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设施设计技术规范_第1页
集水设施设计技术规范_第2页
集水设施设计技术规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水设施设计技术规范851 类型。1 冷却塔出水集水设施分为两种:集水型塔盘和专用集水池(或冷却水箱)。2 无论选用何种型式,均应保证足够的容积和满足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以防水泵启动时缺水气蚀及停泵时出现溢水现象。3 对于单塔系统可选用非标准型冷却塔底盘为直接吸水型(即集水型塔盘),不需另设专用集水池。4 多塔并联(干管制)系统,水泵逐台启动条件下,可采用塔盘直接吸水型。5 若允许冷却塔安装高度适度增加,则多台系统宜采用专用集水池。专用集水池可直接设在冷却塔下面,也可设在冷却塔旁等。6 冬季运行的制冷系统及使用多台冷却塔的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宜设置专用集水池。85.2 集水型塔盘。1 集水型

2、塔盘有效容积应满足下列要求:1) 配水装置和淋水装置附着水量,宜按循环水量的1520确定,对横流式冷却塔为20,逆流时冷却塔为1.5;2) 水泵吸水口所需最小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内流速(t)确定,即v06ms时,h=0.3m,v12ms时h=0.6m。2 选用成品冷却塔时,应按上述规定,对其集水盘容积进行核算,如不满足要求时,应加高集水盘深度。3 不设集水池的多台冷却塔并联使用时,各塔的集水盘应另设连通管,连通管的管径宜比塔的出水管的管径放大一号;也可采用不另设连通管,而采用放大一号总回水管的管径,总回水管与各塔出水管的连接应为管顶连接。4 不设集水池时每台(组)冷却塔应分别设置补水管、泄水

3、管和溢流管。853 专用集水池。1 集水池有效容积应满足下列要求:1)集水型塔盘所需的有效容积;2)集水底盘至集水池间管道的容水量。2 冷却塔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屋面时,集水池不应设置在底层,以免有效水压的损失会增加循环泵的扬程。3 当多台冷却塔共用集水池时可设置一套补充水管,泄水管和溢流管等。4 当冷却塔出水管径较大,管道较长时,可减少集水池容积,但应采取在停机时不使管道内存水泄漏的措施(如管道末端加设电动阀门,使停泵时自动关闭)。8.5.4 补水管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集水池或集水型塔盘内应设自动补水管和手动补水管(或称紧急补水管),自动补水宜用浮球阀或补充水箱。2 自动补水管管径按平均补水量计算,手动补水管比自动喷水管大2号,补水管上应设水表计量。3 补水管上应有阀门,有条件时其阀门宜设于机房内溢流信号管出口附近,以利于观察是否溢水。4 补水管在集水池或集水型塔盘上位置应在最高水位以上,但自动补水管浮球阀应控制最低水位(即保证吸水口淹没深度的水位)。5 当用生活饮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