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_第4页
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20 页 共 NUMPAGES20 页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开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接下来是关于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1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知道大气污染物的来及危害;(2)知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认识,理解其来和危害,通过分析p 讨论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才能,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

2、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分析p 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危害,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充分认识到科学开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开展观的深化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教学难点:减少或消除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联络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垣曲县历山视频,山西太原雾霾视频从而导入新课齐声诵读我们和地球相依为命课题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一、大气污染的危害【出示学习目的】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危害2.知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造成

3、的危害及防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大气污染的危害学生阅读课本P7273相关内容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枯燥干净空气的组成成分?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3、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4、大气污染的危害?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答复,教师点评补充。【自主学习合作交流2】酸雨阅读课本P73相关内容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雨的形成过程?2、酸雨有哪些危害?3、如何防治?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答复,教师点评补充。【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臭氧层受损阅读教材P74“臭氧层受损”内容,答复:1、臭氧层有何作用呢?2、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呢?3、臭氧层受损

4、造成的危害?4、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阅读,学习讨论交流后答复,教师点评补充、引导分析p 氟氯代烷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呢?O3O2+OCl+O3ClO+O2ClO+OCl+O2总反响式为:2O33O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4】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阅读教材P76完成“考虑与交流”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后答复,教师点评补充。【课堂小结】一、大气污染的危害1.酸雨2.臭氧层受损3.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1)形成原因(2)危害(3)防治【学以致用】1、P72考虑与交流2、课后作业:P811、2、3【课后拓展】查阅资料,理解世界八大公害事件。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2一、教材分析p 本章以分类为中

5、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响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响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响。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响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响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提醒溶液中化学反响的本质。既稳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二、学情分析p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

6、、复分解反响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开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根据以上分析p 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三、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响和离子反响方程式的含义。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

7、、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动手才能,观察才能、自学才能及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擅长观察,敢于理论.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别人进展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互相合作与获得成功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离子反响的本质和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p 、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难点打

8、破: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互相合作与获得成功的关系。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展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响的概念、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打破难点。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打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展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响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

9、第110页)。采用自学、反响练习、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响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五、学习方法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才能、动手才能,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展

10、实验。七、教学过程总体构思: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p 引导归纳稳固练习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p 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展示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通过学生书写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得出它们之间的反响是离子反响引出今天要讨论的课题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3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响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响、催化作用。才能培养:培养学生用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绘、解释实验现象的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p 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才能与表达才能。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务实、探究、创新

11、、合作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响过程的分析p 、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研究探究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响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响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响【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完毕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

12、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强调:试剂的添加顺序;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承受试管液面以下;加热开始要缓慢。【师】问题:为什

13、么要先参加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假设把乙醇参加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师】问题: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承受试管液面以下?【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枯燥管,枯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师】问题: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生】防止反响物还将来得及反响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响物的损失。【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

14、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生】作为反响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假设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响后显红色来检验。【师】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承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响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师】承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

15、物的量多少如何?【总结】第一组承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承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重的果香气味。从比照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搜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搜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布置课后讨论题】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p 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p 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展实验)。你对酯化反响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答复。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4师:乙醛的分子式及构造简式应怎样书写?(学生考虑答复:C2H4O,CH3 CHO。)【设问】假设构造简式为CH3 CH2 CH

16、O,CH3 CH2 CH2 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学生考虑答复:丙醛、丁醛。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板书】二、醛类1.概念及构造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设问】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构造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学生讨论,分析p ,推测)【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醛类的构造式通式为:或简写为RCHO。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追问】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构造及性质分析p 。(学生热烈讨论后答复,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给予评价并板书)【板书】2、醛

17、类的主要性质: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响,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响。【联想启发】假设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那么表达了醛基有什么性质?(学生积极考虑,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复原性。)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习甲醛的构造及性质。【板书】3.甲醛(1)甲醛的构造分子式:CH2O构造简式:HCHO构造式:【强调】构造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板书】(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

18、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考虑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讨论、答复)【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板书】(3)化学性质能与H2发生加成反响:HCHO+H2C H3OH具有复原性。【板书】(4)用途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消费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小结】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补充】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展总结,归纳。如: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考虑、整理、归纳得出三者之间的转

19、化关系高二化学教学设计案例5教学目的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响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响、催化作用。才能培养:培养学生用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绘、解释实验现象的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p 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才能与表达才能。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务实、探究、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响过程的分析p 、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研究探究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响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

20、时:酯化反响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响【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完毕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参加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承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强调:试剂的添加顺序;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承受试管液面以下;加热开始要缓慢。【师】问题:为什么要先参加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渐渐参加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假设把乙醇参加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师】问题: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