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共29页民族舞蹈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民族音乐舞蹈教案民族音乐舞蹈教学内容: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跳:歌表演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3.培养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唱准纯四度与纯八度的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教学准备:钢琴,电脑课件,沙球若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锅庄舞(教师示范跳)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你还能说出哪些其他
2、的少数民族?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段羌族人民喜欢跳的锅庄舞,请你看后告诉我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羌族跳锅庄师:小结学生发言。跳锅庄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由于羌族大部分也居住在云南、四川等藏族地区,所以羌族人民也很喜欢跳锅庄,这是一种文化的融合现象。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课一开始就从教师的示范舞蹈入手,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比较形象地初步感受了锅庄舞的动作特点。三、感受羌族文化师:羌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1.课件播放羌族风景、羌族服饰、羌笛(让学生听辩其音色)、羌族跳锅庄等图片。2.读一读羌族简介(师生互动)。羌族主要分布
3、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羌族人民服饰艳丽,能歌善舞。每逢节日,他们都会吹起羌笛跳起锅庄,喜气洋洋把歌唱,嘴里还会发出“山山里,哟!来来索,哟!”的欢呼声。知识抢答。(1)、羌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哪个省?四川省(2)、每逢节日,他们喜欢跳什么把歌唱?跳锅庄把歌唱(3)、羌族人民喜欢吹什么笛?羌笛(4)、羌族人民在跳起锅庄时嘴里还发出什么欢呼声?山山里,哟!来来索,哟!4.填填唱唱。师:唱着问“吹起什么哟?跳什么罗喂?哪族人民喜洋洋,喜呀喜洋洋呃?生:唱着答“吹起羌笛哟,跳锅庄罗喂,羌族人民喜洋洋,喜呀喜洋洋呃。设计意图:通过看、听、读、答、唱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感受羌族音乐
4、与文化,知识抢答与师生对唱的形式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初步熟悉歌曲的部分歌词和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铺垫。四、学唱羌族歌曲。(课件出示歌谱)1、教师范唱,生说说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师:歌曲为什么会欢快活泼呢?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中起什么作用呢?小结学生发言。(课件板书:特色一: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歌曲欢快活泼)。2、生唱一唱熟悉的旋律及歌词。3、生听琴感受5.6.7.8.小节与13.14.15.16小节旋律的特点并唱一唱。(旋律完全重复)4、教师分别演唱1.2.3.4小节与9.10.11.12小节的旋律,让学生聆听后说一说异同并唱一唱(节奏旋律大部分重复,略
5、有不同。)教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板书:(特色二: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使歌曲更欢快活泼。)5、听录音范唱,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歌曲不同的部分(分A、B两部分)。6、唱一唱B段旋律及歌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跟师跟琴同步轻唱B段旋律,找一找附点四分音符并唱一唱。(2)找一找八度大跳的旋律,并加上手势唱一唱(指导轻声唱高音)。(3)找出重音记号并加上拍手跺脚的声势动作唱一唱。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一遍。设计意图:运用听辨、模唱、对比、分析、总结、表演唱等各种手段来层层深入地进行歌唱教学,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提高了学生识读乐谱、分析乐谱的能力。五、处理表现歌曲。1、学生讨论后交流使歌曲表现力更丰富的办
6、法。2、生加锅庄舞动作随音乐跳跳唱唱。3、生为歌曲加衬词、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唱一唱。(1)教师示范演唱-一给歌曲加上二声部衬词唱一唱。A段加“山山里哟,来来索哟”,B段在附点四分音符处加读“嘿嘿嘿嘿”及声势动作。生感受情绪变化。(2)生加沙球读一读衬词。(3)师唱歌曲生加衬词。(4)生分组唱歌曲,加衬词及打击乐器。4、将歌曲连唱三遍。速度由慢渐快,表现跳锅庄的热闹场面。师:你们唱得活泼又欢快,老师真想立即去参加羌族人民的锅庄舞呀!可是那里很远,要翻过几座大山才能隐约听见他们从远处传来的歌声,再翻过一座山才看到他们在载歌载舞,于是我立即加入他们的队伍和他们一起欢唱!你觉得要把歌曲唱几遍才能表达出
