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1为孔子年谱(摘要)表l所示内容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影响是A以“仁”的宽广胸怀引导世

2、人 B对“礼崩乐坏”局面理性反思C以“忠恕”理念对待社会动荡 D主张“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2伏尔泰说:“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被称是一国的君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男性社会地位高 B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C传统道德影响大 D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3西汉武帝之前,帝王纪元并无年号,只有年数。武帝时有大臣提出,年号应以具有祥瑞意义的称号命名,不应只有数字,武帝接受了该大臣的建议,相继采用了“建元”“元朔”“元狩”等年号。汉武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开拓疆土的功业 B强化儒学的独尊地位C重塑皇权的至尊地位 D期盼国家的国泰民安4687年,武则

3、天派人向刘祎之宣读太后的诏书,刘祎之说:“没有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的文书能叫诏令吗?”武则天大怒,认为他藐视自己的权威,于是将其赐死。对该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诏敕经门下省审核方合规制 B三省机制目的在于抑制皇权C三省运行机制受到干扰破坏 D皇帝权威遭到挑战并被破坏5两宋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A文化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高 B儒学复兴,社会财富充盈C经济发展,贫富分化渐趋缓解 D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6明代时,“河间(今属河北)行货之商,皆贩缯、贩粟、贩盐、铁等。贩缯者,至自南京、苏州、临清:贩粟者,至自卫辉(今属河南),并天津沿河一带:贩铁

4、者,至自沧州、天津;贩木植者,至自真定;其诸贩瓷器、漆器之类,至自饶州、徽州。”这表明A抑商政策松动促进长途贩运贸易 B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限制C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手工业的区域分工相对平衡7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8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的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闭着嘴、不提建议”,公民大会也

5、同样如此,甚至通过发放开会津贴的办法来吸引公民出席公民大会。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政治模式的终结 B城邦至上的公民观念减弱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 D.民主政治物质基础遭破坏9凯撒执政时期,昔里尼省的法庭陪审员财产资格为二千五百狄纳里,且只有二百一十五人,罗马法庭陪审员最低财产资格为十万狄纳里。这种陪审员产生方式A体现了奴隶主专政的本质 B促进了罗马公民法的完善C反映了罗马公民贫困程度 D扩大了罗马统治社会基础10意大利在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之后,大约到1550年衰落,这一转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变动 B文艺复兴中心转移C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理性主义成为潮流11英国历史学家哈德指

6、出:“当资本能用于为人民大众消费的商品的生产时,现代规模的资本主义制造业才有可能。并且,正是由于资本被用于这一目的,才赋予了工业革命势不可挡的性质。”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15、16世纪欧洲的商业革命 B15、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C18世纪中期英国纺织业革命 D二战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121830年,歌德痛苦地说:“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这反映出A歌德善于抒发感情 B要求欧洲联合的愿望C批判了德国封建制 D.德国民族意识觉醒13有学者指出:欧洲的商业城镇不

7、再只是作为世界的一个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者。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A.重商主义盛行 B世界市场形成C殖民体系建立 D自由贸易盛行14. 187l年,保皇党人梯也尔残酷地镇压巴黎公社运动,白色恐怖笼罩法国,使法国成为“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这说明A共和制不适合法国国情 B工人阶级是共和国基石C第三共和国保皇势力大 D共和派被驱除法国政坛15.某思想家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按照这个道理,双方都应该放弃一些要求,才能联合起来,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下

8、列文献的制定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C.人权宣言 D1936年苏联宪法16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 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17.有学者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最早解决方案是A饮定宪法大纲 B.奏定学堂章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1

9、8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这表明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目标实现 B.俄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C列宁十分关注工人农民的生活 D.列宁吸取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9“它们对世界都抱有救世的观念,它们并不关心主权实体之间的均势,而自认为对世界共同体负有某种使命。”文中的“它们”是指A20世纪中期的美国和德国 B.二战结束初的美国和苏联C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和俄国 D21世纪初期的美国与西欧20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10、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其旨在强调A.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 B战后欧洲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C欧洲联合的关键是政治上的联合 D欧洲联合起来可与美苏分庭抗礼21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一些人在谈论来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妒忌和投入必须得到回报。”其旨在强调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 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D劳资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2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

11、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全面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实行农业集体化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3图l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其中导致第一次高峰后下降的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影响C大跃进运动推动D八字方针的实施24“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恢复 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25表2为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该现象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促使政府进行物价改革 B导致经济

12、秩序出现混乱C避免全国性的抢购风潮D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卷(非选择题,50分) 本卷包括4个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14分,29题3分,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二 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

13、,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别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与梁启超的“国家观”;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8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

14、在国家观问题上的进步之处和意义。(4分)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材料二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勿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材料三 20世纪五十年代,女性择偶标准是:“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跟老农

15、民”。 六七十年代,出身好、根红苗正或政治上得志者倍受女性青睐。八十年代,女性更注重男性的学历、身高、和对方的感情因素。九十年代以后,人们择偶时,有的重年龄、健康,轻身高;有的重事业,轻学历、职业;有的重人品、修养;有的重脾气,重经济条件,轻家庭背景;有的重爱情,轻婚史。 摘编自张海钟等女性择偶标准的历史性变迁及当代走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时期择偶标准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择偶标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后女性择偶标准变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古今择偶标准变化的因素。(7分)28(14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曾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家,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随着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英国人在君主立完的政体之下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英国所创建的这种新型政治制度,终究营造出一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英国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经济发展和海外扩张,为走向强盛创造了条件。英国始终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就在于英国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的创新”。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霸权崛起的几个要素材料二 2 00多年前,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200多年后,英国却成了美国的小兄弟。美国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否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因素,美国又是一个“没有中世纪挡路”的国家,其发展无需承担过重的历史负担;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