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分析)基础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_第1页
(教育产业分析)基础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_第2页
(教育产业分析)基础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_第3页
(教育产业分析)基础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_第4页
(教育产业分析)基础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产业分析教育产业分析根底教育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 为什么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装备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适宜的教学资源,并提出“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类似的表述还有:“硬件设施是根底,资源建设是核心(所谓“路和“车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我们在北京局部中小学的研究说明,即使有了软硬件,有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也不一定就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普遍、持续地用起来,真正发挥作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和障碍,首要障碍并非是缺乏适

2、当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底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不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开展,即根底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在课堂,突破口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进入日常课堂,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路和“车的问题,“路和“车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教育、教学层面的问题。研究说明,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操作阶段、技术采用阶段和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虽然不同、不同老师在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但每一阶段都有其突出的障碍,我们称之为“坎,每一道“坎都可能将信息技术挡在教室之外(见下表)。每当越

3、过一个障碍,都让人感到柳暗花明,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障碍又会凸显。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 出于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或对教育信息化的期待,大局部教师都很愿意尝试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了最初的几次挫败后,大局部教师在第一阶段即选择放弃,事实上,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寻找适宜的资源的状态。在很多教师看来,电脑、投影仪等只是“设备(这些设备也确实就是些通用设备),而非“教具,它们与日常使用的粉笔、黑板完全没有关联,并非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所必需之用具。这种现象与微波炉在一些家庭根本闲置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尽管说明书上介绍它能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但是,没

4、有多少中国人愿意放弃“火+锅的煎炒烹炸。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课堂教学信息化遇到的首要问题不是缺“米(教学资源),而是新“炊具不好用,或者不习惯用新“炊具,不会用新“炊具。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有“米,“巧妇也难为之。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将信息技术挡在课堂外的是“技术本身,不合理的技术方案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重障碍。 因此,要实现课程整合,先要整合技术。“教育科技,以人为本,表达在教学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思路上,是要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功能和开发者特长、爱好出发;要适应教师,而不是试图改变教师;要让新工具帮助教师,而不是去束缚教师;表达在根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

5、策上,就是要引导企业开发人性化的、专业化的教学产品,推荐一些适合教师的、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比拟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多媒体、一体化(如将黑板、粉笔、电脑、投影等整合为一体,去掉电脑的一些多余功能,满足教和学的需要),稳定性、可靠性高,免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性价比高。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而只有实现第一个突破并进入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大力建设教学资源才可能有意义。如果软、硬件难学、难用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如果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没有真正为广阔教师所接受,将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投入越多,闲置就可能越多,浪费就更大,至于让教师“人人动手做课件,更是事

6、倍功半,舍本求末。 根本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 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两大主题,无论是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堂、在教学过程。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开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

7、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展。 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粉笔+黑板实现起来局限性很大,而信息技术应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从技术角度看,“粉笔+黑板的功能更适用于传授式教学,而难以用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然而,“传授和“接受的惯性依然很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往往并无优势,甚至是画蛇添足,沦为一种新的灌输式的教学“电灌。“灌输式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太多的答案(的知识),而发现、探求未知的意识被削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创新思维被束缚,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教师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质疑、合作、发现、探究,信息技术就可能成为教改的重要工具,即创设“质疑、合作、发现、探究情境的工具,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并且信息化带来的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教师有时间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擅长主动参与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