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页
四川大学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2页
四川大学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3页
四川大学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4页
四川大学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与GB/T 16886(ISO10993)系列标准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袁暾2013.10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医疗器械-概念与定义医疗器械定义:单独或者组合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

2、物品,包括所需的软件。使用目的:疾病、损伤或残疾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或者补偿;解剖或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者调节;妊娠控制等。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医疗器械不是药物,但不排除与药物共同作用,以达到预期目的医疗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1、无源器械2、有源器械无源医疗器械:其作用或效力的产生不是依靠电能或其他能源,而直接由人体自身或重力提供的医疗器械植入材料及无源植入器械、介入器械、人工器官、人工皮肤及敷料、缝合及粘合材料及制品、眼科材料及器具、组织工程产品、医用耗材、口腔材料、试剂及无源手术器械等。有源医疗

3、器械:需要能源来驱动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 医疗器械是特殊产品,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危基本要求安全,有效! 风险与风险的控制与人体接触(直接,间接)、介入或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有源器械的应用部件) 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安全性评价对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的监督管理与药品相似,由国家统一对其实行注册审批制度,必须进行生物学评价与临床研究。对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负责的最终责任人是生产企业!安全性评价-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基本理化性能:常用控制指标,要求明确,相对简单有效,举例: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表面性质等;理化生物特殊生物学评价,遵循GB/T16886系列标准,以结果为

4、导向,解决目前科学发展对理化性质与生物反应之间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根据产品的特定预期用途,需特别考虑的评价项目;例:顶破强度,疲劳和磨损性能等;风险控制的原则与人体接触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流程同理化性能评价相同,生物学评价可以由研发,生产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过程中自行开展。实际上,企业明确产品各项性质后再送交CFDA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评价,能够节省时间和费用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5、-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生物学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用于临床的常见目的是:1、取代或修复病变组织;2、暂时或永久替代已基本丧失功能的病变器官。因此医疗器械或生物材料可能与人体组织接触,甚至是长期或持久接触。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是为了增进人类健康。由于器械或材料的生物学性能不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反而危害人类健康,所以,对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应用于人体前必须进行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医疗器械或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接触或植入人体后可能发生的反应:1、材料或器械被机体接受;由于器械或材料的物理、化学

6、、力学和生物学性能等各方面的性能优良,能被机体所接受,未出现组织反应或只出现轻微的组织反应;2、材料或器械部分被机体组织接受;因材料或器械的某些性能还不能为机体接受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3、材料或器械不能为机体组织接受,因而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理化性质与生物反应之间关系认识不足生物学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医疗器械或生物材料生物危害的可能:1、材料造成的生物学危害;2、器械不能达到预期性能导致的生物学危害。医疗器械或生物材料引起人体的不良生物学反应:1、全身反应;2、局部反应。生物学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与人体接触的医疗器械,提供生物学评价程序,评价器械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机体的有害作用,并通过以上综合评

7、价预测其在临床使用时是否安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标准体系1.1通用标准(4项)- 相关标准2.12.22.3生物学 降解试理化试验标准试验方法标准验标准(11项) (4项) (3项)31注:主要是指GB16886系列及其它国家标准74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通用标准(4项) 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ISO 10993-1:2009) GB/T 16886.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部分:动物福利要求(ISO 10993-2:1992) ISO10993.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8部分:生物学试验参照样品的选择和定

8、性(中止撤消) GB/T 16886.12-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ISO 10993-12:2002)(2007) YY/T 0297.1-1997 医疗器械临床调查(ISO14155:1996) YY/T 0297.2-1997 临床调查试验方案(ISO14155:199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试验方法标准(11项) GB/T 16886.3-2008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ISO 10993-3:1997) GB/T 16886.4-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ISO1

9、0993-4:2002) GB/T 16886.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ISO 10993-5:19992009) GB/T 16886.6-200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ISO 10993-6:2007)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ISO 10993-10:2002) GB/T 16886.11-200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ISO 10993-11:2006) GB/T 16886.16-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6部分:降解产物

10、和可溶出物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ISO 10993-16:1997) GB/T 16886.17-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可滤沥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ISO10993-17:2002) GB/T 16886.20-20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20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理和方法(ISO 10993-20:2006) GB/T 16175-2008 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 GB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降解试验标准(4项) GB/T 16886.9-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9

11、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ISO 10993-9:1999)(2010) GB/T 16886.13-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3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的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ISO 10993-13:1998)(2010) GB/T 16886.1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4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ISO 10993-14:2001) GB/T 16886.1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5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ISO 10993-15:2000) YY/T 0473-2004 外科植入物 聚交酯共聚物和共混物 体外降解试验(ISO 1

