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教科书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1页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2页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3页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4页
犯罪学教科书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系列教材 犯 罪 学 教 科 书 (第二版) 第一编 绪论第一章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第一节 犯罪学的概念 一、犯罪学概念的由来及其科学含义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犯罪学”这一词是由拉丁文“Crimen”(犯罪)和希腊文“Logos”(学说)组成的,意思是犯罪学说。所谓犯罪学是研究一定历史阶段的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科学。在我国,犯罪学是运用法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基本方法,研究我国犯罪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导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和控制防治犯罪对策的学科。 二、狭义犯罪学 狭义犯罪学是

2、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综合性研究,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也称为犯罪原因学。犯罪学学者在阐明犯罪原因时所采取的立场和理论依据以及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大部分:犯罪生物学;犯罪社会学。 犯罪生物学是用生物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主体个人的人格、素质上的各种因素对犯罪之影响,包括犯罪人类学、犯罪心理学、犯罪精神病学、狭义的犯罪生物学。 犯罪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犯罪这一社会病态现象,研究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的各种条件对犯罪之影响,包括犯罪社会心理学、犯罪地理学、犯罪统计学等。 三、广义犯罪学 广义犯罪学不仅研究犯罪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而且研究预防犯罪的对策。包括犯罪原因学和犯罪预防学。

3、在德、法、意等欧洲大陆的犯罪学,一般称狭义犯罪学,其内容限于对犯罪现象和犯罪原因之研究,而对犯罪预防、对策之研究则属于刑事政策学之范围。中国、英国、美国和日本,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则采取广义犯罪学。 广义犯罪学是当今世界犯罪学研究的主流。第二节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策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一、犯罪现象 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现象是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素材,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犯罪现象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一)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 犯罪现象除了具有阶级性、法定性和相

4、对性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对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应作客观、科学的分析。 (二)犯罪情况、特点和规律1. 犯罪的情况,是指犯罪数量、类型、危害的程度、犯罪的时间、地区、犯罪主体的构成状况和犯罪主体的个人情况(年龄、职业、性别等)。2. 犯罪特点,是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性,即犯罪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共性。3. 犯罪规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的升降、涨落、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即犯罪的流量和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 (三)犯罪结构和犯罪分类1. 犯罪结构。这是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后的各类犯罪的有机结合。2. 犯罪分类。这是指将刑法规定的各种犯罪,按照一定标准归并为不同类型。 (四)犯罪人和被害

5、人 1. 犯罪人是指犯罪的自然人和法人。重点是研究犯罪自然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犯罪人的分类等。 2. 研究被害人是研究刑事被害人的状况特点、类型、被害原因以及被害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二、犯罪原因犯罪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查明和阐释犯罪原因。衡量犯罪学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它是否客观地、科学地查明和阐释犯罪原因。犯罪原因研究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犯罪原因的基本理论1. 犯罪原因是引起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2. 犯罪原因的分类是多元的分类方法。3. 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由果溯因,即由现实的犯罪现象去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

6、犯罪的社会因素 1. 宏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阶级斗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思想道德因素、法制因素和其他的社会因素。 2. 微观社会因素: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构成个体直接生活环境的因素。 3. 宏观社会因素总是通过微观的社会因素的折射而影响个体。(三)犯罪的主体因素 主要指犯罪主体的意识因素、心理因素、人格因素和生理因素。 三、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是为消除犯罪的原因和条件,防止和减少犯罪发生而采取的社会性和专门性的综合防治措施。”犯罪预防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预防的基本理论指犯罪预防的性质、任务、地位和功能;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犯罪预防的总方针与原则等问题;比较研究古今中外各

7、种犯罪预防的理论和措施。 (二)犯罪预测这是在掌握过去和现在犯罪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对未来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断和展望。(三)犯罪预防的主体结构及其作用犯罪预防主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是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社会各部门、各行各业、各组织和公民都有预防犯罪的责任和义务。(四)犯罪预防的措施体系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社会预防、心理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的措施体系及其网络。第三节 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及体系 一、犯罪学的学科性质犯罪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和综合性学科,不仅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二、犯罪学的学科体系犯罪学的学科体系是由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决

8、定的,其学科体系由犯罪学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预防论和犯罪学各论所构成。 第四节 犯罪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一)联系1. 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是以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为基础的。2. 刑法学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分类方法是犯罪学研究的必要条件。3. 刑法学研究的刑罚制度和惩罚方法也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二)区别1. 研究的对象、角度、重点不同。2. 学科性质不同。3. 学科范围不同。 二、犯罪学与监狱法学的关系 监狱法学是研究罪犯的行刑与改造的学科。犯罪学与监狱法学在研究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的内容和措施、狱中犯罪和重新犯罪等方面互有交叉,这两门学科互补性很

