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武传优秀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
2、,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预习检测】 1.结合文本注释,疏通文意,并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2.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预习案】答案 二、【预习检
3、测】 1.结合文本注释,疏通文意,并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2.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疆:通“强”,强壮。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
4、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位列将古义:位;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5、。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第二课时 苏武传学案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2.
6、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3.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分别总结张胜、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4、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提升 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要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请以假如我是苏武为题展现你外交家的风采。 【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
7、.填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2.给加点字注音。昆邪王()()且鞮侯()()阏氏()()煴火()左伊秩訾()浞野侯()丈人行()缑王() 3.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召苏武受辞。(供词) 4.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8、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5.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
9、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10、。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B今贼臣晁错擅适
11、诸侯适:通“谪”,贬谪 C绐载行市绐:欺骗D吾亦恨之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上发兵以御之杀之以应陈涉 B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其意不在错也齐国其庶几乎 D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错为人峭直刻深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迁为御史大夫,请渚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BC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
12、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三、写作提升以“不屈的使者”为题,写一段文字,全班交流。 苏武传学案 【参考答案】 【探究案】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
13、渝、坚韧不拔 2.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14、4、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填空。:纪传断代书列传班固 2.给加点字注音。hnyjdynzhynzzhuhnu 3.解析:C.应为“赠送”。答案:C 4.解析:A.女:通汝;B.畔:通叛;D.县:通悬。答案:C 5.解析:D.不要再说什么啦。答案:D 二、拓展阅读: 1D(“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2A(两个“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B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C项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
15、另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D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3C(不是晁错死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书,是晁错父亲的话。) 4C(“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
16、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是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普及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秘书证考试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贸易合同范本
- 2025年福州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甲种本买卖)
- 2025水果种子买卖合同协议书
- 新生儿动脉栓塞的护理
- 甘肃历年国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
- 绿色转型加速:全球与中国清洁能源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 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文报刊时文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申请XXX最低生活保障不予确认同意告知书
- 城市雕塑艺术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20版
- 河池市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淘汰赛赛对阵表
- 医疗纠纷中的病历伪造篡改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