12、5814:1999) YY/T 0474-2004 外科植入物用聚L-丙交酯树脂及制品 体外降解试验(ISO 13781:1997) YY/T 0511-2009 多孔生物陶瓷体内降解和成骨性能评价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理化试验标准(3项) GB/T 16886.7-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ISO 10993-7:1995) GB/T 16886.18-200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8部分:材料化学定性(ISO 10993-18:2005) GB/T 16886.19-2009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9部分:材料理化.机械和形态定性(ISO

13、10993-19:2006) YY/T 0616-2007 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生物学评价要求与试验方法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GB/T16886.1(ISO 109931)的重要性GB/T16886.1和GB9706.1组成了医疗器械安全保证两大标准体系是GB/T 16886系列标准的纲

14、领性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给出了正确评价医疗器械生物安全性的方法和指南医疗器械的审查者和评价者必须掌握医疗器械生产者应该熟悉GB/T 16886.1(ISO10993-1)标准特点 它是建立在科学的风险管理基础之上的产物。体现了医疗器械评价领域中的新思维和新观念。实现了全球统一。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注重合理的评价程序注重运用现有的信息强调生物安全性评价,不能绝然脱离器械的总体设计 GB/T 16886.1的作用是以一个框架结构,帮助设计使用动物数量最少、评价风险最小、评价速度最快的生物学评价方案。GB/T 16886.1(ISO10993-1)标准特点 GB/T16886把医疗器械分为与人体直接或

15、间接接触和与人体不接触两类。 GB/T16886不涉及与身体不直接接触也不间接接触的材料和器械,也不涉及由于机械故障所引起的生物学危害。 GB/T16886 涉及器械/材料的毒理学,不涉及微生物学。 在器械的总体设计中, 除了生物性能以外, 还应考虑其他一些重要的材料特性。该标准则对下列方面给出指南:a) 指导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基本原则;b) 按器械与人体接触的部位和时间分类的定义;c) 选择合适的试验。GB/T 16886.1 评价要求1. 按程序开展生物学评价2. 对医疗器械最终产品进行评价3. 对医疗器械组成材料进行评价4. 生物学评价应建立在文献评审和材料表征基础上5. 生物学评价应

16、以器械生产过程稳定为前提6. 生物学试验中优先进行体外试验7. 动物试验应在临床研究前开展8. 评价和试验人员应根据器械/材料与人体接触类型评价与设计试验方案9. 善待试验动物10应利用风险分析对生物学试验结果进行评价GB/T 16886.1 评价要求 数据组(data set):用以表征器械生物学反应所需的各种来源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GB/T16886.1-2011要求根据该标准中表A.1来确定评价所需的数据组。标准强调医疗器械新产品生物学评价的数据组应完整,但数据组的来源并不局限在“试验”上,而是尽量用已有信息(包括资料评审和临床评价),试验只是用于对欠缺数据的补充。数据组来源和齐全性具

17、体可以包括:文献评审、临床经验和生物学试验。文献评审见标准中附录C。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材料或器械的选择与评价应遵循一定的评价程序;2)在设计阶段就应对材料的选择和试验程序进行判断并形成文件。3)专家评价的原则:生物学评

18、价应由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对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和试验程序的适用性进行判断的专业人员进行策划、实施并形成文件。设计阶段-选择器械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在医疗器械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首先考虑选择何种材料。在确定所选用的材料之前,应收集有关材料信息,权衡各种材料的优缺点。为保证最终产品在人体上使用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应包括对所选材料的生物学评价。选择器械材料时, 为满足器械的各种性能要求, 就要考虑以下诸多因素: a) 化学性能; b) 生物学性能; c) 物理学性能; d) 电学性能; e) 形态学性能; f) 力学性能; g) 其他性能。最终产品生物学安全性应考虑的因素 产品设计完成后,还要考虑

19、最终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除材料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最终产品的生物安全性,这些因素(不局限于所选用的材料)包括:a) 制造所用材料;b) 预期的添加剂、工艺污染物和残留物;c) 可沥滤物质;d) 降解产物;e) 其他组件及其在最终产品中的相互作用;f) 最终产品的性能与特点;g) 最终产品的物理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多孔性、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形态等。生物学评价与化学表征 应在进行任何生物学试验之前鉴别材料化学成分并考虑其化学表征(见GB/T 16886.18),如果器械的物理作用影响生物相容性,应加以考虑(见GB/T 16886.19) 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虽不属于生物学试验的项目, 却