9、强。 三、犯罪学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犯罪学在研究公、检、法三机关在预防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侦查预防、检察预防和审判预防时,都需要运用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成果。四、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的关系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研究罪犯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化了犯罪学的研究内容,开阔了犯罪学的研究视野,为预防犯罪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据。但是,犯罪心理学仅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五、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犯罪学与社会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是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其研究方法也雷同。从某种意义上讲,犯罪学也可以说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六、犯罪学与经济学、教育学和伦理学

10、的关系第五节 犯罪学的功能与价值 一、它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二、它是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三、它为刑事立法者和执法者提供理论型和经验型知识四、它为公共政策提供建议和指引五、它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六、它具有社会研究技能训练和教育的功能第二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犯罪学研究方法概述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含义犯罪学研究方法,就是犯罪学研究人员认识犯罪现象及其规律、揭示犯罪成因、研制防治对策并形成犯罪科学理论的中介和桥梁。二、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层次三、犯罪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论的含义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论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三、犯

11、罪学研究方法论原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原则(二)系统科学方法原则(三)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原则(四)价值无涉原则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犯罪调查方法(一)犯罪调查的含义、意义(二)犯罪调查的内容与类型(三)犯罪调查的具体方式(四)犯罪调查的研究步骤(五)犯罪调查的基本要求与科学态度 二、犯罪统计(一)犯罪统计的含义、意义(二)犯罪统计的内容、功能及任务(三)犯罪统计的步骤(四)几种常用的犯罪统计比率公式(五)犯罪统计来源第三章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 一、贝卡利亚及其论犯罪与刑罚(一)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

12、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二)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三)对于近代西方刑法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一)关于犯罪和惩罚的关系的观点(二)在司法改革方面最大贡献之一:监狱建筑设计三、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分析及犯罪预防理论 (一)法律控制论只有依靠制定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二)心理强制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人能区分善恶,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 (三)报应刑论只有对实施犯罪的人进行惩罚,才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从而抑制犯罪,

13、预防犯罪。第二节 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 一、龙勃罗梭的犯罪生物学理论 (一)提出了著名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二)许多犯罪并非生物因素所致,而与环境因素有关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将犯罪人分为四种类型: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 (三)提出了犯罪控制理论处罚犯罪要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相一致,要与不同类型的犯罪相适应。 (四)应广泛适用罚金刑,缓刑和假释以及其他“开放性”措施二、菲利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一)三因素说,标志着犯罪学多因素理论的建立1.人类学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二)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的概念 (三)主张以犯罪人的

14、人身危害性为根据的社会责任论三、加罗法洛的犯罪学理论(一)主张犯罪原因的决定论,偏重从心理学方面解释犯罪。(二)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两种。(三)把真正的犯罪人分为谋杀犯、暴力犯、财产犯、风俗犯。 (四)提倡全球性的刑事政策。四、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差异(一)历史背景与研究方法的差异(二)犯罪原因论的差异(三)刑事责任论的差异(四)刑罚裁量依据的差异(五)刑罚目的论的差异第三节 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一、社会结构理论(一)文化冲突理论(二)紧张理论(三)亚文化理论(四)社会生态学理论 (五)激进派犯罪学理论 二、社会化过程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犯罪是行为人学习与犯罪有关的准则、价值观

15、念和行为的结果。(二)社会控制理论犯罪学没有必要研究人们为什么犯罪,而应当研究人们为什么不犯罪。(三)标签理论从对行为的社会解释角度来认识犯罪,认为人的行为并不取决于事物的内在性质,而是取决于社会解释方式,即它们被称作什么,以及由其名称所引起的含义。(四)整合理论 将犯罪社会学的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建立一个集各种理论之大成的综合理论。第四节 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理论(一)潜意识理论(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 2.自我(ego)。 3.超我(superego)。 二、攻击理论(一)认为人的犯罪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性心理本能。(二)挫折攻击理论基本观点是,挫折容易引起攻击欲望和攻

16、击行为,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特别是暴力性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进一步发展:挫折是否引发攻击行为,取决于下列四种因素:受挫折驱力的强弱;受挫折驱力的范围;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的频率;随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的程度。第五节 当代西方犯罪生物学一、犯罪遗传学理论 (一)犯罪与犯罪人的人格等个人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他们的人格等个人素质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性染色体异常理论:一些人的性染色体数量多于正常数量,其中较常见的是男性性染色体多一个,即XYY型。多余的Y性染色体大大增加了个人的攻击性,使人易于实施暴力犯罪,因而有人将这多余的Y性染色体称为“犯罪染色体” 二、犯罪体质生物学理论

