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纠纷范文_第1页
买卖合同纠纷范文_第2页
买卖合同纠纷范文_第3页
买卖合同纠纷范文_第4页
买卖合同纠纷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买卖合同纠纷范文买卖合同 _件诉讼指南 买卖合同 _ 件的审理所需证据材料: 一、证明当事人 ( 原告、被告、第三人 ) 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a 、当 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 _明资料,如 _ 、户口薄、居住证等 ; b 、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它经济组织的,应当提交主体登记资料 ; 如工商登 记机关注册的工商信息资料, 社团法人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等 ; c 当事人在讼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名称变更或分立、 合并的, 应提 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买卖合同关系及从属的担保合同关系 成立的证据 a 、买卖合同、承揽合同书 ; b 、订货单 ; c 、证明 违约、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 ( 包括

2、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 据交换、电子邮件等 ); d 、证明口头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证据,如证 人证言,实际履行凭证等 ; e 、证明担保合同关系的保证合同、抵 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或交付定金的凭证、保函等。 三、 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a 、交、收货凭证:交货单、送货单、提 货单、收货单、入库单、仓单、运单等 ; b 、货款收支凭证: 收据、 银行付款凭证、发票等 ; c 、证明拖欠货款的证据:结算清单、欠 条、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能证明欠货款事实的信函等 ; d 、合同 约定向第三人履行或第三人履行的, 则提交第三人关于合同履行情况 的证明及相应凭证。 四、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计算清单,

3、并注明计 算方法、公式、依据等。 五、其他与举证有关的注意事项 a 、 在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 要求当事人须在收到法院举证 通知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完成举证 ; 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要求当 事人须于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之次日起十五日内完成举证。 b 、当事 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 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 申请延期举证,经法院准许,可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 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举证申请, 是否准许同法院决定。 c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应依 法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前提出。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 证据,应当提交书面

4、申请。 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 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 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的内容、需要由法院 调查收集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 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 申请调查收集 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 ; (2) 涉 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 (3)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 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 d 、证人应当出庭作 证。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向法院书面 申请 ; e 、在证据有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 可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此申请应当

5、在举证期限届满七日前向法院书 面提出 ; f 、当事人申请鉴定,除最高 _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 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外,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 对需要鉴 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 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 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 致使对案 件争议的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g、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 h 、当事人抽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要自已保存证据原件、 原物或者提供原件、 原物确有困难的, 可以提供经法院核对无异的复 制件或者复制品, 开庭时应提交证据原件、 原物进行质证 ;

6、 当事人 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中华人民 _ 领域以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 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 并经中华人民 _ 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 或者履行中华人民 _ 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形成的,应该履行相 关的证明手续 ; i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 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j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 编号,对证据材料的、证明对象、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 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 k 、当事人未按要 求完成举证责任的,应当依法承担举证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 买卖合同 _件

7、的管辖权买卖合同(即购销合同 )纠纷管辖权的确定依据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 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_管辖”的规定 ;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民诉意见 )第 19条“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 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 ; 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 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 最高 _ 关于在确定经济 _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 ( 以下 简称规定 ) “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 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 “( 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 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其他标的在

8、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 行”; 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 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 ; 其他标 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第一百四十一条“出卖人应当 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第一百六十条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 定的地点支付价款”等等。 ?全文 案例: 买卖合同 _ 件评析 一、案情介绍 原告张某某与被告孙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 受理后,发现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 原告张某某提供了被告孙某某书 写的欠现金 1 万元的欠条,并提供了几份证人证言, 旨在证明其与被 告孙某某之间存在着西瓜买卖合同的事实和欠条的形成 ; 而被告孙某

9、某辩称其长期以卖菜为生, 根本没有买卖过西瓜, 其与原告张某某之 间不存在西瓜买卖的事实,并讲其所写 1 万元欠条是原告张某某以 被告孙某某与其妻存在不正当关系为由威逼情形下所打, 被告孙某某 就其主张未能提供有力证据, 而且书写欠条后亦未报案。 ?全文 买卖合同纠纷的风险防范 一、案情介绍 甲、乙双方于 xx 年 7 月 12 日签订了一份简单的购销合同, 约定乙方向甲方购买 50 万米涤 纶哔叽,由于当时货物的价格变化大,不便将价格在合同中定死,双 方一致同意合同价格只写明以市价而定,同时双方约定交货时间为 xx 年年底,除上述简单约定合同中便无其他条款。 ?全文 买卖 合同 _ xx 年