20、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结果,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生物学试验(ISO10993-18对此有详细的描述)。产品生物学性能的重新评价 医疗器械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对材料或最终产品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a) 制造产品所用材料来源或技术规范改变时;b) 产品配方、工艺、初级包装或灭菌改变时;c) 涉及贮存的制造商使用说明书或要求的任何改变,如贮存期和/或运输改变时 ;d) 产品预期用途改变时;e) 有证据表明产品用于人体后出现了不良反应时。产品用途改变是指:产品的接触性质改变产品的作用时间改变产品的应用群体改变生物学评价试验应考虑的因素由于医疗器械的材料与用途对其生物

21、安全性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证明注册产品材料和用途与上市产品具有等同性,就表明注册产品具有最基本的生物安全保证。但这还不足以证明注册产品与上市产品具有完全的等同性,还应当证明两者的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灭菌过程、包装等)是否相同,因为生产过程也可能会引入新的有害物质(灭菌剂、加工助剂、脱模剂等残留物)。注:与自家生产的上市产品进行比较,往往比与他家生产上市产品进行比较更现实、更具可操作性。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

22、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生物学评价试验应考虑的因素 1). 器械作用类型:医疗器械最终产品潜在危害范围很广,对人体危害程度取决于对人体的作用类型。器械对人体的作用包括短期作用(如:急性毒性、皮肤、眼或结膜刺激、致敏、溶血、血栓形成)和长期或特异性毒性作用如:亚慢性毒性或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包括致畸性)。 2). 器械分类:为了简化试验选择, 需根据器械与人体的接触性质、程度、时间、频次,对器械进行分类。不同接触类型的器械应用于人体时,对人体安全的影响是不同的,该标准是根据产品

23、的接触类型来选择生物学试验项目。确定器械类别以后, 便可根据其分类按标准中第6章规定选择评价试验项目 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节省动物资源,试验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a) 在进行体内试验(动物试验)前,应尽可能地先进行体外筛选试验。b) 对试验数据应予以保留, 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进行综合分析。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分类原则一般来讲: 对同一种材料而言, 接触体表比植入体内、短期接触比持久接触对人体的危害要小。 植入到组织要比植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危害要小。 由此可见,各种医疗器械由于与人体接触的途径和时间的不同、对其生物安全性要求也就不同。 因此,标准要求在选择生物学评价试验项目之前,应首先按

24、器械接触途径和接触时间对器械进行分类。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按与人体接触性质分类 非接触器械(GB/T16886标准不涉及) 表面接触器械 a) 皮肤;b) 粘膜;c) 损伤表面 外部接入器械 a) 血路, 间接; b) 组织/骨/牙质接入;c) 循环血液 植入器械 a) 组织/骨;b) 血液按与人体接触时间分类 a) 短期接触(A): 一次或多次使用接触时间在24h以内的器械; b) 长期接触(B): 一次、多次(累积)或长期使用接触时间在24h以上30日以内的器械; c) 持久接触(C):一次、多次(累积)或长期使用接触超过30日的器械。注:a)器械兼属两种以上时间分类,应执行较严的

25、试 验要求。b)对于多次使用的器械,应考虑潜在的累积作用,按这些接触的总时间对器械进行归类。表1 表面接触器械A 粘附电极、压缩绷带、监测器探头;皮肤粘膜B 急救绷带、固定带C 外科矫形固定用制品、体外假体AB人工排泄口(用于人工肛门)、泌尿系统冲洗用导管、泌尿系统诊断导管、尿道造影导管、接触镜、阴道内或消化道器械(胃管、乙状结肠镜、结肠镜、胃镜)、支气管镜胃肠道用导管:进食管、胃肠道引流、灌注、清洗和取样用导管、肛门管;呼吸道用导管:吸痰用导管、气管内导管(包括麻醉用气管插管)、供气管道、给氧管道;泌尿系统用导管:尿道用导管CABC接触眼镜、宫内避孕器、义齿、畸齿矫正器外科用敷料、溃疡、烧伤

26、、肉芽组织治疗器械损伤皮肤急救绷带、“创可贴”创伤、愈合和保护用敷料(烫伤用敷料等)表2 外部接入器械AB外科用乳胶手套、吸引管、腹腔镜、关节内窥镜、皮肤钩 ;组织和骨治疗腹水用留臵针、透析血液循环用的吸附柱、胆管治疗用导管、经皮肤穿刺胆管引流导管、食管静脉曲张止血带气囊导管、瘘道用导管、气管切开用导管、脑积液引流导管、连续灌注或引流用导管(经皮留臵)、组织扩张器C腹膜透析管和套管、齿科水门汀、齿科充填材料间接 A 注射器、注射针、带翼输液针、采血器、输血器、白细胞过滤器、延长器、转移器、与血液接自体血液回输装臵BC输液器、静脉输液留臵针触表2 外部接入器械(续)A 心室放射学检查用血管导管、

