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大学医学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大学医学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大学医学实验诊断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标本的种类:全血(血常规)血清(大生化)。血浆(凝血因子和游离血红蛋白检查)采血部位: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红细胞数:男性:4.05. 5*10 /L女性:3. 55. 0*10 /L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目前认为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红细胞大小一致直径69mll1,平均7. 5mmo泪滴形细胞:细胞呈泪滴状或手镜状。见于骨髓纤维化,也可见于珠蛋白生 成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钱状形成:涂片中红细胞呈串状叠连似钱状。常见于多发性骨

2、髓 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白细胞成人参考值:(410) *10/L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 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吞噬细胞 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何左移。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响。白 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响,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核右移:周围血中假设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 称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在炎症恢复期也可以出现一

3、 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那么表示预后不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 瘤,某些传染病,其他风湿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其他:糖尿病,传染病,网织红细胞参考值:0.5%0. 15%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 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检测:(100300) *10/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急性 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细胞沉降率男性015mm/

4、lh女性 020mni/lh。巨幼贫是由于维生素bl2或叶酸缺乏导致。骨髓细胞学检测禁忌症: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晚 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术应慎重。Aptt延长:见于因子12, 11,9, 8, 10, 5, 2,1,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 和纤维蛋白原缺乏。aptt是检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实验。见 于严重的肝脏疾病。Aptt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差。PT延长是外源性。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尿量低于400ml/24h或17ml/h称少尿。低于100ml/24h或12小时无尿排出 称无尿。血尿:尿液内有一定量的红

5、细胞,可呈淡红色或混有血凝块,每升尿液中血 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如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 镜检时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HPF称镜下血尿。乳糜尿:血中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乳糜尿。乳糜尿和乳糜血尿见于丝虫 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 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酮体:B-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酮体检测实际上是测定丙酮和乙 酰乙酸。透明管型正常人可见。大原上皮细胞来源于膀胱,蜡样管型多提示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宽幅管型又称肾功能不全管型。柏油样便见于霍乱。白陶土样便见于各

6、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米常样便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散在分布, 形态正常。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成堆出现并有残碎现象。脑脊液第一管做细菌学检查,第二管做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细 胞计数和分类。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结核性脑膜炎:糖减少不如化脓性显著。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内生肌肝清除率血尿素氮增高见于器质性肾功能损害,肾前性少尿,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血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成人血清12mg/l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1.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清蛋白合成,2.营养 不

7、良,3.蛋白丧失过多,4.消耗增加,5.血清水分增加,A/G倒置清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增高均可引起A/G倒置,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 及M蛋白血症,如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 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M蛋白血症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血清蛋白浓度降低,单克隆 r球蛋白明显升高,也有B球蛋白升高,偶有a球蛋白升高。大局部患者在r区 带、B区带或与r区带之间可见结构均一,基底窄,峰高尖的M蛋白。胆酶别离: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升高显著,如在 病症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别离现象,提示肝 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肝损害:A

8、LT和ASTCK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其 次是脑组织和平滑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多发性骨髓瘤以IgG型最常见,其次为IgA型,IgD型和IgE型罕见。也有 IgM型的报道。CD4/CD8降低:见于艾滋病,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甲胎蛋白: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 AFP的合成很快收到抑制。AFp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癌抗 原125为一种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患者的血清中, 在胎儿体腔上皮分泌物及羊水中以及成人的输卵管、子宫和宫颈内膜也可以发现 CA125o乳腺癌时30%50%的患者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