17、 (一)从犯罪人的身体素质方面探讨犯罪人的生物、生理因素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二)内分泌失调理论: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及人的性格,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1. 月经与犯罪:认为妇女在经前和月经期间犯罪行为增多与经前及月经期间内分泌失调有关。2. 性激素异常与犯罪:雄性激素的分泌情况与人的敌意、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第六节 恢复性司法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 (一)英国犯罪学家托尼马歇尔提出了一个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的恢复性司法定义:“恢复性司法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与特定犯罪有关的当事人走到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处理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18、。” (二)加拿大学者苏珊夏普提出了恢复性司法的五个要素,以图使托尼马歇尔的定义得以完善:1. 恢复性司法鼓励充分的参与与协商。2. 恢复性司法寻求愈合因犯罪而造成的创伤。3. 恢复性司法寻求充分和直接的责任。4. 恢复性司法寻求整合已经造成的分裂。 5. 恢复性司法寻求强化社区以预防进一步的伤害。 (三)此外,使恢复性司法得以立论的一些设想也应得到关注。 二、恢复性司法的基本模式 (一)被害人与犯罪人调解模式(Victim Offender Mediation) (二)小组会议模式(Conferencing) (三)圆桌会议(Circles)三、恢复性司法的价值恢复性司法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智

19、慧的,它击中了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要害,它向社会提出了如何对犯罪做出反应的新问题并寻求回答,是一种崭新的范式或者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是对古典主义犯罪学理论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理论的双重超越。 第七节 当代西方犯罪学研究的特点 一、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犯罪学必须综合与犯罪问题有关的学科,如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特别是精神病学)等,从事科际整合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单一学科的专门化研究与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研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增加了犯罪学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二、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环境预防理论是一种难度不大、可行性较强的预防犯罪理论,由于财产犯罪在各国犯罪总数中

20、均占较大比率,因此,环境预防对于预防犯罪的总体效果得到了普遍的肯定。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青少年暴力犯罪、性犯罪及青少年吸毒日益严重,成为一个久治不愈的社会问题。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犯罪原因,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和矫正已犯罪的青少年等问题,已成为西方各国学者普遍关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四、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现代犯罪学在犯罪学研究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社会过程和被害人。现代犯罪学不再以静态方式研究犯罪行为的原因,而是把犯罪成因理解为一种由犯罪人、被害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第四章 中国犯罪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中国古

21、代犯罪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犯罪原因论儒家认为,产生犯罪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生活贫困,主观原因是私欲膨胀。私欲是犯罪的因素,不能任其发展,不加节制,而要“堤防”它,运用礼义教化的手段,使人们懂得私欲膨胀的危害,从而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法家认为,私欲,是性恶的表现,是犯罪的根源。只有用重刑才能禁奸止过,防止犯罪。重刑是控制、防止犯罪的唯一有效方法。 二、犯罪预防论(一)夏、商、西周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三)秦汉至隋唐时期(四)宋至鸦片战争(前)时期(五)近代时期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犯罪学的学科发展 一、旧中国犯罪学的发展状况我国现代学者对犯罪学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早

22、期犯罪学者对犯罪学的研究均有一共同的特点,即他们的犯罪学研究受西方和日本犯罪学理论的影响比较深,但也不能否认他们在犯罪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功绩。 二、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状况 新中国犯罪学的建立,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晚、时间短,但其成果却十分显著。主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的犯罪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犯罪学研究目的明确。为国家长治久安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犯罪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的犯罪学思想和吸收国外有益的犯罪学成果,丰富和发展新中国的犯罪学理论。第二编 犯罪现象论第五章 犯罪现象概述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概念和特性 一、

23、犯罪现象的概念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它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称。犯罪现象是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犯罪原因的结果或直观形态,既反映犯罪原因,又为犯罪预测、犯罪预防提供事实根据。 二、犯罪现象的研究内容(一)犯罪状况这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类型、危害、时空分布,犯罪人的构成状况及其性别、年龄、职业、出身、民族、文化程度、气质和价值观等。是最基本的犯罪事实和最基本的研究素材,反映了其所产生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而从一定侧面暴露出该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形势。 (二)犯罪特点这是指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犯罪

24、和犯罪人的特殊性或共性。反映的是较为深层次的现象,它是思维中联结犯罪状况和犯罪规律的中介。(三)犯罪规律这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犯罪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或必然倾向,即犯罪的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犯罪规律决定了犯罪状况和犯罪特点,并通过它们表征和显现自己。 三、犯罪现象的特性(一)阶级性(二)法律性(三)社会性(四)历史性(五)时间性(六)空间性(七)因果性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结构和分类 一、犯罪现象的结构1.犯罪现象结构是以一定标准进行犯罪分类的各种类型犯罪的有机组合。2.犯罪现象结构具有层次性。3.通过对犯罪现象的结构分析,可以明确各种犯罪的对比关系,准确评价犯罪的质和量,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

25、性,预测犯罪的发展趋势,以便准确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犯罪现象的分类 (一)犯罪现象的分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1. 按照犯罪现象的基本构成要素,将其分为犯罪人、犯罪行为、被害人、犯罪后果(或犯罪损害)等类别。2. 按照已被揭示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显犯罪现象和隐犯罪现象。 3. 可以根据犯罪与被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分为犯罪现象和被害现象两类。(二)刑法学的犯罪分类1.以犯罪行为侵犯的不同客体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危害国家安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