27、心脏外科手术用导管、心脏诊断和治疗用导管、导管套、引导器、扩张器和导丝、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用导管、膜式血浆分离器(用于收循环血液集血浆)、采集血浆用导管、血浆分离器、膜式血浆成分分离器、血浆灌流柱(用于选择性血浆吸附、免疫调理等)、血浆灌注导管、血液灌流吸附柱(用于重症肝炎等)、血液灌流导管、一次性使用的自体血液回输器、氧合器(体外循环用)、体外循环用储血器、体外循环血液过滤器、体外循环吸引器、体外循环热交换器、体外循环用血液导管、血液浓缩器、血液灌流柱(用于免疫调理等)B 静脉内留臵导管、带套管穿刺针、血液透析用血液进出导管、血流监测导管、治疗腹水用过滤器和浓缩器、治疗腹水用导管、血液透析器、

28、血液透析留臵针、血液灌流吸附柱(用于肾辅助治疗)、血液过滤器、体外膜式氧合器、体外膜式氧合器储血器、体外膜式氧合器血液过滤器、体外膜式氧合器吸引管、体外膜式氧合器热交换器、体外膜式氧合器用导管、连续血液过滤器、连续血滤过滤器用导管、血袋C 肠道外营养中心静脉输注导管(人工肠道等)、心室辅助装臵(半体内装臵)、人工胰脏(半体内装臵)表3 体内植入器械AB骨 /吸收性外科缝合线和夹、非吸收性外科缝合线、人工肌腱、视网膜剥离手术用材料、暂时性使用的心脏起搏器、神经肌肉内传感器和刺激器 ;组织C颌面部修复材料、外科矫形内固定制品、骨内器械、人工骨、人工关节、骨水泥、人工硬脑膜、人工乳房、植入式软组织扩

29、张器、人工耳、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喉、人工晶状体、皮下植入药物给入器械、植入牙、体内植入避孕药物缓释材料、降解材料和制品、人工肌腱、透明质酸钠、管腔支架A血液 B暂时使用的心脏起搏器电极、永久性起搏器电极C 机械或生物心脏瓣膜、人工心脏瓣环、人工或生物血管、心脏和血管修补片、动静脉短路管道、血管内支架医疗器械/材料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表按上述分类原则,表1、表2和表3中列出了各种器械分类举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表中未列出的材料和器械也要按以上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分类不是绝对的,切忌不加分析对号入座,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及具体产品使用情况分类。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

30、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GB/T 16886.1-生物学评价试验选择 按器械类别选择生物学评价试验项目。 GB/T 16886.1用于确定各种器械和作用时间类型应考虑的基本评价试验及必要时应考虑的补充评价试验。 由于医疗器械的多样性, 对任何一种器械而言, 所确定的各种试验并非都是必须的或可行的,应根据器械的具体情况考虑应做的试验。表中

31、未提到的其他试验也可能是必须做的。 应对所考虑的试验、选择和/或放弃试验的理由进行记录。GB/T 16886.1-生物学评价试验作为总的风险管理过程的一部分,当认为有必要进行医疗器械生物学试验时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a)试验应在无菌的最终产品上、或取自最终产品上有代表性的样品上、或与最终产品同样方式加工(包括灭菌)的材料上进行 ; b) 选择试验过程应充分考虑各有关因素; c) 如果是制备器械浸提液, 溶剂及浸提条件应与最终产品的性质和使用相适应; d) 适宜时,试验应有相应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e) 试验结果不能保证器械无潜在的生物学危害,器械在临床使用期间还应认真观察对人体所产生不希望有的

32、副反应或不良事件GB/T 16886.1-生物学评价试验生物学试验应在符合GLP要求的专业实验室进行;在进行体内试验(动物试验)前,应尽可能地先进行体外(筛选)试验;保留和积累试验数据,试验报告中的信息应详尽。GB/T 16886.1-基本评价试验基本评价试验是指一般情况下应予考虑的基本生物学反应试验。包括:1、细胞毒性试验2、皮肤致敏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3、刺激试验4、皮内反应试验5、急性全身毒性试验6、亚慢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试验7、遗传毒性试验8、植入试验9、血液相容性试验GB/T 16886.1-需考虑的评价试验这些评价试验具有以下特点:a)试验不具有普遍性,如生殖与发育毒性、生物降

