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1.gif)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2.gif)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3.gif)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4.gif)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a0dca3b28ca3a7f58805b89cd62c1d3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2教学内容:学时安排 :2 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秦汉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其与时代、环境、宗教、民族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此时工艺美术灵动瑰奇的特点。教学重点:织绣印染品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工艺美术与时代、环境、民族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绪言第二节 织绣印染第三节 漆器第四节 青铜器第五节 其他工艺第六节 结语3第一节、绪论(秦:公元前年前年)(西汉:公元前年公元年)(新莽:公元9年25年)(东汉:公元年年)4一、时代与工艺美术秦统一了六国以后,吸收了其他各国的文化,综合而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
2、时代,社会经济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纺织、铜器、漆器、陶瓷等均较发达。5二、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6 秦汉时期的织物有丝、麻、葛、毛、棉五类。在工艺美术中,丝绸最为重要,其次是毛织物。其中两汉的工艺美术最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正体现于丝绸织造的进步。由于劝奖农桑,汉代的丝绸产量很大,不仅官府织造兴旺发达,民间的丝织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汉代丝绸品种众多,织造精良,装饰丰富。由于中国的高档服装基本都是用
3、丝绸织造,从而以丝绸为代表的织物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第二节 织绣印染一、引言7二、著名的丝绸产地(一)都城:秦代的咸阳、西汉的长安、东汉的洛阳是当时高档丝绸的主要产地。(二)临淄(zi):东周以来,山东北部的临淄一带是桑蚕纺织最发达的地区,史称“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下)(三)襄(xiang)邑:襄邑在今河南东部的睢(sui)县。这里的丝织业也是同样发达,并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西晋。(四)成都:汉代,这里的丝绸织造行业非常发达,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蜀锦。另注:西汉织物主要出土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东汉则主要在新疆和甘肃。其中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数量最多,也
4、最为重要。此墓是长沙国丞相、钦侯利仓的夫人辛追的葬地。 8三、著名丝绸品种(一)素、绢、缣汉人称洁白的平纹(平纹:经纱与纬纱以一上一下的交织形成的织物。这种布的特点是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刮、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丝织物为“素”、“纨”或“纨素”,那时的“绢”则指未经漂练而泛黄色的丝织物。“缣”仍是平纹,但因由双经线或双纬线织成,故而更加致密结实。(二)纱、縠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因经纬线加捻,且捻向和捻度不同,所以表面起皱。9汉代的纱已经可以达到极其轻薄而致密的程度。下图为马王堆墓里的素纱禅(dan)衣,全重竟只有克。素纱禅衣10(三)罗、绮、
5、绫 罗以绞经(经丝内绞织入纬丝)法织成,故其孔隙为椒眼状,为无纹素罗。汉代的绮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很有文彩的丝织品。绫是在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四)锦、绦(tao)锦是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显花的多重丝织物。汉锦以经丝显花,即所谓经锦。绦是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 。11绒圈锦是秦汉锦当中的一个特殊品种。绒圈锦的织造技术复杂,所织的锦表面绒线凸起,使得图案具有立体感。几何纹绒圈锦局部12四、印染汉代的官府和民间织造往往都连带染色。所染颜色当然同审美有关,但更多的联系着等级礼制。古人在正式场合的着衣有着严格的色彩限制,与款式、质料、品种、图案一样,色彩也是明等级、分贵贱的
