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全)_第1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全)_第2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全)_第3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全)_第4页
南开大学-货币银行学-课件(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银行学王志军 博士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电话箱: wangzhijun6708货币银行学课程概要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框架货币供求均衡通胀与通缩货币政策内外均衡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货币利息信用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的定义和形态二、货币的微观功能三、货币的宏观功能四、货币制度货币的定义关于货币的本质或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货币是贵金属、是财富认为货币是商品,必须有实际价值。货币的实体必须以贵金属构成,其价值由其金属价值决定,金银天然就是货币;货币是惟一的财富,国家要富强必须得到越来越多的金银货币。2、货币是名目或符号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

2、,是观念的计算单位,是一种票券,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换取实际财富的要素;所以,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名目上的存在;虽然货币是由贵金属铸造,但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权威规定的,货币不一定必须由贵金属充当。货币的定义3、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马克思对货币起源问题的分析中得出,适用于商品货币时期的一种看法;货币是特殊商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在于: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使用价值二重化,具有特殊的和一般的使用价值。总之,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必须由货币表现。 货币的定义4. 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5、货币是普遍被

3、接受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6、货币是信用关系的载体总之,货币是价值符号,是交换商品劳务的手段,是持有者获得商品和劳务的权利的代表符号。货币的形态人们通常根据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来划分货币形态,从货币的发展历史看先后有三种货币形态:1. 实物货币生产力不发达,商品交换仅仅满足必要的生活和生产需要,既作为交换的媒介,又为大多数人生活和生产使用。其特征为:都是劳动生产物,具有价值;是社会共同的需求对象,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容易让渡的财产或本地稀有的外来商品。时间长、影响大的有贝币、谷帛、牲畜、烟草等等,经常与其他形式的货币程度不一地并存;实物货币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携带不便、价值不稳定,不是理想

4、的交易媒介。货币的形态2. 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的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价值稳定、易分割、易储藏;金属货币采用过两种形式:A.以金属条块形式发挥货币作用的称量货币,使用时要称重量、鉴定成色;B.铸成一定形状并由统治者或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铸币。货币的形态3.信用货币币材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只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而得以流通的货币。银行券(bank note)是银行发行的可兑现纸质货币,由银行以贵金属为担保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可以随时兑换金属货币。其发行流通的基础是银行能随时按银行券票面金额兑现贵金属或贵金属铸币的信用。纸质钞票是政府或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不

5、兑现贵金属的纸质货币符号,其发行流通的基础是政府或国家保证其法偿力的信用。货币的形态4、电子货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电子化支付工具。(实际上是现代货币支付的一种新形态)通过电子网络储存和处理,无须借助纸质工具即可进行广泛支付的货币形式。包括:预付卡、信用卡、网络支付工具。总体而言,人类社会的货币可以分为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与完全由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信用货币(fiat money)。货币的微观功能1. 价值尺度统一价值衡量: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境;表现价值衡量: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即商品的价格。在货

6、币价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大小通过货币量即价格的变化来表现;要比较不同的货币量需要确定货币本身的计算单位。货币的微观功能2. 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取代物物交换; 将商品的交换分离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货币符号就可以充当交换、流通的媒介; 货币只是交换的手段而非目的;货币符号充当交易媒介后,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货币符号数量的多少,成为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货币的微观功能3.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其基础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低成本便捷的财富贮藏形式;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贮藏成为商品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7、;货币贮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以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贮藏价值到当今以信用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典型形态。货币的微观功能4. 支付手段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就是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商品劳务买卖与货币支付不同期,买卖关系转变为债权债务关系时;等值的商品和货币在交换过程的两极不再同时出现,货币不再是交换的媒介,而是补充交换行为;现代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大。5.关于国际货币是前四项职能跨越国界的延伸,贵金属尤其是黄金作为世界货币有强大的生命力,纸质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需要一定的条件。(?)货币的宏观功能货币与实际经济:实际经济是一切从事商品劳务

8、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活动。货币经济:一国以货币购买和支付的商品与劳务已经占交易总量的绝对比重,商品经济已经不能脱离货币而存在。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价值不再由其他普通商品来检验和证明,货币成为唯一的价值表现形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联系都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的使用范围无限扩大。货币的宏观功能货币对于实际经济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作为社会总产品的存在和分配形式,财富积累的方式和规模可以摆脱实物形式的束缚;作为开发和配置资源的工具;作为推动实际产出和稳定经济的工具;作为核算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规模和质量的工具。货币的宏观功能关于货币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不同认识:根据货币经济论者如约翰 劳、熊

