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学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1.gif)
![《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学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2.gif)
![《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学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3.gif)
![《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学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4.gif)
![《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学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f4eebf292410ea58eb1a76612e01cd1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9PAGE9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案阿里山纪行微型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阿里山的风光.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3.学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移步换景的写法教学难点: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设想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点拨。2、语言的感知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难点,主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品味。3、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4、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人杰地灵,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有这么美的姑娘,阿里山的山水一点也不赖喔。大家想不想到美丽
2、的风景区阿里山一游呢?想!但条件所限,我们还不能亲自到美丽的阿里去山,那就让我们跟着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先生一起神游阿里山吧。板书:阿里山纪行二分析课文,探究写法。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划出字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边读边划,说明同学们已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下去,会让你受益终生的。我们先请这位同学将投影上的字词读一下。风靡m堪称kn山岚ln谛听d一泓hng鱼鳖bi静谧m参天cn幢顶chung红桧gu姊妹z莽莽mng读的怎样啊?你来点评。“山岚”读错了,不能汉字都读半边。不过这位同学很不错“幢顶”“红桧”读的很正确。这两个多音字。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读幢chun
3、g,表示房屋一座叫“一幢”zhuang。“桧”读hui只用于人名,如秦桧。同学们要注意。集体把这些字词读两遍。2、字词掌握了,作者的行踪你划出来了吗?这位同学回答,同学们有补充的吗?这下全了。(明确:“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3作者的行踪交代的很清楚,在不同的地点看到的景色相同吗不同。那作者依次看到了哪些景色呢请同学们看投影欣赏阿里山的画面并结合书本文字,用“修饰性的词语+名词”的短语的格
4、式概括出景物的名称。写好后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请这位同学大胆地展示你的劳动成果。古式的火车清澈的水潭静谧的森林厚密的青苔无边的林海神奇的神木概括的真好,既简练又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而且结构相同,可见这位同学语文功底很深。4、因游踪不同,所写的景也不同,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叫什么写法?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请你补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可以把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既能把线索交代得很清楚,又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课后请同学们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美丽的新射中校园介绍给大家,好吗
5、?三、欣赏美景,品味语言作者吴功正就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带领我们缓缓的游赏,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这些景美不美啊?美!用作者的话说就是“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这些景点能如画卷一般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除了景本身的美,我想还得感谢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用这么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如画的阿里山风光。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可用“我最喜欢的是因为。”的句式谈一谈。(提示:可从语言、修辞、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师:小组合作,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好吗?示例:1、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通过引用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突出了阿里山
6、林区云雾缭绕,湿度大.引用入云深处亦沾衣这句诗写出了阿里山林区云雾缭绕,湿度大的特点,我们说引用古诗词还能增加你的文采,同时也能让你的文章增添古典意蕴,可谓一举多得啊,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2、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森森”“浓浓”写出树木的茂盛,使文章语言有音乐美.这位同学找的第六节,他找出了“森森”“浓浓”两个叠音词,说这两个叠词突出了树木之多、团阴之浓,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而且使语言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说得真到位。其实这小节叠词挺多的,大家一起把它找全。还有“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几个叠
7、音词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青苔的形状。叠音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还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学过的古诗十九首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要能读出节奏来。读的不错啊,咬字清楚,发音响亮,富有节奏感。3、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这句流露出人们对林区环境的浓浓爱意,因为爱,所以不忍大声;因为爱,所以要“深深的吸气”“仿佛吸进去以后不再吐出来”处处流露了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景中融入作者的感情,这就是融情于景你代表你们小组4、“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
8、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一段。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这位同学从修辞和句式对第五小节作了赏析。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有声来反衬无声,这叫什么写法?以声衬静类似的写法我们刚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老山界就是用若有若无的声音来反衬夜晚山间的寂静。古诗词中有类似的写法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万籁此俱静,但余钟磬音”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真不少。还有哪一组来没展示的?好,你们小组。、“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
9、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这段文字全部使用双音节词,读来整齐匀称,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音节美。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铿锵有力,传神地写出了神木面对挫折依然昂首挺立的雄姿,它真不愧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对神木充满了敬仰之情。课文中的好句还有很多,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赏析了,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交流,并将这些好词好句抄到你的整理本上。四、美文美读,走进美景本文景美,语言美,而且意境美。这才有了阿里山纪行这篇美文。大家能不能美文美读,用你最美的方式把你认为最美的语段读出来,把听众也带到那种意境之中呢?这位同学先来展示。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
10、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这位同学点评。读的不错,肯定。但是还缺少感情。你很会点评喔。作者对阿里山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我们也一定要把这种爱意读出来才不枉了这篇美文。你能不能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读的真有感情!这位同学。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
11、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这位读的太棒了,有感情,有力度,读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我们集体把第七小节朗读一下。这位同学。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读的很好,读出了你对神木的敬仰之情。这也是作者的情。看来你已走进了作者的心!同学们的朗读很好,充满了感情,正真走进了阿里山的灵魂深处。吴功正先生也把自
12、己对爱阿里山的喜爱之情融入了文字当中,融入了所写的景物当中,看来只有心中有情,心中有爱,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五、刚才我们在自己喜欢的美景面前激情澎湃,指点江山,陶醉其间,乐而忘返。现在我们该下山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眷恋,到山下做一名导游,把你的游山经历和沿途所见介绍给山下的游客,好吗?一分钟准备。导游词: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风光如画的阿里山,假如你乘着古色的小火车,穿过莽莽林海,就会看到云雾弥漫、幽深恬静的景象,进入阿里山站,穿过迂回曲折的林区,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清澈如镜的姊妹潭,你还可以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置身于宁静的原始林区,让你拥有原生态的古典美感,踏上山间的青苔路,仿佛是踩着软绵绵的地毯,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漫步在汪洋似的林海中,让你精神振奋的是那参天耸立、八面威风的神木,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怎么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上半年四川绵阳市安州区面向区内考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税法(第5版) 课件 曹越 第17章 环境保护税;第18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 2025届高考【应试策略】生物
- 《植物生长记录》课件
- 《论文的格式要求》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32-2017 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销售技巧篇》课件
- 《高而基复合体》课件
- 《面料基础知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手持式家用吸尘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用马立克疫苗行业运营模式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英语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专业目录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202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国际留学合作框架协议书
- DL-T 297-2023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检测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 2024年《公务员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