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了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传统与科学主义传统及其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脉络,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古代社会的体育 一、古代中国的体育 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夏商的学校已有了体育内容,如习射就是当时重要的教育内容。西周时,学校教育以礼教和军事为主,教育内容除德、行之外,主要就是“礼、乐、射 、御、书、数”这六艺教育,其中乐、射、御都是体育。乐,指乐舞,其基本形式是模仿战阵操演的队列

2、练习,实际上是一种兵式操练。射、御即射箭、驾车,都是与征战有关的军事技能,是学校的必学内容。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多主张兼重身心的教育。如孔子(公元前551-前479)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提倡文武并重,他本人就擅长射、御。战国末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约前313前283),认为“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认为人的身体不是由天决定的,是由人的“养”和“动”决定的。墨子录选学生的重要条件是身强力壮、思维敏捷,教学中很注重射御教育,因此其弟子以武勇著称 。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西周时期学校教育是“文

3、武合一”,春秋战国则出现“文武分途”。秦汉以后,在“文武分途”的基础上,学校教育开始向着“重文轻武”方向发展。随着统治阶级教育思想的变化,秦汉以后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都是“经学”或“辞赋”,与先秦相比,体育的内容大为减少,学校体育从此逐渐衰退,不过学校教育在重文轻武的同时,也保留着一定的体育因素,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明末清初的颜元(16351704)认为汉以来的教育早已走入“文墨世界”,宋代儒生只知道清淡静坐,因此他要求学生“文武相济”,全面发展,常带领学生习射、技击、练力。疾呼“今日正可言动”,“养身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

4、,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尽管到了明清之际有颜元这样的“文武相济”的提倡者,但毕竟是少数,实际上从西汉直至清朝末年,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教育思想一直是重文轻武的,教育内容偏重德育、智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直到清朝末年,我国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新式教育,在这些学校中才有了体操内容。所以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学校体育没有在教育中获得相应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古希腊的体育教育 (一)斯巴达的体育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以武力征服了

5、当地的希洛人,建立起了奴隶主寡头政治的城邦国家。3万(9000户)斯巴达人统治着大约30万希洛人,为对内镇压奴隶,对外掠夺扩大地盘,尚武成为斯巴达的灵魂。斯巴达全民皆兵,一切活动以军事为出发点。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雅典的体育教育 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公元前8世纪形成奴隶制城邦,自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在公元前338年被马其顿征服以前,雅典是全希腊教育和体育最发达、最先进的城邦。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公民,对国家无限忠诚,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但公民的含义

6、有差异,斯巴达的公民就是勇敢善战的勇士,而雅典的合格公民是身强力壮,并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所以雅典教育既发展人的体力,又发展人的心灵,把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培养身心发展和谐发展的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二节: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 一 、现代体育的形成与身体活动的教育化 “体育”一词在汉语里既被用于专指学校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也被用来指更大范围内的与人体发展有关的身体活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这里所说的“现代体育”兼指二者,因为现代体育最初

7、主要是在学校教育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 启蒙运动以科学理性、科学规范和方法为指导,使近代科学的精神与文化功能得到广泛而充分地展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 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班级教学制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法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巴塞多把洛克和卢梭

8、的体育思想变为教育现实。在德意志(1774年)的德绍,巴塞多创建了德绍学校。形成了以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闻名于世的学校体育课程的雏形。这所学校实施的体育教育被认为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古茨姆茨促使体育方法体系化。他按个分类原则对所选择的教材进行分类:按运动项目的分类,按运动性质分类,按运动解剖学分类和运动类型分类。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体育课程臻于成熟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按照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安排体育活动的教学顺序 。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二)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 对于人体及人体运动本质的

9、科学认识,则是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形成并沿着科学轨道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革命和学校体育的课程化推动了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进程 。 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三、20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20世纪前期的学校体育 高尔霍夫尔是0世纪前期奥地利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动者。高尔霍夫尔的自然体育思想对欧洲各国的体育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国教育家杜威和美国“新体育”学派对世界学校体育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20 世纪中期的学校体育 二战后初期,自然体育思想成为欧洲各