33、解;b)试验复杂、周期长、费用高;c)试验方法不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选择做这些试验时宜在风险评定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接触性质和接触周期慎重考虑。考虑的评价试验有:1、慢性毒性试验2、致癌性试验3、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4、生物降解试验5、毒代动力学研究6、免疫毒理学试验生物学试验项目-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测定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引起的细胞改变(细胞溶解,细胞死亡等)、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和对细胞的其他影响。其试验方法有:1.1浸提液试验法;1. 2.直接接触试验法;1. 3间接接触法;1. 3.1.琼脂覆盖法;1. 3.2.滤膜扩散法。该试验属体外试验,能在短期内检出供试品对

34、细胞新陈代谢功能的影响,对毒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从而能快速筛选材料。因此,为生物学试验中首选试验项目。生物学试验项目-致敏试验采用适宜的动物模型,测定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潜在的接触致敏作用。致敏试验的方法很多,在ISO10993中主要有两个方法:2.1 最大计量耐受法2.2 斑贴法注:ISO新标准草案中增加了LLNA法(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为了减少试验动物数量,国际标准中提倡,可以将致敏、刺激和皮内反应试验结合起来开展。像这种将几个基本评价试验结合起来进行的试验在国际标准中称之为扩展型试验生物学试验项目-刺激试验采用适宜的动物模型,在相应的部位或在皮肤、眼、粘膜等植入组织上测定器械、材

35、料和/或浸提液的刺激作用。主要有两个方法:3.1 斑贴法或原发刺激法3.2 皮内注射法在进行试验时,建议与临床使用接触的途径(皮肤,眼或粘膜)以及接触时间相适应。可采用皮内反应试验来评价组织对医疗器械浸提液的局部反应。皮内反应试验还可用于不适宜于用皮肤或黏膜试验测定刺激的医疗器械 (如植入或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皮内反应试验也适用于疏水性(非极性)浸提液。生物学试验项目-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此试验将器械、材料和或浸提液在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作用于一种动物模型,测定其潜在的危害作用。为减少试验动物数量,国际标准已建议, 全身毒性试验可被包括在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案中或考虑增加入植入试验方案中,

36、但应该有充分的说明与证据。生物学试验项目-血液相容性试验5.1 血栓形成5.2 凝血5.3 血小板5.4 血液学5.5 补体系统溶血试验属于血液学方面的试验,系采用体外法测定由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导致的红细胞溶解和血红蛋白释放的程度。溶血试验是最为常用的试验 之一。生物学试验项目-遗传毒性试验是采用哺乳动物或非哺乳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测定器械、材料或其浸提液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改变,以及DNA或基因的其他毒性。遗传毒性试验的方法很多:6.1.体外试验:6.1.1.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氏试验).6.1.2.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基因突变试验.6.1.4.哺乳动物体外

37、细胞遗传学试验6.2 体内试验:6.2.1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细胞微核试验6.2.2 哺乳动物体内骨髓细胞遗传试验染色体分析6.2.3 啮齿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生物学试验项目-植入试验此试验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材料或最终产品的样品植入或放入动物或人的预定部位或组织内,用肉眼和显微镜检查,评价材料或产品对活体组织的局部作用。对一种材料而言,如果还需要评价材料的全身作用,那么,植入试验可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数据。实验设计上应选择与临床应用相适应的接触途径和接触时间。7.1 植入方法:7.1.1 外科手术方法7.1.2 穿刺植入法7.2.植入部位(常见):7.2.1 皮下植入7.2.2 肌肉植入7.2

38、.3 骨内植入生物学试验项目-生物降解试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生物降解试验: 器械设计成生物可降解的;或 器械预期植入30d以上;或 材料系统被公认为在人体接触期间可能会释放毒性物质。 如果可能的降解产物是在预知量以内,并且降解的速率与具有安全临床使用史的产品相似;和/或如果微粒的物理状态(即尺寸分布和形状)与具有安全临床使用史的产品相似;或有足够的关于预期使用中该物质和降解产物的降解数据时,则可不必进行生物降解试验。全文大纲 医疗器械和医疗器械安全性评价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意义、概念及其标准体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核心标准:GB/T16886.1(ISO 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原则及在产品开发,质量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器械分类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保证,临床数据及风险控制生物学试验-试验方法的保证1、试验方法保证 生物学实验室所开展的试验应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生物学评价中采用的试验方法应灵敏、精密并准确, 试验结果应是可重现的(实验室间)和可重复的(实验室内)。2、持续保证 产品所用材料对其预定用途不仅开始具有可接受性的保证,而且长期持续具有可接受性的保证,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范畴。标准建议制造商应按GB/T19001-ISO 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