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复杂系统_第1页
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复杂系统_第2页
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复杂系统_第3页
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复杂系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城市复杂系统URBAN LABYRH: SPACE, PROS AND COMPLEX SYSTEM/SHENG Qiang摘要:本文试图探讨迷宫作为一种复杂的空间形式和复杂系统行为对城市研究的影响。针对大多数的城市中心发展使空间趋向网格化这一共性,我将以内城为例,说明在二级城市网格欠发达的情况下,中心性(非大尺度范围的中心,但至少是中尺度的)如何在“迷宫空间”中涌现。因此,本文似乎表达了两个相互的观点:一方面视“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为自组织行为提供了一种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又关注这种趋势在真实的城市中如何被多样化地实现。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动态系统

2、的明证,理解“空间”和“过程”的互动作用对把握该系统的行为。Abstract: This ptrie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labyrh for urbanism from the complex spatiality tothe complex system behavior. Instead of taking the evolution to grid structure as a historical neces y formost city centers, I will use the case study in Beijings1inner city

3、 area as arnative modo illustrate how迷宫的历史也以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初:从神和思路。空间绝不仅仅是一种的容纳人类活动的容the centrality (not global one, but aast middle scaled)can emerge on a labyhic space when the well话、艺术、建筑以至最基本的时空体验中均可以看中生动器,也不仅仅像传统的从建筑学移植过来的观点,是一到它神秘的阿在智慧套空间类型、原型或模式语言,并以此影响着的行established second level urban grid is not a

4、vailable.地描绘了一部关于迷宫的历史。对城市研究这一领域而言,迷宫式的空间结构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甚至为(尽管后种观点似乎要积极一点)。城市空间,对于城市中众多的不确定性,更是一个“分类器”(SortingTherefore, this pacontains two seemingly coarguments: it takes urban space as anatural logic for the emerging programs in contemporary city, while it also tries to focus on how the tendency b

5、ased on spatial logic can be divergently actualized in a realurban context. This contradiction manifests the urban是一种防御段可以在很多城找到实例。然而,device)。它将特定尺度的功能活动在特定尺度的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大都倾向于采用开放的网格系统来承载其中心性。是不间断的运动、物质和能量流,而非静空间中。后文将从的内城空间结构分析入手,重点阐述这种分类器系统的工作机制与空间变化的关系。迷宫含义2:一种复杂的空间上被认为是网格城市的范例之一。然而,它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事实上可

6、以被理解为由不同尺度(注:本文中的尺度并非街道的剖面尺度,而指其承载的活动的范围)的街道空间叠加形成,兼具网格系统和树形系统特征,一种“各向异性”的“类网格”。这种规则的空间形态可能遵从下述两个形式生成规则自下而上的产生:规则1,传统合院建筑的南北轴线布局使街区趋于向东西两翼展开,形成东西向街道密集的肌理。规则2,传统合院建筑的等级取决于院的数量,而院数量的增长造成了街区在南北方向上的扩张,这便给态的、为围墙和大门封闭的边界造就了当代的城市system as complex dynamical systemspaceand prosmatters.t both空间。“直线击败了曲线,透明战胜了

7、遮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与迷宫空间的消亡似乎是历史的必然。本文并非要以个案来质疑某种空间演化的普遍规律,也不是要强调文化差异来表达某种怀旧情节,而旨在关注在像北京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空间逻辑所支持的发展趋势如何被多样化地实现,城市作为一个具备自组织机能的复杂系统,在空间结构滞后时如何体现出某种适应:迷宫法,涌现和自组织 Key words: Labyr Space and pro内城,超级网格,空间与过程,空间句系统h, Beijing inner city, Super block,s, Spayntax, Emergence andself- anization, Unit syst

8、em性,并引导日常生活中场所的“涌现”,而这种“复杂”又如何与其后“简单”的空间逻辑相。“迷宫”在本文中作为复杂空间形式的现实意义和作为复杂系统行为的比喻意义一样重要。迷宫含义1:一种不确定性与传统的将城市视为某种人造物或建筑的城市观不同,当代的设计师和规划师认识到了忽略城市自身规由“规则1”生产的空间结构带来了扰动的。紫禁城便是一个接受阻。而的例子,它日后使城市在东西方向的连后的空间发展可以看作更高级别空间(XL 街道)的叠加。这里有必要再次明确,本文并不偏重律,“自上而下”的规划带来的不确定性,我,这们是建造城市的主体,但城市作为一个运行的系统却时种空间的形成过程,甚至所谓的两个“规则”以