7、老师刚才说的意境?(三遍)第一遍用中速、中弱的力度演唱。第二遍用稍快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加拍手动作演唱。第三遍用快速和强的力度载歌载舞演唱并在第二段分成两组唱两组加读衬词及打击乐器和声势动作。课件出示板书:速度中速稍快快速力度中弱中强强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加入各种音乐要素和羌族人民在跳锅庄时发出的欢呼声“山山里哟,来来索哟和嘿嘿嘿嘿”等词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感染力。既巩固了歌曲又体现了愉悦性和参与性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感受羌族音乐和舞蹈的美。六、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这首羌族歌曲,感受了它活泼欢快的情绪,同时也感受了这首歌曲
8、的两大特色,即多次使用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变化重复作曲手法的运用。我们也在看、听、唱、跳等活动中感受了羌族的音乐与文化之美。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用敏锐的耳朵、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演唱更多的优秀民族音乐与文化吧,它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第2篇:高中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教案民族民间舞蹈维吾尔族舞蹈(体态、动律、手位训练)教学版本: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教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蹿,上身撒得开,脚步不离散的规范动作。2.通过动律、手位的训练让学生们了解维族人能歌善舞的特点。教学重点:维族舞蹈的体态及动律特点。2.八个手位所具有的多样化、多层面及富于变化的艺术特色。教
9、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维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资料。2.维族音乐的剪辑。3.VCD、电视机、录音机。教学方法:首先放维族的音乐方式引导,通过老师表演让学生产生兴趣,再介绍维族人能歌善舞的特点,最后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导入音乐达板城的姑娘、欣赏体验老师表演一段具有浓郁维族节奏的“赛乃姆”,让学生们感受维族的民族风格。介绍维吾尔族人文、地理、风俗。课件展示:通过播放课前搜集的几个维族舞蹈组合来加深学生们对该舞种的了解。3.提出问题:维族舞体态、动律有什么特点讨论得出:上身挺拔而不僵,上身撒得开。微颤而不蹿,脚步不离散。三、实际教学手位主干动作(八个手位)。要求:注意基本手型,四位手至八位手都有反
10、面手位,手位之间替换动作常常用绕腕转换。2摇身动律要求:摇身动律是一侧肩胛骨带动后背,形成推送慢、收回快的前后摇动,应特别注意摇动的附点节奏与下身点颤动律的协调配合。3舞姿与脚位(1)提裙式前点步做法:双手自然下垂于体旁,双手捏住体旁的裙边,前方点步位,手腕与后侧上提90度,将裙摆拉开。要求:提裙式前点步为静止的舞姿动作,可用一侧胸腰。(2)托帽式后点步做法:右后点步位,体对8点,左手顶手位,右手在八位手上立腕,手心向上,感觉用右手脱住帽子,眼看8点方向。要求:提胯立腰,胸腰对8点上方走。3)高举火把旁点步做法:右脚重心前点步,左手除大拇指外,四指形成捏空心拳于顶手位,右手自然下垂,眼看2点。
11、要求:高举火把旁点步为固定舞姿,一般配合动律出现。(4)双手叉腰后点步做法:体对1点,右脚重心后点步位,双手虎口叉腰。四、小结在维族舞教学当中,动律与手脚的配合协调性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眼、头的表现还没出来六、作业(编排)请同学们课后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编排六个八拍的小组合(节奏的灵活性)七、结束语这节课让我们感受了维族舞蹈有别与其他民族艺术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格,浑然一体而鲜明独特,也同时领略了维族舞的热情和奔放,只有热爱自己的生活,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喜悦!第3篇:级舞蹈学民族民间教案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节章题目:第四章云南花灯:第一节,基本知识与动律;第二节,云南花灯单一动作介绍;基本扇花第三节,
12、小崴步伐;第四节,小崴动律第五节,正崴步伐;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对云南花灯舞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特点、形态特征和肢体协调能力,并能熟练规范地完成云南花灯的组合表演。促进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目的。要求:行课清晰,目的明确,基础训练坚实,基本元素全面。其他:学生动作时的风格概念和正确方法:1、着重解决学生的协调性和松驰性。2、培养学生掌握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动律。3、要求学生听音乐、听节奏。课堂教学方案(一)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一节,2课时授课类型:技法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实践练习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跨崴、
13、小崴的动作和特点;掌握并熟练手臂训练中的动作。学会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保证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动律中基本动作规范节奏准确;难点为训练中上、下身动作的协调。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一节基本知识与动律一、云南花灯概要:云南花灯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二、基本训练:基本动律:“崴”,“崴”即弯曲不平的意见,“崴”动时胸、腰部位松驰,以躯干为主,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流畅的悠动中崴动。1、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练习2、跨崴练习三、扇子手臂训练动作:拿扇方法:合扇,握笔状;开扇,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捏扇;扣扇合扇顺
