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plankton and bait cultivation课程编号18011014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2.5学分/2.5学分课程学时45学时/45学时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后修课程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海藻学与海藻栽培学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浮游生物与饵料生物培养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是水产养殖学科的主干和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相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介绍我国海水、淡水中各常见生物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分类,重点介绍高价值饵料种类

2、的生物学知识和培养方法。并且根据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浮游生物和饵料生物培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2.能力目标: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水产养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发展的潜能。3.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国际化视野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具有

3、较好的效益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水生生物学和饵料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2、熟悉饵料生物学的应用范围。3、了解水生生物学和饵料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我国对饵料生物学的研究。【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介绍本领域的发展简史和最新发展动向。【讲授内容】1、介绍课程的内容体系;了解饵料生物学简史,包括诞生标志、研究简史、已经取得的成就、发展趋向及其与生物科学其它学科的关系。2、饵料与生物饵料相关概念;生物饵料的优点;筛选作优良生物饵料的生物应具备的条件。3、生物饵料的主要类群;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生物饵料培

4、养是今后水产养殖动物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局、系统观念,以及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来学习、思考问题的素养。【自学内容】1、生物饵料的使用现状。2、微粒饲料的不足以及与生物饵料的关系。3、生物饵料的发展史、以及对学习的启发。第二章 藻类【目的要求】1、掌握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的形态构造及分类。2、熟悉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周期、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了解红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轮藻门的形态构造及分类。【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

5、授内容】1、藻类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裸藻门的形态构造及分类;藻类色素和色素体。2、蓝藻门、隐藻门、甲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红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轮藻门主要的生存环境、藻类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生活史。3、藻类的工业应用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三章 水生维管束植物特征【目的要求】1、掌握各生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生物学特征。2、熟悉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四大生态类群及定义。3、了解常见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1、水生植物、非维管束植物和维管束植物的定义。2、维管束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水环境的适应性。根、叶和

6、花的结构;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3、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四种生态类群;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分布及意义。【自学内容】1、四种生态类群的典型物种的形态和生殖特点。第四章 饵料微藻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藻种扩大培养的方法和相关概念以及影响藻种质量的主要因素。2、熟悉实验室微藻培养的方法。3、了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微藻饵料工厂化培养的工作能力。【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微藻培养的发展概况,包括微藻培养的起始,国内外微藻培养现状。2、单胞藻培养方式与设备。开放式、封闭式、批次、连续以

7、及半连续培养方式的特点,藻种培养、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的区别。一级培养室、二级培养室和三级培养室的容器、水处理系统、充气系统的不同要求。微藻培养光照反应器介绍。3、单胞藻培养方法。包括容器与工具的消毒、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管理、采收的工艺要求。4、批次培养的繁殖特性;影响藻类生长繁殖的因子;藻种的分离、筛选、保藏;敌害生物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自学内容】1、特殊微藻的培养方法。2、限制微藻工业化生产的可能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3、能源微藻培养及工业化的现状。第五章 光合细菌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和生长规律。2、熟悉常见光合细菌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

8、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了解光合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分类。【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营养方式、细胞形态与大小、生殖方式、运动形式、营养要求及营养成分。2、光合细菌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器官、供氢体和能量获取方式、所需的碳、氮源及生长因子。3、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与保藏;光合细菌的培养种类、培养方式、培养设备、培养方法、培养管理。4、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及其他方面上的应用。第六章 轮虫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轮虫的培养方法和生长规律。重点掌握轮虫的生长规律、大规模培养、保藏方法。2、熟悉常见可供大规模培养

9、的轮虫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了解轮虫保种和休眠卵诱发的方法和轮虫培养崩溃的原因;使学生具备轮虫大规模培养的技能和管理生产的能力。【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褶皱臂尾轮虫的研究历史、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轮虫的分离与培养。室内精养和室外大面积土池培养的培养方法。3、休眠卵的采收、保藏与孵化。【自学内容】1、参考文献了解轮虫高密度培养的方法。第七章 卤虫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卤虫的培养方法和生长规律。重点掌握轮虫的生长

10、规律、大规模培养、保藏方法。2、熟悉常见可供大规模培养的卤虫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了解卤虫保种和休眠卵诱发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大规模培养卤虫的技能和管理生产的能力。【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卤虫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形态特点、繁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卤虫休眠卵的孵化;一次性培养、室外粗放培养和卤虫盐鱼、虾综合养殖的培养方法。3、卤虫的营养价值和病、敌害防治。第八章 枝角类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枝角类的培养方法和生长规律。2、熟悉常见可供大