10、12月 17日,原告黄山才在被告四川省盐业总公司 成都分公司 (下简称盐业公司 ) 处购买食用精制非碘盐, 而被告将堆放 在盐业公司彭州支公司露天坝子里, 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食盐 6 吨 (单价825元/吨)卖给了原告,原告将其中 3.45 吨食盐作为封口盐加 入至 569桶山露中,造成该 569 桶山露中盐水出现大量黑褐色泡沫, 盐水中有细小黑色悬浮物, 不符合原告与上海浦东公司签订的山露买 卖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 该 569 桶山露被上海浦东公司拒收, 至今 仍在原告处。 ?全文 如何确定买卖合同 _件的管辖权 一、案 例 xx 年 11 月 21 日,原、被告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一份

11、,合 同第三条交货地点、方式中约定“由供方 (即原告)送货至需方 (即被 告)仓库或指定地点”。原告完成供货义务后,双方于 xx 年 7月 3日 共同确认出具了一份对账单,载明被告尚欠原告货款 155 万余元, 但对付款方式和付款地点未作约定。 原告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 行地为由, 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被告偿付货款。 ?全文 法律咨 询解答: 法律咨询: 蔡某系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某村所有的 冬枣园的承包人。 xx 年 2月 22日,蔡某与村签订冬枣纸箱买卖合同 一份,约定:蔡某购买村的冬枣纸箱若干个,单价为 2.9 元/ 个,数 量以实收数为准,同年 4月 30日前付清货款,如违约罚货款

12、总额的 100%.至同年 4 月 21 日,蔡某共收到村的冬枣纸箱 8240 个,并由蔡 某出具收条一份,总计货款 23896 元。合同逾期后,经村派人催要, 蔡某仍拒不付款。村于 xx 年 5 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蔡某给付货款 23896 元及违约金 23896 元。庭审中,蔡某认为冬枣纸箱买卖合同是 在受村胁迫才签订的,故合同无效,但蔡某没有提供证据证实。经主 审法官释明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 当事人可以申请 法院适当减少”后,蔡某仍不申请法院降低违约金。 律师回答: 村与蔡某签订的冬枣纸箱买卖合同, 不违 _ 法律规定,为有效合同。当事人均应全面履行约定义务, 蔡某收货后

13、应按约付款, 逾期付款还 应向村给付违约金。问题提示:并存的债务承担与保证行为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 【要 点提示】 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达成三方协 议或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双方协议或第三人向债权人单方承诺由第 三人履行债务人的债务, 但同时不免除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债务承担方 式。保证系从合同,保证人是从债务人,是为他人债务负责 ; 并存的 债务承担系独立的合同, 承担人是主债务人之一, 是为自己的债务负 责。判断一个行为究竟是保证,还是并存的债务承担,应根据具体情 况确定。如承担人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中有较为明显的保证含义, 可 以认定为保证 ; 如果没有,则应当从保护债权人利益

14、的立法目的出发, 认定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案例索引】 一审法院:浙江省宁波市镇 海区 _(xx) 甬镇商初字第 186号(xx 年 5月 16日 二审法院:浙 江省宁波市中级 _(xx) 浙甬商终字第 569号(xx 年 9月23日) 【案 情】 原告:应志伟 被告:杨定炳 被告:王崇兴 宁波市镇海区 _ 经审理查明,被告杨定炳于 xx 年 2月 9日向原告应志伟出具欠条一 份,欠条内容为: “今欠到应志伟水泥沙泥挖机石子款人民币壹拾贰 万元整。欠款人杨定炳 xx.2.94 月底付清”,王崇兴在欠条中“欠款 人杨定炳”后面签名。 原告应志伟起诉称: xx年开始至 xx年2月 9 日,原告为被

