,而应综合考虑(2)要遵循适度原则,以免对经济运行形成较大冲击和引起社会震荡(3)既要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又要注意政策的相互配合,同时还要把握好实施政策的时机,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参见教材P665答案:AB解析:

33、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参见教材P666答案:AB解析: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参见教材P67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称为对外贸易。参见教材P692答案:C解析: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大卫?李嘉图。参见教材P693答案:B解析: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对外贬值,会增加出口,同时有利于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的增加;相反,汇率上升,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即减少出口。参见教材P714答案:C解析:关

34、税壁垒是指国家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外贸政策。选项ABD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参见教材P715答案:D解析: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参见教材P726答案:A解析:间接补贴是对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参见教材P727答案:B解析:外贸依存度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其GDP的比重。参见教材P728答案:D解析: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动因是追求利润。参见教材P72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CD解析: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参见教材P692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

35、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参见教材P69-703答案:ACDE解析: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选项B是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参见教材P714答案:ABCD解析:该题考查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变动。选项D是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参见教材P715答案:ABD解析: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716答案:ABDE解析:非关税壁垒是

36、指采用关税以外的手段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障碍的各种措施,如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参见教材P717答案:BCDE解析: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除此之外,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还有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参见教材P71-728答案:ABD解析:对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促使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参见教材P73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财政是

37、一种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理财活动或经济活动。参见教材P752答案:A解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参见教材P753答案:B解析: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形态。参见教材P754答案:C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参见教材P765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参见教材P766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参见教材P777答案:C解析: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38、参见教材P778答案:B解析: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参见教材P779答案:D解析: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参见教材P7810答案:D解析: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体现。参见教材P78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解析: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参见教材P772答案:ABD解析: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参见教材P773答案:ABCE解析:公共财政的配置范围主要是市场配置无效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参见教材P774答案:ABC解析

39、:本题考查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参见教材P785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参见教材P786答案:CDE解析: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参见教材P78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财政支出。参见教材P812答案:B解析:遵循市场效率准则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社会效益,体现了财政支出的效益原则。参见教材P813答案:A解析: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参见教材P824答案:C解析:

40、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的意义。参见教材P825答案:C解析: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等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参见教材P836答案:A解析:体现政府非市场性分配活动的支出是转移性支出。参见教材P837答案:C解析: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参见教材P848答案:A解析: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决定于国家的制度安排。参见教材P849答案:A解析:财政支出规模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参见教材P8410答案:B解析:“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是瓦格纳。参见教材P8411答案:D解析:非均衡增

41、长理论的提出者是鲍莫尔。参见教材P85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E解析: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和稳定与发展原则。参见教材P812答案:BE解析: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参见教材P813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参见教材P83(按财政资金使用的最终结果分类,财政支出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4答案:ADE解析: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参见教材P835答案:AE解析: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的特点是无偿性和非等价性。参见教材P836答案:ABD解析

42、: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选项C说法有误。如果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表明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较强,选项E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837答案:CE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内容。参见教材P84-858答案:BC解析:19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在对英国18901955年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参见教材P859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越位的后果。选项A是财政支出缺位的消极影响。所以不选A。10答案:ACDE解析: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科学规范原则

43、。参见教材P89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参见教材P922答案:A解析: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参见教材P933答案:A解析:税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参见教材P954答案:B解析: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参见教材P955答案:B解析: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参见教材P976答案:D解析:混转方式实践中比较常见。参见教材P987答案:B解析:旁转也称“侧转”,是指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

44、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参见教材P988答案:A解析: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参见教材P999答案:B解析:以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事作用比较小。参见教材P10010答案:B解析: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参见教材P10111答案:D解析: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参见教材P102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BCDE解析:按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参见教材P932答案:ADE解析: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按计量标准划分

45、,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参见教材P933答案:BCD解析:主要的流转税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契税和房产税属于地方税。参见教材P934答案:BC解析: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通常把税收收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参见教材P935答案:ABE解析:税收按管理权限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参见教材P936答案:ACE解析:该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参见教材P957答案:ACDE解析:亚当?斯密提出的赋税四原则包括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和最少征收费原则。参见教材P968答案:AB解析:现代税收原则包括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选项

46、CD.E属于瓦格纳的课税原则。参见教材P969答案:AB解析: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参见教材P9710答案:BCDE解析:该题考查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参见教材P9811答案:BCE解析: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大,税负不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更具有弹性,不易转嫁。所以选项AD不正确。参见教材P9812答案:ACE解析:国债的特点是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参见教材P9913答案:ABCD解析: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参见教材P101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47、解析: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参见教材P1052答案:D解析: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参见教材P1053答案:B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参见教材P1054答案:A解析: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参见教材P1065答案:C解析: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参见教材P1076答案:C解析:资本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债。经常预算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税收。参见教材P1077答案:C解析:增量预算保持了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参见教材P1078答案:D解析:

48、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参见教材P1089答案:C解析: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参见教材P10910答案:B解析:我国政府采购运行实行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机制。参见教材P11011答案:A解析: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参见教材P11112答案:B解析: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经济学家是庇古。参见教材P11113答案:A解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最典型的财政管理体制是统收统支。参见教材P11214答案:C解

49、析:收支挂钩制会导致地方对支出的关心程度重于对收入的关心程度,具有“鞭打快牛”的负面效应。参见教材P11215答案:A解析: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参见教材P11416答案:B解析: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所得税分享比例是中央60%,地方40%。参见教材P115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解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主要有: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年度性原则和公开性原则。参见教材P106-1072答案:BCE解析:政府预算的职能包括(1)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3)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参见教材P1063答案:AB解析:根据政府

50、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可将政府预算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参见教材P1074答案:ADE解析: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参见教材P1085答案:BCDE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完整统一。参见教材P1096答案:BDE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2)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4)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参见教材P109-1107答案:ABCD解析: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2)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3)实

51、行政府采购制度(4)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参见教材P109-1108答案:ABCD解析: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包括(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3)财政收支的划分(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参见教材P1119答案:BCDE解析:该题考查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参见教材P11210答案:ACDE解析: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如下(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4)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参见教材P1

52、1311答案:CDE解析:根据市场基础原则、效率原则、分级管理原则等要求,合理划分中央政府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参见教材P11612答案:ABCE解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如一些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统计等公共福利事业。参见教材P116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参见教材P1192答案:A解析:在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参见教材P1203答案:A解析:经常项目平衡亦称贸易平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口等于出口。参见教

53、材P1204答案:A解析: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参见教材P1215答案:B解析:当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采用盈余预算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参见教材P121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概念。参见教材P1227答案:B解析:本题是对中性财政政策概念的考查。参见教材P1238答案:C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参见教材P1249答案:B解析:稳健财政政策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参见教材P12510答案:D解析:为了扩大内需,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

54、观经济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参见教材P12611答案:A解析: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参见教材P127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CE解析: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和稳定功能。参见教材P1192答案:ABDE解析: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参见教材P1203答案:ACD解析:国际收支平衡包括经常项目平衡(亦称贸易平衡)和资本项目平衡。参见教材P1204答案:AE解析:经济稳定增

55、长,决定于两个源泉,一是生产要素的增长,一是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参见教材P1205答案:ACDE解析:财政政策工具包括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利率属于货币政策工具。参见教材P1216答案:AD解析: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选项BC.E是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划分的。参见教材P1227答案:ACDE解析:双紧就是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紧的货币政策就要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以答案是ACDE。8答案:ACDE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实施稳健

56、财政政策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参见教材P1259答案:BC解析: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就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ADE均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参见教材P123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交易型货币数量学说是由费雪提出来的。参见教材P1302答案:C解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货币量。参见教材P130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参见教材P1304答案:D解析: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参见教材P13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投机动机的含

57、义。参见教材P1316答案:A解析:货币供给分析包括货币供给的机制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前者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后者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参见教材P1327答案:A解析: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参见教材P1338答案:B解析: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参见教材P1339答案:A解析: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参见教材P13510答案:B解析: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参

58、见教材P13611答案:A解析: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参见教材P136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理解。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包括工资推进性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参见教材P13713答案:C解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过度的信贷供给。参见教材P13714答案:D解析: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参见教材P13815答案:A解析:供给学派提出的积极的供给政策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精简规章制度。参见教材P139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B解

59、析: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认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参见教材P1312答案:ABC解析:凯恩斯认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这里要特别注意是投机动机,而不是投资动机。参见教材P1313答案:AC解析:选项BD.E的说法在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到,该题和上题一样都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参见教材P1314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对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理解。其中恒久性收入、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成正比。存款的利率、债券的收益率、股票的收入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参见教材P1325答案:ABCE解析:M2(广义货币量

60、)包括M1(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选项D是干扰性,按照我国目前货币层次的划分,不存在M3这个层次。参见教材P1336答案:BD解析: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1)M0=流通中现金(2)M1=M0+银行活期存款(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属于M2而不属于M1的有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所以此题选择BD。参见教材P1337答案:BCE解析: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这样三类因素的制约(1)受到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要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要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