6、基本标志之一。那时,不仅将丝织物或线织物染成某种颜色,还可以利用染料在织物上印染图案。13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14印花敷彩纱局部15五、刺绣两汉时期,人们将刺绣品视为丝锦之上。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运用辫绣,或称锁子绣。刺绣的纹样题材多样,有几何纹、神兽、羽人、星辰、动物等。黄绢地长寿绣烟色绢地信期绣黄绮地乘云绣16铺绒绣17六、丝绸图案除印花和刺绣以外,带图案的两汉丝绸主要是锦。虽然罗和绮也会带有图案,但发现数量较少,且图案种类也远不及锦丰富。 汉代的丝织图案主要有:1、云气纹 2、动物纹 3、花卉纹 4、几何纹 5、文字18菱纹罗对鸟菱纹绮花纹摹写图19绢地茱萸纹绣20东汉:“永昌”锦局部2
7、1“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局部22两汉差异(马王堆西北): 品 种:西汉锦少,东汉锦多 构 图:西汉常为散点,东汉多为四方连续 题 材:西汉动物少,禽为主,东汉动物多,兽为主 原 因:时代先后、地域悬隔、民族不同,东汉作品多为游牧民族出土的23七、毛和棉织物 秦汉的毛织物主要出产在西北、北方等游牧民族的所在地。在毛织物里,图案精美的不在少数。 中国的棉织物起步较晚,约在东汉时才出现。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棉织物的工艺水平上升很快。晕繝 拉绒花卉纹刻毛24印花棉布25第三节 漆器一、引言发展西汉:艺术高峰,漆器历史地位的颠峰东汉:中期以后,盛极而衰(陶瓷崛起)生产格局官府 中央:少府属下考工、右工 地方
8、:蜀郡、广汉郡工官(声誉高,供宫廷) 分工细密,检验严格民间 民间:广布,偏远广州、桂平,扬州、成都最优 发展:东汉中期前,官府兴盛,而后豪强地主取代26精细制作: “一杯卷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价格不菲: “木器髹者千枚,亦比千乘之家”;“一文杯得铜杯十” 平民用器价不高昂,“赤卮五枚直二百五十”,与“白素一丈”相当坚实耐用: 平壤西汉墓,漆杯纪年铭相距80余年 贵州清镇,西汉漆器出土于东汉墓葬上层大量占有: 马王堆三墓。700余件 新莽初年常乐室,漆盘至少几千只 主要出土: 湘鄂川苏皖,朝鲜、蒙古官府作坊漆器制作27二、制胎与造型制胎胎质:木和夹纻为主,少数为竹主流:到西汉前期,木
9、胎居多,以后,夹纻胎增多木胎: 旋木胎,旋削器形,剜空内腔,多做鼎盒钟盘,常较厚重 斫木胎,刨削剜凿,多做耳杯匜案,亦较厚重 卷木胎,薄木片卷成,裱麻布以防开裂变形,用于奁卮等,较轻巧夹纻胎:后世又称“脱胎” 做法,以木或泥做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干后去内胎,在麻布壳上髹漆。颇轻巧 发展,初见于战国;两汉中期以后,渐流行;魏晋以来,常做佛像;入清,福州以之闻名28造型种类: 饮食器为主,又有博具、乐器、文具、兵器、家具及车舆和棺椁。饮食器: 常见鼎、钫、钟、壶、盒、卮、耳杯、盘、盂、匜、勺、匕、具杯盒等 鼎、钟、钫、耳杯等造型、体量与青铜器相仿29汉代精美的漆器造型:彩绘云气纹漆鼎锥画几
10、何纹三角形壶30在汉代漆器中还出现了诸多巧妙的设计。其中具杯盒与多子妆奁因其巧妙的设计而闻名。彩绘朱雀纹漆盒(具杯盒)彩绘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31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嵌、扣三、技法与装饰32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有:、云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3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就开始淡出工艺美术的中心。到了秦汉虽然还有创新并仍然大量铸造,但青铜艺术的颓势已是无可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漆器和陶瓷的发展大量挤压青铜器的适用空间;其二,社会的进步致使青铜器所象征的礼乐制度步入没落也是其式微的重要原因。第四节 青铜器一、引言汉代青铜器较有特色的是铜灯与铜镜。秦代
11、以后(221B.C1840A.D),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34生产格局官府: 中央:少府属下考工、尚方,造日用器、兵器等 地方:蜀郡、广汉郡等工官,部分上供,部分销售民间: 发展:战国开始铸造(至迟),两汉分布广。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规模大,质量高,声名远扬,中央官府、皇室贵族乐购边远地区北方草原:保持装饰禽兽传统, 延续到北魏,甚至更晚云南 起源上溯到商后期,西汉制作精彩 内地与边疆、云南同北方草原联系35二、青铜容器兴盛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武帝到章帝,公元前14