14、水流小崴:膝盖左旁的下弧线,摆动退、跨和肋骨插腰跨崴开扇交替盖手团胯崴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作业:思考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复习本课内容,下节回课。课堂教学方案(二)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二节,2课时授课类型:技法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单一动作的特点;熟练手臂的各种扇花动作,并完成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求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要高;组合练习要突见效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云南花灯中的单一动作的特点与基本的扇花动作的熟练掌握;难点是学习中动律的准确及单一动作的组合的协调。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一节云南花灯舞的单一动作训练一
15、,合扇顺水流小崴、叉腰胯崴、二、开扇交替盖手团胯崴(头顶绕扇)注意:脚下的崴,先左脚后右,延绵不断地交替第二节云南花灯舞的基本扇花三、搬点扇:拇指搬、四指点扇四、放扇:拇指分别在里在外放扇五、胸前团捻扇:拇指在外从里向外绕。十字团捻扇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1、熟练云南花灯舞动律的起伏动作2、复习云南花灯舞单一动作组合和扇花组合,下节回课课堂教学方案(三)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三至四节,2课时授课类型:技法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小崴动律的特点;掌握并熟练小崴步伐的动作。完成云南花灯小崴步伐与动律的组合。要求课堂气氛要恰到好处。教学重
16、点难点:重点是小崴步伐与动律的熟练掌握。难点是下身小崴的步伐与上身扇花手巾动作的协调,动作看起来不枯燥、无趣。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三节小崴步伐一、特点:女性多为小崴为主,男性以反崴为主。二、步伐:1、小崴十字步练习2、基本步伐:小崴步(合扇、开扇、捻扇、放扇)第四节小崴动律小崴:崴中最基本的动律,它是双膝自然略屈,划出一个小的上弧线,膝部重心移动而形成的。1、基本体态:略含胸。2、常用手位:体旁扇、头旁扇、头上扇、胸前扇。3、常用脚位:正步位,踏步位。4、风格特点:舞蹈扑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柔美,风格鲜明,胯、腰、肋三部分在松驰状态下运动。道具舞蹈。5、基本动律:崴一膝部上下兼左右运动,带
17、动了胯部及上身的左右悠摆。6、骨干动作:肋、腰、胯(膝为主)三部分协调配合形成独特的动感形象。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总结课堂学习情况。作业:复习小崴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课堂教学方案(四)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五至六节,2课时授课类型:技法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正崴动律的特点;掌握并熟练正崴的步伐动作。完成云南花灯正崴步伐与动律的组合。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正崴步伐与动律的熟练掌握。难点是正崴动作与节奏的协调。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五节正崴步伐一、步伐:1、正崴十字步等2、正崴前后步3、正崴横向斜向步二、总结:崴,它主要是通过胯
18、摆动的弧线,来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正崴动律与小崴相反,它是经过一个下弧线,有明显的向上的特点,优美第 页共29页明快的特点。下肢走着柔踩步,身体的动律是顺的。第六节,正崴动律一、准备:动力腿吸起25度,主力腿弯曲:二、动作分析:动力推向下踩时,主力腿慢慢的伸直。三、基本动作:1、向前时两个慢的四个快的;向后时先四个快的再两个慢的。绕扇、推扇(扇子到耳旁)。身体成月牙形2、扣扇的手从胸前拿起来铲出去,回来,背到身后崴动3、送扇扛扇结束特点: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动力,胯、腰、肋三部分成弓背形向上崴动。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作业:复习本节课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下节回课。课堂教学方案(五)
19、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云南花灯第七至八节,2课时授课类型:技法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跳颠步伐的特点与扣扇训练的内容;熟步伐与动作。完成跳颠步伐与扣扇的组合。课上练习要严肃认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跳颠步伐的熟练掌握,基本动作的准确把握。难点:扣扇的技术。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第七节,跳颠步与掌颠步一、跳颠步正步位站立,一腿经前中吸腿,同时另一脚跳颠一下,左右交替进行,双手在山按手经下弧线左右摆动,身体做正崴动律。二、跳撩步正步位站立,一腿经前中吸腿,向前侧撩弹,同时另一脚跳颠一下,左右交替进行,左手屈臂胸前扶背带状,右手在按手位及旁平位之间经下
