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教案+学生课堂活动卡2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解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畔”容易读半边而产生误读,建议与形近字“伴”“拌”作比较,明确“畔”读pn而不是bn,再组词对比读一读。“榆”与“愉”同音,“榆”是木字旁,跟树木
2、有关。字义方面,建议结合课文语境随文了解字义。学习长相思时,可根据“那畔”的解释“那边,这里指关外”,引出“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为“边、旁”。也可根据生字偏旁引导学生猜测字义,如,学习“聒”字时,可由“耳”和“舌”推测字义是“舌头发出的嘈杂声入耳,使人厌烦”。多音字“更”作表示时间的量词时读n,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个小时,可借助“半夜三更”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孙、泊、榆、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指导书写时强调:“榆”字右半部分中“人”下面的短横不要丢掉;“畔”字的右半部分“半”中间不要多加一横;书写“孙”时,要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左半
3、部分“子”的提的下面。“愁”“寺”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愁”要写得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心”要写得扁一些;书写“寺”时,“土”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写。阅读理解教学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解释和插图,或通过质疑答疑的方式,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初步体会的思想感情。前两首诗,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首后,让学生自学第二首;也可以带领学生一首一首地学习。学习长相思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比较词和诗的不同,在回忆“清平乐”的基础上,复习有关词的常识,并引出对“长相思”的介绍。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词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
4、,都写出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课后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因此,在朗读指导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读出诗词的节奏。山居秋暝是五言诗,注意掌握“二三”的停顿方法;枫桥夜泊是七言诗,朗读时,可以采用“二二三”的停顿方式;长相思是一首词,注意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停顿。读出诗词的韵味。这三首诗词的韵脚分别是iu、an、en,可以让学生找出诗句的韵脚,然后尝试着朗诵。先请个别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朗读,最后全班同学朗读,直至朗朗上口,读出诗词的韵味。读出诗词的情感。山居秋暝是王维官场失意之后创作的一首诗,要通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四句诗读出王维淡泊名利、寄情
5、山水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要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读出诗人旅途寂寞、孤独难眠的愁绪。长相思要通过“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等读出词人纳兰性德留恋家园、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积累运用课文采用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借助解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可以让学生根据解释理解词的含义,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通过“身向榆关那畔行”和“聒
6、碎乡心梦不成”这两句词体会词人虽思念家乡,却身不由己的无奈心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古诗词朗读动漫。学生准备:搜集诗人、词人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孙、泊、愁、寺”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解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引出古诗活动1导入新课,了解1导入: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悠久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不仅有不朽的诗经离骚,还有清新的汉乐府诗和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到了唐宋时代,诗歌已经发展到顶峰,涌现出了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等一大批杰出诗人。今天,我们
7、就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山居秋暝。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诗多咏山水田园,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活动2理解课题,了解写作背景1板书诗题,引导质疑:研读古诗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整体把握古诗内容,通过这首诗的题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时间是傍晚,季节是秋天,地点是山里。)2理解诗题。(1)巧借解释理解“暝”。(2)引导学生理解题目。(3)读诗
8、题想象画面。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顺势过渡: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傍晚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所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味其中的意境。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及学习积累来进一步了解诗人,把握王维的诗的特点。从题目开始,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解释理解题目。板块二诵读古诗,感悟画面活动1多种形式诵读古诗1播放古诗朗读动漫,引导学生听、读、看,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画好节奏的古诗。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按照节奏提示读好停顿,突出韵律。活动2理解古诗意思1引导学生借助解释和插图来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的意思,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词句。