26、罪;军人违反职责罪。2.根据犯罪构成的不同主观要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根据故意犯罪行为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预备犯罪、未遂犯罪和中止犯罪。 3.根据犯罪形态的不同进行划分,可分为个体犯罪和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根据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又可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4.根据犯罪的责任年龄进行划分,可分为少年犯(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人犯罪)和非少年犯。5.根据犯罪人是否有前科进行划分,可分为初犯和累犯。6.根据犯罪人的自然属性进行划分,可分为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法人犯罪)。(三)犯罪学的犯罪分类1.根据犯罪现象的时空分布进行划分,可分为城市犯

27、罪、农村犯罪,或者是沿海地区的犯罪和内陆地区的犯罪。同时,还可以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进行划分,可分为边境地区犯罪,边界地区犯罪和城乡结合地区的犯罪。2.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进行划分,可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暴力犯罪;财产犯罪;经济犯罪;性犯罪和其他犯罪。3.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普通刑事犯罪和轻微违法犯罪。 4.根据犯罪的形态划分,可分为单个犯罪、团伙犯罪和集团犯罪。 5.根据犯罪人的生理因素进行划分,可分为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少年犯罪;青年犯罪;中年犯罪和老年犯罪。 6.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初犯、惯犯。 7.根据刑满释放人员在法定期限内是

28、否再犯罪进行划分,可分为原有犯罪和重新犯罪。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时空分布 一、犯罪时间和空间是犯罪活动的存在形式 二、犯罪现象的时间分布(一)犯罪现象的时期特征(二)犯罪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三)犯罪在不同季节的特征(四)犯罪在时日之间的变化 三、犯罪现象的空间分布(一)城市与农村犯罪现象的不同分布状况(二)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后进地区犯罪现象的不同分布第四节 犯罪现象的科学评估一、犯罪形势的概念及科学评估的意义犯罪形势是指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犯罪形势是社会控制因素与诱发犯罪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科学的评估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犯罪的实际状况,正确预测犯罪的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

29、地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犯罪的战略和策略。 二、犯罪形势评估的基本内容 (一)犯罪的数量和质量指标1.犯罪的数量指标。2.犯罪的质量指标。3.犯罪案件的增长幅度。4.突出犯罪类型的数量指标。5.犯罪人的数量指标。 (二)社会控制指标1.打击力度。2.发动群众的程度。3.领导责任制的落实状况。4.物质保障的状况。(三)影响犯罪的社会因素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犯罪现象的升降涨落,不仅与社会控制因素的强弱有关,而且与党和国家的社会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工作密切相关,最好的社会政策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四)群众安全感指标1.群众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态度。2.群众对严重侵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案件及其后果的承

30、受能力。3.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的信任感,以及对其工作效率和作风的评价。4.群众对非法侵害的可能性的估计。 三、犯罪形势评估的原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二)坚持科学性原则(三)坚持综合分析的原则第六章 新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及规律第一节 建国初期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19491954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1)从犯罪类型上看,主要是政治性的杀人、爆炸、投毒、纵火、宣传煽动、刺探情报、仿造货币以及制贩毒品、赌博、卖淫嫖娼、拐卖人口、溺婴等案件。(2)从犯罪主体上看,基本上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的反动势力和作为这些反动势力社会基础的反动力量,人民内部犯罪的比例很小。(3)从犯罪年龄看

31、,以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约占75%),青少年犯罪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0%25%。 二、19551958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1)刑事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预防,发案数和发案率比前几年大幅度下降,社会转型时期的混乱局面迅速得到控制。(2)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虽然有起伏波动,但立案数一直在20万30万中间变化,是总体较低水平的波动。在低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是该时期的显著特点。三、19591961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1.犯罪案件的数量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有密切的关系。2.从犯罪类型来看,多数为贫困和饥饿所驱使的侵犯财产犯罪,特别是盗窃、抢劫和诈骗犯罪尤为突出。3.从犯罪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旧社会的阶级敌人、

32、反动分子和敌对势力相对减少,而新生的犯罪分子和人民内部的蜕化变质分子增加较多。4.从犯罪手段上看,流窜犯罪突出。当时,大批人口外流,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和边疆地区。 四、19621965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最显著的特点是刑事犯罪案件发案数和发案率从1961年的高峰连续大幅度下降,是建国以后犯罪率低而稳定、治安状况最为良好的时期。 五、19491965年犯罪现象的主要规律(一)犯罪现象与国民经济、国内国际政治形势息息相关(二)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政治犯罪比较突出(三)国家政权机器可以控制和减少犯罪第二节 “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与规律 一、“十年动乱”时期犯

