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_第1页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_第2页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_第3页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_第4页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设计论文关键词:通识教育美术欣赏课程设计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通识教育的概念引入美术欣赏课程。笔者从课程内容与构造、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等不同方面重新设计课程,结合文学、历史、科学、外乡文化等诸多相方面相关知识,运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力图创立适应于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开展。“通识教育的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指的是对学生普遍进展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

2、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开展1。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先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承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究并付诸理论,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2。经过数十年的开展,目前绝大局部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成为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欣赏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进步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才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存在

3、着两大弊端:其一,不注意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它学科的教学形式;其二,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传输,不够通识性,形成了目前美术欣赏课程的“艺术教育不艺术、“通识教育不通识的顽症3。基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构建起新的适应通识教育的美术欣赏教学形式,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析过程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审美知识构造,进步艺术素养,形成安康、高尚的审美知觉和情趣。那么,如何在详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上贯彻通识教育理念?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目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向针“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理论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

4、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进步人文素养;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开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进步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才能,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开展。以此课程目的为根据,在美术欣赏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点:一、课程内容与构造设计美术开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开展史,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一定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科技程度、经济状况以及现实生活严密相关,也都一定受到当时政治、宗教、民族、地理、文学等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把美术学科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络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欣

5、赏美术、认识美术,从而更有效地推进美术教育通识化的进程。1.结合文学把握艺术内涵中国画重写意,对于意境美的理解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画,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讲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在绘画时讲求诗情画意,我们在赏画时也要学会从笔情墨趣中探寻“画中有诗的魅力。在课程学习前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考虑并在课堂中找到答案。例如学习中国古代花鸟画局部,可以让学生考虑五代花鸟画为什么会出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通过画家身份、绘画题材、技法等各方面去比拟。再如解释宋、元以来中国花鸟画盛行的原因,画家们为什么都喜欢选用梅、兰、竹、菊四君子或松、竹

6、、梅岁寒三友等题材进展创作,这些现象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画家个人经历以及这些植物的特性等方面去考虑。另外,在讲到清代花鸟画时,又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都是孤伶伶的,且两眼望青天,让学生自己体会中国古代花鸟画所采用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寓意性艺术手法,或抒发画者高洁的情操,或倾诉自己不得志的处境,或是亡国之恨无处诉。理解了画外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画中的内涵,从而也就理解了“文人画之所以可以统领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原因了。文学性因素在西方美术中的表现也甚为突出。西方美术作品中有两大重要的题材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基督教圣经故事。这两大题材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

7、派的美术家反复表现,并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西方美术也由此造就了自己独特的灿烂。因此,理解神话和宗教故事,对于理解西方艺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结合历史理解艺术风格本课程以作品赏析为主,但又不能孤立地空谈作品,应把作品鉴赏和技法研究置于美术史的开展脉络和人文科学的整体关系中进展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时代因素亲密相关,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绝不可能仅是艺术家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创新,必然是顺应了社会开展的趋势所在。如研究古希腊美术,假设不理解希腊文化的起源和成因、希腊民族的特点、社会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作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无从欣赏和理解希腊艺术的

8、本质特征和精神,以及古希腊美术的成就何以对西方艺术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另外,在欣赏中国石窟艺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异的风貌,从魏晋时的秀骨清像之美、隋唐的丰腴之美再到宋代的朴实自然之美,每一次艺术风格的流变无不表达出时代精神。要求学生从题材、形式技巧、形貌特征和审美兴趣分析石窟艺术的时代变迁,引导学生剖析变革背后的历史原因,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把握、对民族艺术的赞叹和热爱。3.结合科学欣赏艺术作品作为通识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必须合适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既要使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最根本的知识,又要使他们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通识性道理和研究方法。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美术学科与其

9、他学科的结合。作为工科院校开设的美术欣赏课程,最好的结合点就是从科学与美术的关系入手。在众多美术门类中,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与科技的开展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两个专题的欣赏教学中,始终可以贯穿着美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主题。例如我们在欣赏现代建筑艺术时,可以以“鸟巢体育尝央视大楼、广州歌剧院等享誉世界而又离我们很近的建筑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到玻璃、钢材等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对现代建筑形制开展的影响。另外,科学技术不仅影响到实用性的美术,它对西方油画的形成、开展、演变也带来了的宏大影响,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科学的探究促进了写实技法的飞跃。教学中可以介绍学生所熟悉的艺术大师达芬奇