20、弧线摆动。三、三步跳颠正步位站立,脚掌着地行进三步,接一次跳颠步,双手背带状,肋部上下动律崴动。要领膝松弛有弹性,上下身协调配合四、组合1主干动作:跳颠步、跳撩步、三步跳颠、崴2教学步骤(1)单一训练跳颠步、跳撩步、三步跳颠(2)上身“崴”的动律练习(3)上下身配合训练,从原地到流动(4)辅助动作练习(5)把组合分成两段单一练习,按组合顺序把两段接连起来,合音乐、排队形完成。组合略第八节,反崴步伐与动律1、云南花灯的“反崴”动作,在女性以中速稍慢的节奏来处理,体现了恬静、悠扬的女性美。2、男性舞蹈表现时,步伐连贯、流畅,走起来潇洒大方、神采飞扬的阳刚之美。3、反崴步伐:走场步、柔踩步、探步练习
21、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2、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第4篇:民族舞蹈鉴赏苗族舞蹈水姑娘鉴赏年级:大学院:通信学院专业:通行工程大类姓名:周洪性别:男学号:xxxx1这学期上了民族舞蹈鉴赏课,我有很多感受,也收获了很多。上课时幽默风趣,性格热情开朗的何洋托美次仁老师老师给我们播放并解析了许许多多的舞蹈视频,其中有气势磅礴的蒙古族舞蹈奔腾,有热情奔放的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有委婉动人的傣族舞蹈孔雀舞,有催人泪下的山西舞台剧一把酸枣、这些让我们大开眼界,饱览了我们中国各族的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不一样的魅力。我明白到民族舞蹈
22、也有现代舞蹈的激情,但也是现代舞无法代替的,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民族不一样的魅力。说起少数名族,我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苗族了。虽然苗族的聚集地主要在贵州、湖南、云南等等,但恰好就在我的家乡四川省宜宾市的兴文县、珙县以及筠连县,有着这么一个我十分喜爱的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服饰也十分独特而漂亮,他们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虽然我对他们也不是很了解,但是这次写民族舞蹈鉴赏,当然写苗族的舞蹈是最好不过了。说实话,我对苗族舞蹈也不是很了解,我知道苗族舞蹈内容相当丰富,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等。但顿时不知道该去鉴赏哪种舞蹈,于是,我特意去网上搜一段苗族舞蹈
23、来欣赏,偶然间搜到了贵州苗族的民间舞蹈水姑娘。它深深吸引了我。“一群苗家女子,嬉戏在花溪河旁,那清澈的花溪水,时而碧2波起伏,时而水波涟涟。水一样的苗家姑娘,把缠绵悱恻的柔情,融进了清波绿水间。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舞蹈水姑娘展现出这般千娇百媚的苗家少女。她们如水般剔透晶莹她们如水般风情万种。”水姑娘正如字幕中写道,水姑娘让我看多了苗族姑娘如水般的柔媚。舞蹈里面苗族姑娘都身着靓丽的苗族服饰。姑娘们的服饰是极为精致的,使用银饰炼成的花环,蓝绿色的衣裙映衬着她们的秀美,表现了她们如水般的特点。一身以蓝绿色为主的长的百皱裙,也似乎呈现出流水的清澈。开头的场景,背景音乐宁静优美,有涓涓流水声,让我仿佛看
24、到一条清澈的溪水从眼前流过。三个俊秀的姑娘,脸上含着甜甜的笑意,婷婷袅袅,嬉戏水边,仿佛在以水充镜,轻柔地抚摸着自己的面庞,眼神中充满对山水的眷恋,她们偶尔慢慢地翩翩起舞,偶尔用手扶住自己的脸颊,似乎可以看到苗族女子一丝的害羞。她们素雅,她们亮丽,耐人寻味,让人心动、这一段给人较为幽静的感受。接着,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苗族姑娘们加入了进来。姑娘们动作上也放大了幅度,时而扭动迷人的细腰,时而像是在划水,时而摆动长长的裙子,婀娜多姿。渐渐地,舞蹈气势越来越强大,姑娘们表达的情感很热烈,我看到的不再是苗族姑娘之前那种缠绵悱恻,而是看到她们的热情,可以看出她们对家乡山水喜爱。撩几缕长发,卷起浪花点点,掬一
25、汪清水,揉进思念万千,悠悠的笛声开始响起,铿锵的小鼓敲起,少女们翩翩起舞,纤细的蛇腰冉冉地弄出绚丽夺目的舞姿,她们用长眉,妙目,纤指,蛮腰,用簪3上的花朵,腰间的皱裙,用眼波流动的风情,轻绘出了山的曼妙,用那一扭腰的婀娜多姿,那一抬腕的百回千转,舞出了贵州花溪山水的美轮美奂。舞出了苗家少女的千姿百态。其中的一个场景,我印象十分深刻。姑娘们围成了一圈,上身强烈地颤动,手拉手围成一圈,一个个依次身体由上往下地起伏,场景效果又显现出水波,感觉她们就是在水中嬉戏,溅起阵阵水花,十分地逼真。台下顿时响起了掌声。这里美轮美奂相当感人。最后,舞蹈进入了尾声,开始与舞蹈第一部分互相照应,苗族姑娘们的动作开始变
26、缓慢,静静地抒发她们对水的眷恋以及热爱。最后一幕一女子手捧着水让水从手中慢慢流下,为舞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舞蹈背景效果也十分的好,音乐有起伏,刚开始流淌着山水的声音,接而就是柔美的鼓点,苗语也渐渐进入,鼓点的强烈也随着情节的需要而切入。舞台灯光布景也是非常精准的,从蓝色底调映衬着景色的幽静,到高潮部分的红光推动高涨的氛围,结尾部分蓝光。十分有意蕴。看完这个舞蹈,我感触很深,仿佛来到了一个苗族乡的山水间,亲身感受到了苗族秀丽山水,看到了如水般的柔媚,婀娜多姿的苗族姑娘。以上便是我看完苗族舞蹈水姑娘后的感受。上了老师的课后,自己收获很多。明白民族舞蹈必须需要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它是我们精神文
27、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民族的舞蹈代表了他们自己的民4族特色,也过多或少反应了民族的风俗及生活习俗。民族舞蹈继承了民俗文化,更是发扬了民俗文化。可见民族舞蹈在我们生活之中作用之大。最后,说一点我上这门课的感想。作为一个工科的学生,我深深感受托美次仁老师的民族舞蹈鉴赏课对我们的作用之大。当初选选修课的时候也没多想,就选了这门课。本来以为上课没多重要,第一次去就准备写写其他作业,可是自从上了一节老师的课,就喜欢上了这门课。老师讲得很好,很有激情,也注重实践,在学习民族舞蹈之余,给我们聊了很多感兴趣的事,自己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这门课让成天埋头在工科课本的我们能放下心来接受艺术的熏陶洗礼,陶冶了我们情操