15、告杨定炳、王崇兴运输水泥、沙子、挖土等。在 xx 年2月 9日经原、被告对账,确认共欠原告相关费用人民币18万元, 同日二被告向原告支付了 6 万元,并出具欠条一份,确认尚欠款 12 万元,并承诺于 xx 年 4 月底将欠款付清。然上述款项二被告至今未 付,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二被告共同归还欠款人民币 12 万元。 被告杨定炳在法定答辩期间内未提交书面答辩状, 在庭审中口头答辩 称:该笔债务系其一人债务,被告王崇兴只是该笔债务的见证人,不 是欠款人。 被告王崇兴答辩称:原告主张的被告王崇兴欠其建材款 的所谓事实不存在,原告为被告王崇兴供应建材的时间已有很多年, 一直到去年底,并非如原告所称

16、的是从 xx年开始至 xx 年2月 9日。 被告王崇兴对自己应付给原告的建材款都是及时结清, 从来没有一次 是欠到农历新年以后的。原告提交的“欠条”中载明的欠款 12 万元 的债务人是被告杨定炳, “欠条”中的建材都是原告为被告杨定炳运 送的,与被告王崇兴无关。“欠条”中之所以也有被告王崇兴的签名, 这是由于原告为被告杨定炳供应建材的业务当初是由被告王崇兴介 绍的,原告对被告杨定炳的情况不是很熟悉, 所以让被告王崇兴在被 告杨定炳出具的“欠条”中签字做个证明,故原告对被告王崇兴提出 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审判】 宁波市镇海区 _ 认为,本案争议 焦点在于被告王崇兴究竟是否为欠款人之一。 被告

17、杨定炳表示该笔债 务系其一人债务, 被告王崇兴表示其不是以欠款人的身份在欠条上签 名的,理由是被告王崇兴与原告应志伟的所有款项已经结清, 而欠条 上的该笔欠款系基于原告应志伟与被告杨定炳发生的买卖运输业务 而出具的, 与被告王崇兴无关, 既然原告应志伟与被告王崇兴没有发 生过买卖或运输关系, 故被告王崇兴在该欠条上作为欠款人签字没有 事实基础。 庭审中原告自述称被告王崇兴是保证人, 所以排除了被告 王崇兴债的加入的可能性, 故其不可能是该笔债务的欠款人而只是见 证人或保证人。 而被告王崇兴即使是保证人, 该笔债务的保证期间也 已届满,故被告王崇兴不应对该笔债务承担责任。对此,结合原、被 告的陈

18、述及提供的证据,本院作如下分析意见:首先,在两被告均在 欠条上签名的情况下, 仅凭被告杨定炳的陈述, 尚不足以证明涉案业 务为原告与被告杨定炳两者之间所发生。 且被告王崇兴提供的证据只 能证明原告与被告王崇兴另行发生过业务或该些业务按照双方交易 惯例均已结清,而不能证明被告王崇兴与涉案业务无关 ; 其次,即使 涉案业务为原告与被告杨定炳两者之间所发生, 被告王崇兴只是当时 业务介绍人,亦不能免除其还款责任,理由如下: (1) 如果该笔涉案 欠款为被告杨定炳个人应负债务, 原告仅凭被告杨定炳个人出具的欠 条即可向其行使债权, 而无需被告王崇兴作为证明人签名, 被告王崇 兴关于该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

19、 ;(2) 按照日常情理, 如果被告王崇兴为 证明人或保证人身份, 应在欠条中写明或在别处签名, 而其在欠款人 处与被告杨定炳同时签名, 只能视为被告王崇兴承认该笔欠款并自愿 与被告杨定炳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综上,被告王崇兴提供的证据不足 以证明其主张之事实, 应承担举证不能之不利后果。 原告提供的证据 已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其诉讼请求于法有据, 本院依法予以 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 _ 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中华人 民 _ 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 百六十一条,最高 _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 定,判决如下:被告杨定炳、王崇兴共同支付原告应志