9、3教师相机点拨,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空山:空旷的山林。春芳:春天的花草。“归浣女”和“下渔舟”可变为“浣女归”和“渔舟下”来理解。活动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1出示学生活动卡,明确学习要求。题目诗中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山居秋暝2学生自主交流,填写活动卡。(1)圈出诗中的景物,抓住关键字词填到活动卡中。(2)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表达了的什么情感?3学生结合活动卡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将画面叙述得充实丰满。注意运用“诗句扩充”法来说说诗中所描绘的画面。预设:“山、雨、月、泉、女、莲”为诗中景物,“山”是“空山”,“雨”是“新雨”,“月”是“明月”,“泉”是“清泉”,“
10、女”是“浣女”,“莲”是“动”的,一幅幽静又不乏动感的画面呈现于眼前。(教师相机板书: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莲动。)4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画面,再读古诗。预设:(1)仿佛看到雨后山林里皎洁的月光斜射入林间,无比祥和。(读出陶醉)(2)仿佛看到清澈的小溪从石头上流过,好清澈,好有诗意。(读出美妙)(3)仿佛听见溪流声与浣女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真是快乐。(读出开心)活动4体会古诗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1引导学生体会静态与动态之美。(1)首联和颔联,描绘空山中新雨之后,秋天的天气缓缓将至。傍晚,一轮明月洒下皎洁的月光,那月光穿过树林,直射林间,增添清幽之美;一汪清泉于石上流过,泉水清可见底。
1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静态的美)(2)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渔舟顺流而下。这些事物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动态的美)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相机指导学生将静态描写的诗句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读得活泼一些,声音也相对响亮明快。活动5练习背诵1教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背诵相应的诗句。2教师出示相关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诗句。3无提示背古诗。设计意图教学中遵循“初读古诗,读出韵律;再读古诗,想象画面;又读古诗,抓住诗眼;研读古诗,体会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学习过程,要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诗中描绘的画面,层层深入。教师应鼓励学生展
12、开丰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带着感情读出画面美。板块三提炼方法,学以致用活动1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山居秋暝的方法。2教师小结,出示方法。(1)关注诗人和诗题;(2)反复诵读。一读,读出节奏,理解字词;二读,想象画面,读出感情;三读,抓住诗眼,品读意境。3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枫桥夜泊:(1)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泊”的字音;(2)画出节奏线,读出节奏;(3)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4)小组交流学习收获,并填写学生活动卡。活动2师生交流,研读古诗1过渡:抓住题目了解诗意是一种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多尝试并运用。下面就请根据题目,说
13、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夜里停泊在枫桥的所见所感。)2根据自己画好的节奏来读一读古诗。(1)注意语速稍慢。(2)字音准确。(3)停顿适当。3学生结合学生活动卡,交流自己圈画出的诗中景物,教师帮助补充总结:月、乌、霜、枫、渔火、寒山寺、钟声、船。4抓诗眼,品景物。(1)品读第一句:“月落”是即将落下的月亮;“乌啼”是乌鸦正在啼叫,那声音平添几分悲凉;“霜满天”是余霜漫天,无比寒冷。(2)品读第二句:“江枫”是江边枫树飒飒作响;“渔火”点点,平添几多忧愁,让人久久不能入眠。(3)品读第三、四句:“寒山寺”是悲凉之地;“钟声”从此传出,一直传到诗人的“客船”之上,客乡在外,不免伤感之情涌上心头。5品
14、悟诗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引导学生抓住夜半“乌啼”和“钟声”来感受夜的宁静,通过“霜满天”感受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想象诗人漂泊他乡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单和凄凉,用比较深沉缓慢的语调朗读此诗。6小组汇报诗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设计意图教学中要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策略,先由学生提炼学习第一首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什么、怎样教。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的景物,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内心的孤单和凄凉。板块四赏析诗情,书写生字活动1对比山居秋暝与枫桥夜泊,品悟诗情1引导学生朗诵两首古诗并比较这两首古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相同点
15、是两首古诗都写了秋天的景色;区别在于第一首山居秋暝写的是一种自由、幽静、惬意之美,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第二首枫桥夜泊所描绘的景色处处透露出诗人的寂寞愁绪,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2诵读两首古诗,把握诗人所传递的不同的情感。3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研读写景的古诗,我们要着重把握诗人的情感,透过景物描写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这样我们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品味别样的古诗境界。活动2指导学生进行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1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生字的规律。2全班交流,说一说如何把生字写好。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书写“愁、寺”。(1)“愁”在书写时,“禾”的末笔捺变点,“火”的点
16、、长撇要收些,形成避让关系,下部“心”要略扁。(2)“寺”书写时要注意合理布局,不要整体拉长或前倾。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5练习书写枫桥夜泊整首诗。6投影展示,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对比诵读,使学生自主发现两首诗的区别与联系,体会在景物中融入的不同情感。指导书写整首诗时,可引导学生注意布局安排。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榆、畔、聒”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榆、畔”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3借助解释,体会词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词句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板块一解题目,知活动1谈话导入,引出题目1导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
