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作业)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作业)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作业)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作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1 PAGE 5课时作业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A级学考达标练1.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牛车出行。曲逆城原有3万多户,战后只剩下5 000户。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B郡国并行,强化统治C大兴土木,增加就业 D废井田,开阡陌2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32022山东省淄博市期末考试汉初统治

2、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废除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商人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与朝廷抗衡。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A实行推恩令 B抑制土地兼并C推行盐铁官营 D迁移地方豪强42022山东省泰安市期末考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52022山东省菏泽市期末考试秦汉时期,无论中央还是郡县的公文均要求乡里明

3、文公布,民事告示要“明白大扁书乡市门亭显见处”并“令民尽知之”,刑事公告更是图形天下、布之于亭。这一制度()A保障了统治秩序的稳定B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D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62022山东省菏泽市期期末考试东汉时,光武帝在宫内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朝廷虽设三公,但并无实权,只是给那些有资望的大臣享受名义上的尊荣。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严控外戚干政 B确保决策独断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中书权力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隋书地理志

4、材料二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4分)(2)材料二中秦、汉创立的地方政治制度有何共同的“内在的用意”?(6分)B级选考高分练8.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统一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

5、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C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D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102022山东省聊城市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摘编自苗中泉从三强并立到帝国秩存西汉时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有学者在研究西汉时期东亚政治形势时制作了以上三幅示意图。请从以上图示中任意提取西汉时期东亚政治形势演变的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14分)课时作业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解析:材料表明汉初经济凋敝,急需恢复发展经济,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政策,故A项正确。答案:A2解析: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故A项正确;B项“结束”的说法明

6、显错误,排除;中央官学的建立,不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故C项错误;中央官学的建立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不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3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汉初没有采取措施大力抑制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可知商人在这一时期实力大为提升,社会地位也得到提升,甚至可以拜官进爵,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商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汉武帝采取了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抑制土地兼并和限制商人联系不大,排除B项;迁移地方豪强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豪强对中央造成威胁,排除D项。答案:C4解析

7、: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法家学说经过董仲舒改造,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并没有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材料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故D项正确。答案:D5解析:秦汉时期,中央和郡县的文书均要在乡、里公布,民事告示、刑事公告都要让基层知晓,这有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方便对基层的掌控,故选B项;公文、告示在基层的公布,只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不涉及结果如何,排除A项;政令传播到基层,但不知道具体执行状况,排除C项;“下移”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B6解析:光武帝用宦官制约三公,削弱相权,加强

8、皇权,确保独裁专断,故选B项;严控外戚干政,根本上还是加强专制皇权,排除A项;“设中常侍、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多人,传达皇帝口诏,阅览尚书呈进的文书”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主要削弱了相权,强化君权,排除C项;削弱中书权力的目的也是加强皇权,此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答案:B7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中“封建王侯”,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所采取的措施。第(2)问,应围绕秦汉创立地方制度的共同的“内在的用意”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作答。答案:(1)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4分)(2)用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君主统治。(6分)8解析: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改革币制,有利

9、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答案:A9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答案:B10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寻找材料图中体现的趋势,例根据图一可提取一个趋势“东亚地区独立政治体的数量由多个到仅存一个”,根据图二、图三可提取趋势为“东亚地区主要政权间关系从抗衡并立到一国统治其余”,“东亚地区国际体系从有到无”。其次,依据所写趋势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中搜寻相关史实,进行评价分析,评析主要从原因和影响方面进行论证,例如汉初,多个政权同时并存是建立在不同政治实体实力

10、相对均衡基础上的。自汉初直到汉武帝登基,汉基本保持了对匈奴的战略妥协换取汉廷外部的整体和平;对内,实施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桑、奖励耕织,国家实力大增。汉武帝时,政治上,通过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置刺史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改革币制、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等政策增强经济实力;文化上,通过尊崇儒术加强了统一。西汉还通过开辟丝绸之路、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平定百越叛乱等措施,加强了对外联系并开疆拓土。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升华,如汉朝的这种战略实力绝非当时东亚地区任何其他武装集团或者政治联合体可以抗衡。上述历史趋势的形成,是汉王朝逐渐统一的过程,也是统一

11、多民族国家逐渐发展巩固的过程,奠定了当代中国版图的雏形。答案:趋势1:东亚地区独立政治体的数量由多个到仅存一个。趋势2:东亚地区主要政权间关系从抗衡并立到一国统治其余。趋势3:东亚地区国际体系从有到无。(2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1点即得满分。)评析:汉初,多个政权同时并存是建立在不同政治实体实力相对均衡基础上的。(2分)自汉初直到汉武帝登基,汉基本保持了对匈奴的战略妥协换取汉廷外部的整体和平;对内,实施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桑、奖励耕织,国家实力大增。(2分)汉武帝时,政治上,通过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设置刺史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改革币制、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等政策增强经济实力;文化上,通过尊崇儒术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