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想像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理解诗句,想象意境,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想像能力。.跟老师一起学:(一)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 1164)进士。孝宗时出使金国,表现出不畏强暴
2、的凛然气节。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著名诗人之一,为 “中兴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 “南宋四大诗人” 。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诗歌广阔;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释题:“兴”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试读全诗,回答上面问题。.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
3、自己的疑难问题。其一 昼:白天。 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桑阴:桑树下。其二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蟆(ji用蝶:蝴蝶。.解释全诗: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
4、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 ”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 ”是指妇
5、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各当家”, “儿女 ”即男 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 “儿女 ”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 ”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 ” , “童孙 ”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这首诗以一个老翁的口吻,写初夏时节乡村劳动的繁忙。成年的 “村庄儿女”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绩麻,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点闲工夫。而那些不
6、懂事的 “童孙 ”们呢,他们也在忙着 “学种瓜 ” 。这样一方面更烘托出农忙无闲人的热烈气氛,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儿童在大人影响下从小就爱劳动的好品质。一个 “学 ”字,写出了小孩子们种瓜时认认真真的情态。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 “惟有蜻蜓蛱蝶飞 ”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
7、劳动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13.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14.重点句: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补充知识:“中秋 ”经典诗词鉴赏中秋经典诗词鉴赏玉带清辉风骚传 浅尝中秋经典诗词文学是最古老的传情方式之一,中秋在传统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这些描述常常成为最能打动人心的篇章。早在汉魏时期,古诗十九首中之七明月皎夜光就有中秋夜里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的感
8、伤。而后,在唐诗之中,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让多少游子魂牵梦绕。而同为李白所作的月下独酌,又全然另一番味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极尽苍凉。“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对联是汉语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种类,中秋赏月时它又常成为取乐娱情的简便方式。在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中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月名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重庆巫峡上的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 ”的特色,与写巫山秀色的下联相对,工整自然,珠联璧合。“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上海豫园得月楼之联,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的简单道理。“满地花阴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衣代理品牌合同样本
- 出境合同标准文本百度
- 兑房押金合同样本
- 三万饭店转让合同样本
- 写抖音合同标准文本
- 农田土地租用合同标准文本
- 主播助理合同范本
- 住宅安防施工合同样本
- 2025-2030中国汽车铝压铸件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汽车电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我是记忆小达人(课件)-心理健康六年级
- 毕业季营销活动方案
- QCT1182-2023汽车空调铝合金板式换热器
- 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再改样本
- 中医治疗失眠课件
- 2022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聚焦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课件
- 教师资格证《小池》说课夏东
- 期末复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劳动与技术》含答案
- 《脏之将军-肝》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