28、,修养身心。它让本来对艺术一无所知的我们能有机会了解到各民族的舞蹈以及文化,并让我们能喜欢上民族舞蹈。这真是一门值得我们上的选修课!5第5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藏族踢踏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藏族踢踏舞教学目标:1、能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其舞蹈风格的主要分类。2、能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3、能初步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律。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教学难点:1、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以及上身的松弛、随动。2、“颤”动律的贯穿。3、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教学设想: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
29、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于是我设想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来学习舞蹈,从而始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由于学习的是藏族踢踏舞,所以在动作的学习中,我采取了老师示范,学生观察踏法、听辩节奏及强弱规律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踏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舞步和不同的节奏,也造成了强弱规律的不同。师生互动。采取载歌载舞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练习过程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动作特点,设计不同练习方式。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创编环节的设计是模拟藏族人民跳堆谐的场景,因为堆谐就是一种农区自
30、娱性圈舞。采取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的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合的创编中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舞蹈道具(长袖)教学过程:一、情景设计、课堂导入:1、观看三段藏族舞蹈片段,分别为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舞。师: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学生回答:藏族。2、比较三种藏族舞蹈的异同,找出藏族踢踏舞基本体态的特征。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三段舞蹈分别属于藏族舞中的哪一种?学生回答:师:这三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中的,弦子、锅庄和踢踏舞。那么,这三种藏族舞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弦子:柔美开朗。锅庄:豪
31、迈粗犷,洒脱奔放。踢踏:欢快热烈。师:那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回答:上身略前倾,很松弛,膝部有连绵不断的颤,舞袖。二、学习与创造(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1、根据老师讲解和图片展示,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动律形成原因。(1)导入: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藏族的踢踏舞。要学好一种舞蹈,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的把握它的舞蹈风格。风格是什么?风格就是这种舞蹈所特有的体态特点和动律特点。而体态特点,动律特点的形成,往往和这个民族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藏族人民的生活,一边探寻舞蹈特点形成的原因,一边来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师: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
32、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生活非常的艰苦。第一张图:巍峨连绵的雪山。第二张图:崎岖的山路。第三张图:雄奇的布达拉宫。第四张图:虔诚跪拜的藏民。第五、六张图片:藏族服装那么大家现在是不是可以从刚才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内容里,找到藏族舞蹈形成这种基本体态和基本动律的原因了呢?学生回答:是提问A、为什么“上身松驰、前倾”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B、为什么“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一一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C、为什么“舞袖”服装为长
33、袖。舞袖烘托舞蹈气氛,表达喜悅心情。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长袖,来感受一下。3、踢踏基本动作的学习。(1)导入师:在掌握了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藏族踢踏舞。既然是踢踏舞,就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不同的声音,踏出各种节奏。现在老师跳一段踢踏舞,请大家观察,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踏地?学生回答:踏法脚掌打地、全脚踏地、向后点地。(2)由学生回答导入基本踏法的学习。脚掌打地藏族踢踏舞中把这种踏法称为“冈达”。有单脚冈达,也有双脚冈达。全脚踏地可以轻踏,也可以重踏。还可以在不同的方位踏,比如往旁和往前。可以双脚交替踏。向后点地。(3)学习基本动作这几种基本的踏法,可以组合
