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教材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训练_第1页
2022届高三教材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训练_第2页
2022届高三教材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训练_第3页
2022届高三教材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训练_第4页
2022届高三教材梳理《赤壁赋》文言知识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之教材梳理文言知识训练赤壁赋文言知识训一、课内文言知识梳理壬(rn)戌 (x)之秋,七月既望(农历十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状语后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举酒属(zh)(劝人饮酒)客,诵明月之诗,歌(名词作动词,吟唱)窈(yo)窕(tio)之章。少(sho)焉(一会儿)月出于(从)东山之上,徘徊于(在)斗(du )牛之间。白露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任)一苇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广阔的江面)之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离开人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翻译: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

2、道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于是(在这时)饮酒乐甚,扣舷(xin)而歌之。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月光下的轻波)兮溯(s)(逆流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思慕的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倚歌而(表修饰)和(h)(唱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o)(声音婉转悠长),不绝如缕。舞(使动,使起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使动,使哭泣)孤舟之嫠(l)妇(寡妇)。(翻译句子: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听了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伤心哭泣)苏子愀(qi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

3、形作动,整理)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翻译句子:宾语前置,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名作状,向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o)(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被)周郎者乎?方(当)其破(占领)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表承接)东(名作动,东下)也,舳(zh)舻(l)千里,旌(jng)旗蔽(遮蔽)空,酾(sh)酒(斟酒)临江,横槊(shu)赋诗,固(本来)一世之雄也,而(然而)今安在哉(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qio)(打渔砍柴)于江渚(zh)之上,侣(以为伴侣)鱼虾而(并且)友(以为朋友)麋(m)鹿,驾一

4、叶之扁舟,举匏(po)樽(酒器)以(来)相属(zh)(互相劝饮)。寄蜉(f)蝣(y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哀吾生之须臾(y)(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xi)(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余音)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往)者如斯(此,指水),而(却)未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而卒( 到底)莫消长(zhng)(增加减少)。盖(表假设语气,如果)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简直,竟然)不能以一瞬(一眨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5、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大自然)之无尽藏(zng)(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客喜而笑,洗盏(zhn)更(gng)酌 (zhu)。肴(yo)核既尽,杯盘狼籍(j)(凌乱)。相(相互)与枕藉(ji) (枕着垫着)乎(在)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变白,已经显出白色)。二、文学文化常识1.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

6、它朝生暮死。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三、课外文言训练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

7、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 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 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

8、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令损价 损:减少B吾侪小人 侪:是C遂以本官知英州 知:担任知州D初僦官屋以居 僦:租赁【答案】B解析:侪:辈,类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

9、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泛于梁山泊 多于南亩之农夫D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 故为之文以志之【答案】D解析:A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替;介词,被。C介词,在;介词,比。D目的连词,来。8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答案】(1)直言进谏(2)身先士卒(3)关爱百姓(4)淡泊名利9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译文】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几千字文章,喜欢贾谊、陆贽的书。(2)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译文】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3)轼庐

10、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译文】苏轼在城上搭建草庐住,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 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

11、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 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 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 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这里,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