17、风;在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才子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揭示词题,指导学生了解:“词”是诗的别体,又叫长短句,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长相思”是词牌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活动2了解,明确写作背景1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简介。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2介绍写作背
18、景。康熙帝出关东巡,词人随康熙帝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的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设计意图教师要通过解读题目,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特点,发现词与诗的不同。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为学习这首词做好准备。板块二初读词,巧学字活动1多种朗读,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2学生细细读四遍,读前两遍时注意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把词念通顺,并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3指名读,检测词的阅读情况,课件突出“程、灯、更、成、声”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字的读音让你发现了什么?(韵母相同,押en韵)指导学生读好这几个字,更准确地把握节奏。
19、4教师强调“聒”“更”的字音和字义。(1)“聒”字为耳字边加一个“舌”。意为声音嘈杂,本文是指风雪声。可组词为:聒碎、聒噪。(2)“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n,是古时的时间单位。5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6自由练读,在控制语速、恰当停顿及字正腔圆三方面进行指导。活动2指导书写1教师示范“榆”“畔”,指导书写要点,学生观察。“榆”在书写时,“木”的末笔捺变点,“俞”第一笔撇行笔到“木”的短横下,“月”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畔”在书写时,左部“田”要写得窄小,右部“半”的第四笔横和“田”的收笔横持平
20、。2学生把每个字写两遍。设计意图教师要把握读的层次,利用范读,初步走进文本;利用自由读,有层次地走进课文;抓住韵脚很好地把握词的节奏。总之,本环节的主要宗旨为熟读文本,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以求为下面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板块三抓字眼,明词意活动1结合学生活动卡自学,小组进行交流1出示学生活动卡。题目词中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情感长相思2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描写了哪些景物。活动2全班交流,结合具体字词谈感受1学习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两个“一程”体现了走了很远的路,路途遥远。(2)“夜深”说明夜深了,看着行营中亮起的千帐灯久久不能入眠,他似乎有心事。(指导朗读:读出
21、有心事的感觉。)(3)借助插图理解“夜深千帐灯”,想象将士们夜晚扎营的壮观场景。2学习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梦不成”说明睡不着觉,更做不成梦。(指导朗读:把这种烦躁的感觉带到朗读中去。)(2)“风一更,雪一更”是风雪之声,两个“一更”说明这里整夜都是风雪交加。(指导朗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实际是心境的写照,读一读,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活动3串词成句,理解词意1出示上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1)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词的上阕的意思: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2)指导
22、学生想象行军队伍的壮观及征途中的艰辛。(3)指导学生缓慢而深情地朗读。2出示下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根据前边的“抓字眼”理解下阕: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词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2)将关外的风雪交加与家乡的宁静美好进行对比,指导学生用低沉而悲伤的语调读出词人思乡的柔情。设计意图可先引领学生围绕词中关键字去初步领会词意,再将零散的理解串词成句,梳理语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借助插图,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板块四巧设疑,品词情活动1抓
23、住“身、心”所在,体会词中情感1板书“身”,质疑:身在哪里?(1)教师出示词语“榆关、那畔”的解释,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处指哪里?(山海关和关外)猜想此时的应该在哪里。(山海关、关外、山上、营帐中、征途)在“身”字后面补充板书“在征途”。追问: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2)看到关外军士生活艰苦,闻听风雪交加之声,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孤寂、思乡)(3)尝试读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2板书“心”。质疑:知道了身在征途,再想想的心在哪儿。(在故乡、在家乡、在故园)在“心”字后面补充板书“在故园”。3引导学生关注板书,把板书“身在征途,心在故园”连起来读,追问:你有什么发现?(身在征途,却思念故乡。发现了既想保家卫国,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1)播放音乐,配乐朗读,品读的思乡之情。(2)教师渲染画面,引读全文,体会词人“身心分离”的痛苦之情。活动2明确中心,深入体会情感1长相思的朗读动漫,学生欣赏。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并尝试背诵。3引读:(1)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长相思。(2)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长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厅声学装修专业施工合同范本
- 游乐园照明氛围营造
- 服装行业招投标与采购台账
- 影视编导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 证券公司员工出勤与假期制度
- 临时娱乐场所用电安全管理办法
- 特色小镇房产
- 疫情防控医生招聘合同格式
- 体育资源整合房屋拆迁施工合同
- D打印碳资产管理办法
- 2024至2030年SEM安全保密模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冷链物流仓储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民办学校教师招聘与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版中国滑板及滑板车市场竞争力策略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13《我们小声儿点》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旅社承包合同样本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