34、出许多不同的舞步来。、第一基本步。师:现在老师跳一个基本舞步给大家看一下,请大家说出,这个舞步是由哪几种踏法组成的?老师跳第一基本步。学生:用了冈达和全脚踏地。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这个动作就叫做第一基本步。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动作。学会脚步后,教上肢动作。练习完整舞步。、第二基本步。师:刚才我们学会了第一基本步。现在,老师把第一基本步,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一点点变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舞步第二基本步。请大家注意看,老师在踏法的组合上做了什么变化。生:用一个全脚踏地,代替了一个单脚冈达。开始学习第二基本步。师:同学们找出了脚步上的变化,那么有没有注意老师上肢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模仿出来,引入
35、上肢动作教学。练习完整舞步。、摆步的学习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第一基本步和第二基本步,大家发现没有,这两种舞步踏出的节奏都是“XXXX”。现在老师做另外一组动作,请大家听一下,踏出的节奏,是不是“XXXX”。老师跳摆步。学生回答:是一样的。师:也只是在踏法的组合方式上做了变化对不对?学习摆步,让学生说出,摆步是由一个单脚冈达和一个全脚踏地交替组合而成。学会动作后老师提问:是不是只能在原地做?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到前面示范,带领大家一起做。、摇步的学习。把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形成新的舞步摇步。师:摇步可不可以拉手跳?学生回答:可以。师:藏族人民在跳舞的时候,经常会手拉手,边唱边跳,那么我们现在
36、也一边*,一边手拉手来跳一下。唱美丽的家乡日喀则,拉手跳摇步。、退踏步的学习。师:前面老师说了,踢踏舞少不了用脚踏地,发出各种声音,踏出各种节奏,而前面我们所学四个舞步,都只有声音、强弱的变化,而没有节奏的变化。那现在老师就跳另外一个舞步给大家看,大家听一听,踏出的节奏是不是变了?老师跳退踏步。学生回答,由“XXXX”变为“XXX”。师:那老师又是用哪些踏法踏出了这个节奏呢?学生回答:向后点地,全脚踏地。模仿老师动作,学习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踏出这种节奏呢?大家可以自己尝试用各种踏法组合一下。师:刚才看到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其实藏族踢踏舞中,还有一个动作,踏出来
37、的节奏,也是“XXX”。这个动作就叫做抬踏步。学习抬踏步。(4)熟练巩固我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藏族踢踏舞的6个基本动作,现在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大家自由的用刚才所学的动作,来踏出声音,为音乐伴奏。4、创编组合(1)导入:师: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藏族人民踏脚舞袖,为的都是表达喜悦心情。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藏族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一组照片。大家发现没有,他们都是在什么队型上跳的?学生回答:圆形。师:对,藏族人民在欢庆日跳堆谐的时候,都是唱着歌围成一个或者两个圈,时而流动,时而静止,时而向圆心聚拢,时而散开,时而还会发出各种欢呼声,气氛非常的热烈。所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
38、心情。(2)按要求创编师: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并且要求大家边唱边跳。(所*曲为美丽的家乡日喀则)要求:A、出场形成一个圈。时间两个八拍。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时间两个八拍C、两个圈流动起来。时间两个八拍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A,另一组讨论如何完成要求B。然后,两组分别派代表,指挥全班同学按讨论出来的办法完成要求A、B。要求C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成。回顾完成三个要求所用的方法。将三个要求连贯完整展示。老师点评。(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师:同学们做得非常的好!好,那大家是不是能感受到藏族人民在跳堆谐时的那种
39、开心喜悦了?学生回答:是!师:你们一般在很高兴的时候都会怎么做?学生回答:会蹦起来,会喊!师: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喊出来!老师示范结束动作。口念“咻咻咻咻”学生学习结束动作。(4)整体表演。师:好了,现在我们就把大家刚才编的组合再一起展示一遍,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后面。所有的同学都边喊边向中间靠拢,围成两个大圈,作为我们这个组合的结束。师:太好了,老师都忍不住被你们的喜悦感染,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大家跳得开不开心?学生回答:开心!来,让我们自己给自己鼓鼓掌!5、小结刚才大家很出色的完成了老师交给的在圈上完成队型变化的任务