9、及它们常不能任设计者随心所欲“。空间句法”为提供了把容易的社会想也不是的内容。人类按照 握和理解城市空间对自组织行为的控制作用的一种工具社会关系来建造他们所栖居的空间并非一个新的话题,作者简介,荷兰业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生,1内城的空间结构分析城市规划与管理部Spacelab研究室。收稿日期:2005-10-09世界建筑 2005/11问题在于这些作为工具的、表达社会关系的空间如何反过来控制和决定城的空间结构使在其中的活动。显而易见内运动趋于向L级街道汇集,因此传统的商业街也多位于这一级别的街道,这是由“规则1”产生的副产品。而“规则2”的作用则更为复杂和有趣:它本身可能暗示了寺庙等高级的功能

10、成为了部分商业活 动(如庙会)的催化剂,隆福寺商业街(位于M级街道)大概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例子。但必须明确的是,缺乏“规则1”的支持,这种特定历史事件的产物是处于亚稳态的系统。显然,这种基于空间的城市发展的“自然逻辑”是经由的运动得以实现的和环境的互动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进一步来看,这种“自然逻辑”的现实化机制是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它始终是即时的,不断地吸引真实的城市发展来表达和证明自己的存在。作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结果,如今的空间2结构是一种大街区的“超级网格”城市(平均700m见方),但在小尺度上情况却相反 :系统的引入使得方面的作用:1,由于其占有周边土地的使用权

11、,它成为们可以发现明确的功能联系,如美术馆和其对面的原有的空间格局被打破,该进程可以理解为“规则2”的了小型商业的催化剂;2,它自身可以出一些中美术用品一条街的情况是商业利用经过的人流,进一步发展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城市,空间上型的功能。对于大型的城市功能,其自身即是某个的主体,探讨社会背景并没有意义。最后,从功能的互补关系来看,仅在个别情况下我而街区外部和相对间歇的。如果的区别仅在于其人流是相对持续的或表现为扩大化的树形系统,一种迷宫化的、反城市的空间(图2)。对于“超级网格”生产的城市氛围并不空间条件作为优先条件来考虑,所谓的陌生,这是一种的城市空间现象。本文所关心的是在一个城市细胞,即一

12、个“超级街区”中,内向的空间如何支持外向的城市活动,并且对于我文中有意回避的“历史(”或者刨除其文化内涵,更确切的说是 “过程”)在什么条件下如何影响着这种“自然逻辑”的现实化(图3)。迷宫含义3:复杂系统的行为。本文所选取的城市切片位于隆福寺商业街与报房胡同一带,研究的内容重在发掘城市中自组织功能“涌现的条件”,因此,我更关注于一些小型的商业功能和居民活动中心的组织逻辑。这些“涌现的条件”分为3部分: 1,空间的等级;2,社会背景;3,功能的互补性。首先,从空间的等级关系入手(“空间句法”分析,基于内城的局部整合度,高等级的空间可以支持各种功能,而级的空间则倾向于支持小型的功能(见图4左面部

13、分,大球代表高级的功能,如购物中心;小球代表低级的城市功能,如杂货店;灰色球为居民楼)。从这一点来看,该地区的真实状况基本支持“分类器机制”的假设。其次,从社会的背景条件来看,旧的大杂院(图4中间部分的灰色圆角矩形地支持小型的功能,而系统(图4中间部分的橙色圆角矩形)则起到了两323系统的引入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的空间句法分析(内城的局部整合度/Localgration)与其对城市功能的分类器作用,后文将关注图示的一个超级街区。空间句法/SPAYNTAX934“分类器机制”将暗示如图4右下部分图示中橙色斜椭圆区的系统稳定状态(注:“系统稳定状态”在此也可理解为“热平衡状态”或“热寂”。本文中的

14、提法并非批评“分至每天坐车20分钟来此度过休闲时光。该舞厅属冶金部(注:“虚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系统的长期趋势),的大院,其初始功能大约是会议或工人,在市场从而使的控制避免了在面对城市自组织现象时,由于传统需求下转外营业,形成了街区中一个隐藏的吸引点。失效而产生的。类器机制”导致无味的城市空间(事实上恰恰相反,在这里必须的是,这两个例子并不具对称性。结论:对迷宫空间、动态系统的思考谈了这么多的复杂系统行为,最后也许位于超级网格上的城市功能往往因处于动态平衡中而赋于变化),而仅仅描述该机制达到的“终极状态”),这意例1可以通过改变对“功能尺度”的理解而统摄到正常应当回的“分类器机制”中去,毕

15、竟那些小商业的形成了到空间上来。本文中所谈的迷宫空间实际上是一味着给城市系统足够的时间和度,所有的(无一个更大尺度的吸引点。例2则不然,对它的解释无外乎两种:或是系统在达到稳态前的临时现象,或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受当时的条件制约而产生的“锁定”(Lock-on)现象(注:系统由于分化(Bifurcation)而种网格空间和树形空间的过渡类型(图9)。城市规则网格系统对功能涌现的支持作用是毋庸质疑的,而纯粹的树形结构支持的城市功能是极其有限的。不同尺度的运动间的界面效应,即不同层级网格系统的叠加引导着城市中“场所”的生产。树形结构提供了小尺度的、当地的运动,而超级网格则提供了城市尺度的物质能量流。