33、罪现象的状况二、“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现象的特点1.“十年动乱”时期的许多犯罪活动是在当时极左路线横行、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合法”地公然进行的,具有公开性、普遍性、持续性。2.“十年动乱”时期,许多刑事犯罪活动与政治动乱交织在一起,有些刑事犯罪分子趁乱作案,进行打、砸、抢犯罪活动。 3.流氓犯罪活动猖獗。4.青少年犯罪数量大大增加,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现象的规律1.政治动乱、经济停滞、信仰动摇和道德滑坡是“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现象猖獗的总根源。2.动乱毒害了青少年,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大量增加。 3.“十年动乱”期间的事实说明,如果犯罪预防机制削弱和破坏

34、,犯罪现象与犯罪预防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秩序就会失衡,社会就不可能正常地运转和发展。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与规律 一、19771982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 (一)19771982年犯罪现象的状况 (二)19771982年犯罪现象的特点1.犯罪数量连年大幅度上升,犯罪案件的恶性复杂程度明显加剧,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2.以获取物质为目的,发生在经济领域、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要主体的犯罪现象,也即通常所说的经济犯罪迅速泛滥,成为与治安犯罪同等严重的犯罪现象。3.犯罪主体及其组织形式出现了新特点。国家工作人员开始成为犯罪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4.犯罪现象开始出现地域特点。 二、

35、19831986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 (一)19831986年犯罪现象的状况 (二)19831986年犯罪现象的特点1. 犯罪总量处于低水平,呈现负增长或低速增长态势是这一时期刑事犯罪的第一个显著特点。2.经济犯罪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增加迅猛是这一时期犯罪现象的第二个特点。3. 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发达地区经济犯罪严重,一些新的经济犯罪出现并迅速蔓延是这一时期犯罪现象的第三个特点。 三、19871992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一)19871992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二)19871992年犯罪现象的特点 1. 犯罪数量的持续大幅度增加。 2. 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冲突对犯罪现象产生着直接

36、的影响。 3. 一些恶性犯罪案件不断发生。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现象状况、特点和规律 一、19932004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一)19932004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二)19932004年犯罪现象的特点 二 、2005年以来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一)2005年以来犯罪现象的状况(二)2005年以来犯罪现象的特点刑事犯罪虽然仍处高发态势,但已不再大幅度增加,并且呈现下降趋势,反映出党和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解决深层次矛盾,加大社会建设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的主要规律 一、犯罪数量持续大幅度增加二、犯罪结构比以前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

37、犯罪不断出现三、犯罪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四、犯罪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五、犯罪现象的地理分布格局初步形成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现象增长的思考 (一)恶性增长 (二)正常增长 (三)负增长第六节 中外犯罪现象比较研究 一、国外犯罪现象概述(一)发达国家的犯罪现象(二)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现象概述 二、中外犯罪现象比较(一)犯罪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共同的社会问题(二)中国是世界上犯罪率比较低的国家(三)中国的犯罪现象正在走向“现代化”第七章 犯罪行为第一节 犯罪行为概述 一、犯罪行为的概念犯罪学中的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是犯罪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38、。(一)犯罪行为是犯罪现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行为(三)犯罪行为是一种客观的外在活动(四)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下列行为不是犯罪行为:1.反射动作。2.睡梦状态中的动作,如梦游症等。3.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4.身体遭受暴力强制下的动作。 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 (一)犯罪时间:主要是从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角度来研究犯罪时间。 (二)犯罪空间:指犯罪行为发生的处所和范围。 (三)人:包括犯罪人和被害人。 (四)犯罪工具: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凭借的器械、物品。 (五)行为方式:指实施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手段和形式。第二节 犯罪行

39、为的类型 一、按照社会危害性大小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1. 英国14世纪的普通法就将犯罪分为叛逆罪、重罪和轻罪三类。2. 美国刑法把重罪与轻罪之分作为最基本的犯罪分类。3. 法国的犯罪学理论将犯罪划分为重大犯罪与轻微犯罪。4.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将犯罪分为四类:轻罪,中等严重的犯罪,严重犯罪,特别严重的犯罪。5.我国,有的学者按照社会危害性程度将犯罪行为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普通刑事犯罪、轻微的违法犯罪三种类型。 二、按照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最早按侵犯客体的不同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的是意大利著名学者贝卡利亚。1.侵害国家法益的犯罪。2.侵害社会法益的犯罪。3.侵害个人法益的犯罪。 三、按

40、照行为的性质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依据行为的道德评价和规范根基把犯罪行为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两大类。1.自然犯罪。是指违反一般人类所共有的怜悯与正直的道德情绪的行为。2.法定犯罪。是指并不为传统道德所不容,仅因法律禁止而形成的犯罪。 四、按照行为形成的方式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1.以作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行为。是指以积极的行动实施某些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即“不当为而为”。2.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犯罪行为。是指消极地不实施法律义务所要求的某些动作,从而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五、按照犯罪人实施犯罪的主观罪过心理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1.故意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明