40、。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堆谐”这种舞蹈搬到舞台上展示给大家看,能不能始终在一个圈上舞蹈呢?学生回答:不能。师:为什么?答:因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让观众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就要增加舞蹈的观赏性。所以我们需要用更丰富的队型及层次的变化。师:非常好,那大家课后就试着把堆谐编排成一个小舞蹈。三、拓展1、观看录像,介绍爱尔兰踢踏舞。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其实在国际上,最富盛名,最具影响的踢踏舞是爱尔兰踢踏舞。播放一段爱尔兰踢踏舞。2、探讨区别。师:爱尔兰踢踏舞和我们藏族的踢踏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体态,上肢动作师:同样是踢踏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学生回答:因为生活环境,
41、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四、总结艺术源于生活,每一种舞蹈,其特点的形成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中、西方舞蹈的风格迥异,还是中国各个民族舞蹈的异彩纷呈,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生活环境,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中,能够主动的从这些方面着手,从生活中探寻舞蹈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更好、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第6篇:民族舞蹈鉴赏论文舞蹈鉴赏学后感经过近半个学期的民族民族舞蹈欣赏课,我对民族民族舞蹈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民族民族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
42、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民族舞蹈和各地的民俗文化又密不可分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
43、能。现代社会在民俗文化领域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亦可称为土风舞、民俗舞蹈或国际民俗舞蹈。不同于着重表演的芭蕾舞或是制式化的运动舞蹈,土风舞源自于各国不同环境、生活及风俗,与各国的特色音乐服装也有相互的搭配,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舞蹈本生就是文化的载体,而民族舞蹈或者地方舞蹈更是继承了民俗文化,甚至发扬了民俗文化。通过老师的讲授以及自己查阅资料,对各民族舞蹈风格特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1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
44、,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2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
45、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3彝族舞蹈的风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烟盒情”、“打歌”、“罗作舞”、“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等等。解放以后,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彝族舞蹈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成为祖国文化百花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4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著称。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
46、自于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47、。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还起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舞蹈鉴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艺术鉴赏是令人愉快的精神消费。生产以消费为目的,舞蹈作品离开了艺术鉴赏,艺术创造就失去意义,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接受与鉴赏。舞蹈艺术也一样,舞蹈艺术鉴赏作为一种精神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家与观众、舞蹈活动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检验作品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更是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主要依托。只有经过千百万人的鉴赏,才能最终使其成为现实的艺术,实现自己的价值:改造社会、教化人心、从而获得艺术生命。第7篇:民族舞蹈串
48、词1、沈:五月是个多节日的月份!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意义,所以我们今天除了礼赞青春外更是应该礼赞劳动者、礼赞母亲、礼赞祖国!下面请欣赏14级工管1、2、3班带来的舞蹈赞歌2、宋:接下来的这个舞蹈叫奔腾其实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猜到了是什么名族的舞蹈,从这两个字中我感受草原的广阔,感受到了到了马群的嘶吼,跟是感觉到了热血的沸腾!在场的观众朋友们都猜到了吧?接下来请欣赏14级造价3班的带来的蒙古族舞蹈奔腾3、沈:在场的有没有彝族同学?有的是吧,那我问一下,你知不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赶集,那你猜没猜到接下来这个舞蹈是什么?对!就是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呢是描写彝族姑娘赶集归来时欢快的心情接下来