10、国体育的主流,英、美式竞技运动在许多大陆国家体育中取代了体操所占有的主要地位。 二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自己的体育体制。苏联凯洛夫构建了主智主义科学主义色彩的课程体系。突出表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而这三个中心的核心则是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三)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1、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2、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三节: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传入 二、我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演变(一)癸卯学制与军国民主义思潮(二)自然体育学

11、说的传入及其影响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三、20世纪后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一)苏联学校体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二)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进入 21世纪,中国迎来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名称、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

12、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在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课程目标逐渐受到重视,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学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具有激励和发展功能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得到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性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

13、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小 结 一 古代东西方各民族有着不同形式的身体活动与体育活动。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基础,17至18世纪学校体育的教育化和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学校体育的课程化之后,学校体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从19世纪后期开始,科学体育课程及科学体育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终生学习型社会转型,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的学校体育是19世纪后期开始逐渐从西方传入的,1904年确立了体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体

14、制中的地位。第一章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小 结 二 在20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先是效法日本,然后借鉴美国,尔后学习前苏联,军国民主义、自然主义和主智主义先后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新世纪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显示了某些后工业社会体育课程的特征。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能正确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对学生发展的功能和意义;了解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体能发展、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动作发展的特点,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提出开展学校体育的基本思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校体育实

15、践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 一、学生身体发展概述 中小学生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期,是身体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身体发展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组织锻炼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三个方面。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1.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波浪性和阶段性2.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性别差异3.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 身体机能发育的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系统等方面

16、 1.神经系统 2.骨骼肌肉系统 3.呼吸系统 4.心血管系统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体能是指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体能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二)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三)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四)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第二章:学校体

17、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二)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一、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体心理过程及个性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过程发展、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一)认知过程发展 (二)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发展 (三)个性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一)促进智力发展(二)促进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三)

18、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进取心(四)形成积极个性特质,完善人格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一)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二)激发学生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促进运动参与 (三)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多渠道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一、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概述 (一)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二)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

19、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精神、角色意识和道德规范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充分利用课外各种体育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一、认识学生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概念 动作发展是人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动作发展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0、一是动作行为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二是动作行为变化的原因。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动作的分类 动作可以分为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体育活动中涉及的动作多为大肌肉动作。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动作发展阶段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动作发展在学校体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2.有利于优化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3.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动作发展的作用(一)可以使学生动作发展更为科学全面(二)可

21、以提高动作发展的水平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学生动作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一)尊重动作发展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二)了解认识动作技能的发展模式 (三)认识个体差异,提高不同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 结: 认识与把握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阶段性特征与个体差异,了解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正确有效开展学校体育的前提与基础。体育教师只有在认真了解与把握学生是基于需求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学校体构,阐释

22、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对于提高体育工作效率的意义;知道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应考虑的因素;能根据学校体育目的正确开展学校体育。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 一、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运动教育 1.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第三

23、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内外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三)教育活动中的和校外及家庭体育活动 1.教育活动中的体育 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是指在学校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或在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直接组织或渗透的体育活动。如课中一分钟间歇;其他课中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文化艺术节中的体育活动等。 2.校外与家庭体育 是学生在校外的环境或学校以外组织的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各种体育活动,包括各种校外体育培训、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活动等。家庭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家庭或居住区进行与家庭成员一同参与的各种各样的体育休闲锻炼的身体运动。 第三章 : 我国学校

24、体育的目的与目标二、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一)学校体育在整个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三部分组成。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体育,三者的参与者、目的、方式和方法和评价等都有明显的区别。竞技体育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身体体能,挑战运动极限,取得优异竞赛成绩;大众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的需要。学校体育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二、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一)学校体育在整个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

25、、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三部分组成。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体育,三者的参与者、目的、方式和方法和评价等都有明显的区别。竞技体育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身体体能,挑战运动极限,取得优异竞赛成绩;大众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的需要。学校体育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1.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的作用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这就

26、意味着,学校体育扮演着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学校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及早地发现学生在某项运动方面的运动天赋,加强课余训练,积极、明确、高效地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使得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体能素质与运动能力,为竞技体育的大强度科学地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2.学校体育对大众体育的作用学校体育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壮大群众体育队伍。学校体育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此外,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身体锻炼的知识以及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能够独立进行某些体育运动的同时,带动了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也参与其中,间接地突显