20、伟人民币 12 万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 一审宣判后,被告王 崇兴不服向宁波市中级 _提起上诉称(1) 原审判决认证错误。 证人 周利娟虽是王崇兴的妻子, 但原审法院以证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而对 周利娟的证言不予认定, 不符合法律规定。 应志伟关于其与王崇兴 之间发生了欠条上记载的建筑材料买卖关系的主张已被原审庭审查 明的事实所推翻, 但原审法院仍以王崇兴确认欠条上签字是真实的为 由,而对该欠条的全部内容予以认定,亦不符合法律规定。 (2) 原审 认定事实错误。 欠条上涉及的建筑材料买卖关系是应志伟与杨定炳 之间发生的,与王崇兴无关。 原审认定王崇兴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 涉案业务

21、为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所发生, 不能证明王崇兴与涉案业务 无关,是与客观事实相悖的。对王崇兴在欠条上签名的真实意思, 原审质证时应志伟陈述是对欠条上债务履行的一种保证。 据此可以得 出一个事实,即王崇兴在欠条上签名的真实意思不可能是债的加入。 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的业务关系是经王崇兴介绍才发生的, 王崇兴 是按照应志伟的要求在杨定炳出具给应志伟的欠条上签字做个证明。 原审认定王崇兴在“欠款人”处与杨定炳同时签名,只能视为王崇兴 承认该笔欠款并自愿与杨定炳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也是与客观事实相 悖的。 (3) 原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由于王崇兴与应志伟之间并不存 在欠条所涉的建筑材料买卖关系, 王崇兴在

22、欠条上签字的真实意思也 不属于债的加入,因此,原审适用中华人民 _民法通则第 87条, 中华人民 _合同法第 60条、第 131条、第 159条、第 161条是 错误的。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驳回应志伟对王崇兴的诉讼请求。应志伟答辩称:原审判决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杨定炳答辩称:原审判决错误。本案欠款系其个人债务,与王崇兴无 关,王崇兴只是该笔债务的见证人。 宁波市中级 _ 认为,应志伟虽 主张本案讼争欠条所涉的买卖业务是其与杨定炳、 王崇兴之间发生的, 并提供了由杨定炳、 王崇兴签字的欠条予以证实, 但从应志伟在二审 审理中确认其与杨定炳曾对账确认杨定炳欠其货款 18 万元

23、,对账后, 杨定炳支付了 6 万元,再结合欠条是由杨定炳出具后, 再由王崇兴签 字,以及王崇兴系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买卖业务介绍人的事实, 可以 认定欠条所涉的买卖关系发生在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 本院对王崇兴 关于欠条上涉及的建筑材料买卖关系是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发生的 上诉理由, 予以采纳。 本案争议的焦点为王崇兴在杨定炳出具的欠条 上签字的行为是否具有债务承担的法律效力。 王崇兴作为应志伟与杨 定炳之间买卖业务关系的介绍人, 在杨定炳出具的欠条中将自己的名 字签署在“欠款人杨定炳” 后面,在对该签名没有作特别约定的情况 下,按照一般的理解应是王崇兴同意以欠款人的身份, 加入到杨定炳 与应志伟的

24、债务关系中, 与债务人杨定炳共同承担债务。 王崇兴认为 其在欠条上签字只是作为见证人或证明人, 以便应志伟找不到杨定炳 时,让其做中间人证明一下。本院认为,根据经验法则,王崇兴的解 释不符合生活常理,且无相应证据印证,故对王崇兴该上诉理由,本 院难以采纳 ; 应志伟在原审庭审中曾提到“当时王崇兴给应志伟 介绍杨定炳时,很明确是帮他 (指杨定炳 )运送沙子,如果欠钱了,可 以向王崇兴要。 基于该情况应志伟和杨定炳做了这生意, 如果没有王 崇兴的保证,是不会和杨定炳做生意的, 因应志伟与杨定炳没有关系, 也不知道杨定炳的经济状况” ,该陈述并未涉及到对王崇兴在欠条上 签字性质的认定问题, 故王崇兴