10、,并着重介绍他在天文、地理、物理、军事等多方面的不为人所知的科技成就,让学生在惊叹之余理解达芬奇如何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引入绘画,运用透视学、艺用解剖学、明暗晕染法大大开展了油画艺术。而到19世纪后期,打破写实绘画传统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出现恰恰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展,如光学理论的产生、照相等现代图像技术的开展等,这种变革也进一步导致西方美术由此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流派纷呈的现代艺术时代。通过加强与学生自身知识的联络,不但能使学生活学活用,也有利于纠正局部同学中存在的“我又不当画家,学美术没有用的模糊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4.结合外乡文化弘扬民族艺术在教学内容

11、中应充分开发民族的、民间的、外乡的美术教育资源,把地方性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美术欣赏课程5。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各种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地方建筑等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沉传统文化的艺术,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专题时,要求学生课下搜寻岭南四大园林的图片和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安排局部学生在课上和同学分享所掌握的知识并由此展开讨论。而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习局部中,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工艺美术资料,如广绣、广彩、石湾陶塑、潮洲木雕等。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理解并热爱自己家乡的美术成就,从侧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二、课程

12、教学形式与方法设计在美术欣赏课程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对学生提出知识点与兴趣点相结合的学习概念,并着重于兴趣点的学习。所谓兴趣点的学习,就是不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通史的精读,而只需要掌握主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个人比拟感兴趣的某一门类艺术或者某一艺术家等方面,那么引导学生作深化细致的理解、掌握与研究。而如何有效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自觉进入到兴趣点学习方式中,这就要求老师的授课方式必须是学生所乐于承受的形式。通过理论与探究,笔者提出教学形式个性化、课堂环境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课程设计概念。1.教学形式个性化一方面强调老师教学的个性化,除了要求老师个人的语言魅力与人格魅力外,在提

13、供应学生多种观点与信息的根底上,老师也应该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与感受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提倡学生对知识点提出疑问和进展评判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跳出课程的范围,提出一些其它相关领域的问题,适当引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观点争论,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个人意志。2.教学环境生活化高校通识美术欣赏课程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训练体系,除了第一课堂教学主体外,还必须有丰富、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实地考察、网络都可以作为教学、学习的一局部,是课堂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与辅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课程教学同校园文化建立结合起来,

14、拓宽教育渠道。例如,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或者结合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充分发挥美术类社团的作用,为具有美术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提供合适自己的活动舞台,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严密的联络。另外,还可以利用专题讲座、网络、报刊、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强化教育、交流成果、推荐典型、彰显艺术价值,吸引大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6。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切身体验,获得美的体验、承受美的熏陶、传播美的信息、领略美的真谛,从而使学生进步审美才能和文化艺术修养,形成内在的人文素质。3.教学方法多样化老师对教材主要知识点的讲授、老师个人科研成果与学生分享、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知识疑问与

15、学生共同讨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课件、专题片、影片片段、多媒体光碟)、实物展示、课前老师提问、课后学生发问、课程中间随时互动、走出课堂参观博物馆与画廊、结合老师对各地博物馆及文化遗址考察的图片与个人感受讲授知识。另外,还可根据课堂教学或实地考察布置一些和课程进度相关的小选题供学生课下查阅文献资料、准备教案,课堂上安排少量时间让学生登台试讲,进展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等等。通过登台讲述,可以增进学生的自我表达才能;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老师也可从中开掘学生的潜能并得到不少的启示。三、结语综上所述,高校通识美术欣赏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塑造全面和谐开展的人为宗旨进展探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开展,帮助学生进步欣赏程度、拓展艺术思维、挖掘艺术潜能,并不断总结经历、完善教学体制、适应教育规律、进步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加强与课程相关的通识教材建立、多媒体课件等相关配套材料的配置,真正构建起适应通识教育体系的美术欣赏课程。参考文献: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