11、规模培养的枝角类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使学生了解大规模培养枝角类的技能和生产管理要求。【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枝角类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形态特点、繁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枝角类休眠卵的孵化、摄食方式与食性及影响枝角类生长繁殖的生态因子。3、枝角类的大量培养和敌害防治方法。第九章 桡足类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桡足类的培养方法、生长规律及经济意义。2、熟悉常见可供大规模培养的桡足类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

12、意义。3、使学生了解大规模培养桡足类的技能和生产管理要求。【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桡足类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形态特点、繁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桡足类小型培养方法、大规模培养、和桡足类与轮虫大池中混养方法。桡足类的培养管理和敌害防治方法。第十章 糠虾和颤蚓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糠虾和颤蚓的培养方法、生长规律及经济意义。2、熟悉常见可供大规模培养的糠虾和颤蚓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使学生了解大规模培养糠虾和颤蚓的技能和生产管理要求。【教学设计

13、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讲授内容】1、糠虾和颤蚓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形态特点、繁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糠虾和颤蚓的生活史、生活环境、摄食方式及影响糠虾和颤蚓生长繁殖的生态因子。3、糠虾和颤蚓的大量培养和敌害防治方法。第十一章 摇蚊幼虫的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摇蚊幼虫的培养方法和生长规律及经济意义。2、熟悉摇蚊幼虫的基本特征、形态构造、繁殖与生活周期分类、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3、使学生了解大规模培养摇蚊幼虫的技能和生产管理要求。【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以专题形式介绍与饵料培养生物技术研究及应用相关的新进展

14、。【讲授内容】1、摇蚊幼虫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形态特点、繁殖习性、发育、生长与繁殖、生态条件、饵料与营养价值。2、摇蚊幼虫的孵化、影响产量的因素、卵的贮存、幼虫的贮存。第十二章 饵料营养价值评价【目的要求】1、掌握微藻、轮虫、卤虫、桡足类作为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2、熟悉轮虫、卤虫、桡足类的营养强化。【教学设计建议】通过文献介绍本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自学内容】1、查找参考文献了解轮虫、卤虫、桡足类的营养与营养强化。2、查找参考文献了解轮虫、卤虫、桡足类营养强化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营养强化的效果。五、教学条件为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多媒

15、体教学设备将枯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实验室面积及实验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内容的要求,保证学生实验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符合本学科的认知规律和满足主要技能训练的需要。六、学时分配建议表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 绪论2第二章 藻类17第三章 维管束植物2第四章 饵料微藻的培养7第五章 光合细菌的培养2第六章 轮虫的培养4第七章 卤虫的培养2第八章 枝角类的培养2第九章 桡足类的培养2第十章 糠虾和颤蚓的培养2第十一章 摇蚊幼虫的培养2第十二章 饵料营养价值评价1合计45七、实施建议1、教学组织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将课程内容讲解透彻。以多媒体

16、讲授方法为主要手段,适当结合课堂练习、讨论等形式,采用实物演示、具体案例分析、动画及视频资源将本课程知识具体而直观的传授给学生。课后的习题和思考题可根据具体学时数和教学内容适当选择,以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为主,教师适当批改。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水产养殖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讲解最新的文献,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最前沿的科研进展介绍给学生,开拓其国际化视野、培养其具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并其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材选编选用教材应该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要求按需选用最新及最佳教材。并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和产业前沿的

17、最新教材。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且经由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具有代表性,前沿性、科学性。理论教材主要选用赵文等编著的水生生物学和成永旭编著的生物饵料培养学,按照与实践相结合以及适度的原则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将饵料生物培养领域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引入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拉近课堂理论与实践的距离。3、教学团队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责任心强,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4、教学评价本课程根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成绩评定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日成绩占30的比例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期中考核成绩等各环节综合考评。5、教学资源为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包含有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多,内容新,综合性强,利于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实验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室中的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生物饵料培养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进行饵料生物培养的实践技术技能。同时本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知网以及NCBI能够提供大量的国内外的最新文献。除教材外还可以有以下参考书:1刘建康等,高级水生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2大连水产学院,淡水生物学(淡水生态学部分),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