9、彼特、凯恩斯等等:现代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不仅是交易的媒介,而且是价值贮藏的手段,货币对实际经济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根据货币面纱论者如萨伊等等: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如同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只是随着实物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本身不是经济变化的动力。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1、规定货币材料和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同的货币材料构成不同货币本位(standard),如金本位、银本位

10、。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如英国1816年正式实行金本位时规定货币单位名称“英镑”,1英镑含成色为11/12的黄金7.97克;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有些国家规定货币的含金量或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固定比例;黄金非货币化形势下,币值主要表现为本币对外币的比价。货币制度及其构成2、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是该国的法定价格标准;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货币,是足值货币,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一致。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是不足值的铸币。信用货币条件下,主币和辅币不存在足值与不足值的区

11、别。货币制度及其构成3、规定货币符号金属本位制下规定代替本位币发挥货币职能的纸质符号。4、规定准备制度准备制度是国家规定必须储备一定比例的金银、外汇作为货币发行和国际支付与清算保证的制度。金本位制下,黄金准备是货币稳定的基础,其用途在于: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作为扩大或紧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国家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贵金属不再充当货币,黄金在准备金中的作用有限,外汇的比例更大。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国家都有其不同的货币制度类型,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类型。1、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银币是本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12、辅币和其他货币为有限法偿,但可以自由兑换成白银;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许多国家中世纪已经实行,16世纪后盛行,1870年银价跌落后逐步退出;中国长期以白银作为货币,直到1933年法币改革。货币制度的演变2、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金银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国境,同为无限法偿,金银币之间、金银币与符号货币之间都可自由兑换。平行复本位制:金币和银币之间不规定比价,两种货币的比价就是市场上生金生银的比价;双本位制:国家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跛行复本位制:虽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货币制度的演变由于多种原因,金银法定比价

13、不断与市场比价冲突,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的继续流通;“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退出流通,实际价值比较低的金属货币继续在流通执行货币职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引起经济紊乱;流通中实际上只有一种货币发挥本位币作用。自19世纪,英国等先后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3、金本位制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从复本位向金本位制过渡,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最早实行的是英国(1816年金本位制法案)。金币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本位制度。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生金造金币,金币熔黄

14、金;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主币法定含金量的比值即法定比价,统称“铸币平价”。货币制度的演变金币本位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主要原因有:黄金生产量增长落后于商品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商品流通之需;黄金存量分布不平衡,大部分为几个大国掌握,使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流通受到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国政府集中黄金采购物资军火并停止银行券兑现金币。20年代初到大危机爆发前,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恢复金本位制,实行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危机爆发后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2年瓦

15、解后,金本位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货币制度的演变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确定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法偿货币;黄金不再执行货币职能,银行券不规定含金量,不兑换黄金,发行银行券不要金银外汇担保;不兑现的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银行券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通过存款货币进行转账结算,非现金流通成为货币流通的主体。信用货币突破了金属货币产量的限制,清除了商品生产扩大在流通领域的障碍;为国家管理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胀、货币量控制等。关于货币发行权实物货币时代人人都是货币发行者。金属货币本位时代,统治者垄断硬币的铸造权,部分控制货币的发行,

16、货币发行量取决于贵金属量。商业银行等也是货币发行的主体(发行银行券、支票、汇票等信用工具)。不兑现信用货币本位制度下,除个别例外,中央银行是唯一的货币发行主体,垄断货币发行权。主要国家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货币;汇率制度的确定,即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何确定和维持;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即弥补缺口的方式与各国之间的协调。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国际货币制度1、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17、,金币可以自由输出入、自由兑换、自由铸造。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对比决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以黄金输送点为界,实际实行的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具有自动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黄金流入;国际收支顺差,呈反向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黄金日益集中于少数国家、供应不足、政治动荡而崩溃。国际货币制度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制度: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按其官方所规定的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间接与黄金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18、度。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只能在上下1%的幅度内波动,超出上下限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国际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时,经IMF批准可以调整汇率。该体系的建立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寿命相对短暂的原因:内在缺陷: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其发行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供给必须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美国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