25、关于应志伟陈述王崇兴在欠条上签字 是一种债务履行的保证,无事实依据,本院亦不予采纳。根据王崇兴 在“欠款人杨定炳”后签字的事实,本院认定王崇兴在杨定炳出具的 欠条上签字的行为系并存的债务承担, 原审判决王崇兴、 杨定炳共同 承担付款责任, 并无不当。 原审虽未认定欠条所涉的买卖关系发生在 应志伟与杨定炳之间,但判决结果正确,应予维持。王崇兴的上诉请 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 _ 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 ( 一)项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评析】 对于本案的处理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 种意见认为, 王崇兴在杨定炳出具的欠条上签字行为系保证。

26、 欠条中 约定 xx 年 4 月底付清欠款,原告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 证责任,因此,被告王崇兴的保证责任已免除。 第二种意见认为, 王崇兴在杨定炳出具的欠条上签字行为系并存的债务承担。 王崇兴为 债务承担人,应当承担付款责任。 上述不同意见的分歧实质在于如 何区分并存的债务承担与保证。 ( 一)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概念及性质 1.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概念 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 前提下, 债权人或者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 将债 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移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学理上讲, 债务承担 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债务承担仅指免责的债务承担,即第三人 取代原债

27、务人的地位而承担全部债务, 使债务人脱离原先债的关系的 债务承担方式,实际上是债务人的替换,或称债务移转。广义范畴的 债务承担除了债务移转之外, 还包括并存的债务承担, 是指原债务人 并不脱离债的关系, 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来与原债务人一起 承担债务,也称债务加入。 我国法律对并存的债务承担没有规定。 省 高级 _关于适用中华人民 _ 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一) (xx.9.23) 第 17 条规定:“债务人加入是指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 达成三方协议或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双方协议或第三人向债权人单 方承诺由第三人履行债务人的债务, 但同时不免除债务人履行义务的 债务承担方式。” 2

28、. 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性质 (1) 并存的债务承担就 其本质而言,系为他人利益所设定的契约,故又被称之为利他契约。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得为他人设定义务, 如果设 定义务对他人亦不具有约束力。 但为他人设定权利则是允许的, 义务 人不履行义务, 债权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要求其承担责任。 我国台湾 地区民法典就规定: “以契约订定向第三人为给付者,要约人得请求 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 其第三人对于债务人亦有直接请求给付之权。 ”并存的债务承担系第三人负担之新债。第三人加入履行后,第三 人负担与债务人具有同一内容的债务, 虽然该债务在性质上与原债务 相同,但在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上可以与

29、原债有所不同。例如,第三 人可以与债权人另行约定还款期限而不受原债务履行期限之限制。并存的债务承担系第三人独立承担之债。 并存的债务承担成立后, 第三人之义务便与债务人之义务独立进行, 债权人既可向债务人主张 权利,文可向第三人主张权利,亦可同时向二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并存的债务承担具有无因性。在通常情况下,债务人与第三人间 存在某种原因关系,如买卖、赠与、委托等,这一原因往往是第三人 愿意加人到既存的债务关系中代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之动机, 故有的 学者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对价关系, 将第三人与债务 人之间的关系界定为补偿关系, 意为第三人履行可从债务人处得到其 履行之对价以为补偿

30、。 笔者认为, 此原因并非构成第三人履行之必要 条件,并存的债务承担可以系有偿,也可以系无偿 ; 可以存在某种原 因,亦可不存在某种原因,这均不妨碍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之成立。( 二 ) 并存的债务承担与保证的判断方式 保证是第三人为了确保债权 人之债权的实现而为债务人履行债务以自己的信用所提供人的担保。 并存的债务承担在实质上亦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保障。 史尚宽先 生曾明确指出,并存的债务承担,以担保原债务人的债务为目的,此 点与保证,尤其与抛弃先诉权之连带保证,同其性质。崔建远先生也 认为,并存的债务承担和保证都属于债务担保制度中的“人的担保” 的范畴。 虽然并存的债务承担与保证均以担保债