27、出学校体育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学生本身也是大众体育的一份子,因此,学校体育的开展进一步增加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数量,使群众体育朝着科学、健康、持久的方向发展下去,促进了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地养成。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在这里是三育中的一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又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课程。这使得学校体育的概念会经常出现讨论不在一个层面上。作为一育,体育是基础,是“载道德之车”,“无体便无德智也”。因此,在学校教育时需要树立

28、健康第一的思想。而作为一门课程,要做到育体与育人相结合。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学校体育中,绝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具有团队特征,即使是个人项目也将对它进行团队化改造。从“老鹰抓小鸡”,到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无不存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保护的要求。在班级、年级、学校、地区乃至国家之间的学校体育比赛中,参赛同学更是以代表班级、年级、学校、地区和祖国而感到自豪,并为了使这个团体获得更高的荣誉而奋发拼搏、自强不息。正是如此,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

29、育的目的与目标 1.学校体育对“育人”的作用 学校体育能够增强学生道德观念,规范学生行为。在学校体育中各种体育运动、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都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明确的规则与要求,在体育运动中,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恪守体育道德规范,公平公正地去对待比赛。体育活动的规则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学会约束自我、公平竞争、服从体育道德、倡导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同时,适当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体育运动的美是通过整体美、形式美

30、、形态美、含蓄美、动作美和健康美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它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创造性、感染性以及形象性等特征。 学校体育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文化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效率等。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2.学校体育对“育体”的作用 通过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体能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使人体充满活力,展现自身的形态美、动作美、整体美等。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学校体育对于健康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的完美

31、状态。”影响人的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其中体育锻炼是最积极、最有效的良好生活方式)与医疗保健的获得性等四个方面。其中遗传更多关乎父母、环境和医疗保健的获得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公平性与经济发展的条件,唯有包括体育锻炼在内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实现。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1、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体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2、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水平。 3、体育锻炼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加自信,提高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与人沟通与交流交往能力。 4、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5、有助于加强机体系统的动态平衡

32、进程,促进新陈代谢,进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在学校体育中起到核心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目标对外界的敏感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体育目标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够学习什么?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平?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体育将无从谈起。 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

33、生的学习需要。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学生的长久的需要。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社会需要从时间维度可以分为: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从空间维度可以分为: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的需要。学校体育既要适应当前的现实,又应超越社会的现实,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只有在现实与未来、个人与国家、适应与改造之间找到切入点和结合点,学校体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另外,国家对学校体育提供的条件、师资数量与质量、场地、器材设备、教学时数、地区气候特点、经费等人、财、物等客观条件的保证

34、,也是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必须考虑的因素。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知识最主要的源泉,与确定学校体育目标联系紧密。体育学科具有以下的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如果学校体育本身没有这样的功能,则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制定学校体育目标,不仅考虑体育功能,而且,始终会受特定体育价

35、值观左右。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时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设计、实施、评价学校体育的人的某种体育价值观取向的具体体现。 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学生、社会、学科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成为学校体育目标的来源。过分强调某一因素,就会导致学校体育向一个极端发展。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目的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使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

36、、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学校体育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中小学校体育的目标 1、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领域(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的总称 。 (1)义务教

37、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2011年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学习目标是: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与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提高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2017年颁发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学习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的道

38、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作为公民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关键能力和优良品质,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方面(领域)目标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习方面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目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身体健康目标: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型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

39、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目标分为: 第一,运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二,健康行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

40、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第三,体育品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二)体育教学(学习)目标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

41、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学习结果。体育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年级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等。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课外体育活动目标 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预期实现的目标,包括早锻炼、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班级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目标、校外与家庭体活动等预期得到的结果。 (四)课余体育训练目标 部分具有一定运动潜能的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的课余体育训练预期得到的结果。 (五)课余体育竞赛目标 通过各种各样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小型灵活的具有教育性、参与性、文化性、多样性的校内体育竞赛预期得到

42、的结果。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第三节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二、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一)学校体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二)学校体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三)学校体育要与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五、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六、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七、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小 结 一 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

43、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小 结 二 学校体育目的主要是回答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预期的结果。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第三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与目标 课堂讨论:(1)题目:举例说明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影响。(2)时间:15 20分钟。(3)目标:使参与者能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重要影响。(4)材料:学校确立不同的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的不同影响的具体案例。(5)步骤: 阅读案例。 分析不同的学校体育目标对学校体育实践产