12、0年至88年)官府铸造最盛,少府能力强36装饰纹样:平面化 素面、弦纹、宽带纹,时代越晚,比例越高技术:立体,圆雕:动物型铺首、盖钮、器足 平面,鎏金、漆绘、镶嵌、错金银设计原则:适用素面、鎏金、漆绘、错金银等平面化装饰日用器物形体合宜,器体轻薄37“馆陶家”青铜四联鼎38鎏金青铜尊39三、铜灯、铜炉、与铜镜铜灯造型:豆形灯、雁足灯、行灯(有手柄)、吊灯、卮灯、多枝 灯、辘轳灯、釭灯装饰:鎏金、错金银、镶嵌对象:宫廷、权贵,百姓多用陶瓷质40青铜羊灯41错银饰青铜牛灯42熏炉功能:香料草本植物或树脂,“烧取其烟以为香”装饰:鎏金、错金银等造型:豆形、鼎形、鸟形、釭炉、行炉(带手柄)43错金云纹
13、青铜博山炉鎏金银竹节柄青铜博山炉44铜镜产地:官府:少府尚方,广汉郡、蜀郡工官民间:洛阳、会稽郡山阴 (今浙江绍兴) 江夏郡鄂县(今湖北鄂城)尺度:不大,直径常15厘米上下小不足5厘米,很少20厘米以上45发展西汉早期:草叶纹镜、蟠螭纹镜、山字纹镜武帝时代:装饰:地纹减少消逝,纹样单纯,铭文较长 草叶纹镜、星云纹镜、连弧纹镜、规矩纹镜王莽时代:四神、五灵代表灵禽瑞兽(阴 阳五行) 同规矩纹搭配,装饰繁满,铭文繁多,注重镜缘东汉中期:画像镜、神兽镜 装饰突起,满密,缺少层次46规矩纹镜定义: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因其纹饰上有类似于(TVL式花纹,又称“博局纹”)的图形,外国学者也称之为镜。发
14、展:西汉早期出现 武帝时代流行 两汉之交极盛 东汉晚期依然装饰: 四神、五灵、神人象征:天地47 关于,实际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而六博则是古代宴乐时的一种文娱活动。48关于四神,四神为: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49鎏金规矩纹镜50规矩镜51“见日之光”透光镜52云南青铜器代表作者:滇池滇人、滇西昆明人,滇人之作尤精时间:前12世纪末肇起,前6到3世纪鼎盛,西汉最佳分类功能: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饰品典型:贮贝器(滇人独有)、动物搏斗纹扣饰(图案同北方民族有联系)、农具、仿生兵器、铜鼓技术成型:多种,包括失蜡法装饰:错金银、镶嵌、线刻、鎏金、镀锡 53纺织场景青铜贮贝器 二豹噬野猪青铜扣饰
15、54第五节 其他工艺一、陶瓷1、陶器 泥质灰陶 用途:日用、明器 装饰:彩绘及涂漆、“锡涂陶”55重要题材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应用:陶瓷、瓦当、铜镜象征:东、西、南、北 春、秋、夏、冬观念:神仙思想、辟邪求福五灵:四神加麟(汉常为独角鹿) 观念:五行56低温铅釉陶 釉较厚,绿色为多,也有黄、褐;铅为助溶剂,温度800;明器;武帝时出现,北中国流行浮雕狩猎纹绿釉陶壶572、原始瓷器和瓷器原始瓷器 釉:东汉中期以前,多施在器物上部,后多通体 器物:虽大量仿青铜礼器,但日用容器日多58瓷器制作:粉碎的瓷石制坯,杂质降低,胎体气孔更少烧成温度1300,胎体致密坚实,扣击清脆主产区:浙江:浙西、
16、浙南、浙东(上虞曹娥江流域,越窑)品种:青瓷、黑瓷;日用器、明器装饰:刻划、堆贴、堆塑越窑青瓷长颈瓶59二、玉器功用:礼器、日用(容器、佩饰等)、陈设、殉葬观念:以前,德(质地、质量)胜于符(颜色) 东汉,德符并重,甚至符胜于德玉料:和田玉、蓝田玉、岫玉等生产:中央,尚方、东园,地方,诸侯国发展: 秦,出土少,欠精美 西汉,前期不发达,沿袭战国,中期兴盛,碾琢精工 东汉:数量、艺术不及西汉60“宜子孙“玉璧61玉舞人6263玉角形杯64玉熊65玉琀66三、金银器生产官府:尚方(盛期)支出多于地方 蜀郡、广汉郡(元帝)年各耗五百万钱民间:光武帝妻弟郭况家“铸冶之声,彻于都鄙”新技术:掐丝和焊缀小
17、金珠 、抛光 67凸瓣纹银盒68四、画像石、画像砖、瓦当 1. 画像石,即以平雕为主,表现一定情节内容的石刻装饰画,用于古代祠堂、墓室等。开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内容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等画面。表现形式为阳刻块面、阴刻线、阳刻线等。构图富于变化,造型和线条朴质生动,是我国一项丰富的遗产。 大量画像石的存在,不仅表现了汉代石刻装饰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且反应了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具体内容。69早期汉代画像石比较粗简,构图比较简单。70造型技术和制作工具的进步,加上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提高,使汉代画像石从中期以后进向精细。在造型处理上更加细腻一些开始注意人物神态的刻划。71汉画像