19、元;出现“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美元供给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不足兑换黄金。自60年代中后期出现若干次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2年主要国家放弃维持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美元发行失去了内在控制器。国际货币制度3、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本位制)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形成国际货币制度新格局,主要内容为:浮动汇率合法化,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储备货币多样化,特别提款权及多种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黄金成为二级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多

20、样化:可调整钉住、有限浮动(单一货币和欧洲货币体系下的联合浮动)、浮动汇率(有管理浮动和独立浮动);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多样化。人民币制度和港币制度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人民币“元”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力。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黄金外汇储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黄金管理中提高收益性的方式:一是在国际市场进行黄金交易;二是发行各种金币。外汇储备用于调节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管理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中国的外汇储备(

21、亿美元)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12年末已达到33116亿美元,2013年6月达到3.5万亿美元。这种发展形态来自于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人民币制度和港币制度港币制度港币的发行权属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由特区政府指定商业银行根据法定权限发行港币,目前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中银集团)。金融管理局属于准中央银行,不行使货币发行职能。港币发行和港币汇率与美元挂钩,形成联系汇率制安排。港币发行银行须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准备金,1美元合7.8 港元;发行银行可按相同比价用港元现钞换回美元或赎回负债证明书;1美元合7.8 港元的固定汇率同样适用于发行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的港元

22、现钞交易,以收回和提供港元;发行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执行固定汇率,其余交易均按市场汇率进行;有利于抑制通胀、稳定汇率。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补充参考)信用的含义和本质信用的形式和工具信用的含义和本质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包含了相信、信任的意思,表示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能力的信任,信任是信用的基础;是有条件的借贷,必须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不支付利息的往往通过其他方式补偿;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移,没有同等价值的对立运动,只是商品或货币使用权的让渡,没有改变所有权,不同于商品买卖。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

23、,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即:企业间的商品购销活动中,因为采用赊销或预付款的方式而产生的信用;商业信用包括包括买卖和借贷两种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发生商业信用的双方必须是有商品购销关系的企业;商业信用主要是由卖方向买方提供;商业信用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发生,商业信用的规模随商品销售状况而变化,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关系密切;信用工具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的含义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充当信用媒介,既是借款人又是贷款人;2、银行信用的特点债权人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人是机构、企业、个人,体现的是银行与机构、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24、;以货币的形式开展存贷等各项信用活动,使信用总量和结构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突破了自身规模和资本的限制,可以根据资金来源安排资金运用,还可以通过其资金运用创造出资金来源,通过提供贷款创造货币。消费信用及其工具1、消费信用的含义和形式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赊销,零售商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分期付款,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其余款项;消费信贷,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发放贷款,规定期限偿还本息,最长可达20-30年。包括买方信

25、贷和卖方贷款。公司信用及有价证券1、公司信用的含义公司信用是指以公司为受信主体,接受其它公司、机构或者个人提供的信用,如股权发行和债券发行以及银行贷款等。2、公司信用的特点公司信用的主要参与者是公司、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个人,公司以借款、募集股份形式筹集获得资金,取得利润后以股利、利息形式回报给公司信用提供者。公司信用以公司本身的信誉和经营状况为基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支付给信用提供者更高的回报。公司信用及有价证券3、公司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于证明投资者的股权身份和权益,并具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证明;一经发行,持有者即为发行股票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公司决策和收益分享

26、,分担公司责任和经营风险;一经认购不能要求退还股本,只能通过证券市场转让和出售;基本特征是:收益性,风险性,流通性,价格的波动性,股份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性。公司信用及有价证券4、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股份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其主要特征是:偿还性,债务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收益性,包括利息收益、买卖收益;安全性,相对于股票风险比较小;流动性,能迅速转变为货币资金而不会在价值上遭受损失。国际信用1、国际信用的含义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界的借贷关系。具体形式包括:信贷、债务证券等资本市场业务、直接投资和国际租赁等。其特点主

27、要是:风险高;规模大;复杂性强。2、国际信用的形式出口信贷;国际商业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在国际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等国际资本市场业务;直接投资及其他信用活动。国家信用和政府债券国家信用1、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国家作为债务人可以对内负债和对外负债。2、国家信用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内债包括发行国家公债、国库券和专项债券以及银行透支或借款;外债包括发行国际债券和国际借款;国家信用的工具:中央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主要包括:国库券和公债。利息和利息率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二、利率的种类三、利率决定理论四、利率结构理

