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水调歌头的知识_第1页
说课稿水调歌头的知识_第2页
说课稿水调歌头的知识_第3页
说课稿水调歌头的知识_第4页
说课稿水调歌头的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要求。2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3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 乡孤 寂怀 人孤 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 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

2、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朗诵音乐欣赏走近苏轼整体感知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

3、。 整体感知写作背景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有六七年没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作者并未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的很好也就可以了。思考讨论 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心中的天宫是怎样的?他向往那美好的天宫吗?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想的,觉得天上好还是人间好?如果真有天宫的话,你愿乘风而去吗?为什么?思考讨论 2、 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唯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思考讨论 3、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阙: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下阙:怀人(抒情)情景交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赏 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二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