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2 篇目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Word版,含解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语言运用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立着一尊雕像。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_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_提高服务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苦练工作技能,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_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人们
2、被誉为“一团火”精神。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_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长期想方设法周到惊天动地B长期挖空心思周密翻天覆地C长久想方设法周到翻天覆地D长久挖空心思周密惊天动地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4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介绍了“劳模精神
3、”的主要特征,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
4、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20字以内)答:(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答:5请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只填序号即可。改革开放40年,北京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榜样人物。在“历史巨变”展区“榜样的力量”互动项目中,贾立群、宋鱼水、张秉贵三位北京市民光荣入选。“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身上传承着千年古都的古道热肠,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道德风尚。那是一种,时刻牢记“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那是一种,尽职尽责为打赢改革发展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那是一种,将奋斗融于岗位,融于人生,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那是一种,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
5、信、孝老爱亲等品格熔铸于真情小事。建设首都的使命担当凡人善举的人间大爱“拼搏为美”的精神品质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6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根据要求答题。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播出后,备受热议,在舆论场中引发多方好评。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绝知此事要躬行等12集。根据上面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了解,请阐述该节目备受好评的原因。答: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材料一: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陈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
6、,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
7、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
8、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
9、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材料二
10、: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
11、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在
12、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苦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
13、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B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C传统社会中,牛价值巨大,既是作为役力的重要生产资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B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
14、。C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和画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意义一致的。D“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9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古人云此水,一歃(sh,饮,微吸)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酌贪泉)B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王安石耕牛)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10材
15、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11两则材料的写作对象都是牛和牛文化,但其内容的侧重点和行文脉络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答:参考答案:一、语言运用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立着一尊雕像。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_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_提高服务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苦练工作技能,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
16、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耐心_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人们被誉为“一团火”精神。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_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长期想方设法周到惊天动地B长期挖空心思周密翻天覆地C长久想方设法周到翻天覆地D长久挖空心思周密惊天动地解析:选A长期:长时期;长时间。属性词,时间长的;期限长的。长久:时间很长;长远。文中说的是张秉贵长时间担任售货员,应用“长期”。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想方设法:想尽办法。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想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应
17、用“想方设法”。周到:各方面都照顾到,不疏忽。周密:周到而细密。这里说的是张秉贵服务细致,照顾全面,没有细密的意思,应选“周到”。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形容闹得很凶。文中说的是张秉贵没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应用“惊天动地”。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解析:选D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
18、客等待时间很长,所以选D。A项强调物资匮乏,B项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C项强调人们生活艰苦,都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解析:画线句存在如下错误:一是成分残缺,“爱岗敬业”后可添加“的态度”等;二是中途易辙且搭配不当,应将“被”放在“人们”前。参考答案: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4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介绍了“劳模精神”的主要特征,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
19、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20字以内)答:(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答:解析:第(1)问可以用几个词语概括,第(2)问明确要求是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列举了大量的人物
20、,虽然他们身上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劳模”,他们的共性主要体现为“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教育性”,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学习他们就是“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参考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5请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只填序号即可。改革开放40年,北京各行各业涌现出不少榜样人物。在“历史巨变”展区“榜样的力量”互动项目中,贾立群、宋鱼水、张秉贵三位北京市民光荣入选。“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身上传承着千年古都的古道热肠,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道德风尚。那是
21、一种,时刻牢记“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那是一种,尽职尽责为打赢改革发展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那是一种,将奋斗融于岗位,融于人生,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那是一种,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品格熔铸于真情小事。建设首都的使命担当凡人善举的人间大爱“拼搏为美”的精神品质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解析:第一空“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是“热爱国家、热爱首都的真挚情怀”,第二空“尽职尽责”应是“担当”,第三空“用心血和汗水追梦逐梦”是“拼搏”,第四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是“人间大爱”。参考答案:6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根据要求答题。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
22、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播出后,备受热议,在舆论场中引发多方好评。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绝知此事要躬行等12集。根据上面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了解,请阐述该节目备受好评的原因。答:参考答案:节目的名字好,“平”字运用双关,既指习近平总书记,也指总书记的语言深入浅出,质朴平易;忠实传达出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为民的深沉情怀(“近”“民为本”等);内容接地气,家国并举,既有家也有国;表达出对中华美德(孝、实践等)的高度重视;流露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材料一: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
23、发陈凌“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
24、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
25、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
26、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27、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材料二: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
28、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牛”部,如“牵”“牧”“特”“物”“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
29、从生存发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牛虽有功,于己何益”,歌颂牛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歌颂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歌颂埋头苦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精神的象征。B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后子女监护权与探望权约定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门卫巡逻车购置与维护合同5篇
- 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2024年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牛粪有机肥原料采购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原材料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储藏室与车位租赁买卖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汇贷款合同违约责任范本
- 2025年度房地产估价咨询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民办学校教师学术交流与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教兼职学术研究资助合同
- 新修订《保密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住宅楼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案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论语》学而篇-第一课件
- 《写美食有方法》课件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