44、生的影响。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自己认为学校体育应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展望新世纪学校体育的变化和应确立的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第四章 我国学校体育制度与组织管理 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制度与组织管理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制度基本内容,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重要政策法规的作用和意义,明确我国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和微观管理系统各自的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能。 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及相关法规 学校体育制度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我

45、国的学校体育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制度: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监测制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指测试人员采用规范的技术、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确定的测试项目及有关内容的实际测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教育、评价和反馈手段,重点监测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而制定。国家学生体

46、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的个体评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教育部于2014年4月21日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教体艺20143号)。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

47、健康测试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工作。 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大多与地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一般由市、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近年来各地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分值以 3045分居多,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考试项目大多从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50米跑、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掷

48、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篮球运球等项目中选择,成绩计算方法大致分为集中测试和学分制两种。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三、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保障制度 (一)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二)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 (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具体见书P7477) 四、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002年8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发生原因及责任认定 (1)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类的原因。 (2)体育教学过程中教

49、学因素类的原因。 (3)教学行为与管理类的原因。 (4)纯属意外因素类的原因。 (5)学生自身身体健康的原因。第四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1)全部责任:因学校或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不当行为直接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有不当行为的一方应承担全部责任。(2)主要责任:因学校、教师和学生双方不当行为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中一方的不当行为在伤害事故中作用较大的应承担主要责任。(3)同等责任:因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当行为在造成伤害事故发生作用上相等,双方应承担同等责任。(4)次要责任:因学校、教师和学生双方不当行为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其中一方的不当行为在伤害事故中作用较

50、小的应承担次要责任。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三)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2008年4月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 通知规定了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投保范围、责任范围、赔偿范围、经费保障和责任限额,对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五、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与法规 (一)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于199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3月12由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正式发布施行,自发布以来一直是

51、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主要依据和有力保障。第四章 : 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分总则、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组织机构和管理、奖励和惩罚、附则共九章三十一条,分别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例如,“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等。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二)中共中央国务

52、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是我国针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高规格文件。 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53、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意见从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目标明确、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对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三)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保证中小

54、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规定指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从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

55、育活动规定、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健全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和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六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工作职能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制度保障。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可分为宏观管理系统和微观管理系统两部分。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主要指学校外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

56、理,学校体育微观管理系统主要指学校内部的体育管理工作。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一、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 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系统主要由三方面机构组成,分别是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体育教育及科研机构和学校体育社会组织(见P82图)。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一)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 国务院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具体管理工作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负责。 教育部是直接领导和管理学校体育的最高行政机关,教育部下设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管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条例,制定和颁布学校体育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则及有关制度

57、;实施、监督及检查各种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审定和颁布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计划、课程基本要求和体育教学大纲;决定学校体育工作人员的编制及经费比例;领导和组织全国学生运动会;组织参加世界性学生体育比赛;开展国际性学校体育交流;指导学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的业务工作。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国家体育总局下设青少年体育司,其主要职能是:拟定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草案、青少年业余训练管理制度;指导监督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指导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有关学生文化教育工作;指导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及相关活动,组织指导重大青少年国际体育比

58、赛参赛工作。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学校体育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均设有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本辖区的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管理。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二)学校体育的教学与科研机构 教育部直属教研机构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省级、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应设置地方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或教育研究院(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单位一般称为教研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单位都设有体育专业处室,并负有对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业务指导职能。 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院

59、(所)和体育教学研究室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机构。担负着培养和培训体育教师及体育管理人员,编写学校体育教材及有关专著,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科学研究,完成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学校体育方面的有关业务管理和咨询工作。 第四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 (三)学校体育社会组织 学校体育学术研究团体主要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省级以下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体育行政部门也大都设有相应的学校体育学术社团组织。学校体育学术研究团体主要负责开展学校体育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有关学校体育学术课题研究;向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材料及

60、合理化建议;举办各种培训及学习班;组织出版和推广有关学校体育的书刊及科学研究成果。 学生体育团体主要有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它们分别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和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的组成成员。全国各地一般都有省、市、自治区一级的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学生体育协会,其基层组织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体育协会。学生体育团体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组织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大学生和中学生体育竞赛;组织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以及各类国际学生体育单项竞赛和体育交流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