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_第1页
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_第2页
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_第3页
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_第4页
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古代画师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1、严苛的画院考学画院进人有自己的制度,除却少数由前辈推荐进入的,都要经过统一组织进行的考试来确定录取人选,即“画学”,成为科举的一部分。入诏的书画家亦大多给予待诏、祗侯、艺学、供奉等职衔,职位头衔的评定主要依据绘画水平的高下,提高了画家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待遇。2、精进的画功带来更高的“奉值”宋代翰林画院中的画师主要服务于宋代最高的领导阶级皇室一族,他们都拥有极高的艺术素养,以绘画的形式记录皇家政治、军事活动;装饰宫殿;描绘帝王、妃嫔肖像;为皇帝代笔作画;鉴定绘画作品的真伪、优劣;绘制地图、界画。皇帝常常亲自审验并训导教学。经济待遇上与一般画匠的“食钱”相较,

2、他们拿到的“奉值”要高出许多。北宋末年徽宗皇帝本人就以经济赎买等交易方式大量购进书画作品。名作的广泛搜集与收藏就为画院临摹学习、画艺增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总之一点,画院的一切入诏晋升、技法训练、创作实践,通通都在皇家的直接支持与限制中。皇家宫廷对绘画经济发展的支持可以分为两方面,它既是最大的买方市场,因为它最有实力,动用人力财力四处搜访购回名家作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卖方市场,因为翰林图画院里汇聚着全国各地一流的绘画创作者,在这一买一卖中,画家的收入也随之翻倍。可以说,在宋代皇家支持下的画院画师不仅在技艺上更加精进,在经济方面也更加宽裕。二、皇家画师看似光鲜,实则有苦难言1、从无法跨越的设官制度看

3、皇家画师的政治地位在宋代虽然有些画师声名远播,但其的政治地位却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与北宋时期的设官制度密切相关。在宋太祖时期就定下规矩,文献通考选举志提到:“宋太祖皇帝开宝七年诏:司天台学生及诸司伎术工巧人,不得拟外官。”所谓“不得拟外官”,通俗的讲,就是技术官员只能在朝廷内任职,而不能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官一样政治,担任行政职务,参与政治。当时的画师就是属于技术官的存在,在宋朝统治阶级的眼中,画师归根结底还是“工人”“巧人”,或许对于绘画等方面擅长,但对于政治还是完全不能胜任。2、在相同官阶等级下,画师地位却低于普通文官在大中祥符六年,宋真宗(公元1013年)下诏“伎术官未升朝赐绯紫者不

4、得佩鱼”,从宋真宗的诏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包括画院画家在内的技术官即使达到了赐绯紫的级别也是不能佩鱼。按照宋代的官阶等级“绯紫”的级别是六品以上的官员,而按照宋代的文员官阶,翰林待诏是属于九品的散官,也就是最末端的。如果不是特别突出的成就,想要从九品升到六品的官员是十分困难的。这一规定将画院等技术官与普通文官区别对待。天禧四年(公元 1020 年)九月宋真宗又下诏“自今司天监并诸色伎术官不得依京朝官例磨勘加阶勋转官”。也就是说,即使只能在朝廷中任职,技术官也不能按照文官三年晋升一级的规定实行。对于注重文教礼制的宋朝来说,一个画师想要有升到六品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在记载中,北宋时期画院画家被赐予绯紫的

5、官员只有吕拙、高克明、黄居寀和郭信这四位 。根据宋朝官制,六品以上官员服绯,四品以上的服紫,可见北宋画家画院的地位并不是很高。3、皇帝的喜好直接影响着画师的社会地位在历朝历代画家都是皇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统治阶层用绘画来宣扬政治目的,丰富宫廷娱乐活动。画家的身份地位也会随着皇帝的喜好而变化。从统治阶级对待画院画家的态度上来说,和太祖太宗对画院画家的礼遇不同是,神宗、真宗等几位皇帝对待画院画家相对严苛,真宗到神宗时期,是北宋画院发展较缓慢的一段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长期压制出现了一批渴求变革的声音,像杜用德等进言按照艺业高低评定画家等第,通过考试的方式公平竞争取得升迁的资格。因为这些新旧势力

6、的较量,为之后的徽宗朝甚至是南宋画院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宋徽宗时期的到来,迎来了画院的高光时刻1、皇帝对绘画的喜爱,使得画院的地位直线上升由于宋徽宗本人对绘画的热爱,宋徽宗时期致力于画院的建设,提高了画院的待遇。画继记载,“本朝旧制,凡以艺进者,虽服绯紫不得佩鱼。政宣间独许书画院出职人佩鱼,此异数也。又诸待诏每立班则画院为首,书院次之,如琴院棋玉百工皆在下。又画院听诸生习学,凡系籍者,每有过犯止许罚直,其罪重者亦听奏裁。又他局工匠日支钱谓之食钱,惟两局则谓之俸值,勘旁支给不以众工待也。睿思殿日命待诏一人能杂画者宿直,以备不测宣唤,他局皆无之也。”由此可以看出,在徽宗朝,

7、画院与其他琴棋书院相比,地位明显优越,不仅在上朝的时候站位靠前,有过失的话,也只是罚钱而已,只有过失严重才需奏请上级裁决,每日领取的钱,其他院局的叫做饭钱,而画院叫做俸禄,同时,放宽了佩鱼的制度,画家的技艺和积极性也有较高的提升,这一时期的画院又恢复了生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2、打破自太祖以来的设官制度,让画师走上前朝宋徽宗时期,打破了宋太祖所定下的技术官不能拟外官的规定,一批画院画家任职外官。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陈尧臣了。陈尧臣在画院中任职画学正,本与政治毫无关系,但因为宋徽宗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临时被启用,迁至侍御史。“侍御史”是指皇帝委派,外出执行任务的官员,官属从六品下。陈尧臣是画院中

8、的技术官员,参与政事还是事关重大的军事行动,这在宋徽宗之前的时代是完全不合规定的,但宋徽宗因为听信身边大臣的意见而贸然行事,正是印证了“端王(赵佶)轻佻,不可君天下。”的观点。画院当中的画家能仁甫,“以字行,本画院出身,官至县令,长于佛像山水,世多观音。”宋代的县令是正八品官员,一般由经过科举考试进士出身的文臣担任,在徽宗朝之前的北宋历史中,只有夏侯延祐任职翰林待诏期间兼任过卢州巢的县令。宣和末年,韩若拙作为使臣出使高丽画当时国王相貌,后因为战争原因,最终未能成行。但让技术官出身的画院画家出任外交使臣,可见徽宗对他们的重视。结语:总体来说,北宋画院画家的地位是较低的,虽参照文官的官服制度,但直到宋徽宗之前,画院画家都不可以佩鱼。升迁转官也有诸多限制,作为技术官员,只能在朝廷内任职,即使有任外官的情况,职位也不太高,大多是八品或九品的官员。管制制度虽然有明文规定,但还是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皇帝的喜好。比如,北宋建立初期,“崇文抑武”的大方针之下,为了尽快建立北宋自己的画院,参照的是唐五代的职官制度,对来自西蜀、南唐等地的画家也是颇多优惠政策,一批画家在入北宋画院后被任命为待诏、艺学等职位。宋徽宗时期,画院画家任职外官,是和宋徽宗对画院画家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宋徽宗爱好书画,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画院中,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对于政治,则不太过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