16、城市迷宫现象无疑是一种二级网格欠发达的产物。总之,把这一现象问题化并提供解决方案并不是一项极具性的工作(。“空间句法”的计算方式能够从网格空间中挖掘出类似树形空间结构的拓扑学差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工具。)而面对处于该亚稳态系统下城市的自论是自组织的或传统意义上规划的)功能都将按尺度被在与之相应的空间上。现在让看看在真实的城市系统中,叠加上社会背景后,远离系统稳定状态的区域发生了什么。我在上图中为两个个例子。各选取了一导致的不可逆性,如19世纪初汽车工业时发动机和蒸汽发 本不占优势的 “锁定”,而使的竞争,偶然使得汽车选择了技术例1(图5.6)占据了很好的空间条件,但其背景是适于承载小型功能的大

17、杂院区。于是该区的边缘为一些机,但日后的发展不断地将这一选择不得不面对今日的石油。)。于是,时尚服装的小店所占据,但街区的却隐藏着另所租用,并作为对复杂系统行为的一个比喻,城市迷宫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延长系统达到稳态的机器(单中心迷宫 /一个世界:这些院落多为外地打工开设了服装,形成了一个自组织的“类系Labyrh),或一种存在多个稳定状态的复杂系统(多统”,其间甚至还有深藏的一家饭馆,为外部服装店的店员提供工作餐。中心迷宫/Maze)。在没有的实例支持的前提下,本组织行为的差别。却不得不思考现实的城市与虚拟的模型文不想罔下结论,很可能两种情况都有。毕竟“空间句法”所提供的是一个与现实的城市系统相

18、异的虚拟城市,它的价值更在于体现一种趋势,一个“虚拟驻点”例(2 图7.8)则是一家位置不佳却很有的舞F波特曾,1980年代1990年代人厅3场,每场都吸引着300 多名中老年人,他们甚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误区便是把人类的认知系统作4 对隆福寺、报房胡同地区的空间、社会/功能分析世界建筑 2005/115678为“计算系统”(Compuional system),真实的认性等,并通过忽略距离等属性抽象了真实的空间,从城市“混沌”中自发地涌现出来。(本文作者)来源:知行为是一个在“真实时间”中展开的过程,一个充满了犹豫、延迟和反复的“动态系统”(Dynamical system)。本文试图表达

19、的观点立足于视城市为一个动进而关注拓扑连接性重新的定义空间的差异。这个过程对其抽象的、假定为匀质化的空间进行的处理,期待其涌现的差异性与真实城市现状或至少是其发展趋势相似。而真实的城市空间结构却由不同速度和范围的网参考文献:Attali, J. Chemins de sagesse衪raite du labyrie.态系统,即便可以坚持将空间当作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运动”和它导致的“沉积/”也是应区别对路叠加,它们对于城市的功能涌现起到不同的作用translatedChinby Haiying Qiu.待的两个过程,而如何将“时间”引入对城市的空间分析方法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空间的变化可以近

20、乎即时(注 :城市功能的涌现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网路间的“界Delanda, M. 2002.nsive science and virtual面效应”,详见和吉哈德的城市philosophies.London: Continuum pressDelanda, M. 2000. One thousand years of nonlinear history.New York: Zone books的影响“运动”,但“沉积/中展开。”则必定在“真实时间”机器),这种初始条件的差异既不应该被忽略,也不是总是能够在计算后体现出来(如的环路结构在“空“真实时间”的作用在这里大概有两层:第一,本文所关注的便

21、是在空间提供的即时性趋势下城市功能涌现的这一动态而多样化的过程,一种存在着犹豫、延迟(甚至也许是“锁定”现象)的复杂过程,它体现为一种系统演化中历史的不可逆性,使得真实的城市与其空间发展的自然趋势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二,但也许是更重要的“,真实时间”要求在对空间的抽象中体现空间自身的历史性(注:第一点中体现的是一种城市的历史性)。 “,空间句法”间接但出色地融入了速度和可视间句法”分析中并不突出,而是融于超级网格中)。当然,这一问题在城市研究中可以由人来解决,通过对不同历Delanda, M. 1991. War iage of inligentmachines.New York: Swerve

22、 EditionsKwer, S. 2001. Architectures of Time, towards a史时期的城市空间分析可以把握城市演化的大体脉络它的发展趋势和系统反应时间,目前再出色theory of the eventodernist Culture.的计算机程序也无法地体现“真实时间”。因此,在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the MIT press本文所强调的只是对空间的态度,可视性、拓扑连接性毕竟只是真实城市功能涌现和真实空间的部分参数,历Mami, B. 1987. Realer treal, the simulacrumaccording to the Deleuze and Guattari, 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