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教学指导_第1页
《基础工程》教学指导_第2页
《基础工程》教学指导_第3页
《基础工程》教学指导_第4页
《基础工程》教学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是从事基础设计工作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底面积尺寸的计算、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原则和步骤、柱下独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扩展基础配筋计算、桩基础设计、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熟悉其它浅基础和其它深基础的特点。知道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等。了解红粘土地基基础和地震区地基基础的设计。使学生建立基础设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

2、决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1、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相关的基本概念,浅基础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的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2、桩基础和其它深基础的设计。相关的基本概念,桩的承载力计算,桩基础设计。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鉴于基础工程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以及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时介绍相关的工程实例;及时介绍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增加学生的可接受性,培养学习兴趣。四、本

3、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应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浅基础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的设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桩的承载力计算,桩基础设计、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使学生建立基础设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基础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方法。 六、课程教学资料教材: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陈希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1、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三版),

4、陈希哲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2、基础工程,郑刚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年。3、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4、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5、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高大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期刊:1、岩土力学2、工程力学3、岩土工程学报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土工基础七、成绩评定1、平时课程作业、考勤占本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考试占70%。2、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发2001207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必须重修。1)、

5、学生(免修生除外)在一学期内,无论何种原因,累计缺课达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或任课教师随机抽查缺课6次以上者;2)、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他人作业的,当事人双方的作业均按作弊处理,根据学生的认错态度和补做情况,可以考虑是否给予取消考核资格。3、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八、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应先修课程有:动力地质学、岩石学、材料力学、土力学等。九、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四章。绪论 1学时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发展简史。第一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15学时本章的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基础埋深的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刚性基础剖面

6、尺寸确定;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扩展基础的配筋计算;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验算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熟悉浅基础设计的步骤;了解其它浅基础的特点,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课程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第三节 基础的埋深第四节 地基计算第五节 基础尺寸设计第六节 刚性基础设计第七节 扩展基础设计第八节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第九节 十字交叉基础设计第十节 片阀基础设计 第十一节 箱形基础第十二节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第十三节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比较与改善思考题地基基础有哪些方案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条件?天然地基浅基础有哪些结构类型?各具有什么特

7、点?何谓地基承载力?有哪几种确定方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标准值与设计值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进行宽度与埋深有修正?基础为何要有一定的埋深?如何确定基础的埋深?基础底面积如何计算?中心荷载与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积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何谓刚性基础?它与柔性基础的材料有何不同?两者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差别?何谓扩展基础?适用于什么范围?其材料和构造有何要求?柱下的基础常为独立基础,何时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其截面有哪几种类型?基础底面面积如何计算?墙下筏板基础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范围?不埋式筏板基础在北京应用时需解决哪些特殊问题?何谓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有哪些特点?适用于什么范围?箱

8、形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为何要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其具体要求是什么?何谓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研究此问题有何实际意义?消除或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有哪些主要措施?其中哪些措施实用而经济?为何要进行补偿性基础设计?补偿、超补偿与欠补偿设计的区别是什么?第二章 桩基础及深基础 10学时本章的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单桩承载力的确定;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桩基础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知道深基础、桩基础的类型; 了解其它深基础。课程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桩及基础的分类第三节 桩的承载力第四节 桩基础设计第五节 深基础 思考题何谓深基础?深基础

9、有哪些类型?在什么情况下需采用深基础?深基础与浅基础有何区别 ?桩按承载性状分哪几类?端承摩擦桩与摩擦端承桩受力情况有什么不同?预制桩有何优点?常用的预制桩有哪些规格?适用于什么条件?灌注桩有何优点?按沉桩方法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灌注桩施工可能发生什么质量问题?怎么防止?何谓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标准值?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有哪几种方法?各适合于什么工程?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与浅基础的现场静载荷试验有什么不同之处?已知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p-s曲线,如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过去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有什么区别?何谓群

10、桩?群桩效应与承台效应如何计算?群桩承载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桩基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偏心受压情况下,桩的数量如何确定?桩基础初步设计后,还需进行哪些验算?如果验算不满足要求,应如何解决?沉井基础有何特点?沉井的设计与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沉井施工过程中发生倾斜,如何处理?何谓地下连续墙?有何突出优点?何谓箱桩基础?适用于何种工程和地质条件?是否可在各城市普遍推广?大直径桩墩与传统的桩基础比较有何特点?设计与施工中需注意哪些问题?扩底桩的优点?施工方法有哪几种?适用于什么条件?第三章 地基处理 6学时本章的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及各方法的特点和原理。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掌

11、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掌握机械压实法、强夯法、换填垫层法、预压固结法、挤密法、振冲法、化学加固法、托换技术和原理及特点。了解各方法的适用范围。课程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机械压实法第三节 强夯法第四节 换填垫层法第五节 预压固结法第六节 挤密法第七节 振冲法第八节 化学加固法第九节 托换技术第十节 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思考题: 见教材本章后1-10题。第四章 特殊土地基 4学时本章的重点难点: 1、基本概念2、黄土湿陷性测定;3、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4、湿陷性黄土地基计算5、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6、膨胀土地基计算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了解红粘土地基、冻土地基。课程内容

12、: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第二节 膨胀土第三节 红粘土第四节 冻土思考题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工程性质是什么?如何判断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如何判别?计算自重湿陷量与总湿陷量有什么区别?如何判别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计算与一般土的地基承载力有何不同?膨胀土有何特征?自由膨胀率与膨胀率有何区别?如何判别土地基的胀缩等级?膨胀土地基承载力如何确定?大工程应采用哪些方法?红粘土有何特性?什么条件下的红粘土为良好地基?冻土分哪些种类?冻土融陷生分几级?第五章 地震区地基基础 4学时第一节地震概述第二节建筑场地类别与震害第三节土的动力特征第四节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本章的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土的动力特征。对学生的要求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