28、论五、利率的功能及管理体制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一、利息的概念利息(interest)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远古时代,就有了借贷行为,利息作为一种占有使用权的报酬就已经出现了(实物支付)。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经济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用联系,而所有的信用活动都是以本金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1、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2、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如配第、洛克等认为利息是与借贷资本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马歇

29、尔等认为利息是社会总收入的一部分,是资本所有者的报酬。3、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主要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来源与本质:资本生产率说;时差利息论;流动性偏好论。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现实生活中,利息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 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的可能或将会取得的收入; 无论借入资金与否,生产经营者也总是把自己的利润分成利息与收入,似乎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利息率成为一个尺度:以投资额与所得利润之比相对于利率的高低,衡量投资收益率。进而,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对比而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惯称之为“资本化”

30、(capitalization)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一般的放贷中,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 = Pr已知收益R和利率r时,可求出本金:P = R/r 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50元,市场平均年利率5%,则本金为:50元/0.05=1000元。按此规律,一些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事物,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一亩土地的资本价格:100元/0.05=2000元; 利率不变,土地预期收益R越高,价格P越高;预期收益不变,市场平均利率r越高,土地价格越低。利率的种类一、利率及利息计算方法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2、单利法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

31、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公式表示为: I = P * r * n S = P *(1 + r * n) 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与利息之和。利率的种类例,A银行向甲企业发放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10%的100万元贷款,到期日甲企业应付利息额与本利和为: I = P * r * n = 100 X 10% X5 = 50万元 S = P *(1 + r * n) = 100 X(1 + 10% X 5)= 150万元利率的种类3、复利法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方法为: I = P(1 + r)n 1 S = P (1 + r)n

32、上例中的各项条件不变,按复利计算到期日甲企业应付利息额与本利和为: I = 100 (1 + 10%)5 1= 61.051万元 S = 100(1 + 10%)5 = 161.051万元利率的种类二、利率的种类1、按利率的表示方法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拆息),通常用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表示。如年利率7.2%还可以用月、日利率表示。2、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分为:官定利率: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公定利率:由非政府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确定的利率;这两种利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场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代表着政府的货币政策意志。市场利率: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

33、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资金供求状况的标志。利率的种类为使利率变动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多数国家已形成三种或两种(官方、市场)利率共存的局面:市场利率的变化反映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是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的重要依据;同时又会随官定利率、公定利率而变化;官定、公定利率的制定反映政策意图,对市场利率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其升降直接影响借贷双方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进而影响信贷供给供状,使市场利率随之升降。利率的种类3、按照借贷期限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分为:固定利率:整个借贷期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便于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适用于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

34、;浮动利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借贷。(国际借贷中的利率一般是LIBOR + 风险定价,定期调整LIBOR)利率的种类4、按利率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处于核心或基础地位的利率,其变动引起其他利率相应变动,并引导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官定或市场决定,如联邦基金利率或LIBOR)差别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不同部门、期限、用途和不同信用状况的客户的存、贷款制订不同的利率,以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调节信贷市场供求。5、按照借贷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分为:长期利率:一年期以上借贷行为的利率;短期利率:一年期以下借贷行为的利率;长期利

35、率一般高于短期利率。利率的种类6、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分为:实际利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剔除了通胀因素的利率);名义利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官定或市场决定的现时名义利率。根据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比较(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可能为:正、零、负划分的意义在于: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依据与工具,便利了利率杠杆操作。利率体系三、利率体系(实际应用的主要利率类型)利率体系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利率按一定规则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央行再贴现率与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官方与市场)央行再贴现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融通

36、短期资金的基准利率;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票据进行再贴现时使用,在利率体系中起着核心和主导的作用,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方向。利率体系商业银行利率: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又称市场利率,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时所使用的利率。它在利率体系中发挥基础作用,其水平既反映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又对资金的融通和流向起引导作用。其中,(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利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社会资金供给的状况,而贷款利率的高低则能够调节资金使用的范围和效率,多数国家对存款利率有一定限制。利率体系2、拆借利率与国债利率(短期与长期)拆借利率(inter-banks offer rate

37、)是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一般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Federal Fund、LIBOR、SHIBOR)。拆借利率能灵敏反映拆借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是短期金融市场中有代表性的利率。国债利率通常是指一年期以上的政府债券利率:由于国债的政府信用特征,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和收益性好的特征;国债利率相应比较低,从而成为长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是长期金融市场中的基础利率,其它中长期利率参考它来确定。利率体系3、一级市场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通常指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利率能够反映资金的使用成本,可视为金融投资的回报,利率与收益率两者一般通用。一级市场利率是债券发行时的收益