41、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2.过失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3.无罪过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六、按照犯罪的公开程度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1. 司法犯罪,是指已经由法院作出判决的犯罪。2. 公开犯罪,是指已经为警察和司法机关所了解和掌握的犯罪。3. 实际犯罪,是指实际发生或客观存在的全部犯罪。 七、按照犯罪形成的特点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1.蓄谋性犯罪行为。是指有预谋实施的犯罪行为。2.突发性犯罪行为。是指随着某种情景的出现而突然发生的犯罪行

42、为,如在突如其来的愤怒情绪下发生的激情犯罪等。3.连带性犯罪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所引发的与行为目的无关的犯罪行为。第三节 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 一、犯罪决意所谓犯罪决意,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决心和意向。犯罪决意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预谋犯罪决意。即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犯罪决意。这类犯罪决意最为坚定,多表现为实施有预谋的犯罪或有组织的犯罪。机会犯罪决意。即恰逢某种时机当即形成的犯罪决意。这类犯罪决意的坚定程度较差,一般没有适当的机遇就不会形成。激情犯罪决意。即受突如其来的、强烈的情绪刺激而形成的犯罪决意。这类犯罪决意具有突发性,行为通常不计后果。二、犯罪准备所谓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

43、为的实施准备条件。(一)犯罪准备的主要内容1.准备犯罪工具。2.学习犯罪技术。3.收集犯罪情报。4.制订犯罪计划。(二)犯罪准备的影响因素1.主观方面的因素。失望。恐惧。悔悟。2.客观方面的因素。共同犯罪人之间产生分裂。 实施犯罪的障碍难以排除。三、犯罪实施所谓犯罪实施,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已直接指向犯罪所要侵害的目标。(一)犯罪实施的具体方式既取决于犯罪行为的性质,又受到客观环境和犯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1.秘密方式。2.公开方式。3.欺骗方式。4.暴力方式。5.协议方式。 (二)犯罪实施的特殊情况1.犯罪行为的实施遇到阻碍。阻碍包括可以克服的阻碍和无法克服的阻碍两种情况。2.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突

44、发新的动机。这是指在实施既定的犯罪行为过程中,犯罪人的其他欲望被现场中的某些事物所刺激,从而诱发犯罪人产生了新的犯罪动机。第八章 犯罪人第一节 犯罪人概述 一、犯罪人的概念犯罪学中的犯罪人,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严重的社会越轨行为,应受法律和道德责罚的自然人和单位。1.犯罪人是严重反社会行为的实施者。2.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人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3.犯罪学中的犯罪人研究始终以犯罪的自然人为基本标本,关于犯罪人的理论主要是关于犯罪自然人的理论。 二、犯罪人概念的外延具体来讲,犯罪学中的犯罪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人。实施了吸毒、卖淫、通奸、同性恋、乱伦等越轨行为的人

45、以及某些自杀者。实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人以及某些其他行政、经济、民事违法行为的人(如商业上的不法竞争者)。实施犯罪或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和变态人格者。达到送交工读教育或少年收容教养年龄、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越轨行为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概念较之刑法学上的“犯罪主体”概念在外延上已有所扩展,在犯罪学研究中,只要把“犯罪人”概念同刑法学上的“犯罪主体”概念严格区分开来,在概念的使用上适当超越法律规定,就不会导致对法制的破坏和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第二节 犯罪人的本质属性 一、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一)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的同质性(二)对于人以及犯罪人一般属性的理解1.人,包括犯罪人,是自然属性

46、(即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或者融合;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一切人的本质属性。2.人,包括犯罪人,是一种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说,包括犯罪人在内的一切人都是一种具有自由意志的精神性存在。3.从原初意义上讲,人性是非善非恶的或者是善恶相融互渗的;从实践意义上讲,在人的后天发展中,人既可能发展成善的,也可能发展为恶的。二、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反社会性(一) 犯罪人反社会性的概念指犯罪者人格呈现出的与社会法律规范和伦理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二)犯罪人反社会性的具体表现1.错误的信念体系。2.具有歪曲的需要结构,或者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挫折状态。3.自我意识发展欠缺。4.具有

47、不良的性格特征。 5.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的习癖化。第三节 犯罪人的类型 一、犯罪人类型的概念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犯罪人进行鉴别、比较之后,根据其相似特征而进行的犯罪人归类。二、犯罪人类型目前,尚不存在一种统一的犯罪人分类的综合性标准,较为常见的犯罪人分类有以下几种: (1)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犯罪人和女性犯罪人。 (2)根据犯罪人经历,分为初犯、再犯与惯犯,或者分为职业犯罪人和业余犯罪人。 (3)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犯罪人和成年犯罪人。(4)根据精神状态,分为正常犯罪人和精神犯罪人。 (5)根据犯罪方式,分为暴力犯罪人和智能犯罪人。 (6)根据犯罪性质,分为暴力犯罪人、财产犯罪人(含经

