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_第1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_第2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_第3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_第4页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7 页 共 NUMPAGES17 页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1兴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纸的创造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考虑与探究“纸的创造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奉献?”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p 问题的才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兴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四)教材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造纸术的创造和改进(2)地动仪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

2、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展远间隔 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3、解决方法(1)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学生比较熟悉,可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形成完好的概念。(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3)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专门的科技名词,以教师讲述为主,但必须做到概念准确。(4)用归纳法,让学生多做、多读、多讲,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

3、开展的有利条件。从18、19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2、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是什么?(板书)(一)、纸的创造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板书)1、从竹简到纸的创造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理解纸的创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考虑:1)纸是怎样创造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奉献?(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接着又让学生考虑第2个考虑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宏大奉献?(请同学们答复后教师归纳):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

4、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宏大奉献。(板书)(二)、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板书)(三)、地动仪请同学们考虑: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创造了地动仪。(板书)(四)、华佗和张仲景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的是张仲景和华佗。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

5、治病原那么。课堂小结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奉献。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2两汉经济的开展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两汉时期经济开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根底。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才能;使学生对消费力与消费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p 问题、概括问题的才能。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开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

6、不开的。重点和难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如何正确分析p 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开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二、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三个方面讲解:1、农业成就: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2、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3、冶铁:杜诗创造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三、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

7、、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可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进展讲解。四、讲完全课,教师可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对两汉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p 。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答复,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答复,最后进展小结。五、作业:课后习题附:板书设计一、农业成就: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2、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8、二、丝织业:汉朝使用提花机。三、冶铁:杜诗创造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四、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3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详细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才能。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才能。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本课的难

9、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的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回绝说情的小故事,在比照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p 或分组讨论

10、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展推理分析p “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卑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那么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讨论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

11、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p ,科举考试的获益者是封建统治者皇帝。分析p 武那么天创始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提问学生“假设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场面?”4、学习“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根底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风俗等方面分析p ,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致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p ,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

12、度分析p 。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p ”,指导学生活动。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四、小结: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并观看反映科举制度的多多媒体资料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六、作业: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开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进步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开展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4一.课前导学(一)认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要求:1.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2.分析p 科举制度的影响;3.认识科

13、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开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二)课前自学1.根据学习目的,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考虑目的中的问题;2.独立做好下面的根底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稳固:(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集中到;(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5)唐太宗即位后,扩大了的规模

14、。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6)武那么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二.交流展示三.小组讨论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四.达标训练(一)1.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二)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3、科举制逐步完擅长A.隋朝B.唐朝C.明

15、朝D.清朝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那么天C.唐玄宗D.隋文帝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那么天C.唐玄宗D.隋文帝7、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开展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宏大变化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美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三)阅读以下材料:“英国

16、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请答复:(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川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始农耕生活【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目的:1、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开展程度,进而认识其开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的: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p 、解释图中历史信息,

17、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才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奉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消费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p 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假设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答复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理解我国

18、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学生答复: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消费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河姆渡原始农耕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时间:距今约7千年3、消费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农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消费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