38、率或利率,通常被作为计算债券发行价格的依据,反映债券发行成本的高低。(如年利率5%,发行价格为95,年利率6%,发行价格为94)二级市场利率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收益率,收益率高,债券需求增加,使发行利率降低。(价格95,年收益率5%,市场利率4%,债券需求增加,价格升至96,年收益率降至4%,新发行利率相应可降至4%左右)。利率决定理论利率决定理论是研究利率怎样决定、哪些因素影响利率变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货币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量限于利润总额的限度内,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变化在零与平均

39、利润率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利润率以及总利润在货币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利率决定理论二、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利率理论)利率和其他的商品价格一样,都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影响,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水平;在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既定情况下,利率越高储蓄的报酬越多,储蓄增加,因而,储蓄即资本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取决于边际生产率与利率的比较,边际生产率一定的情况下,利率越高投资越少,因而,投资即资本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所以: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如下图所示:利率决定理论图:储蓄、投资与利率利率决定理论2、凯恩斯的利率

40、决定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由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供给和需求函数的交点即均衡利率。利率决定理论3、可贷资金理论利率是由资金的供求所决定的;资金的供给来源于:储蓄S(r),货币供给量的净增加M(r);资金的需求来自:投资需求I(r),窖藏货币量的净增加H(r);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如果下式成立将产生均衡利率: S(r) + M(r) = I(r) + H(r) 利率决定理论 图:储蓄、利率与投资利率决定理论4、IS-LM理论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有劳动生产率、储蓄、灵

41、活偏好、收入水平和货币供给量,应将它们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利率的决定;产品市场上,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储蓄与收入正相关;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水平正相关,货币供给由央行决定;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如下图所示:利率决定理论 图:IS-LM利率决定论利率结构理论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证券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证券所承担信用风险的大小等因素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如5年期国债与5年期公司债,年利率分别为4%和5%),因为,利率的高低往往不仅与期限有关,而且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其利率水平不同;期限相同情况下影响不同证券利

42、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利率结构理论1、违约风险证券发行人有不能如期支付足额利息或到期时不能清偿面值的风险;发生违约时,证券持有人可能遭受延迟付息甚至本息全无的风险;因此,人们购买有违约风险的证券时要求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有一定的风险补偿;信用等级越高的证券,需支付的风险补偿越低;国债通常被称为无风险(risk-free)债券,非国债利率与国债利率之间的差额就是风险升水(risk premium)。利率结构理论2、流动性流动性是证券可以迅速变现而不发生损失的能力;由于人们偏好流动性强的资产,证券的流动性越强,利率就越低; 证券的流动性根据它的变现成本来衡量,包括:交易佣金和买卖价差(bid-ask s

43、pread);交易活跃的证券,变现成本低,流动性高,利率低;政府债券的低利率不仅包含了低违约风险,也包含了高流动性因素。3、税收因素利息所得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证券的实际收益水平,税率越高的证券,其税前利率要越高。利率结构理论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证券,其利率随到期日长短而有所不同(如3年和5年期国债)。1、预期假说(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基本假设投资者是典型的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投资者对证券的期限没有偏好,各种期限的证券可以互相替代;交易成本为零;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替代的证券具有相同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对证券的预期准确并据此进行投资。基本命题长期

44、利率相当于人们预期在该期限内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因而收益率曲线反映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综合预期。例:当前市场上1年期证券的收益率是6%,预期明年的1年期证券收益率是6.5%,后年的1年期证券收益率是8.5%,那么当前市场上3年期证券的收益率应为: (6% + 6.5% + 8.5%)/3 = 7%该理论对收益率曲线三种变化的解释: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上升,高于当前的市场短期利率时,收益率曲线将向上倾斜,意味着将来投资的回报要大于现在所做的投资;当预期未来短期利率低于或等于当前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分别向下倾斜或相应持平。2、市场分割假说(各期限证券利率由各自供求关系决定)投资者的投资需