18、石分布画像石的规模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贵,大多集中在经济富庶,文化发达、附近石料充足的地区。汉代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苏北、安徽、陕北等地。著名的有武梁祠石刻、孝堂山画像等。72山东山东是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汉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老庄阴阳五行、历史神话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画像石表现的主要内容。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庄园、车行、聚会、宴饮、战争、乐舞、杂戏、作坊、狩猎、手工劳作等现实生活场面,还有描绘禽、兽、鱼、虫、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种建筑的图形与装饰图案。风格质朴厚重,劲健秀美。73山东嘉祥武氏祠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
19、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刻精巧,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及典章制度。它是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画像石群。从题材内容的时空表象上看,祠内画像大致划分为:社会生活类画像,历史故事类画像,神话传说类画像。天上、人间、水府,神仙、帝王、百姓,灵异、物象、风俗,想像、信仰、传奇,广征博猎,浑然一体,绘成一部神话、历史、现实等杂陈混糅的百科画卷,亦称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74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的线刻语言古拙,沉雄而又精雅.其雕凿美、力度美、节奏美、装饰美、律动美相融相彰,共同形成了该画像石丰厚的美学价值.75泗水捞鼎画像石76河南南阳画像石河南南
20、阳地区是东汉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美誉。此地达官贵人云集,厚葬之风盛行,留下了大量的画像石资料。题材广泛:有表现天文星象的,有表现神话传说的,有表现历史故事的,有表现狩猎骑射和乐舞百戏的。仙人乘龟图画像石77汉代成都画像石,在空间处理上完全放弃了纵深,只在平面布局上下功夫。把多个情节平面化安排到二维空间当中,也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78画像砖 由于汉代的强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大兴土木和厚葬之风。宫室和居民以及墓室建设中都需要大量的砖瓦,使的砖瓦的制作十分发达。画像砖和瓦是汉代陶瓷中最具装饰性和艺术特色的两个品种。汉代画像砖是古代砖石艺术的一棵奇葩,其朴
21、实的艺术格调和充满生活情调的描绘主题常为后人所称颂。画像砖砖体上印有或刻有浅浮雕的图像,其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79空心砖:又称圹砖,流行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在河南南阳地区出土最多。是一种大型的长方形陶砖,由于中空,因此易烧、体轻并可防潮。制作方法是:用模印出上下两面及前后两侧四片泥坯上的阴线花纹,然后加以粘合,两头加封泥片,并各开一孔,以便烧制纹饰:一般用几何纹样作边饰,中间用树、鸟、虎、马、人物、楼阁等模印出花纹;有时也在砖的中区用方形模印做棋格状的连续花纹,一种花纹用同一模印出,花纹作阴线图案。也有表现主题内容的画像砖。80杂技戏车纹画像砖81方砖:大多产于四川成都地区,它表现一定的主题内容,想一幅幅小品装饰画。装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Y/T 2675-2024石斛
- 五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表
- 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生态修复资源共享合同(2篇)
- 甲乙方协议书(2篇)
- 2025年硫酸黏菌素类产品合作协议书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9课时和、差、倍、分问题听评课记录新湘教版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3.2一次函数的图象1》听评课记录21
-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1.2.1《有理数》
- 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20版)
- 《大小比较》(说课课件)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张五常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
- 口腔粘膜常见疾病
- 校园安全派出所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 XXXX无线维护岗位认证教材故障处理思路及案例分析
- 酒店春节营销方案
- 营销管理方案中的定价策略与盈利模式
- 2024年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临沂市高三一模(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