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课件_第1页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课件_第2页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课件_第3页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课件_第4页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应用的注意事项:程宁宁2013.5.28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1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格列奈类)2、双胍类:3、a-糖苷酶抑制剂4、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注意同类药物不能叠加,且磺脲类药物不能和格列奈类同服,其余可相互配伍。 (一)磺脲类:磺脲类药物是传统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促泌剂,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的血糖,因此有发生低血糖的副作用。如表现:发抖、心跳加快 、头晕想睡、 焦虑不安、饥饿、出虚汗、视觉模糊、四肢无力、情绪不稳此类药物可通过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机体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起到降糖的作用 。 注:使用这类降糖药,服用时应从小剂量

2、开始,同时 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老年病人;必须严格在饭前服用,患者外出需要随身携带糖果。 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优降糖、达美康缓释片、瑞易宁、亚莫利、消渴丸(含优降糖)等。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有了缓释、控释剂型,一天仅空腹服用一次即可。(三)双胍类药物作用机制二甲双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增加糖原的合成、减少糖异生;二甲双胍:肥胖患者首选 它除了降糖,还有一定减肥作用。单用不会产生低血糖。美国糖尿病指南建议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治疗用药,即确诊后就开始使用,即使在加用其他降糖药甚至应用胰岛素时,也一直使用。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刺激。二甲双胍不损害肾功能,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缺氧患者慎用

3、。四)胰岛素增敏剂:不受饮食影响又名格列酮类降糖药,作用机制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作用持久,不受饮食影响,因此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一天服用2次。该药服用期间,需要注意是否有体重增加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出现。心衰、水肿及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等五)糖苷酶抑制剂对糖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该药抑制十二指肠分解淀粉的一种酶,使小肠对糖的吸收平摊到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这样一来,餐后血糖的高峰变成了“丘丘陵”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延缓糖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具有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因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故不易发生低血糖。降糖作用较弱,主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4、,使血糖趋于平稳;单用于轻症经饮食控制而餐后血糖仍高者。可减少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是我国规定用于糖耐量减低治疗的 药物。用法为与第一口饭同嚼服。副作用主要为胃肠胀气。目前有阿卡波糖(拜唐苹)和伏格列波糖(倍欣)两种。二、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餐前半小时:磺脲类在餐前30分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进餐的时间正好是药物开始起效的时间,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药物的作用也同时在增强,在餐后2小时左右,药物作用较强,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三)与第一口饭同时 :与第一口饭同服,并且嚼服的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延迟和减少小肠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使餐后血糖水平下降。此药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佳,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如果在餐后或饭前服用,则会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进餐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