45、求往往不同,每个投资者一般都有自己偏好的某个特定品种的证券,导致各种期限证券的利率由该种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受其它期限证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不同期限证券的供求关系造成收益率曲线的形式不同: 短期证券需求高于长期证券需求,短期证券价格高利率低,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短期证券需求低于长期证券的需求,长期证券价格高利率低,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收益率曲线往往向上倾斜的原因:人们一般都喜短厌长,长期证券需求小于短期证券需求,长期证券价格比较低,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因此向上倾斜。3、选择停留假说(防范未来的风险)基本命题:长期证券的利率水平是:整个期限内预计出

46、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再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即流动性升水。这是由于:证券的期限越长,本金价值波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者一般倾向于选择短期证券;借款人偏向于发行稳定的长期证券,要使投资者购买长期证券,就要给投资者一定的风险补偿,造成长期利率高于当期短期利率和未来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利率结构理论 选择停留假说用公式可以表述为: int = Knt + (it + iet+1 + iet+2 + +iet+n-1)/n 其中: Knt表示一个正的时间溢价,即风险补偿,正的风险补偿率才能吸引投资者放弃短期证券而投资长期证券; (it + iet+1 + iet+2 + +iet+n-1)/n表示一定

47、期限内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长期利率就是该期限内这种平均数与风险补偿的和。利率结构理论选择停留假说能够解释的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预期短期利率水平上升,未来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就会相对高于现行的短期利率水平,加上一个正的风险溢价,会使长期利率大大高于现行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比较陡峭地向上倾斜,反之则大幅向下倾斜;短期利率在未来的平均水平保持不变,长期利率也会高于短期利率(因为有正的时间溢价),解释了大多数情况下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现象;预期短期利率水平小幅下降,只要同期限内风险补偿的水平能够超过预期利率平均值下降的水平,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若预期短期利率大幅度下降,则在较低的短期利率水平上再加

48、一个正的时间溢价也不能抵补这种下降带来的影响,因此收益率曲线有时出现向下倾斜。 时间溢价水平一定的前提下,短期利率的上升意味着平均看来短期利率水平将会更高,因而长期利率也会随之上升,解释了不同期限证券总是共同变动的原因。利率的作用及管理体制一、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动,影响个人经济行为:调节个人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引导个人的金融资产选择;二、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本供给:通过调整利息率,能够调节国民储蓄水平,调节借贷资本的供给,调节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能力;调节投资需求:既调节投资的规模也调节投资的结构(实行差别利率);调节社会总需求调节资产市场行为

49、与价格。利率的作用及管理体制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现实经济中,人为的因素或非经济因素使利率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包括:利率管制:政府对直接和间接融资活动中的利率实行统一管制,制定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授信限量:信贷供给不足而银行又不愿或难以用提高利率的方式阻止过度信贷需求时,通常采用“授信条件和限量”的措施,实行信贷配给,阻碍利率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市场开放程度,包括资金流动自由度与市场分割性;利率弹性:利率变化引起其他经济变量反应的程度,如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利率的作用及管理体制要使利率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

50、合理的利率结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确定了改革“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使利率成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经济杠杆。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需求的基本界定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货币均衡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欲望,而是由各种客观经济变量所决定的持有动机或要求;为满足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必须保存持有的货币量,就是货币需求量。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51、宏观因素全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量(GDP);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等等。微观因素各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是决定货币需求量的首要因素;价格水平;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率;心理和习惯等因素(消费倾向、支付工具选择)。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研究货币需求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货币需求数量的变化规律、货币需求的动机等内容。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二、货币数量论三、现金交易数量说及交易方程式四、现金余额数量说及剑桥方程式五、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六、后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七、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马克思从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关系出发,研究流通中货

52、币必要量的决定:(一)商品价格总额对货币必要量的决定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实质上是货币商品与普通商品的等价交换关系;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M=Q*P。(二)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必要量的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的销售总是有先有后,同一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可多次使用,分次去实现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转手使用的次数(货币流通速度)越多,其承担的商品交易量越大,实现的商品价格数额越多,同样的流通规模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少;所以,一定时期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量与该时期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 M =(Q *P)/V。(P = MV/Q)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对货币需求

53、的影响因素和数量关系的解释,被认为是货币需求理论的渊源。1、创始人是16世纪法国重商主义者博丹,他认为当时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金银流入数量过多,价值降低。2、18世纪的代表人物休谟认为:一国真正的财富是劳动和商品,货币只是其代表;商品数量不变货币数量增多,只能同比例提高商品价格,不增加实际财富。货币数量论3、李嘉图货币数量决定价格水平;货币的需求完全由货币的价值决定,而货币的价值又由货币的数量规定。4、早期货币数量论的核心内容是:货币数量的变动与物价或货币价值的变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例上涨,货币价值随之反比例下

