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1页
中考复习之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2页
中考复习之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3页
中考复习之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4页
中考复习之词语的理解与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词语的理解及运用一、【考试要求】: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二、【考点解读】:考点一: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解题策略】:要解答好词语考查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凡是你见到的词语都应在掌握之内,不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阅读中的。(2)要全面地掌握一个词语,应从读音、字形、意义、运用四个

2、大的方面去把握。(3)要尽量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词语的运用,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文章中去体会词语。(4)要尽量掌握一些词语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这样就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推知未知词语的意义范围。同时,在实践中运用,要不断地练习,这对词语理解同样重要。例: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跳动的_,_着生命的灵气。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里,没有过多的记载名人的_,而让读者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的痛苦、挣扎和矛盾。A活泼 表现 丰功伟绩 B活泼 闪现 劳苦功高C活力 闪现 丰功伟绩 D活力 表现 劳苦功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此类题一般是罗列一

3、组句子,提供不同组合方式的一组词语、成语,让学生根据语境选填最切合句意的一组或一项。对于这类题型,应在一定语境的情况下学会辨搭配、辨词根、辨词性、辨色彩。句第一空“跳动的”后面应是名词,排除AB两项,与“灵气”搭配的词语应是闪现,而不是“表现”;中“记载名人的”只能是“丰功伟绩”,所以选C。考点二:成语的理解及运用【解题策略】1要弄懂成语的意义。运用成语必须掌握成语的确切意义和用法。理解成语的意义,要弄清字义,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整体意义。2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有褒义的,有贬义的,感情色彩非常鲜明,使用时要加以辨析,不能乱用。例: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

4、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大方之家指学者,内行的人。不堪设想指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所以选B。考点三:关联词的理解及运用【解题策略】积累常用的关联词,辨析比较关联词

5、的用法。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词形成的关联词,注意他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常用的关联词有:并列关系: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就是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选择关系: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转折关系: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就(那么),即使也,如果说那么,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不管)都,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他有多大的错误,我们都可以原谅他。B偷税逃税不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而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C因

6、为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D不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而是为了表达你的思想感情。【解析】(A“尽管”改为“不管”/B“不是而是”改为“不仅而且”/C“因为”改为“为了”)三、【能力提升】: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决不能_。 (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_了各地喜迎端午的盛况。 (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_的变化。 A.失言 报到 脱胎换骨B.食言 报道 脱胎换骨 C.失言 报道 改头换面 D.食言 报到 改头换面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

7、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D中国8位维和警察在海地大地震中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D刘翔在2012世界田径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

8、栏的决赛中,一马当先,轻松夺冠。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取长补短,才能扬起友谊的风帆,破浪远航。B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既然路崎岖不平,布满荆棘,我还是要前进。C聪明才智不是天生的,就是从勤奋中得来的,因此努力才能使自己更聪明。D他看到我学会了照顾自己,不仅有心学习,还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5、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

9、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_ 。(2分) “”中应加上的标点是_ 。(1分)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_(2分)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的要求是:“能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除有表语音停顿外,还有表意作用。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对标点符号的直接考查的越来越少,选择题仍是主流,分析表述题开始出现,将标点符号的考查融入阅读中进行,凸显标点符号的表意作用,将是一种新趋势。考生必须在掌握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它来分析问题。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

10、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两大类。标号包括: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 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有明确的书写要求,考生应该规范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最后一格有字时,可放在最后一格的外面。 (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在一行之首。 (三)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四)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

11、、异动的部分。 如被强调的主谓之间、谓宾之间,倒装的主谓句、句首状语、后置的状语、后置的定语等,都要用逗号将异动的部分与主体隔开。 例:(1)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数是恒星。(主谓之间)(2)应该明白,投机取巧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法。(动宾之间)(3)对于乔丹,他并不了解。(句首状语)(4)怎么了,一向沉稳的齐达内生?(主谓倒装) 作用:强调被隔开的谓语、宾语、句首状语或其他异动的部分。 (二)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关于问号请注意以下三点:1有疑问词不一定是疑问句,无疑问词不一定不是疑问句。 2选择问句,只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3连续问句,连续使用问号。 例(1)从书目知

12、道过去有哪些书,现在有哪些书。(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 (2)你是足球明星?(无疑问词的疑问句) (3)今年暑假你是去北京,去上海,还是去深圳?(选择问句)(4)他就是罗纳尔多第三?小小罗?(连续问句) (5)“应该付你多少钱,先生?”(倒装问句) 作用:在于表达句末的疑问语气。 (三)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关于冒号请注意以下五点: 1无停顿之处,不能用冒号。 2用在提示性语后,表示提起下文;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能用冒号。 3还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用于总结性话语前边,以总结上文。 4“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后或引语中,不用冒号。 5冒号

13、的作用一般管到句终,因此如果提示的内容只是句子的一部分,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例:(1)他客气地说了一声“请坐”,便走了出去。(无停顿) (2)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非提示性话语) (3)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总分) (4)张华考上北京大学,李平考上重庆大学,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分总) (5)“我不去了,这人太不像话了!”小李生气地说。(提示性话语在句末) 作用:在语音方面表停顿,在句意方面表提示。(四)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关于引号注意以下四

14、点: 1转述大意,不能用引号。 2凡是把引用的话语独立运用,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的里边。 3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语的一部分,引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即使是话语的组成部分,也要保留。 4学习班、工作计划、考试、节目、主题活动的名称等要用引号。 例:(1)人早晨明了了做人的道理,傍晚死了也无所谓了。(转述大意)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引用语可独立用) (3)“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培根的名言。(引用语是组成部分) (4)这座山,真有“处于云中,不知该走哪儿?”的感觉。(问号可保留) (5)“老师,韩愈称言之有物的物是啥意思?”(引语中有引

15、语)(6)“同一首歌”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栏目) 作用:在于表示引用、特指、强调、讽刺等。 (五)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 括号注释的是句子的一部分,括号就要紧贴在被注释的那一部分之后,这种括号叫旬内括号。括号注释的全句,括号要放在句末标点之后,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话语,句子末尾一般没有标点,是问号或感叹号,则可保留。 作用:用于句子中需要补充注释的地方。(六)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 例:老鼠爱大米是一首网络歌曲。(歌曲名) (七)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在连续使用引号或书名号时,引号之间、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可以不用。例:l我订阅了语文学习

16、、收获、读书等杂志。 2“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调查”等栏目。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八)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关于省略号注意以下三点:1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2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3省略号前一般不用逗号和句号,但如果是问号则不能省;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但感叹号和问号除外。 例:这次来渝的导演有:谢晋、冯小刚、张艺谋(三个以上) (九)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 破折号前的标点,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 例:l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2姚明问大郅道:“这样说来,世锦赛就已经结束?还去NBA吗?” 破折号、冒号、括号都有注释作用,其区别有以下三点:1冒号除有注释作用外,还表停顿。 2括号中的话语是补充说明的,在朗读时可以不读。 3破折号前后的话语有时可以互相替换。四、真题例析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