48、济犯罪人)和性犯罪人。 (7)根据犯罪心态,分为故意犯罪人和过失犯罪人。 (8)根据身份,分为白领犯罪人、蓝领犯罪人、政治犯罪人和普通犯罪人。 (9)根据组织形态,分为犯罪自然人和犯罪单位。 (10)根据罪行轻重,分为重罪犯人和轻罪犯人。 (11)根据刑法规定进行的犯罪人类型的划分。第四节 犯罪人的实证研究 一、犯罪生涯研究犯罪生涯,是个人成为犯罪人的过程以及个体犯罪行为的纵向序列。一般从四个方面加以描述:犯罪者身份。犯罪频率。犯罪的严重程度。犯罪生涯长度。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出生群体研究。自我报告研究。对特定区域内的已知犯罪人的个人犯罪史资料进行纵向分析。实地观察。 二、社会人口学特征研

49、究(一)犯罪人的性别 男性犯罪人多于女性犯罪人,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需要注意,犯罪性别差异实际上并不像官方犯罪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样明显,女性参与犯罪以及其他越轨行为的程度高于一般想象。(二)犯罪人的年龄在世界各国均形成了犯罪低龄化的趋势,25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犯罪者大军中的主体。第九章 被害人第一节 被害人的概念与类型 一、被害人的概念(一)广义的被害人概念门德尔松首次提出了被害人学这一概念,认为所谓被害人,除了包括犯罪被害人以外,还应当包括其他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自然灾害现象的被害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和物。所以,把被害人学称作“一般被害者学”更为合适,它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二

50、) 狭义的被害人概念狭义的被害人概念以亨蒂为代表,主张:“被害人学中的被害人就是犯罪被害人,被害人学就是犯罪被害人学,它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教材所指被害人,是指狭义的被害人即犯罪被害人。通常以公民(自然人)被害人为主。二、被害人的类型(一)不同划分标准下的被害人诸类型 1.以其外延为划分标准,被害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1)自然人被害人。(2)单位被害人。(3)国家被害人。 2.以犯罪性质为划分标准,被害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1)暴力犯罪的被害人。(2)财产犯罪的被害人。(3)性犯罪的被害人。(4)经济犯罪的被害人。 3.以其生理特征为划分标准,被害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少年被

51、害人或未成年被害人;老年被害人;女性被害人;智能低下或精神上有缺陷的被害人。 4.以其心理特点为划分标准,被害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贪财型被害人;淫乐型被害人;轻浮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暴怒型被害人;抑郁(孤独)型被害人。5.以其有责程度为划分标准,被害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1)不负任何责任的被害人。(2)负次要责任的被害人。(3)负同等责任的被害人。(4)负主要责任的被害人。(5)负全部责任的被害人。 (二)划分被害人类型的意义 1.有利于查清不同案件中不同的被害原因与犯罪原因。 2.有利于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 3.有利于立法改革、立法完善与司法公正。第二节 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

52、关系 一、对应共存关系对应共存关系,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犯罪被害”的全过程中互相对应、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从互动的基本载体、互动的双方主体入手,强调了互动双方主体角色的缺一不可性,因而具有“互动主体论”的意义。1.载体上的“对偶对称”性。2.角色上的“预先自塑”性。3.参与上的“刑事伙伴”性。4.作用上的“互补合作”性。 二、二元原因关系二元原因关系,是指犯罪者一方与被害者一方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了被害人的致害因素与犯罪人的犯罪动因这两方面原因的二元性、缺一不可性,因而具有“互动原因论”的意义。1.犯罪动因之“一元”。2.致害因素之另“一元”。3.二元原因的结合,共同引发、推进了其互

53、动过程。 三、彼此作用关系彼此作用关系,是指被害人以其致害因素为致害作用力,犯罪人以其犯罪动因为加害作用力,这两种作用力相互结合、方向一致,从而对“犯罪被害”过程的引发、推进共同发挥其作用的关系。从互动的动力方面揭示了双方作用力的二元性、方向一致性、缺一不可性,因而具有“互动动力论”的意义。1.“被害”与“犯罪”均是动态概念。2.被害人与犯罪人均是积极主体。3.双方是以“互相影响,彼此作用”的方式推进其互动过程的。 四、刺激反应关系刺激反应关系,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互动的心理机制面,存在着一种彼此之间互为刺激、互作反应的关系。从互动的心理机制方面,揭示了“刺激与反应”在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相向