49、请欣赏14级本科造价1、2、3班带来的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4、李:舞蹈是一种思想与肢体行为合作的表达方式。优美的舞蹈更是能成为一种语言,美妙音乐的配合与舞者情感的融入,到底能给我们演绎出怎样的舞者的情怀呢,一起走进14级本科工管2班的舞蹈世界,感受下他们的融合情怀5、宋: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下面就请欣赏又14级工管4.5.6班为我们带来的舞蹈,热土!6、沈:五月的雪域高原,绿草丛生,杜鹃争艳。这样的景色刚好映衬了朝气蓬勃的生命,绚丽多彩的青春。柴:五月的雪域羊拉,清风和煦,阳光抚媚。这样的景色刚好映衬温暖幸福的未来,激昂澎湃的青春。请欣赏14级汽车1、2班工管7班带来
50、的舞蹈青春踢踏7、宋:古老的彝族风情染红了七月的火把。天气渐渐炎热,正临五月,七月火把节也将美景在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14级本科工管1班带来火一样的七月火把节;感受彝族同胞火一样的热情李:接下来登上舞台的是文华学院14级二队带来的健身操Girgfriend,在激情四射的舞台上,用你们的热情和矫健的身姿,去征服在场的每一个同学吧。掌声有请。8、柴颖:大家都知道,云南盛产普洱茶和烟草,并且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那么接下来这个节目,就看勤劳智慧的云南少数民族是如何巧妙地把生产生活与舞蹈结合起来的,请欣赏由14级造价4、5、6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烟盒舞!掌声有请!9、沈: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
51、族,远在唐朝史籍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它不仅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民族,更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一起跟随14级1、2、3班领略他们舞蹈中的傣文化吧。10、柴:春光明媚,栀子花开,美丽的经管学院又披上了七彩的霓裳李:白居易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柴: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李:历来,春天都被无数文人雅士所歌颂,接下来就请我们的14级水电1.2监理办上场,看他们如何为我们演绎多姿多彩的春之声。1、11、李意:说到这个节目,宋振豪,我想考考你宋振豪:哈哈,还想考考我,说李:请你给我们讲一下夸父逐日的故事宋:哈哈,这可考不倒我,咳咳,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52、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李:恩还挺有文化的宋:诶,那说了半天,夸父逐日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的节目有什么关系啊李:夸父逐日,逐日,我们接下来的节目就叫做,赶太阳,上古时期有夸父赶太阳,今有工程学院14级本科造价4班赶太阳!掌声有请!12、宋:香甜的酥油茶,广阔的蓝天,磅礴大气的布达拉宫无不诉说着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接下来有请14水利1、2班和房产测量班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吉祥西藏!13、李:咦?接下来这舞蹈可是很有代表性,这个舞蹈的名字呢是一个自治县的县歌,这首歌我敢保证在场的观众朋友们都耳熟能详,沈:这首歌代表了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我们也能从这首歌当中了解一个民族,更能从这首歌中体会到他们的热情,好了!我就不卖关子了,请欣赏14级造价12班的同学们带来的舞蹈阿瓦人民唱新歌14、沈: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种舞蹈,左脚舞,一只左脚如何才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呢?我们拭目以待!下面请欣赏由14级电自1,2,3班为我们带来的左脚舞!欢迎!15、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李:哎呦,西楚霸王的感慨怎么都被你搬到这里来了沈:我看到了节目单上接下来的节目有感而发李:哦?沈:下面请欣赏14级造价1、2、3班联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技术检测与标准认证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端午节班会课件
- 宠物诊所弃养协议书范本
- 2025年CHO细胞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项目合作计划书
- 竞选护理骨干课件
- 风险辨识评估协议书范本
- 临时围挡拆除协议书范本
- 签订服务委托协议书范本
-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件教学
- 二零二五年度节能环保技术培训项目单项承包合同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学教学
- 派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植物生产与环境》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
- 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 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堆料场、碎石加工及生活区场地临时用地项目 环评报告
- 高中3500必背单词
- 军训安全教育课件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之形式逻辑常识(初级)
- 超声波管道壁厚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