31、务履行为目的, 但是 两者在法律意义上并不相同。 1. 保证系为他人之债提供的履行保障, 其是主债务的从债务,附属于主债务而存在,主债务消灭,保证之债 亦消灭。而并存的债务承担则是第三人自己成立了一个新债, 其本身 就是主债务人,并不依附于债务人而存在。 2. 保证责任之承担必须 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才能发生, 且保证责任期间系除斥期间, 为不变 期间,无中止、中断和延长之说 ; 而并存的债务承担的期限不必待债 务人之履行期届满,可以与债务人之履行期一致,亦可以不一致,可 以提前亦可以延后。 如果第三人在期限届满后未履行承诺义务, 则受 诉讼时效的约束而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由此可见,并存的债务

32、承 担对债权人之权利保障程度较保证有甚。 3. 保证有连带责任与一般 保证之分, 一般保证之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在债权人未对债务人 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并经强制执行前, 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责任。 并 存的债务承担之第三人并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 承担连带责任。 由于对第三人系并存债务承担人或保证人的认定不 同,直接关系到第三人是否可适用保证期间制度免责的问题, 故关于 两者的司法认定尤为重要。黄立先生指出: “如果当事人之约定无法 明确认定系并存之债务承担或系保证时, 应研究参与之人系希望为自 己债务负责或作为保证人为他人债务担保。”史尚宽先生指出: “在 实际判例时,应斟

33、酌具体的情事,尤其合同目的来确定。当事人的意 思不明时,其偏为原债务人的利益而为承担行为时,可认为保证。承 担人有直接及实际的利益而为之者,可认为并存的债务承担。”德国 判例将该种利益更进一步明确界定为经济上的利益, 其认为: 就自身 经济上的利益参与时,始可认为系并存之债务承担 ; 个人身份上的利 益则不能作此推定, 例如仅由于友谊或家庭之关系而表示愿意为债务 人解决,只能认系保证。上述判断方式在理论上确有其合理性,但实 务中往往较为复杂, 较难把握。 对于第三人主观上在行为时是怎么希 望的,希望为自己债务负责或作为保证人为他人债务担保, 及第三人 之承担行为究竟是为他人的利益还是为自身的利

34、益, 而债权人均难以 举证证明。同时,现代交易以简便快捷、成本低廉为其追求的目标, 若要求债权人在交易时必须关注第三人的当时之主观愿望或者第三 人系为何者之利益而为承担行为, 并为此而取得相应的证据, 势必使 交易相对繁琐并增加交易成本, 此与现代交易所追求的目标相悖。 最 高 _ 在信达公司石家庄办事处与中阿公司等借款担保合同 _(xx) 民二终字第 200号民事 _ 中指出:“保证系从合同,保证人是从债 务人,是为他人债务负责 ; 并存的债务承担系独立的合同,承担人是 主债务人之一, 是为自己的债务负责, 也是单一债务人增加为二人以 上的共同债务人。判断一个行为究竟是保证,还是并存的债务承

35、担,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如承担人承担债务的意思表示中有较为明显的 保证含义,可以认定为保证 ; 如果没有,则应当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 立法目的出发,认定为并存的债务承担。”该 _ 不仅在实务上明确 承认了并存的债务承担, 并且对于保证和并存的债务承担的实际区分, 确立了易于实务中具体操作的两方面标准: 其一,行为人是为他人债 务还是为自己债务进行担保 ; 其二,基于“如承担人承担债务的意思 表示中有较为明显的保证含义,可以认定为保证”这样的表述,可以 认定并存的债务承担比保证更具一般意义, 保证是特殊的并存的债务 承担。在第三人用语含糊其辞时,如果保证意义不明显,则还可以宽 松地认定其构成并存的债务承担以保护债权人利益。 ( 三) 对本案王 崇兴在杨定炳出具的欠条上签字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 回到本案的分 析上来。 1. 本案中,欠条上所涉的建筑材料买卖合同关系发生在应 志伟与杨定炳之间。 王崇兴作为该买卖合同关系外的第三人, 在杨定 炳出具的欠条中将自己的名字签署在“欠款人杨定炳”后面,且欠条 内容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保证、 保证人或担保人等字样, 在形式上不符 合保证的特征要求。 保证责任具有保证期间, 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 没有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 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被告王崇兴既 然明确承诺承担责任, 则不存在因期限届满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