54、性、互为性、循环往复性和缺一不可性,因而具有“互动机制论”的意义。1.被害人的致害因素作为一种“刺激”,是犯罪人产生加害“反应”的前提。2.加害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不过是针对被害人所发出的刺激而作出的一种非法加害“反应”。3.“刺激与反应”对于双方主体而言,具有相向性、互为性、循环往复性和缺一不可性。 4.“刺激与反应”关系在被害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 五、被害转化关系被害转化关系,是指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着被害良性转化、被害恶性转化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角色易位”或“角色竞合”这种被害转化趋向的关系。从互动的趋向方面,揭示了被害转化的实际可能性,因而具有“互动趋向论”的意义。1.双方均是

55、以对方为客体而互动着的。2.矛盾的双方均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被害人或犯罪人。3.“加害被害关系”的不同形态体现了被害转化关系。4.被害转化关系在被害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均可发生。 六、互塑、共塑关系互塑、共塑关系,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互动的结果方面,最终互相塑造、共同塑造出现实中真正的被害人与犯罪人来的这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关系。揭示了双方互动的最终结果,因而具有“互动结果论”的意义。1.双方是形影相随的一对“刑事伙伴”。2.双方以“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方式完成其互塑、共塑过程。3.犯罪人的犯罪动因和被害人的致害因素,是事先自塑各自“角色”、最终又互塑、共塑出现实中真正的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前提和材料

56、。4.“刺激与反应”关系,是双方互塑、共塑出现实中真正的犯罪人或被害人的内在机制、基本原理和具体塑造过程。 七、归责可能关系归责可能关系,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引发、推进互动过程的责任方面,往往存在着可以因情划归出各自不同过错与责任程度的关系。从互动的原因方面,就双方的过错、责任角度,揭示了各自程度不一的归责可能性,因而具有“互动责任论”的意义。1.所指可归之“责”,主要是指“原因之责”。2.“原因之责”不等于“刑事之责”。3.“归责可能”的基础源于双方共同引发、推进了互动过程。 八、刑事对立关系刑事对立关系,是指被害人与犯罪人在其互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方面,存在着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意义上互相冲突、互

57、相对立的刑事法律关系。揭示了双方间互动关系的法律本质属性,因而具有“互动本质论”的意义。1.对“正当权益”的非法侵害或合法保护,是刑事对立关系产生的前提。2.刑事对立关系是双方互动关系的本质所在。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一、被害性被害性,是指犯罪被害人在与犯罪人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互动过程中,由于自身存在着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易遭被害的主客观致害因素,从而导致其被害发生的特性。(一)被害的倾向性这是指犯罪被害人由于自身存在着种种有意或无意的主客观方面的致害因素,从而导致其具有易遭犯罪行为侵害的一种趋势或可能性。(二)被害的接收性(易感性)这是指一些被害人容易受犯罪人诱导行为的感染或者容易接受

58、犯罪人的诱惑,从而对被害状态具有无意识的顺应性、接收性的情形,它反映了这些被害人容易成为犯罪人最终所选定的作案目标或侵害对象的特性。(三)被害的受容性被害的受容性,是指被害人对自身被害人角色予以潜意识的认同和容忍,或者放任被害隐患而不加控制的特性。1.“预先认同”型。即某些被害人对于自身的被害人角色,在被害之前就预先加以潜意识的认同。2.“长期容忍”型。即某些长期重复被害的“习惯性被害人”对自己的被害加以长期容忍。3.“处境容忍”型。即某些被害人在恶劣的处境下,对自己的被害被迫容忍。4.“性格隐患不加控制”型。即某些被害人具有易遭被害的性格却予以放任、不加控制,因而实际上对被害也具有一定受容性

59、。5.“状态隐患不加控制”型。即某些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或特定权益等处于某种易遭被害的时间、空间、环境、状态之中,被害人对此被害隐患却予以放任、不加控制,因而实际上对被害也具有一定受容性。 (四)被害的诱发性这是指被害人的表情、态度、言论、举止、动作、行为等易诱发、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从而相应地易诱发、推动自身被害的特性。(五)被害的敏感性这是指被害人对于自己可能发生的被害有所预感,或者对于已经发生的被害事实有所感知的特性,它反映了被害人被害意识的有无与强弱。(六)被害的承受性这是指被害人直接承受其被害状态的特性,从而使其有别于其他非被害人。理论界在归纳被害人的“被害性”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特性。

60、1.对原始被害的承受性。 2.对次生附属被害的承受性。二、自塑性自塑性,又称“角色”塑造性,是指被害人对于自身的“被害人角色”、对于加害于自身的“犯罪人角色”,均具有一定促成、塑造作用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自身的“被害人角色”具有塑造作用1.自身各种致害因素为其自塑了“被害人角色”。2.消极的心理特征为其自塑了“被害人角色”。3.消极的个性特征为其自塑了“被害人角色”。(二)对加害于自身的“犯罪人角色”具有塑造、促成作用1.对偶对称性使然。2.被害人用自身的致害因素来塑造加害于自身之“犯罪人角色”。 3.被害人塑造加害于自身之“犯罪人角色”的具体体现。三、定向性定向性,又称“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