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4B1006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专业必修课学分(CREDIT)2学时(CONTACT HOURS)32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适用专业历史学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有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方面。通过学习,系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学基础知识,熟悉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地理思维和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能力, 从而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更深

2、刻地认识人类所经过的历程, 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符合科学的决策性建议。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之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所经过的历程,把握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符合科学的决策性建议。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掌握中国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文献、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国古代气候、水系、植被、沙漠、疆域、政区、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演变情况。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地学的学

3、科特点,能够从地理空间的视角认识中国历史变化的过程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长时段历史发展进程的宏观背景下认识中国社会变迁的特点、规律及其历史影响,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拓宽历史地理视野,具有空间比较分析的能力,能够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客观、深入地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地理思维,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如历史地理学得实地考察、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考证等,对人地关系、时空演变、长时段理论问题等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形成良好的历史研究与教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独立阅读核心历史地理文献以及协作参与实地田野

4、考察的能力,为今后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符合科学的决策性建议。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毕业要求 3毕业要求指标点 3.2HH毕业要求指标点 3.3M毕业要求 4毕业要求指标点 4.3L PAGE 37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课程目标 1、2、3、4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的学人学派及发展过程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讨论空间问题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现实意义;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点

5、。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课件课后阅读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课程目标 1、2、3近 5000 年以来的气候变迁三四千年来气候的变迁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了解 5000 年来中国气候变迁的过程;掌握气候变迁的特点及规律;认识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课件课后作业4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野生动物以及沙漠的变迁课程目标 1、2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变迁历史时期野生动物的分布变迁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了解历史时期动植物、沙漠的变迁过程;掌握考古资料在历史地理中的运用;了解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课后阅读2历史

6、时期水系的变迁课程目标 1、2、3、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长江、海河、淮河水系的历史变迁运河河道的变迁黄河对苏北海岸线的影响黄淮海平原湖沼的历史变迁了解历史时期主要河道变迁的历史过程;掌握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规律;分析评价洪泽湖形成的影响。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6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课程目标 1、2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历史上的中国称谓了解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掌握东北、西北、西南等重要地段的疆域变迁情况;掌握近代中国国土的沦丧情况。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后阅读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课程目标 1、2、3先秦至清代政区的沿革古代政区演变的规律与中国政区改革政区的置废、更名、飞地等问题了

7、解先秦至清代政区的演变过程;掌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规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4律;3.客观评价政区的更名问题。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分布与迁移课程目标 1、2、3历史时期人口的数量及分布历史时期人口的迁徙移民与中国古代社会掌握宋代、清代人口的数量;掌握历史上人口的三次的迁徙;认识移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 实地调查2中国古代农业、工矿业的分布和变迁课程目标 1、2农业的地区开发与区域差异工矿业的分布和兴衰变迁南北农业地理分界线、高产作物的引进及影响掌握历史上的主要农业区。掌握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了解工矿业的历史分布;了解主要农作物的引进情况。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

8、课堂讨论2历史时期的都城和工商城市分别变迁课程目标 1、2古代城市的选址、形制与中国社会历代水陆路交通的变迁和城市分布中国八大古都的变迁重要工商业城市的变迁,运河城市的变迁了解古代城市的选址、形制的一般规律;掌握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客观评价运河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实地考察 课堂讨论4历史文化景观的区域差异及其变迁课程目标 1、2文化区的分布与变迁方言的地域差异及其变迁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讨论历史地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文化区的分布与变迁;了解风俗文化区的历史演变;掌握民间文献搜集的方法。课堂讲授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4 PAGE 40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知识单元对应

9、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课程目标 1、2、3、4课堂讨论课程成绩包括 4 个部分, 分别为平时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期末论文考察。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平时出勤。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 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一此,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 2 分。无故缺勤 5 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课堂讨论。本课程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进行分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 10%。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三次,要求手写稿每次不低于 1000 字,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 30%。

10、期末论文考察。期末考察采取小论文的方式进行,写一篇不低于 2000 字的读后感,占总成绩的60%。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课程目标 1、2、3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野生动物以及沙漠的变迁课程目标 1、2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课程目标 1、2、3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地考察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课程目标 1、2课后阅读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课程目标 1、2、3课堂讨论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分布与迁移课程目标 1、2、3课堂讨论实地调查中国古代农业、工矿业的分布和变迁课程目标 1、2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历史时期的都城和工商城市分别变迁课程目标 1、2课堂讨论实地考察历史文化景观的区域差异及其变

11、迁课程目标 1、2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末考察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一)建议教材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二)主要参考书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1988年版。邹逸麟: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杨正泰: 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周振鹤: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邹逸麟: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