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3单元第9课第1篇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3单元第9课第1篇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3单元第9课第1篇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3单元第9课第1篇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3单元第9课第1篇屈原列传第1课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中册【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3.正确评价屈原的人生选择,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 史记 和相关知识, 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 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 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

2、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难点: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导入新课】两千多年前的首历五月,屈原抱石投江以身殉国。西汉时,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才华与品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今天的我们又如何来评价屈原呢?【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少时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馆所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

3、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主要作品: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史记等。【题解】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中华书局 2014 年版)。秦朝以前,古书中几乎没有有关屈原的生平事迹的记载。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写作背景】屈原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为才华出众而担要职,但因为受人嫉妒,楚怀王听信谗言而疏远他,后被放逐。从此,楚国日益衰微,楚怀王受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国断交,使楚国陷入孤立境地,

4、发兵攻秦后丧失大片国土。楚怀王晚年时,不听屈原的劝阻,亲自到秦国被扣留,客死他乡。楚顷襄王即位后,楚国继续对秦投降,此时屈原又遭小人陷害,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屈原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痛恨误国,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始终坚持自己高尚的理想。后来楚国郢都被攻破,屈原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阅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任务:1.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分清层次2.每部分的主要是什么?简要概括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第四部分

5、(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思考问题: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合作探究精读课文】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 司马迁为什么

6、“悲其志”?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各组代表发言,取长补短教师反馈指导,明确答案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

7、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

8、,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 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

9、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

10、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 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

11、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

12、”;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品读课文中心思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独立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品读课文写作特点】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13、。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三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语言上,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资料拓展】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列世系、人物和史事。史记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代表着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鲁迅先生曾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课时总结】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遭遇,表现了屈原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