54、降。现金交易数量说及交易方程式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rving Fisher)1911年出版货币的购买力,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扩大货币的范围探讨价格决定与货币量决定)1、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功能,认为货币旨在用以交易,从多少货币服务于商品交易的角度来说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其货币定义范围较广,包括凡具有“货币的购买力”的货币。2、认为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包括: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交易数量。 现金交易数量说及交易方程式三者与物价水平的关系用费雪交易方程式表示:M为流通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V为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量;1年内所交易商品的平均价格为p,p,p,其交

55、易量为q,q,q,则得: M*V = p*q + p*q + p*q + 即:M*V = p*q或: M*V = P*T加入存款通货为:M*V + M*V = P*T现金交易数量说及交易方程式为寻找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提出:货币流通速度由个人支付习惯、社会支付制度等等长期因素决定,变动很慢,在短期或中期可视为不变的常数;实际交易量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变动极小,也可以作为常数;将常数用横线为代表加在变量上,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现金交易数量说及交易方程式或:因此,货币量M和M的任何变动,必然正比例反映于物价上。由此得出结论,物价水平随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化正向变动。如果将 M*V = P*T

56、变形为M=(P*T)/V,将P、T、V作为充分变动的经济变量,M便是这些变量(价格、交易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现金余额数量说及剑桥方程式马歇尔1923年出版货币、信用与商业,强调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人们手中保有的货币量,庇古加以系统化,用方程式加以表述,即: M = K*P*Y或P=M/(K*Y)K代表人们手中经常持有的货币量(现金余额,即货币需求)与货币计算的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表示货币需求的大小)剑桥方程式的意义在于:在货币供给总量和总产量不变的情况,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决定于现金余额的数量即K的值。(K大货币需求增加价格降低,K小货币需求减少价格升高)现金余额数量说

57、及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认为,一个社会真实的货币需求就是所有的人希望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国民收入,即K*Y ,K决定现金余额的多少,因而决定货币需求的大小。K由于以下原因而变动:投资于生产以获取利润或利息;用以直接消费,以得享受;保持货币形态,使其成为现金余额,得便利与安全;三种用途相互排斥:当人们感到保持现金余额所得利益大于因放弃投资和消费而遭受的损失时,则增加现金余额,反之则减少现金余额。 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重视持币动机对货币需求进而货币价值的影响。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是人们愿意保持流动性的一种心理倾向。由于货币在各种资产中最有流动性和灵活性,货币需求实质是流动性或灵活性偏

58、好。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四:所得动机,为应付商品与劳务支出,在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时期,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经营动机,支付营业费用与获得营业收入之间的时期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预防或谨慎动机,为防备意外或不时之需持有货币;投机动机,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投资证券谋利;前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第四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资产性或投机性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总量为交易需求与资产需求之和。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货币需求理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收入越多,需求量越大; M1 = L1(Y1)货币的资产性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利率越高,需求量越小:M2 = L2(R)货币的总需求量用公式表示为:

59、M = M1 + M2 = L1(Y)+ L2(R)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利率有关,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的经济后果有重要的影响。凯恩斯的“流动偏好”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陷阱经济中两种可选择的金融资产,货币与长期债券;人们往往具有流动性偏好,如放弃该偏好而持有债券,未来可获得收益,除非市场一般利率比较高;当利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只愿意持有货币而非债券,货币需求无限大,即“流动性陷阱”;能最大程度地吸收流通中增加的货币量,使货币供给不再具有导致利率下降和债券价格上升的效应;此时金融当局对

60、于利率无力再加控制,任何措施都不再能使它下降。这种无能为力的状况,恰如落入陷阱一样。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是一个易变动不稳定的量。关于流动性陷阱当名义利率偏离其正常区间而触及极端的下限时,即趋近于零时,无论货币供应量如何增加,宏观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几乎无动于衷。这种特殊情形被形象地称为“流动性陷阱”。克鲁格曼(1988):名义利率为零或接近于零时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形,此时的最大特征是货币政策基本失灵,因为货币和短期债券被视为完全替代品,所以注入货币基础并不会起任何作用。流动性陷阱产生时,价格和利率不再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伴随有诸多严重问题:零利率、通货紧缩、产出缺口扩大、消费占GDP的比例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